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神龙政变时狄仁杰已经死了五年,这场政变到底和狄仁杰有没有关系

众妙之门 2023-07-01 00:03:48

神龙政变时狄仁杰已经死了五年,这场政变到底和狄仁杰有没有关系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神龙政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705年,已经称帝十五年之久的武则天,终于病入膏肓,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然而在这一年,很多心向李唐的大臣们组织在一起,悍然发动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将皇位传于太子李显。

因为这场政变,发生于神龙元年,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神龙政变。

在野史当中,很多人都说,这场重新夺回李唐江山的政变,是狄仁杰策划的,而且证据凿凿。但是,翻开史书,我们却很容易发现,早在神龙政变五年之前,公元700年,狄仁杰就已经去世了。

那么,这场重新恢复李唐江山的政变,到底和狄仁杰有没有关系呢?

1.神龙政变,真的和狄仁杰有关系

别看在神龙政变的时候,狄仁杰已经去世了五年。但从历史上的种种证据来看,这场政变,还真的和狄仁杰脱不了关系!

发动政变的几名大臣里,张柬之是狄仁杰力荐之下入阁为相,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人,也都是狄仁杰推荐的。

非但如此,就连神龙政变的真正主心骨,太子李显,都是因为狄仁杰的极力支持,才会在被废之后,重新被立为太子。

简单来说,就是狄仁杰是这群政变人士的头。

从历史上的一些记载来看,我们不难看出,狄仁杰虽然支持武则天,但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李唐派。所以,在武则天晚年,纠结于是选择儿子李显,还是选择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在这个时候,狄仁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因为狄仁杰向女帝的谏言,才使得李显重新被立为太子。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神龙政变,或许并不是狄仁杰谋划的;但是在武则天称帝期间,群臣心向李唐的这股大势,确实和狄仁杰脱不了关系。

2.两度为相,武则天最是倚重

受当代某部著名电视剧的影响,现代人对狄仁杰的印象,大多是神机妙算,机智过人,而且极具办案能力。

但在正史上,狄仁杰除了办案能力确实很强之外,更强的,是他的治政能力!

在野史记载当中,狄仁杰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武双料状元!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偏颇,因为正史上并未有记载。但是,狄仁杰文武双全,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正史上,天授二年,也就是武则天正式登基一年之后,狄仁杰第一次成为宰相。后来因为酷吏来俊臣的诬告,一度被贬为彭泽县令。但五年之后,狄仁杰再被起复,再次被任用为宰相。

可以说,武则天一朝,狄仁杰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重臣。而这位重臣的政治观念,显然也深刻的影响着这个庞大的王朝。在立储一事上,武则天更是必须考虑狄仁杰的看法,因为狄仁杰所代表的,其实是整个文官体系的意见。

武则天你做皇帝,可以;但你传位于武家,不行!

大臣们的意见,一个两个,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或许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是当整个文官体系,都通过狄仁杰向女皇表达了这个意见的时候,女皇就必须慎重考虑了。另外,在整个武则天一朝,狄仁杰的存在,使得原本心向李唐的文官,充分得到了重用,而且逐渐掌握了大权。这也是后来神龙政变当中,能够顺利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兵不血刃改朝换代,功大莫焉

在神龙政变当中,相比后世的很多惨烈政变,这次政变,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兵不血刃。除了杀掉武则天晚年的几个面首及其同党外,并没有牵连任何人。在地方上,除了改个年号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动荡!

这种事情,翻遍古今中外的历史,也不多见!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步,自然是离不开狄仁杰生前的竭力引导的大势了。当然,狄仁杰生前或许并未想过发动政变,作为武则天一朝的头号重臣,这位狄阁老本身还是心向女皇的,他大概只想让江山在武则天之后,重新归于李唐之手。

而相比于主要策划并且发动政变的几人,狄仁杰虽然早逝数年,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神龙政变当中,主要策划的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后来几乎下场都很惨。

张柬之与崔玄暐还好,病逝于流放途中,而袁恕己等三人则被人用凌迟、毒药等极其残忍的方式折磨致死。

作为武则天一朝的头号重臣,狄仁杰若是还活着,虽然有拥立之功,但到底权力过大,说不定也会被清算。所以,狄仁杰早死几年,从后面的历史来看,倒也正是时候。

总之,神龙政变虽非狄仁杰亲自策划,但武则天一朝,那股重新拥立李唐的大势,却和他脱不开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朝能够重新恢复李氏江山,狄仁杰也是功劳最大。

狄仁杰真的是位神探吗?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又是怎样的?

与其说狄仁杰是个神探,不如说他是个政客,但是因为他的脑子极为聪明,玩政治都可以玩得很好,所以处理案子处理得也相当不错。说他是个神探,倒不是仅仅从各种小说和《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中得来的,狄仁杰当初在被贬官至彭泽县令的时候,确实是处理过很多冤案大案,所以那边的百姓感念他的政绩,甚至给他立了生祠。但是后来因为狄仁杰的儿子太过于胡作非为,愤怒的百姓把狄仁杰的生祠砸了这件事,就不多说了。

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是个会说话、敢说话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征,最后他成功从一个?罪臣?变成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保住了太子,也保住了李唐天下,甚至最后到了满朝堂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他推荐上去的程度,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狄仁杰在武则天朝时,最开始是不被重用的,还被来俊臣等人污蔑关入大牢。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使武则天知道了他的冤情,于是最终被放了出来,被贬到彭泽当县令。

后来,武则天将他调回朝中,狄仁杰就一直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后期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等人,就是狄仁杰推荐给武则天的。而狄仁杰也是为数不多的,敢在武则天面前力保太子,力保李唐天下的李唐旧臣。从这点来看,狄仁杰一定相当懂得如何洞察人的心理,知道如何投其所好,如何说话。

后来,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还悲伤得不能自已。从一个罪臣,最后翻身成为女皇的左右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狄仁杰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是一个完美的政客,可以把政治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是有着超高的智慧的。

历史上狄仁杰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到底是什么呢,你怎么看?

一句话概括,即两人是君臣关系,但非同一般。

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在一年内解决了积压已久的大量案件,共牵涉一万七千余人,所有人都信服他的判决,所以“神探”之称,是从这里来的。由于狄仁杰办事能力强,遇事有决断,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他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可见,武则天对他非常器重。到了第二年,即长寿元年,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谋反,他被逮捕入狱。当时律法规定,审问后承认谋反可以免死罪。狄仁杰当场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后来,狄仁杰让儿子带着诉冤的帛书求见武则天,后来武则天也很爱惜他的才能,在加上知道是来俊臣伪造的《谢死表》以陷害狄仁杰,所以免其死罪,贬为彭泽令。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契丹人犯河北,狄仁杰被武则天再次起用。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等于再度复相。武则天几乎没有直呼过狄仁杰的名字,而是唤其“国老”,以示尊崇。狄仁杰在任内,也不负武则天所望,兴利除弊,并选拔上一批后来的名臣,如张柬之、姚崇等。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武则天之所以会如此尊崇狄仁杰,一来是因为狄仁杰有真本事,能够真真正正、确确实实地为朝廷办好事。必须得提到一点的是,武则天是非常爱惜人才的。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曾随同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撰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一文。武则天看了檄文后,感叹道:“这样的人才竟然没有被重用,是宰相的过失啊。”

二来,狄仁杰始终以唐臣自称,但也多方替武则天担忧的善后之事着想。狄仁杰劝武则天最后禅位于中宗李显,而非侄子武承嗣。狄仁杰劝谏说:“陛下毕竟是李家的儿媳妇和皇后,以后千秋万世也要供奉的。如果传位武承嗣,后来武承嗣只会传位于子孙,作为武承嗣姑妈的陛下,您的位置将放在哪里呀?”这种话估计整个朝堂之上,也只有狄仁杰敢说。而对狄仁杰所说,武则天也会慎重考虑。估计这种君臣关系,古往今来,也只有这一对了。

互相利用的关系。武则天要利用狄仁杰的才能维护大周的统治,狄仁杰要利用武皇的信任造福国家和人民,施展才华,青史留名并保护李唐根脉复唐。

很早的时候就对武则天有一点了解了,而对于狄仁杰的了解和兴趣主要还是前段时间的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被这一句话刷过屏?



武则天和狄仁杰两个人都是山西太原人,早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狄仁杰就已经开始锋芒毕露,并得到了武则天的关注,毕竟人才还是要重视的嘛,武则天也希望把狄仁杰收为自己的心腹。后来武则天建立了武周,狄仁杰得到进一步的重用,他也成为了唐代武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可以说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繁荣离不开狄仁杰的辅佐。


武则天在政治上是非常倚重狄仁杰的,所以就有了暧昧的传闻。一些野史和民间小说把狄仁杰写成了依靠出卖色相上位之人,虽然说武则天会养男宠,但是也没有必要说喜欢上狄仁杰这老头子吧?毕竟狄仁杰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已经接近70岁了,所以他们两个更像是相互倚重的“蓝颜知己”,一代女皇也是需要个知心朋友的。


山幽林静寺钟悠,皇姑温泉细润滑,君臣共浴两相识,仙境瑶池又如何!

有人说这首诗是狄仁杰自己写的,描述的就是他和武则天洗鸳鸯浴的情景。事实上这纯属污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否抹黑了武则天咱们暂且不论,给“再造大唐”的狄仁杰狄梁公编造这样的绯闻,实际是对 历史 的不负责任。下面咱们就来揭开事情的真相: 首先是年龄的问题,狄仁杰不是太小而是太老了。

狄仁杰是公元630年出生,而武则天是公元624年出生,俩人相差六岁,于是唐代和现代“狗仔队”,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大谈“姐弟恋”,并且表示:相差六岁不是问题,现在王姓女星和李姓男星不就相差六岁吗?人家也是姐弟恋。

但是笔者要说,武则天跟狄仁杰搞不成姐弟恋,不是因为狄仁杰太小,而是太老了。

不熟悉 历史 的人都以为狄仁杰一直在武则天身边很受重用,而且受重用的时候文武双全风华正茂。可是真正懂 历史 的人都知道,狄仁杰第一次当宰相的时候是天授二年,也就是公元691年,那时候狄仁杰已经六十一岁了,而且六十一岁的狄仁杰还没得到武则天的信任。转过年来,狄仁杰六十二岁了,来俊臣一次莫须有的告状,就差点要了狄仁杰的命。

虽然机智的狄仁杰通过冬衣鸣冤保住了命,但是却被发配到彭泽去当县令,直到神功元年,也就是公元697年,六十七岁的狄仁杰才回到朝堂当了鸾台侍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一的门下省副职)、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之外的宰相级别职务)、纳言(门下省侍中)。

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狄仁杰真正被武则天完全信任尊重并掌握实权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了,而且三年后就去世了。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武则天即使是再饥不择食,也不会找一个六十七岁而且垂垂老矣、威严正直的大臣当面首的。而且身为女皇帝,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武则天又怎么会“饿着”?

《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最多的时候面首多达五百人(这肯定是抹黑),还专门成立了管理面首的机构,叫做控鹤监,张易之、张昌宗哥俩就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

老张家这哥俩,在成为武则天面首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几岁,不但身强力壮,而且《旧唐书》记载是“白皙美姿容,善音律歌词。”《新唐书》记载是“颀皙美姿制,音技多所晓通。”虽然文字有所不同,但都说这哥俩长得又高又帅而且多才多艺。

有这哥俩在身边,七十多岁的武则天已经很满足了,那个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宋之问,年轻,长相也不错,但是却只够资格给张氏兄弟上厕所的时候递手纸。

即使张氏兄弟,包括薛怀义、沈南璮这些身强力壮年轻貌美的小帅哥,武则天也是把他们当做“药材”来使用的。

其实从生理学角度考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有四个棒小伙子就够呛了,那还有心思再去拉一个也快七十岁(估计啥也干不成)的老头子当面首?

因为武则天曾经短暂取代过李唐建立大周,所以唐代乃至后世的史官抹黑武则天那是不遗余力的。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不承认,武则天可比她那两个儿子唐中宗李显(放言要把皇位送给老丈人而被废黜过,复位后更加荒唐,被妻子女儿毒死)、唐睿宗李旦(当了妹妹太平公主七年傀儡的窝囊废)强多了。

武则天在位期间,经济发展、人民安定、国库充盈,而且对外战争每战必胜(狄仁杰也打过),试想这样一位有为皇帝,要是每天都跟面首们厮混,别说给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基础,而且早就被大臣们推翻杀掉了。

武则天是靠能力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重,后人对她统治时期的评价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化发达”,这样的有为皇帝,别说五百面首,就是五个,她也没时间和体力去应付。

再看狄仁杰,那可是满朝文武都极其尊敬的第一正直大臣,即使是武三思武承嗣乃至张家兄弟,见了狄仁杰也是毕恭毕敬,而且是打心眼里的敬畏。

就连后世史书,也不得不承认,狄仁杰立下了“再造大唐第一功”……

应该是君臣关系,和异性朋友。狄仁杰是能臣,对大周贡献大,官至臣相,人品潇洒刚正,并才华出众,深得武则天喜欢和敬佩。故此,让武则天还政李唐起了重要作用。也是让武则天还政后得以善终起到了关键作用。

谢谢杨明荣10友邀请

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可以用狄仁杰的一句话来表达:“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在狄仁杰看来,他们是君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体的。这也是武则天所认可的。狄仁杰确实得到了武则天不同于他人的偏爱,甚至武则天赋予狄仁杰一些超规格的待遇,但并不是说狄仁杰在武则天一朝就是一帆风顺的,实际上他也有被贬的时候,也有入狱的时候。 武则天实际上很敬重狄仁杰的,他的人品、学识、才能得到了武则天的另眼相看,可以说,整个武周一朝,武则天最信任的就是狄仁杰,最敬重的也是狄仁杰。

狄仁杰的人格魅力可以从一件事中体现出来,691年九月,洛州司马狄仁杰第一次成为宰相。当时君臣之间曾有过一次对话,武则天对狄仁杰说: “爱卿在汝南为官时政绩不错,但是却有人在背后中伤你,你可知道那人是谁?” 狄仁杰回答说: “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那么臣就改过;如果陛下认为臣并没有错,那这就是臣的幸运。臣并不想知道是谁在中伤臣,臣还是愿意把他当做朋友来看待。” 其实漂亮话很多人都会说,尤其是在天子面前,谁都想表现得尽可能完美。但是狄仁杰一贯是说到做到的,他也一直是光明磊落的,不管是推荐人才还是弹劾谁,其目的都是为了朝廷,而不掺杂个人的私怨,也因此,武则天 都对狄仁杰的人品表示叹服。

不过,在武周一朝,官员们一直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惊恐,今天还好好的,是个高级官员,说不定明天就被酷吏弄进了监狱,只要被酷吏抓住,很少能全身而退的,甚至很多人都失去了性命。狄仁杰做了不到半年的宰相也被来俊臣下了狱,好在狄仁杰够机智,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只是被贬为地方官。

一直到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历尽坎坷一直忠心无二的狄仁杰得到了武则天的全部信任,以及敬重,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开始称呼狄仁杰为国老,不让狄仁杰退休(当时的狄仁杰已经68岁,而武则天已经74岁,都已经是老人)。但却要求狄仁杰从此以后不准行跪拜礼,理由是:“ 每次看到您跪拜,朕就感到心痛。” 也不让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而且吩咐所有的官员: “如果不是很紧要的军国大事,尽量不要去打扰狄公。” 这样的殊荣怕只有狄仁杰才能担当得起。

而狄仁杰的话,武则天也更容易听进去,即便是听后火冒三丈,到底也会放在心里掂量掂量。狄仁杰利用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在去世前促成了时为庐陵王的李显的回归。当时武则天已经为立储一事烦闷了许久,朝中匡复李唐的官员大有人在,支持武氏一族的官员也是不少,武则天犹豫不决,似乎立谁都不是那么完美。而狄仁杰最喜欢从母子之情和身后祭祀上来开导武则天,是真正为武则天考虑的,所以武则天总是容易接受些。

后来武则天做了一个梦,狄仁杰就给武则天解梦,大意是武则天终归还是离不开两个儿子。这件事真假不好说,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才是重点,狄仁杰劝说武则天立儿子为太子,原因是母子更为亲近,百年后还能配食太庙。武则天当时就怼了狄仁杰,说: “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当年就因为李绩的一句“ 此乃陛下家事” 让武则天顺利做了皇后,如今,武则天拿出来不让狄仁杰干涉立储,不过狄仁杰并没有退缩,而是说: “王者四海为家,天下的事哪件不是陛下的家事?陛下就是元首,而臣子就是四肢,这就如同一个整体,况且我身居宰相之位怎能不管?”

很快,武则天就决定把李显召回来,并在698年立为太子。而狄仁杰在700年去世。武则天悲痛万分,叹道“朝堂空矣!”

四姑娘以为,就君臣关系来说,武则天和狄仁杰这一对,可以和李世民与魏征这一对相媲美,虽然有时候并不融洽,但却出奇的和谐。只是,倘若狄仁杰活的够久,活到了神龙政变,那么狄仁杰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狄仁杰与武则天是同乡,都是并州人。今天的山西人!

君臣关系,狄仁杰在武则天还没有得势,高宗没死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头脚!那时候武则天就已经开始留意狄仁杰,后来武则天掌权后,狄仁杰便成了武则天的心腹!

个人认为,的确如此。

这个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中就可以看出:一,在朝堂上,武则天从不直呼狄仁杰的名子,而是喊他国老,满朝文武,也只有他能享有这个待遇。狄仁杰山西人(630年一700年)与武则天是同乡,比武则天小6岁,武则天67岁即位,那时的狄仁杰已经61岁,从年龄上,可以抛开了面首之说。那么为什么说,武则天与狄仁杰关系很好呢?狄仁杰,能断案,善劝谏,是大唐杰出的政治家,能臣。而武则天的确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好皇帝。这一点,毛泽东主席曾有过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政治的因素,使他们二人成为了,既是君臣,又是益友。在700年,刚过古稀之年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哭成泪人并且说了四个字“朝堂空矣”。

二,在立继承人的问题上,武则天很难决断,众大臣为立李氏和武氏上,众说不一。武则天问狄仁杰,狄仁杰说了这样一段话:“自古以来,皇帝只会供奉自己的父母,没听说谁会把自己的姑母供奉在庙堂之上。”武则天听后,茅塞顿开,放弃了传位给武家的念头。

通过以上问题,足以说明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关系,确实很好。(纯属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指正)

狄仁杰不止是“神探”,也是护国良相,真实的狄仁杰是怎样的人?

一提起狄仁杰,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明察秋毫、刚正不阿,堪称?中国古代版的福尔摩斯?,其实这些印象主要是因为受影视剧的影响。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狄仁杰的形象是一直是料事如神、神通广大,而电视剧和电影两者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塑造的狄仁杰长相,一个是十足的小胖子,一个是面容姣好的?大男主?。

其实将狄仁杰这个形象搬上银幕,可能很多人觉得他有看点、卖点。只是故事只局限于他的办案能力,未免有失偏颇的,在历史上,狄仁杰其实有很多的过人之处,所以此能够在唐朝、周朝游刃有余地活了下来,并一直任居高位。

狄仁杰生得好,也能遇到贵人,但是仕途却很坎坷

狄仁杰,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很受重用。等到狄仁杰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的成绩太过平平,所以只能被任命为汴州判佐。狄仁杰刚刚上任后,因为不懂朝堂的潜规则,所以被官吏诬告,一时之间,成为了朝廷的罪人。

当时阎立本受命审讯狄仁杰,两个人在一问一答之间,阎立本不仅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还发现了一个有用之才,不久之后,狄仁杰就洗刷了冤屈,还被阎立本推荐,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后来能力不断凸显,擢升狄仁杰为大理丞。正是因为狄仁杰在做大理丞的时期内,一年处理了一万多的案件,狄仁杰不仅处理案件迅速,还没有蒙冤者,这让狄仁杰深受百姓的爱戴,也让他兢兢业业、断案如神的形象广为流传。

只是影视剧中将他描绘为一个亲身到访案发现场、推理侦查极强的人物形象,这是极不符合历史的,狄仁杰只是在审阅卷宗、推翻冤假错案,并没有影视剧上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后来,狄仁杰名声大噪,但是却受到了同僚们的排挤,很多人就往他身上泼脏水,诬陷他想要谋反。武则天听信他人的谗言,将他投入监狱,官吏们想要他屈打成招,但是狄仁杰却依靠着聪明才智,将自己在监狱里写的血书,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让他去为自己平反。还好狄仁杰的次子将血书送给了武则天,这才昭示了狄仁杰的冤屈,狄仁杰从监狱被释放了。

狄仁杰能够识得?千里马?,是唐代的官场达人

狄仁杰身在官场多年,他并不会为了排除异己而诬别人,相反,他会积极推荐有能力的人。最知名的人就是张柬之,尽管当时推荐的张柬之已经70多岁了,但是狄仁杰还是能够看出他的才华、能力,所以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了宰相,并一直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狄仁杰还推荐过姚崇、史敬辉、桓彦范等等,他们在自己的职位的上都做到了尽职尽责,清廉奉公,而狄仁杰也举荐过自己的儿子狄光嗣,他不怕别人议论自己,他只要这个朝廷稳定,他这个官当得可真是尽职尽责。

狄仁杰身为一个宰相,他恪守劝谏、监督的职责。他曾经因为官员修建的皇宫太过豪华,便上表弹劾,最终该官员被免职;高宗因为两个将军误砍了唐高宗墓地的柏树,就打算惩治两人,但是被狄仁杰及时劝阻了下来,狄仁杰说:?判死刑应该根据国家的法律,而不是一个人决定,两位将军不应该被判死刑?,后来高宗听了狄仁杰的建议,放过了这两个人。所以狄仁杰是一个很有作为、很有胆量的一个人。

狄仁杰将光复李唐天下为己任,并一直不遗余力

狄仁杰经历过两个朝代,一个是唐朝,一个是周朝。朝代更迭,对一个大臣而言,他其实无力改变高级政治集团的改朝换代,但是他只有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他觉得的正统的朝代。

所以在武则天称帝后,他依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他也知道质变不能追求速度,他要从长计议,一步一步达到光复李唐天下的目标。

而且当初唐中宗能够重新回到政治中心,并被立为太子,其实这中间有狄仁杰的作用;而且武则天推荐的人,其实和狄仁杰有着共同的政治追求,所以在后来的神龙政变中,张柬之、史敬辉、姚崇等人,从武则天手中夺下天下,并将他还给了李氏子孙,这是狄仁杰的运筹帷幄、聪明才智。

总结

近年来,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狄仁杰被塑造成了一个集推理、侦查能力于一身的光环形象,由此可见,如今的年轻一代,可能都觉得狄仁杰就是一个会断案、颜值高的男人。但是狄仁杰的魅力不仅仅在办案能力上,其实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需要你去细细品味。

狄仁杰历史上结局如何?

狄仁杰,社稷之臣,一代名相,是中国 历史 上“十大名相”(管仲、李斯、萧何、陈平、诸葛亮、房玄龄、寇准、王安石、张居正)之一,与其他九位不同的是,狄仁杰身前、身后的名声都很好,结局也很好。

狄仁杰的 历史 贡献不是断案,断案如神这事,近代才被欧洲吹捧,最近影视剧炒作才广为人知。他在官场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犯言直谏,保卫平民百姓利益,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他善于举贤才,所用之人,很多成为名臣,正是因为有狄仁杰,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又一次中兴;他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保住了李唐王朝。

狄仁杰的早年官场并不顺利,年轻时参加科举,从基层干起,后来升为京官。在大理寺寺丞位子上,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案,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一上诉,依靠功劳积累提拔到宰相,却被酷吏来俊臣陷害,牵涉谋反案,被贬为彭泽县令。武承嗣多次要杀狄仁杰,都被武则天拒绝。后来契丹作乱,狄仁杰被起复,重新做到宰相。

狄仁杰最为人称道的,是举荐贤才。他两次举荐张柬之,果然被武则天重用,官至宰相,在恢复李唐王朝这件事上立下首功;他保荐李楷固、骆务等契丹降将,稳定边疆;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所举荐之人,都成为国家栋梁。

狄仁杰的晚年相当好。他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公元700年,进拜内史,武则天赐予豪宅一所,这在当时是唯一的,也是无上的恩宠。当年九月,狄仁杰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一岁,武则天为他废朝三日,赐谥号文惠。705年唐中宗追赠为司空,710年唐睿宗追封梁国公,747年与张柬之等八人配享太庙,后晋年间还被追封为太师。

宰相是一个位高权重却又风险很高的位子。和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时代的其他宰相相比,狄仁杰是很成功的一个,是死后名声光鲜亮丽的一个。

对他而言,女皇武则天把他高看一眼;对武则天而言,狄仁杰又言无不尽,是政治上的好帮手。有人曾经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足见狄仁杰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

狄仁杰的成功,在于他体恤百姓、清正公廉、嫉恶如仇。他最为光彩的阶段是在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武则天上台后,狄仁杰也是起起伏伏,风雨飘摇,过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在谪贬彭泽之后,在契丹入侵和安西四镇镇守和解决突厥南下造成的困局中,狄仁杰对局势的判断有板有眼、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深得武则天赏识。

身居宰相之位,狄仁杰对武则天忠心耿耿,知无不言。特别是在皇位的传承问题上,他权衡大势,坚决支持李唐光复,力劝武则天第二次把庐陵王李显立为太子,才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狄仁杰衷心不二有胆识,武则天深信不疑有胸怀。武则天后来甚至下令狄仁杰上朝时不用跪拜,其他大臣不得无辜打扰。699年,武则天巡幸三阳宫。狄仁杰和一杆子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只有狄仁杰获赐宅所。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发出了“朝堂空矣”的慨叹,并下令停朝三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05年,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941年,后晋追封狄仁杰为太师。时至今日,狄仁杰一直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在老百姓的心中立着。

狄仁杰无疑是一个善终的宰相,他的人生历程并不平坦。纵观他的人生,我们会发现正义、人格、胸怀等是撑起人生的基础。

狄仁杰(公元630年~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

狄仁杰执法刚正廉明,公正无私,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他力劝武则天立唐嗣继位。有知人之明常举荐贤才,他推荐的众多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姚崇等等皆为唐朝中兴名臣。

公元697年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惜失去栋梁,褒奖厚葬。赠文昌右丞,谥号文惠。唐睿宗感其恩德才略后封狄仁杰为梁国公。狄仁杰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有匡正改革,深受同僚和百姓爱戴。狄仁杰在贞观之治后开元盛世前的武周时代,为大唐盛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狄仁杰一生能称的上“辉煌”了,名声很好!官场阅历非常丰富,先后担任过大理寺丞、侍御史、宁州刺史、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还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宰相,地方官和京官都做过,但最出名的还是刑名和监察,现在很多影视剧都是以“神探”的身份展现给大家。

第一次拜相后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差点被置于死地,还好武则天看的清楚,没有杀他。平反后贬为县令,几年后起复再次拜相。武则天非常敬重狄仁杰,称他为国老,从不直呼其名,还不批他的退休申请。他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力谏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后来,唐复辟,唐中宗追认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他为梁国公,配享太庙!

随着有关狄仁杰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市场上大为卖座,狄仁杰的故事也开始广为人知。观众无不喜欢荧屏中的狄仁杰形象,英明、睿智、聪明、正义。在影视作品中的狄仁杰似乎是人生的赢家,他虽偶惹武则天不满,但大体上仍是安顺的。 历史 上的狄仁杰其生平与结局是怎样的呢?这就得从史籍中去钩沉狄仁杰的事迹了。

正如影视作品所演绎的,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重臣,深得武则天的倚重和厚爱,在武则天时期云诡波谲的政治浪涛中,狄仁杰虽一度蒙冤下狱,但最终还是安然无事,稳居相位。不仅为时人所赞誉,也为后世史家所称道。

对于武则天时期那种恐怖的政治气氛来说,狄仁杰的结局应该说是完美的。生前深获武则天信任和敬重,大殿之上准许狄仁杰不用行跪拜之礼,并常以“国老”称呼狄仁杰以示敬重。最终狄仁杰以71岁的高龄病逝于宰相任上,武则天为之痛哭,并罢朝三天。

此后武则天每逢朝政大事不决时,总是对着群臣感叹要是狄仁杰仍在就好了。大概是念及狄仁杰的功绩,武则天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继承大统后,又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时又追封为梁国公。这样的殊荣在有唐一代可是少见的。

这个吧,也没太多可说的。狄仁杰不像于谦这样的大臣,辛苦一生,到头来被处死。他的结局还是不错的。

狄仁杰的一生大家应该都有耳闻--一代名相,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为国家奉献,很有才能!

六十多岁的时候被人诬陷,差点处死,还好武则天打心底对他还是很器重的,最后化险为夷。将近70岁的时候,办了一件大事:说服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延续了李唐一脉。

71岁,病死!武则天很伤心,说“朝堂空了”、“老天为什么要夺走我的国老?”然后追赠为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并废朝三日。

李显即位后,追赠为司空。唐睿宗继位后,又追封为梁国公。

在正史中,狄仁杰是病死的。《旧唐书 卷89 狄仁杰传》:

狄仁杰在630年出生,在700年11月11日去世,寿年70岁。武则天称帝是在690年,当时狄仁杰已经60岁,已经是一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头。因此影视剧中的40——50岁正值壮年的狄仁杰形象,是不符合 历史 上真实的狄仁杰形象。
狄仁杰卒年争议
《旧唐书》中记录狄仁杰是在久视元年9月去世的。但在河南文物研究所中所收藏的《千唐志斋藏志》中有一则署名为 “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撰书 ”的《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公瑜)墓志铭》的墓志铭文中记录墓主人下葬的日期:

这就和《旧唐书》中记录狄仁杰是久视元年9月去世的记载矛盾:

700年9月狄仁杰病死,10月如何还能为别人写碑文呢?

王京阳; 袁宪在他们的论文《 唐狄仁杰卒年考辨》中认为长安四年9月去世的。相差4年的时间。
正史中的狄仁杰履历并不复杂
1、658年以明经中科举,任职汴州判佐;

2、661年被阎立本推荐任职并州都督府法曹;

3、675年升任大理寺丞;并在676年一年时间里,迅速半截了1.7万人的官司案件,没有一个案件有人喊冤;676年9月,因为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案被提升为侍御史;

4、680年,任职度支郎中;

5、683年,出任宁州刺史;

6、686年,被郭翰举荐为东官侍郎;

7、688年,被授安抚使,6月被任命为江南道巡抚大使,9月出任豫州刺史,为越王李贞谋反案的无辜牵连者上奏赦免,后被张光辅弹劾,出任复州刺史

8、689年被张光辅诬告下狱,之后被复职为洛阳司马

9、691年9月担任中书、门下二省平章事,即丞相

10、693年1月,因被告谋反而被来俊臣下狱,被武则天弄清案由后,贬为彭泽县令;

11、696年5月,任职魏州刺史,即藩镇时期的魏博节度镇所在,说服武则天重用投降的契丹人李楷固

12、697年,为河北安抚使,不久升为幽州都督,闰十月,出任丞相职位;

13、698年2月,建议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9月以副元帅身份和太子李显抗击南下的突厥,10月为河北道安抚大使;

14、700年,任内史(中书令),9月病死在洛阳。
狄仁杰早年基本上就是法律工作者
从658年中科举后出任判佐,一直到676年升任侍御史,狄仁杰从事法律工作18年。在其42年的职业生涯中,占据43%的工作时间,几乎一半的时间。这也是狄仁杰为什么能够在693年从来俊臣手中得以生存获释的原因——办案经验丰富!

这也是为什么清朝时会有人以狄仁杰的为主角来写演义小说《狄公案》的原因——包拯办案的经验,比起狄仁杰,那是差远了。

虽然狄仁杰办理很多案件,但狄仁杰是一个坚持儒家观念的人,反对戍守疏勒等西域西镇要求撤兵,反对直接治理高句丽土地要求立高句丽王后裔为王,反对佛教称之为“佛者,夷狄之神”,主张减轻徭役、安抚人们。

狄仁杰,来俊臣,就是 历史 上个朝代中执法者的两个极端做派。

狄仁杰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推理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造成的,作者是一位名叫高罗佩的荷兰人,他将自己写的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故事集在一起统称《狄法官的破案故事》,引入中国后被翻译为《大唐狄公案》。这部作品在中国和西方都曾引起过轰动,狄仁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那么 历史 上真实的狄仁杰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事实上他并不仅仅只是一名神探而已。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狄仁杰出生在太原狄氏家族。据说孩童时代的狄仁杰就表现得卓尔不群:有一次狄仁杰正在读书,有一门人被害。负责查案的县吏诘问周围的人,众人都纷纷回答县吏的质询,唯独狄仁杰坐着一动不动,继续读书。县吏责问他为何不回答质询,他回答说:“书卷之中历代圣贤们都在,我和他们交谈,尚且时间不充裕,哪有闲暇时间来和你们这些俗吏说话!你们凭什么责备我!”成年后的狄仁杰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予汴州判佐一职。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爱惜其才,因此向朝廷举荐其为并州都督府法曹。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在他任职大理寺寺丞的一年内判决了前任积压的大量案件,这些案件一共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这也是他被誉为神探的原因。调露元年(679年)狄仁杰改任度支郎中并加朝散大夫,后随唐高宗李治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充任知顿使。

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被外放为宁州刺史,因在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而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当地百姓立碑勒石以颂扬他的德政。当时御史郭翰巡察陇右,所过之处不断弹劾举荐地方官吏,当他抵达宁州时却不断听到当地百姓对狄仁杰的称颂,于是向朝廷上书举荐,狄仁杰因此被征拜为冬官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垂拱四年(688年)九月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恰逢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为反抗武则天擅政而起兵讨伐。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但却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狄仁杰当面斥责张光辅称其罪甚于李贞。受李贞叛乱事件牵连而要被处死者有六七百人,被罚为奴隶的高达五千人。狄仁杰密表上奏请求武则天对无辜牵连者予以宽贷,最终武则天听从狄仁杰的劝谏特下敕书赦免这些囚犯的死罪,然而狄仁杰自己却不怀恨在心的张光辅以出言不逊侮辱宰相为由弹劾,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史上的一代女皇。次年狄仁杰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狄仁杰入朝后武则天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狄仁杰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武则天不由大为叹服。尽管武则天重用提拔狄仁杰,但与此同时武则天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也重用了来俊臣、周兴等一帮酷吏,这些酷吏大多出身于市井地痞,他们往往通过罗织罪名诬陷他人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上位,这时的狄仁杰也没能逃脱酷吏陷害的命运: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

狄仁杰被下狱后在第一时间认了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见自己还没用刑狄仁杰就如此“配合”地认了罪,于是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时来俊臣又通过判官王德寿带话给狄仁杰:“如果你愿意举报杨执柔也参与了谋反,就算是戴罪立功了,可以免除你的死刑。”狄仁杰说:“我和他基本没有什么来往,如何把他牵连进来呢?”王德寿曰:“他以前曾在你手下任职,凭这就可以把他牵连进此案。”狄仁杰仰天长叹说:“皇天后土神灵在上,我狄仁杰怎么能做这种不仁不义的无耻之事呢!”说完后他就一头狠狠撞在柱子上,顿时鲜血满面,吓得王德寿赶紧谢罪,不敢再提及此事。

狄仁杰承认谋反罪名后来俊臣就将狄仁杰等人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趁机恳求狱卒给他笔砚,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在上面书写自己的冤情。写好后就将帛书塞进棉衣,然后对王德寿说:“天气热了,请将这件棉衣给我的家人,让他们把里面的棉撤去,浆洗后给我送回来,还可以当单衣穿。”王德寿不疑有他,于是就将棉衣送到了狄府。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将棉衣拆开后发现了藏在里面的帛书,于是手持帛书去向武则天诉冤。武则天看完帛书后召来俊臣前来质问。来俊臣辩称:“臣并未对狄仁杰等人用刑,如何能说是屈打成招而判罪呢?”半信半疑的武则天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来俊臣先给狄仁杰等人穿戴齐整,然后让周綝入内查看。周綝惧怕来俊臣,只是唯唯诺诺,甚至都没有看狄仁杰等人一眼,便回去向武则天复命。来俊臣还让手下以狄仁杰的名义写了一份《谢死表》,表示认罪伏法毫无怨言。周綝随即带着来俊臣等人伪造的《谢死表》呈给武则天。尽管如此武则天并未打消怀疑,于是她单独召见了狄仁杰,亲口询问他:“你为什么要亲口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还写谢死表呢?”狄仁杰回答称并未写过。武则天便让人拿出署有狄仁杰名字的《谢死表》,这一对质方知《谢死表》是伪造的。真相大白后武则天赦免了狄仁杰的死罪,但仍将其贬官为彭泽县令。此后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多次请求诛杀狄仁杰,但都被武则天拒绝。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起兵作乱的契丹首领孙万荣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震动。狄仁杰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魏州刺史。孙万荣听说狄仁杰被起复后不战而退,魏州百姓争相为狄仁杰立碑颂德。不久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特意在紫袍上题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骚扰河北,劫掠百姓万余人。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负责征讨突厥事宜并许以便宜行事之权。突厥军闻之杀尽俘虏,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让他安抚河北。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胁从,在突厥退军后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逃匿。狄仁杰上奏请求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武则天批准了他的上奏。

狄仁杰的政治立场一直是主张兴复唐室的,不过和之前的李贞等人所不同的是他不主张以武力推翻武周政权。面对武则天称帝的既成事实他无力改变,也不打算强行改变,而是选择作为武则天的臣子尽力辅佐朝政以免政局动荡天下不安。尽管如此狄仁杰一直在为恢复唐室做着各种工作:武则天曾让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举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并称其有宰相之才。武则天遂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后来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却说:“我此前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有任用呢。”武则天道:“我已经给他升了官了。”狄仁杰道:“我所推荐的张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来作一个司马的。”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不久又拜其为宰相。举荐过了宰相后武则天又让狄仁杰举荐一位尚书郎,结果狄仁杰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狄光嗣,武则天吃惊地问道:“阁老举荐自己的儿子就不怕别人说闲话?”狄仁杰回答说:“陛下让我举荐的是人才,没问我的儿子是谁。”狄仁杰举荐狄光嗣绝不是任人唯亲,因为他不仅举荐了自己的儿子——当初狄仁杰被贬官时途经汴州,在这里狄仁杰因患病而滞留,当地县令霍献可却勒令他当日离境。狄仁杰被贬官后已升任御史的霍献可又极力请求诛杀狄仁杰,然而狄仁杰重新复任宰相后却举荐霍献可为御史中丞。武则天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在儿子李显和侄子武三思之间犹豫不决。后来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中一只大鹦鹉的两翼全部折断。狄仁杰道:“武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相王二子,只要起复二子,两翼便能振作。”解完梦的狄仁杰又说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传于子孙。先帝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现在却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吗?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对此很不高兴道:“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预。”狄仁杰却说:“王者四海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为四肢,犹如一个整体,况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

狄仁杰任相期间先后举荐过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位日后的名臣,时人有言:“天下贤才尽出狄国老门下。”对此狄仁杰的回复是:“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武则天对狄仁杰极为敬重——特意免去他的跪拜之礼说“每当看到您跪拜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久视元年(700年)九月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特意为此废朝三日并痛哭流涕道:“朝堂空矣!”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由狄仁杰推荐的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李显,由此完成了狄仁杰生前兴复唐室的理想。重登帝位的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景龙四年(710年)唐睿宗继位后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天宝六载(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狄仁杰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宰相,但在影视剧的演绎中,他最大的亮点就是办案高高手,比现在的技术都神奇。

言归正传, 历史 上的狄仁杰当然不止会断案,接下来悦史君就谈谈真正的狄仁杰。

唐高宗时期,狄仁杰曾担任汴州判佐、大理寺寺丞等职务,以擅长断案著称,这也是后世小说和现在影视剧的取材点。

武则天太后临朝时期,狄仁杰的官职有反复,但声望都很好。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已经称帝的武则天将狄仁杰升为宰相,狄仁杰不追究打小报告的人,让武则天对他更信任。

一年后,来俊臣以谋反为名抓了狄仁杰,狄仁杰先认罪,然后让儿子找武则天,虽然来俊臣找人伪造《谢死表》,但武则天问过狄仁杰后,一切真相大白,但还是被贬为彭泽县令,在武则天的保护下多次免死。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在契丹兵叛乱后,任命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的威名吓跑了契丹兵,一年后再次担任宰相。

武则天长期在立侄子还是儿子的问题上摇摆,狄仁杰坚决主张立儿子,最终武则天召回李显当皇太子。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赐他谥号为“文惠”。

五年后,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让位给李显,张柬之正是之前狄仁杰多次推荐的人才。

唐朝皇帝们没有忘记狄仁杰的功劳,对他加官进爵,最后还把他送进了太庙,接受唐朝世世代代的祭祀。

应该说,狄仁杰的结局是非常完美的,生前得到武则天的信任,死后得到武则天和李唐皇帝们的共同认可,悦史君认为,这是他传奇人生的必然。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 公众号: 历史 这样说)

写有趣的 历史 ,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狄仁杰,一代名相,武周王朝中的“唐室砥柱”,但又深受武则天的信任,所以他身前身后的结局都很不错,唯一的污点就是有一个坑爹的儿子。

狄仁杰,为我们所熟知的是电视剧中断案如神,他担任大理寺丞期间一年断案一万七千余起。这意味着每天断案40余起,但 历史 上的狄仁杰擅长的应该是是对案件的审判,像现在的“法官”、“检察官”之类的司法工作人员,而非直接去侦察的侦探。到了武则天时期,他升任宰相,这时他不在是查案,而是协助武则天处理政事,成为真正内阁中枢,他与武则天既是君臣又是益友,深得武则天的信任,武则天视他为珍宝。狄仁杰为官 清正廉明、不畏权势、犯言直谏,保卫平民百姓利益,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他善于举贤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所荐之人,很多成为名臣,正是因为有狄仁杰,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又一次中兴;他又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不愧为“唐室砥柱”,从而保住了李唐王朝。

久视元年(700年),获武则天赠与宅第一所,恩宠冠绝当朝。那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为此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唐中宗时追封为“司空”,唐睿宗时封为“梁国公”,后又与张柬之等八人配享太庙,后晋年间还被追封为太师。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光嗣光远很不错,狄光嗣,历任司府丞、地官员外郎、汴州刺史、扬州长史、歙州别驾,为狄仁杰最杰出的大儿子。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官至州司马,也很不错。唯有最小的儿子,有些坑爹。狄仁杰原先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但是后来,他的小儿子狄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导致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好在狄仁杰察觉后,非常气愤,断然罢其官职,停其俸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21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