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陈名夏公然提倡恢复明朝发饰和衣冠,触犯了顺治的底线

众妙之门 2023-07-01 07:49:44

三国时期,吕布因为蛇鼠两端,先叛丁原再叛董卓而被冠上“三姓家奴”的蔑称。但生逢乱世,局势动荡之时,人命如草芥,为了活命或者荣华宝贵,放弃忠诚多次转投他主的整例在历史上并不多少见,拿清初来说,像吴三桂也是反复无常,叛明降清,最后又叛清自立。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物,也是处于明清之间,但他一生多次叛投,可谓“四姓家奴”,他就是陈名夏。

陈名夏是崇祯时期的进士,而且考试成绩不错,一甲第三名,以探花身份授予翰林编修,并兼户、兵二科都给事中。翰林、给事中在明朝的都是清贵之选,如果生逢盛世,以陈名夏的才华和名望,想必能脱颖而出,成为像徐阶、张居正一般的名臣。但可惜的是,陈名夏生于乱世,就在他中探花的第二年,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看着崇祯皇帝的尸体,陈名夏想着投靠一个名君,于是他选择了闯王李自成。

陈名夏金榜题名之前,曾四处游历,在仕林中积累了不少名望。见他来投,李自成也极为高兴,依旧授予他翰林之职。但在北京呆了几天,看到闯军烧杀掳掠的行为,陈名夏知道自己所投非人,于是他偷偷离京而去,辗转来到南京,投靠了福王,也就是南明的弘光帝。第二年,清军势如破竹,攻下江南,陈名夏没有选择与南明朝廷一起逃走,而是投靠了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

乱世中,背弃昏君,选择明主本无可厚非,但陈名夏此人的投叛却绝不是简单为了保命,而是抛弃忠义道德,为了个人的权位。如在投靠了多尔衮以后,本来做为降臣,应该低调做人,但陈名夏一见到多尔衮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多尔衮取顺治帝而代之,自己登基称帝。

幸好多尔衮头脑清醒,知道自己争位会带来内部混乱,拒绝了陈名夏的请求。不过这件事也让多尔衮觉得陈名夏是个可用而忠心之人,因此对他多加提拔。不久,陈名夏就出任礼部尚书兼太子太保,风头一时无两。

凡事盛极而衰,陈名夏到达巅峰以后不久就迎来了一个致命打击,那就是睿亲王多尔衮病逝,陈名夏失去了自己最大的靠山。顺治皇帝虽然喜欢陈名夏的才华,但对陈名夏的信任依然不如多尔衮,而让陈名夏最终被处死的原因是因为他卷入了南北两党的党争。

清初,清廷内部除了满汉之争以外,汉人之间也存在着剧烈的斗。,简单划分,当时汉人大臣中有三股势力,分别是辽东旧人、北人和南人,其中辽东旧人是指明朝还没灭亡,当时得不到重用的官员儒生已经投靠清朝的,北人是指满清入关后迅速投降清朝的官员,而南人则是指清朝南下后经过战争才投降的官员。

这三批人之中,以南人的素质最高,大多是明朝的翰林高官,因此投降后受重用的程度也越高,而辽东旧人、北人效忠的时间早,但苦于出身较差,所受恩宠不如南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辽东旧人和北人联合起来组成北党,与南人对抗。探花出身、官至六部尚书的陈名夏是南人的领袖,也成了北党重点打击的对象。对汉人内部的争斗,顺治皇帝心里有数,但出于平衡各派利益的目的,无论陈名夏如何受打击都会多加庇护。

顺治十二年北党领袖,翰林院大学士宁完我上疏弹劾陈名夏结党怀奸,在那篇杀气腾腾的奏章上,最为致命 是的这样一句话:痛恨我朝剃发,鄙弃我国衣冠,蛊惑故绅,号召南党,布假局以行私,藏祸心而倡乱,何以明其然也。

结党本来就是顺治用来平衡群臣的手段,但提倡“留头发复衣冠”就触犯了顺治的底线。剃发易服是清兵入关后用来分化汉人的一种手段,剃头则代表对清朝的顺从,陈名夏公然提倡恢复明朝发饰和衣冠,不免让顺治对他产生怀疑。这一次,顺治不再庇护陈名夏,最终以揽权市恩欺罔罪将陈名夏绞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31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