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卢绾,刘邦的同乡发小,开国后就投靠匈奴

以史为鉴 2023-06-30 10:14:21

卢绾,刘邦的同乡发小,开国后就投靠匈奴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卢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这场毫无胜算的王权争夺战中,刘邦手下的兄弟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刘邦的皇位是在众人的信任上建立起来的。其中作为与刘邦住同乡,生同日,学同师的发小卢绾来说,刘邦一直将他视为自己的心腹之人,刘邦对他十分信任。

但在刘邦死后,刘邦的这位发小卢绾却投降了匈奴,与大汉为敌。不禁让人感慨为何刘邦如此信任的人还要背叛他,究竟是刘邦做错了什么还是卢绾恩将仇报?这对曾经情同手足的兄弟为何反目成仇?

一刘邦与卢绾到底有多亲

最好的总要留给自己最亲的人,但有人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于刘邦来说虽然手下对他忠诚的人很多,但并不代表刘邦与他们都亲近,人这一生可以分为四种关系,近而不亲,亲而不近,不近不亲,既亲且近。刘邦和卢绾的关系也属于第四种,既亲且近,为何这样说,首先卢绾自幼与刘邦一起长大且卢绾的父辈与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关系十分亲近。

《史记》原文: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

卢绾影视剧形象

从《史记》的这段记载就可以看出卢绾从小就与刘邦十分亲近,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之间,两家人互亲互爱。再来说刘邦的统治集团内部的核心成员基本都是由沛县老家的人组成的,如萧何、樊哙、曹参等人,但是唯独卢绾是这些人不能比的,虽然同为老家沛县的人,但卢绾却是其他人不能比较的。

《史记》 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髃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我们史记上这段简短的描述可以进一步得知,卢绾到底与刘邦有多亲,上面的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卢绾可以自由出入刘邦的卧室,这些都是萧何,曹参等人不能及的,由此可以看出卢绾才是刘邦最亲近的人。

二野心膨胀,误入歧途

刘邦与卢绾的关系不用讲,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西汉开国以后,刘邦为了稳定当时的统一局面不得不下令分封诸侯,一共分封了八位,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闽粤王亡诸、韩王信、长沙王吴芮。而萧何,卢绾等人未被封侯,而是留在了京都任职。

在汉五年七月的时候,燕王臧荼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军讨伐(此时刘邦已称帝)。刘邦借此机会,命卢绾随行,叛乱平息后,燕王位置空缺,卢绾顺理成章地被封为了燕王。至此,刘邦的好哥们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封土,成为了一方诸侯,可以说刘邦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汉高祖十一年,秋天,异姓诸侯王陈豨在代地反汉。刘邦再一次亲率大军到邯郸,从南面进攻陈豨。派燕王卢绾率领大军从代国的东北方向攻打陈豨。也正是这次叛乱让卢绾再也无法回头,步入了歧途之中。

三诸侯反叛,君臣疑惧

在平定陈豨叛乱时,卢绾却做错了决定,在刘邦与陈豨之间选择了陈豨,因为虽然刘邦卢绾情同手足,但是他们不仅是兄弟关系,他们还是君臣关系。先说异性诸侯王为何纷纷反叛刘邦,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为韩信,为什么说是韩信呢?

因为韩信是汉朝开国以后杀掉的第一个功臣,而且是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就将韩信贬为了淮阴侯,不久后又以韩信谋反的罪名将韩信处死,并夷灭三族。这对于其他异姓诸侯王来说是一种威慑更是警报。不得不让众人感到,刘邦有一丝要卸磨杀驴的意思。

这同样也是卢绾所担心的,所以卢绾一方面与陈豨联络,另一方面还与匈奴勾结,希望从匈奴方面得到帮助,稳固燕王位置。卢绾要的其实并不多,就想安安稳稳地做好自己的燕王,但他站错了队伍。

在手下使者张胜的劝说下决定反叛刘邦,卢绾的反叛其实都是因为君臣之间的疑惧,疑,双方都互相怀疑,惧,二人又都害怕,刘邦害怕自己的好哥们背叛自己,毕竟以前的好兄弟们接连背叛。

也是对刘邦不小的打击,还有就是卢绾对刘邦的恐惧,害怕代国陈豨死后下一个就是自己燕王卢绾。就这样卢绾与刘邦这对曾经的手足兄弟之间就出现了裂痕。

四为求自保,却无后退之路

卢绾与刘邦之间,毕竟还是有感情存在的,其中有一点可以证明,那就是卢绾曾经怀疑使者张胜投降匈奴,还为此向刘邦举报要求灭其全族。

但后来又在张胜的劝说下,改变了注意,随后又向刘邦打了圆场。但是此时刘邦在匈奴的降军口中得知卢绾与匈奴互通的消息,并派遣大将樊哙挂帅(后改为周勃)去讨伐燕王卢绾。

此时的卢绾还没有决定真的投降匈奴,当是卢绾听说刘邦生病后,还率领家眷亲信等千人去往长安,希望等刘邦病好以后亲自和刘邦说清楚,但是没有等到刘邦痊愈,四月份刘邦就死了。而当时朝中是吕后当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以各种理由杀掉异姓诸侯王和曾经的有功之臣。

迫于这种情况,本来就是想自保,依靠匈奴人的力量,坐稳燕王的位置,最后误会没解开,反而要面临灭顶之灾,不得不带领亲人投靠匈奴,投降匈奴后,匈奴人封卢绾为东胡庐王。公元前194年死于匈奴,卒年六十三。

司马迁曾经这样评价卢绾和韩信

韩信、卢绾并不是一向积德累善的世家,而是侥幸于一时随机应变,以欺诈和暴力获得成功,正赶上汉朝刚刚建立,所以才能够分封领土,南面为王。在内由于势力强大而被怀疑,在外倚仗着外族作援助。因此,日益被皇帝疏远,自陷危境,走投无路,无计可施,最终迫不得已投奔匈奴,难道不可悲吗

也许这才是历史真正的归宿,这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而是我们社会中的人心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在利益和金钱面前变得贪婪,变得失去本性。或许只有等到人生已是末路时,脑海中才会想起我们曾经是朋友,我们曾经是血缘关系的亲人。

汉朝开国武将之首,卢绾率军向匈奴投降,那么卢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卢绾和刘邦是沛县的兄弟,两个人在沛县一同出世,一同起兵反秦。因此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到后边分封制列侯时,卢绾的功劳非常明显是比不上高渐离彭越英布等人的。甚至比刘邦手底下曹参、灌婴等的功劳还需要低,可是刘邦却把她受封燕王,而只是将曹参、灌婴等封王。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刘邦对卢绾是相当好的!可是卢绾最后却投降了匈奴人,投降之后一年后去世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刘邦的老同学

卢绾与刘邦是隔壁邻居,并且俩家是世交,关联很好,“卢绾亲与高祖皇帝相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邦、卢绾是同一年同月同日出生的。那时候,村里积极出来,“嘉俩家亲相恋,产子同日,壮又相恋,复贺俩家羊酒”。刘邦、卢绾从小就在那一起玩耍,然后一起上学,因而两人感情就更好了,“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恋也”。

刘邦家中兄弟四人,那时候哥哥刘伯早亡,二哥刘仲每日种地,小兄弟刘表年纪尚小,而刘邦狂放不羁,造成家人抵触,因而与自家兄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好。卢绾就不一样了,他始终跟随着刘邦。那时候,刘邦犯了纠纷案迫不得已逃跑,卢绾不紧急避险危,“常随进出左右”。因此可以说,刘邦、卢绾之间的感情比兄弟还需要亲。

汉代的燕王

之后卢绾追随刘邦起兵,虽然他没有什么可耐,也没有什么军功,但一直忠诚耿耿,深受刘邦的认可。在和刘邦对战的过程当中,卢绾官至县尉,还被封为长安侯。那时候,刘邦的已是帝王级的人物,连大臣真的很难进到它的宿舍,唯有卢绾能够,“进出卧内,衣物饮食搭配赐予,臣子无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急卢绾”。换句话说,刘邦给卢绾的待遇,连萧何、曹参都难以与之相比。

汉五年九月,刘邦率军平定县了燕王臧荼的叛变,他下诏要臣子举荐新一任燕王候选人,“择臣子有功者认为燕王”。在这以前,刘邦早已作出暗示着,他准备册立卢绾为王,但卢绾的功劳根本没办法与萧何、曹参这群人对比,才搞了那么一招。臣子搞清楚刘邦心思,一致举荐卢绾,“县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较多,可吴艳。”

遗憾卢绾,原本是有机会表述,能够不投降匈奴人,却因为自己和形式的迫不得已,造成自毁前程。

燕王卢绾一生追随刘邦,为何到了最后,却背叛刘邦投靠匈奴呢?

有一个人,跟汉高祖同一年同月同日生,或是同一个“里”的,“里”是西汉时的一种机关事业单位,类似现今村屯、堡子、圩等,不仅同“里”,并且好些,他的爸爸也好些,因此他们由小到大,都是在一块玩。

这一叫卢绾,一直跟随刘邦,刘邦于沛县举事,他更是生死相随,她在沛公军内地位很沧蓝,与刘交相仿,而刘交是刘邦同母异父的弟弟,都是刘邦亲弟兄中唯一一个追随刘邦打江山的。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卢绾的岗位是大将,迅速也就成了县尉,而县尉是总督居首,之后刘邦即位,卢绾也被封为燕王,汉国家在很长时间内没了县尉的岗位。

就是这样一个一直跟随刘邦又被刘邦厚待的人,最后竟然背叛了刘邦,投奔了匈奴人,做起了匈奴人的王,这是什么情况?

卢绾的叛变,和其它异姓诸侯王不一样

别的异姓诸侯王,基本上都是或多或少地想过独当一面,但卢绾其实就是没有考虑完的,在别的外姓诸侯国王造反时,卢绾总是跟刘肥、刘交、刘贾等杨姓列侯一样,坚定不移的与皇上刘邦站在一处。

但陈豨谋反后,卢绾轻信了奸险小人馋言,觉得假如解决陈豨,自身也就失去了用途,刘邦自然就会腾出手来收拾自己了,为了有用途,最好的方法就是存着陈豨。

之后,刘邦平订了陈豨的叛变,但并没有对卢绾着手,卢绾知道不对,就要遮盖曾和陈豨换气事情。再后来,刘邦越越发老,平英布一战,又受到了很重箭伤,基本上只有躲到深宫中静养了,而卢绾对于皇宫里发生的事情,却不太清楚。

此刻,有些人举报卢绾造反,刘邦不相信,派兵前往检查,有了一些直接证据以后,又想要召卢绾入京讯问个搞清楚,卢绾担心,觉得刘邦早已病的很危险了,如今有些人以借着刘邦名义搞他,卢绾觉得,这个人就是吕雉,由于前去检查他的人是审食其,审食其是吕雉的情人。

卢绾思来想要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此就跑了,跑进长城下,琢磨着直到刘邦痊愈,再跟刘邦好好谈一谈,终归是好兄弟,总不会有急事的。

结论卢绾只等待了刘邦离世的信息,卢绾觉得吕雉终不容易容他,于是便逃来到匈奴人,在匈奴人做起了王,但卢绾在突厥的日子并不快乐,一直思念中原,一年多后就因忧心忡忡而过世。

刘邦对卢绾的兄弟之情可谓是真挚的,不然也不会在消除壮汉异姓诸侯王时,还封卢绾为王,能够得到刘邦这般注重的,只有一个卢绾罢了。遗憾,刘邦、卢绾直至临终也没有机会再见另一方一面,调解也就成为了奢求,不难看出,再深的友谊也经不起权力磨练,假如卢绾只是一个富贵闲人,或许二人的友谊将会成为一段朝臣相为的美谈。

曾被刘邦视为兄弟的功臣,叛变投敌是因为什么事?

汉高帝刘邦从起兵到创建帝国,有一帮情同手足的人始终追随其左右,在战场上为他出生入死,最终也都成了开国元勋。在这帮被刘邦视为兄弟的功臣们当中,跟他关系最铁、爵位最高之人,非燕王卢绾莫属。但让刘邦万万没想到的时,他对卢绾提携备至,对方却叛变投敌,让他伤透了心。那么,卢绾为何叛变?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两人情同手足


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不仅同时出生,同在一条胡同里长大,同在一起读书学习,而且脾气相投、形影不离,好到同穿一条裤子的程度。卢、刘两家是世交,关系本来就好,如今刘邦又和卢绾成了铁哥们,老乡们羡慕之余,都牵着羊、带着酒到两家祝贺,一时间成为美谈。


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


刘邦在沛县起兵后,卢绾以宾客的身份相随,虽然几乎没上过战场,但官却是越做越大。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卢绾追随他进入汉中,虽然身为将军,但更多的时间里则是以侍中身份伺候刘邦的起居,依然不过是个白吃饭不干活的闲散将领。刘邦与项羽撕破脸后,率军攻取关中,随即出关与项羽争夺天下。此时,卢绾继续追随刘邦,但此时他的官职已升任太尉,成为最高的军事主官。


卢绾一直追随刘邦,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虽然卢绾才能一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战功,但仅凭着跟刘邦是“发小”的关系,依然享受着极为特殊的礼遇。据正史记载,卢绾的衣物、饮食标准极高,所受的赏赐也远远超过其他将领,而且还能自由出入刘邦的寝室。功臣萧何、曹参虽然受到刘邦的礼遇,但以亲密关系和被宠信程度而论,他们还是远不及卢绾。


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引文同上。


刘邦击灭项羽后称帝,又在同年击灭燕王臧荼,为提拔“铁哥们”卢绾,便封他做了燕王。卢绾虽然跟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诸侯王,但所受到的宠遇依然远远超过他们(“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引文同上)。要说刘邦对卢绾,那可真是够意思。


刘邦击灭燕王臧荼后,封卢绾为燕王


但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旦地位、形势发生变化,先前“刎颈之交”的好朋友也可能走向对立面,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很不幸的是,刘邦和卢绾最终也为这条“铁律”作了注脚。


刘邦称帝后诛杀功臣,先后以谋逆的罪名处决韩信、彭越,逼反英布并将其击杀,一时间令功臣人心惶惶。卢绾虽然跟刘邦关系交好,但此时也不免心生疑虑。此时,卢绾正奉命攻打在代地叛乱的陈豨,并派使者张胜到匈奴求援,结果张胜却被寄居在匈奴的臧衍(臧荼的儿子)说服,回国后劝说卢绾缓攻陈豨,并且在陈豨、匈奴以及卢绾之间造成“连兵不决”的情势,使汉朝不敢对燕国采取行动。


韩信之死让卢绾内心不安,最终叛变


卢绾认为张胜的说法很有道理,便派人与匈奴、陈豨暗中勾结,意图联合抗衡汉朝,但不久这些阴谋便被陈豨的降将告诉给刘邦。刘邦闻讯既伤心又生气,于是派使者征召卢绾到长安解释,结果卢绾非但不肯奉命,还同臣属议论刘邦、吕后的残忍。刘邦得知这一切后更加愤怒,命樊哙攻讨卢绾,迫使后者兵败逃亡。


刘邦此时已是病入膏肓,派人捎信给卢绾,希望能再见老朋友最后一面。卢绾回忆起两人一生相伴的经历,也不禁悔恨落泪,于是便带领家属、宫人、亲信等共数千骑,在长城下等候,希望刘邦病愈之后,能亲自入长安谢罪。然而不久,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令卢绾丧失了最后一丝希望。


刘邦直到驾崩,都没能见卢绾最后一面


卢绾自知无法得到吕后的宽恕,于是在大哭一场后,带着部众投奔匈奴,被后者封为东胡庐王。就在刘邦去世后的第二年(前194年),终日怀念老友、悔恨不已的卢绾也离开人世,虚龄六十三岁。随着刘邦、卢绾的相继离世,这对老朋友间的各种恩恩怨怨也随之化为过往云烟。


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馀,死胡中。引文同上。

卢绾为什么要投奔匈奴?卢绾的后人结局如何?

  卢绾是刘邦的好友,从小长到大的那种,为何最后他宁愿投靠了匈奴也不要在刘邦手下任职呢?卢绾和刘邦到底是什么关系,他的后人们最后是死是活呢?

  刘邦和卢绾两家是邻居,两家的大人都是好朋友,生下的两个孩子刘邦和卢绾也是好朋友,关系铁的没话说。刘邦每次闯祸了,惹了官司了,都是卢绾帮着他打掩护才能逃走的。刘邦起事后,卢绾也是二话没说就帮助刘邦去了,兄弟义气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后来,地位越高,权势越大,你会发现很多人要考虑的东西就多了,有的人变成了另一个人,面对他的时候,你心中的那种感觉已经不是从前那般轻松。

  卢绾从刘邦刚刚举起反秦大旗的时候就跟随着了刘邦,可以说是和萧何等人有着一样的资历,但是和萧何、张良等人不同的是,刘邦对卢绾的态度是亲人般的亲近,对萧何等人只是感激和对下属的信任。甚至就是因为两人情同手足,刘邦还愿意让卢绾随意出入自己的营帐。要知道在一个军营,作为首领,无时无刻都在担心会不会有人突然冲出来刺杀,会不会有奸细在自己身边,说不定下一秒自己就性命不保。营帐是军事战争中的秘密基地,大家讨论战术时也基本都会在主将的营帐内,所以军事部署图,战略计划之类的都在主营中。刘邦一定是对卢绾有着绝对的信任所以才敢于给卢绾这个特许。对于卢绾,刘邦舍得赏赐东西,而且往往是那些最好的。萧何等人是因为才智过人,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而卢绾则是因为和刘邦的感情好,得到刘邦的礼遇。

  当初要按功行赏的时候,刘邦很想立卢绾一个王侯来当,但是他怕自己提出来会遭到群臣的反对和不服,因为卢绾要说功劳的话其实比不上萧何、韩信、张良等人,若是卢绾都当上了王侯,那么许多大臣也就都有资格当王了。击败项羽以后,刘邦派卢绾去攻打临江王共尉大胜而归,随后刘邦又让卢绾跟自己一起攻打燕王臧荼,使得燕王臧荼不得不投降。最后他分封了七个不是刘姓的异姓王,他提出要分封一个有功劳的平定燕王之乱的人,大臣们都知道刘邦想封的人是卢绾,这些人不愧是人精,一个个都说立卢绾为诸侯王,因为卢绾不但立下了很多战功,这次平定燕王也有很大的功劳。刘邦如愿以偿封卢绾这个好兄弟为燕王,取代了燕王曾经的土地和封国,成为一名西汉的异姓王。其他的异姓王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

  西汉时期,公元前196年,陈造反,高祖刘邦带兵平乱,燕王卢绾也辅助刘邦从东北部攻击陈。两面夹击之下,陈军溃败,于是陈派王黄到匈奴去搬救兵。卢绾知道这件事后,也派了一个使者张胜到匈奴去,骗匈奴说陈的军队已经被消灭了,这样一来匈奴就不会出兵帮助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陈。

  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当时就躲在匈奴,他见到了卢绾的使者张胜,劝说张胜不要为西汉卖命,不要为刘邦卖命,他说张胜如今之所以受到重用仅仅是因为战争时期缺少像他这样的对匈奴熟悉的人,如果燕王卢绾和汉高祖刘邦一下子就灭掉了陈,那么下一个就会轮到燕国被灭。既然这样你何不回去劝燕王卢绾和我们匈奴交好,不要让刘邦灭了陈,这样一来燕国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如果两方交战了,燕王也可以保住燕国。就这样,张胜被说服,暗中让匈奴帮助陈来袭击燕国。卢绾以为张胜已经背叛了自己,发誓要杀了张胜。谁知最后见到张胜,张胜说了一番话,让他醍醐灌顶,害怕刘邦像对付韩信、彭越等人一样来对付自己,最后他成为了匈奴、陈、汉朝之间的三面间谍。刘邦偶然间知道了卢绾竟然帮助陈和匈奴的事情,在刘邦死后,卢绾一家就转移到匈奴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3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