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汉文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作为一个不太起眼的皇子,刘恒为何会受到功臣们的青睐?根据《汉书》记载:
“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暴,皆称薄氏仁善,故迎立代王为皇帝。”
汉朝时,外戚乃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是中枢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吕后当权时,吕氏外戚风扬跋扈、大肆揽权,甚至差点倾覆了汉朝。因此大臣们吸取了教训,决定扶植一个外家较弱的诸侯王。
在平定诸吕的政变中,齐王刘襄与他的弟弟朱虚侯刘章出力最多,本该成为皇帝的最佳人选。但是刘襄的舅父驷钧,为人凶残暴戾,号称戴着官帽的老虎。若让驷钧得势,恐怕会酿成第二场“诸吕之祸”。而刘章呢?他的妻子是吕禄之女,夫妻感情很好,因此同样不是帝位的最佳人选、
相比于齐王,代王刘恒的外家非常弱。他的母亲薄氏本是魏王魏豹的姬妾,并不太受刘邦的宠爱。而刘恒的舅舅薄昭,为人较为“仁善”,闹不出什么祸事。因此在功臣们看来,刘恒缺乏外家支持,势单力孤,容易控制。
对于功臣们的图谋,刘恒也不傻,于是他没有直接赶往长安,而是派舅舅薄昭前去探路。在得到准信后,刘恒才在薄昭的引导下,带着母亲薄太后,一同前往长安登基称帝。汉文帝元年正月,薄昭被封轵侯,官拜车骑将军,成为朝廷的新贵。
汉文帝坐稳帝位后不久,便开始向飞扬跋扈的功臣们开刀。他首先拿下了诛杀诸吕的首功之臣——周勃,以谋反为名,将他关进了监狱。为了脱狱,周勃只好拜托自己的儿媳——汉文帝的女儿去向薄昭的求情。得到一笔重金后,薄昭果然前去面见薄太后。而薄太后立即招来汉文帝,将他痛骂了一顿,而周勃也因此化险为夷。
通过营救周勃,薄昭终于发现,自己在帝国中的地位是多么显赫。在小人得志心理的驱使下,薄昭开始变得奢靡无度,不把同僚放在眼里。此外他还插手朝政,让汉文帝非常不痛快。其后,薄昭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杀死了汉文帝派来斥责他的使节。薄昭的麻烦终于来了。
在秦汉时期,有“将相不辱”的说法,也就是说位高权重者,不应通过刑罚将其杀之,而应听其自杀,给他们留点面子。正所谓“刑不上士大夫”。
贾谊在上文帝疏中专门就此事发表意见: “子大夫有过,吾遇之有礼” ,“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因此劝文帝: 大臣如有罪不下狱,许其自杀。因此,在贾谊的建议下,汉文帝没有直接将薄昭逮捕下狱,而是不断派出官员去他府上喝酒,奉劝薄昭赶紧自杀,免得伤了和气。
对于皇帝的暗示,薄昭却权当耳旁风,仍每日端坐于府上,就是不自杀。在薄昭看来,自己的姐妹薄太后还没死,在她的劝说下,说不定能侥幸不死。局面就这样僵持了下来,让汉文帝尴尬万分。
然而汉文帝也不是吃素的,为了逼舅舅自杀,他想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主意。他命朝臣们披麻戴孝,每天去薄昭府上哭丧。听着府门外哭声一片,薄昭坚挺的心终于崩溃了。如果再不自杀,汉文帝不仅会杀掉自己,甚至连家人都可能遭到牵连。无奈之下,薄昭只好自杀。
薄昭自杀,不仅巩固了汉文帝的中央集权,同时也让功臣们非常满意。毕竟功臣们并不乐于见到一个强势的外戚。而最痛苦的,或许只有薄太后了,毕竟他只有薄昭一个弟弟。
汉文帝坐上帝位之前,薄昭对汉文帝有拥立之功,再加上薄昭是汉文帝的亲舅舅,所以薄昭后来成为大汉朝最有权势的外戚,不仅干涉朝政并且放荡奢侈起来,汉文帝对他意见很大,当时汉文帝不想下令赐死薄昭,于是便让百官去他府上哭丧,薄昭明白汉文帝亡他之心这么强烈,最后便自杀了。
汉文帝刘恒原本是没有机会登上帝位的,她的母亲薄姬不受刘邦宠爱,连带着他这个皇子也不受刘邦待见,所以母子二人在刘邦去世后,便去了藩国生活,不过也因祸得福,因为刘邦不待见他们母子二人,吕后非常同情他们母子,吕后主政期间,便没有为难他们母子,最后再吕氏被推翻后,刘恒便被拥立为帝。
可是刘恒谨慎惯了,再加上当时的大臣们诛杀了吕氏家族,谁知道这些大臣们会不会杀红了眼诓骗刘恒进京灭了他后,再拥护其他人上位,所以刘恒不敢进京,后来还是他的舅舅薄昭主动替刘恒进京一探虚实,最后刘恒才顺利登上帝位,所以薄昭不仅是刘恒的功臣还是他的最信任的人。
可是等到刘恒登基之后,薄昭因为是太后的弟弟,所以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这西汉从立国之处便有很严重的外戚干政现象,薄昭也是看到过吕氏家族曾经的昌盛,所以薄昭也开始频频在朝堂之上干政,这让汉文帝很不满,最后演变到汉文帝已经容不下薄昭了,但是毕竟是甥舅的关系,再加上薄昭是士大夫出身,所以汉文帝希望薄昭可以自尽,于是他便让百官上门给薄昭哭丧,薄昭看到如此也便明白了,于是便自尽了。
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亲舅舅薄昭呢?
在汉文帝十年冬,薄昭竟然杀死了汉文帝的使者。至于为什么,史书上根本没说,但这样大胆,估计与薄昭依仗自己是国舅,长时期横行霸道、无法无天有关。这就难住了汉文帝,既不忍心下令杀死母舅,让母亲心疼,又不愿别人说自己执法不一。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让薄昭自己认罪、伏罪,以至自杀。
他首先派一些公卿大臣上薄昭家里喝酒,在酒席上大伙劝薄昭自杀。但薄昭不干,就是不死,大臣们无可奈何,灰溜溜地回来了。汉文帝冥思苦想,想出一个主意,他又派这些公卿大臣去薄昭家吊孝,这些大臣们穿着丧服、戴着孝,打着幡,一路浩浩荡荡来到薄昭家,一齐嚎啕大哭,边哭边喊:“薄国舅你死得好惨啊。”薄昭眼看外甥决心已下,没有办法,只好自杀了。
汉文帝为什么非要舅父自杀,正史当中也没有说明白,倒是汉文帝留下一个执法公正的美名。不过对他的这种做法,后人有很多负面评价,司马光就认为虽然按照法律进行处理是对的,但汉文帝也有错,错就错在没有及时发现薄昭的错误并派人帮助改正,以至自己的舅舅最后竟然犯了死罪,只好大义灭亲。
汉文帝刘恒原先本是代王,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早年有幸躲过吕雉的屠刀,等到诸吕之乱被平定后,代王刘恒就被周勃和陈平迎立为天子。
谋立有功,积极运作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其仁厚的性格主要来源于自己母亲薄太后的影响。
薄太后自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潜心修道、清静寡欲,与后宫的嫔妃们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等自己的儿子刘恒被封为代王以后,就跟随儿子去封地,远离以吕雉为首的朝政,也因此躲过后来吕后对刘氏宗室和后宫嫔妃的屠杀。
汉文帝刘恒之所以能够荣登大宝,除了朝中两位大臣周勃和陈平的功劳以外,自己的谋臣宋昌和舅舅薄昭更是暗自从中谋划,起初周勃和陈平铲除吕氏一门后,派使者迎请代王刘恒前来继位,代国一些大臣就极力反对,怀疑朝中有变,会不会是把大王骗去谋害。
只有中尉宋昌认为此事千真万确,然后代王刘恒才会起身前往长安,接受登基。
一路上,刘恒非常不安心,老是怀疑此事有蹊跷,多次让宋昌和自己的舅舅薄昭,快马往前多次探听虚实。可以看出,作为舅舅薄昭对刘恒是一片忠心。
但是汉文帝刘恒登基没几年,就把舅舅薄昭给诛杀,这是为何呢?
居功骄横,放纵子弟
薄昭因为谋立外甥汉文帝有功,被赐封太原。太原称不上繁华,但也是富庶之地,刚开始薄昭来到太原,还能够保持皇舅爷该有的身份,处处小心谨慎,深怕被旁人落得个皇亲国戚骄横跋扈的印象。
时间一久,薄昭觉得太原不是都城腹地,与朝中的大臣也没有多少交集,就开始慢慢地放松警惕。
薄昭虽然稍微有些放松,但不至于放纵,该守的立法一点不敢逾越,毕竟深知为官之道,更明白艰难创业换来的今天实在不容易。
可是薄氏的子弟们不这么想,觉得薄昭已经贵为皇舅爷,当年要不是极力拥护汉文帝刘恒,表哥也不会有今天,这群薄氏子弟就开始在太原地区作威作福,强夺豪取,劣迹斑斑。
没过多久,薄氏子弟的坏名声传到了长安,汉文帝就派自己的宠臣钟毓去巡视一番。钟毓到那一看,哪是什么匪徒,明明就是薄昭家的纨绔子弟们在鱼肉百姓,于是钟毓就奏明汉文帝有关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请汉文帝要诛杀为首的薄贵。
薄昭听说此事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去跟钟毓求情,哪成想钟毓不吃这一套,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薄昭一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把钟毓给绑了,对其进行恐吓吓唬。钟毓作为皇帝钦点的使者,自然不会怕薄昭,两人来回互怼,薄昭一时没压住怒火,把钟毓给捅死,薄昭事后也后悔,杀死朝廷使者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奉诏哭丧,逼死薄昭
钟毓被杀后,汉文帝极其恼怒。身为一国之君,手下的宠臣任何专横都可以,唯独不能凌驾到皇权之上。汉文帝派出的使者,就代表汉文帝本人,如今使者被杀,就等于有人挑衅自己的皇权。
汉文帝二话不说,下诏处死薄昭。此时,大臣中有人提议阻止说:"汉朝向来以"孝"治天下,今若诛杀皇舅爷薄昭就是陛下不孝"。另一派则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皇舅爷,若不杀皇舅爷,如何向天下交代"。
汉文帝内心是倾向诛杀薄昭的,但是就怕自己担上个不孝的罪名,就多次派丞相去见薄昭,暗示薄昭自己看着办。薄昭此时也豁出去了,就是不自尽,家门也不出,看你们能那我怎么着。
汉文帝一看,给脸你不兜着,别怪外甥无情了。就派满朝文武人人披麻戴孝,前去薄府哭丧,从皇宫大门集合,众人一起哭喊皇舅爷,一直到薄府也不停止,坐在院子、厅堂中,连哭好几天。
最终薄昭实在被折磨的不行,也看出自己的外甥是铁了心跟自己过不去,就在家中自尽而亡。
最是无情帝王家
通过汉文帝诛杀薄昭的前后经历,可以看出最大的导火线是使者钟毓被杀事件,汉文帝为了维护法纪,只好诛杀舅舅。
实际上,内在原因不止如此。
其一,防止外戚势力过大。汉文帝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他自己十分清楚。正是因为吕氏外戚势力过大,导致刘氏一门几乎被屠戮殆尽,自己有幸躲过一劫,要不然就是轮八圈都不会轮到自己头上。
其二,汉文帝为了严明法纪,向朝廷大臣和天下百姓树威。因为汉文帝刚坐上皇位,此前与长安打交道也不多,所以登基以后,许多朝中大臣并不怎么敬畏他。此次,杀掉自己的亲舅舅,也是向满朝文武表明,自己也不是善茬,最好不要有过分的行为。
所以,人们常说帝王之家没有骨肉亲情可言,说的正是如此。皇家只会为了皇位而相互攻伐苟合,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不要说类似汉文帝诛杀亲舅舅薄昭,一代明君李世民诛杀亲兄弟也丝毫没眨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9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