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纪晓岚放在现在是什么部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相信《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很多人都看过。电视剧里的纪晓岚十分的刚正不阿,明辨是非,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因此纪晓岚在官场中的地位很高。如果放到现在,他是什么官职呢?接着看看就知道了。纵观纪晓岚的一生,小时候他便被称为神童。在乾隆时期,纪晓岚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会试中拔得头筹,更是在殿试中拔得头筹,最终担任了庶吉士一官,得到了在皇帝身边工作的机会。把这份工作和现在的工作对比,把皇帝比作老板,这个就像是秘书工作者。
而纪晓岚的仕途可谓是一片坦荡。当然由于纪晓岚本身才思敏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肚子里有墨水,自然会步步高升。他成功地成为了翰林院的一员,比原来的职位更加高。在这之后过了几年,由于纪晓岚工作突出,再次升职,拥有了一份在皇帝面前记录生活的工作,相当于皇上的记者。
由于纪晓岚擅长文墨,因此不久后,便转移到对一些名著进行编辑的工作。就相当于如今那些文学教材的主编一样,对各类出版的文摘进行审查,权力也越来越大。由于纪晓岚工作出色,深得皇帝的喜爱,因此继续升职,不久之后便被调去做考试的监考官,同时处理一些学堂事务,在古代被称为提督学政,还有权力主持乡试。换到现在恐怕也是教育局里的很大的官了吧!
但是纪晓岚的官职生涯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滞和小波动。受一些政治影响,他在之后被降了一点职位,几年时间内都没有大的起色,但是由于他在自己的职位上尽职尽责,最终得到了皇帝的宽恕和信任。而在之后的武官任用中,皇帝赐予纪晓岚选拔武官的权力。相当于今日武装部的长官,还是国家级别的。
纪晓岚是乾隆的宠臣,十分得乾隆欢心。同时由于纪晓岚的官职越来越大,贡献越来越多,皇帝对它愈加喜爱,连一些朝廷中的大事都允许他参与,去审查,而纪晓岚也都做得很出色,最后更是被任命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宰相。纵观纪晓岚的官职生涯,虽然有很多波动,但总体的趋势是上升的。这也充分证明了纪晓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人。
纪晓岚当过的最大官职是什么?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纪晓岚(纪昀)是我国清朝有名的文官。 现在的人受电视剧的影响,认为他是清朝干隆时期,能和和珅这样的大贪官面对干部的小官。 但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纪昀的官职并不小。 当然,即使官职不小,纪昀也不能和和珅一起去。 也有资料说纪昀生前和珅的私交还不错。
纪晓岚在清朝担任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官职?
原因很简单,他比和珅年长,很欣赏和珅的才能。 和珅对他怎么样? 不仅值得尊敬,也可以说是他的知音。
那么,历史上的纪昀担任过什么样的官职? 纪晓岚在清朝担任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官职呢? 为了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接下来为大家做分析。
纪昀踏上职业生涯的道路充满波澜
一个叫纪昀的人,当时确实很有文采。 因此,他获得了从小进入职业生涯的门票——参加儿童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很遗憾,光拿到票是没什么用的。
纪昀没有办法,就在之后的几个更高水平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他没能相应地顺利进入职业生涯。 不巧纪昀当时运气特别差,每次去之后的几个考试,都会遇到突发性的情况而考试失败。 结果,他到了30岁,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通过了科举考试,从此进入了职业生涯。
纪昀当官后就任的官职
起初,当时的干隆帝只给他一个庶吉士的官职。 这个官职的主要任务是为皇帝翻译和解释典籍。 当然,如果有文书起草工作,这个官职的官员也会相应地做一些。
由此可见,此时纪昀担任的官职并不高,直接隶属于中央,但不掌握任何权力。 而且,这个学期对纪昀来说,只能说还处于实习期。 不满三年,他就没有正式工作的机会,成为了真正拥有铁饭碗的官员。
好在三年任期结束后,纪昀顺利通过朝廷考核,才得以转正。 因为在那之前,纪昀一直在干隆身边工作。 所以干隆看到他这三年把该做的工作做得很好,给了他七品翰林院编修的官职。 而且从那以后,纪昀担任的大部分官职都和编修类职务有关。
但是,他不需要再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作为高级官员做一些安排和监督的工作。 另外,纪昀先后担任兵部侍郎、都检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协理大学士等官职。 当然,他也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 这期间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差点从职业生涯的中途被踢了。纪晓岚在清朝担任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官职?
纪昀所任官职与目前官职的匹配情况
很多不知道古代官职情况的人可能会好奇纪昀在古代有多少官职。 其实,纪昀古代担任的这些官职到了现在,还是能找到一致的。 例如,他最初担任的庶吉士之职相当于我们现代中央政府的秘密。 兵部侍郎相当于我们现代国防部副部长都检察院左都御史相当于我们现代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礼部尚书相当于我们现代政治局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部长。
关于赞助大学士,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国务院副总理。 这个官职可以说是纪昀生前就任的最高级别的官职,他之所以得到这个官职,不是因为他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境界,而是因为嘉庆皇帝看到了他的年龄,才给了他这样的官职。
也就是说,担任赞助大学士的纪昀在嘉庆帝看来,已经不能对朝廷起到相应的作用了。 所以,纪昀当时只有这样的官职头衔,但手上没有多少实际权力。
纪昀这一生的职业生涯看起来朝着高处走,但实际上,我们后世的人所知道的并不是全部。 而和珅,至少在干隆帝在世的时候,他的职业生涯还相当顺利。
据说和珅不到30岁就在朝廷站稳了脚跟,但那时的纪昀连科举考试这个关卡都没有。 即使他之后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就任的官职中也没有和珅就任的官职。
所以,如果大家真的对纪昀这个人物感兴趣,不要只通过影视剧了解他,应该收集相关史料。 否则,你很可能会被影视剧虚构的处理手法误导,认识到与史实不符的纪昀。
纪晓岚是真实历史人物。他是直隶人,生于1724年。纪晓岚6岁就参加了童子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称为神童。此后,纪晓岚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畅,23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30岁参加会试金榜题名成为新科进士。
随后,纪晓岚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绩点了翰林,授庶吉士,相当于翰林院的实习生。散馆后,纪晓岚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职务,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
接下来的几年,纪晓岚一直在左春坊、武英殿、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等机构任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党史办的负责人。
1762年,纪晓岚陪乾隆皇帝南下视察工作之后,出任福建提督学政,相当于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只不过,提督学政由朝廷派遣,有钦差大臣的光环。
1765年,纪晓岚父亲去世,他按照制度辞去官职,回家为父亲守孝3年。1768年,守孝3年期满,纪晓岚回到朝廷。有人建议纪晓岚任职贵州都匀知府(相当于现在的贵州都匀的市长),可乾隆皇帝没有答应,将纪晓岚留在身边任职,不久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为从四品,相当于现在中央领导的秘书。
不过,纪晓岚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才2个月,他的亲家、前任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受“两准盐引案”的牵连,被追问责任,死于狱中。纪晓岚因为提前泄漏机密,被撤掉官职,发配到乌鲁木齐赎罪。
这是纪晓岚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打击。
幸运的是,乾隆皇帝没有忘记纪晓岚。1771年,纪晓岚在乌鲁木齐度过3年流放生涯后,被释放了,回到了京城。当时,乾隆皇帝正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度假,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土尔扈特部东归”事件。乾隆皇帝返回京城时,纪晓岚前往密云迎接圣驾,并以“土尔扈特部东归”为题,写了一组诗。乾隆皇帝很满意,让他回到自己的身边,任职翰林院编修。
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从1773年起,纪晓岚负责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编纂《四库全书》。编撰《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项文化工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8亿字。
就在这时候,纪晓岚迎来人生中的第二个重大打击。
1774年,纪晓岚次子纪汝传在担任九江府通判时渎职拖欠赋税,被朝廷依法处理。纪晓岚受到牵连。吏部初拟处理意见,是降职调任。乾隆皇帝知道后,法外施恩。改判为降三级留任。这为纪晓岚的复出预留了空间。
1776年,纪晓岚升迁频繁,先是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随即转任日讲起居注官,随后升为兵部侍郎。兵部侍郎为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1779年,纪晓岚转任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相当于的文化部副部长兼教育部副部长。
1796年,纪晓岚升为任兵部尚书。兵部尚书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
不久,纪晓岚转任左都御史。左都御史也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797年,纪晓岚移任礼部尚书。礼部尚书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部长兼教育部部长。
1805年,纪晓岚封协办大学士。清朝时期,朝廷不设置宰相,但大学士素有宰相的名声,被尊称为“中堂”,协办大学士为大学士的副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
纪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是从一品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和珅,历乾隆、嘉庆二朝,虽然最后落得抄家身死,但是被抄家前官职是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兼理刑部,户部,晋公爵,属于超品官,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财政部部长、大军区司令。
拓展资料:
1、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49岁 。
2、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皇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02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