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李建成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得唐朝的是李渊,李建成自然便是太子,但是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鞠躬尽瘁的李世民心中却有不甘。迫于礼面,李世民没有说话,他在等……
话说这李世民长年征战在外,开土拓疆,他那光辉的将军形象早早印在将士心中,他们总觉得这位才是太子的人选。虽说皇位上坐的是李渊,但兵权还是在李世民手中,大好男儿,岂能任人摆布。李世民爱才惜才识才,他救下李靖,李靖为他赴汤蹈火,打败突厥,立下战功。他赏识尉迟恭,尉迟恭为他斩下太子李建成的头颅,助他成就大业。在玄武门政变中,他的麾下竟无人反对,全力支持,得军心的李世民自然所向披靡。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虽处处比不上李世民,但他他却是会投胎,年长了几岁,便得了太子之位。这叫李世民无力反驳,他在等一个契机,等一个机会。
太子李建成一次邀请李世明府中一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场鸿门宴,若是在这次宴会中除去李世民,这太子之位便稳稳收入自己囊中,这也是魏征的建议。魏征常常建议李建成设法除去李世民,否则将来必为大患,当时李建成怎么做呢?
李世民在宴会中喝了几杯酒,感到不舒服,但过后身体却没有大碍,太子还是心软,终究下不了手。魏征说:太子顾念兄弟情义,不愿痛下杀手,你早晚要毁在这种优柔寡断中。只是没想到一语成谶,李世民终是成了李建成的绊脚石,威胁和生命的终结者。
据说李建成是个庸才,小编不以为然,能的李渊的宠爱会是庸才吗?得师傅悉心教导的人会是庸才?他只不过是一个大哥,一个不愿用鲜血换亲情的哥哥,这也是错?
个人认为,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但没被毒死,是因为所谓的鸩杀不死,不过是李世民的一出苦肉计,为的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李世民的王位之道其实很残酷。他发动了玄武门革命,杀死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济,并逼迫父亲李渊。可以说这是一条血路。但据说在此之前,李世民被哥哥李建成迫害,差点丧命。李建成下了毒酒,打算毒死自己最大的威胁,也就是哥哥李世民。但最终,李世民活了下来。为什么?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王子,也是唐朝皇帝李渊的长子。在隋元的反战过程中,他也有不少贡献。但是,由于李世民即位,对史书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导致我们无法真正了解李建成的真正成就。但是,他必须是一个能够被李渊所重视,能够与在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的李世民相抗衡的人才。
李建成毒害李世民的企图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书中记载:?建诚与元极密谋下毒,引唐太宗进宫夜宴。然而,唐太宗的心很痛,他吐了几升血。淮安王申通帮助他回到了西宫也就是说,李建成和李元基暗中谋划,设鸿门宴除掉李世民。据记载,李世民曾中毒,甚至?吐血数升?。最后,他在一位舅舅、淮安王李慎同的帮助下回到了秦宫。同样的记录也出现在新唐书和紫草通鉴中。所以看来,李建成对李世民的谋杀案证据确凿。那么李世民为什么没死呢?
事实上,这起事件有多达四个疑点。
首先,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系长子,在当时已经是太子了。也就是说,只要不出意外,他将来一定要继承王位,李世民也不能大幅度动摇自己的地位。相反,如果李建成真的做了这样的自相残杀的事情,他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哥哥的帽子也永远摘不下来。这样的人怎么还会是王子呢?我们怎样才能继承唐朝?也就是说,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不能也不需要毒死自己的兄弟。
第二,如果李建成真的想杀了李世民,他怎么能活着从子宫里出来?我们应该知道李世民那时很虚弱。说他没有力量反击并不过分。李建成为何在精心布局后将老虎放归山上?哪怕一时良心被发现,作为同谋的李元济能同意吗?作为两个成熟的政治家,他们是否想过如果李世民不死该怎么办?有必要看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的死亡。
第三,为什么会有一个王叔参加杀戮手脚的宴会?而这位王叔恰好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他们不怕把事情暴露在公众面前吗?你不怕他父亲李渊来责怪他们吗?
最终,李渊后来才知道,李建成对这起事件没有责任。相反,他很容易就放手了。他只是警告李建成之后不要让弟弟喝太多?
从整体上看,李建成杀害李世民事件充满漏洞,真实性不高。为什么在各大史书上出现这样的假象?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使他的血腥手段不那么明显,为了粉饰弟弟,迫使父亲退位,李世民修改了大量史书。因此,这样一个关于李建成、李元济形象的丑闻是捏造出来的,李世民有意将其添加到史料中。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已经形如水火,双方都有致对方于死地的想法,但也在暗中观察,伺机而动。六月的一天,李建成晚上找李世民喝酒,这兄弟两人早就貌合神离,这酒必定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
作为帝国最强的统帅,李世民当然无所畏惧,他慨然赴会,宴会之上当然需要喝酒,具体我们不清楚李世民喝了多少。但喝完之后,李世民顿感不适,突然捂住胸口痛苦不已,还吐了几升血。
唐朝的一升大致等于现在的600毫升,正常成年男性的血液量大于4800毫升,如果失血超过1000毫升,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超过1500毫升就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面临死亡。
如果李世民吐了两升血,那么就有可能昏迷,李世民善于骑射,所以身体素质应该不错,但如果他吐了三升血,那必定会威胁到生命。
李世民吐血之后,淮安王李神通扶着李世民返回西宫,可见李世民还是可以将就着走的,最起码当时还没有危及到生命。李渊得知此事,训诫李建成:
?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意思是,秦王本来就不善于喝酒,以后你不要再灌他酒了。接着呢, 李渊再以好言相劝,希望李世民能去洛阳,负责陕西以东的大部分地区,李世民不想去,但李渊态度诚恳,李世民就答应了。
如果李世民真的去了洛阳,这事情也会变得很复杂,李建成、李元吉害怕李世民到了洛阳拥兵自重,随即再次上疏李渊,最终李世民还是留在了长安。
李渊在儿子们中间一直饰演着润滑剂的角色,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互相残杀,所以每次出了事端,李渊都是两边安抚,是既无奈又悲哀。
那么,为什么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李世民却没有死呢?
一、毒酒毒性较小
如果真的是李建成下的毒,那么可能酒中的毒素含量较低,众所周知,李建成这个大哥还是比较厚道的,本来就是天子,不出意外的话,皇帝的位置板上钉钉。但李世民风头太大,党羽众多,李建成对此不得不防。
李元吉和李建成不同,心性阴毒,多次劝说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李建成多次阻止了弟弟的行动,可见李建成心还是太软。
史料记载: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我们可以猜测,这次毒酒事件,很可能李建成顾及到兄弟感情,在酒中下的毒分量不够。换言之他这可能只想致残李世民,或者让李世民丧失行动能力,以此来解决皇位的争端。如果酒中毒素含量不高,那么李世民自然不会被毒死。
二、李世民之前有所准备,喝得很少
在外人看来,太子和秦王的矛盾早已明火执仗,那么当事人必定会更加小心。在矛盾激化的前夕,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以李世民的城府,难道猜不出这次宴会有诈?
在此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曾和皇帝一同打猎,李建成就送给李世民一匹未驯服的胡马,想以此胡马摔死李世民。李世民艺高人胆大,虽然这匹烈马多次将李世民甩下来,但李世民凭借高超的驭马功底,没有伤到分毫。
这次宴会中,李世民必定也是做了相应的准备的,太子的酒当然必须喝,但李世民可以借酒量不高为由,少喝一点,不论什么毒,摄入量降低,毒性也会相对小一些。
毕竟李世民也熟读史书,鸿门宴的故事,还是听过很多次的。
三、李世民说谎,演戏
这一切也可能是李世民演的一出戏,目的则是继续抹黑太子,在李渊面前彻底揭开太子伪善的面具,借此诋毁对手。也就说是,李建成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在酒中下毒,李建成顾忌很多,如果李世民死在了太子府中,那么这事情很难解释清楚。
在太子府中杀掉李世民,可谓是敌伤一千,自损八百,对于一向以仁厚自居的李建成而言,是不屑于用这种低劣手段的。
李世民凭借高超的演技,还自带血包,等到时机成熟,捂住胸口,将血包刺破,喷出鲜血,搞成一场中毒事件。
那么李世民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方面的确是要给李建成造成一些麻烦,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李渊都是偏向李建成的,这对李建成造成的麻烦比较有限。
史料记载: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另一方面,李世民很可能借此想退守洛阳,以洛阳为跳板,再做打算。毕竟当时太子、齐王的实力要强于李世民,李世民虽说身为帝国最强统帅,但不领兵的情况下,李世民也没有兵权。对于逐步恶劣的形势,如果能以洛阳为根基,或许还能跟太子集团一争高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14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