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九子夺嫡可以说是清朝的一个不小的风波了,直到现在还被我们津津乐道,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而这位雍正,这几年在各种清宫剧中露脸的次数实在不少,毕竟,能够在夺嫡之争中脱颖而出,这位爷可不是吃素的。
康熙和孝仁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但是孝仁皇后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康熙就把对妻子的感情,全都投入在妻子所生的儿子身上,胤礽在他很小的就被立为太子,本来也是名正言顺,但是奈何他太不争气,三番两次犯下大错。康熙即使喜欢他,也明白了这个儿子不是治国的料,只好废了他,太子之位空悬,这下夺嫡就正式开始了。
虽说是九子,但是能和老四争锋的也就只有老八了。他处事慷慨大方,十分贤能,在民间和朝堂名声都很不错,很受到拥护。但是,康熙却以他的生母地位太低的理由否定了他。雍正登基后开始着手于政务,才明白皇阿玛的心思!
原来,康熙年轻时手段雷厉风行,国家内外井井有条,但是慢慢年纪大了,也就不太喜欢杀伐,对待什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赢得了贤名,但规矩立不住了,大臣们少了约束,难保不出什么乱子,这个时候的康熙也不愿意再捡起严厉的法度,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孩子身上。他知道,老八虽然很会为人处世,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老八是不可能在自己死后肃清朝廷上下的,这样时间久了,国家也就完了。
雍正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冷静严肃,不动声色才是最大筹码,于是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铁面无私,整顿朝纲,使朝廷上下的风气焕然一新。
野史中关于雍正篡位的传说,归纳起来竟有五种之多。?
一是“雍正改诏说”。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_的,可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二是“隆科多改诏说”。隆科多是当时的步军统领。在康熙病重时,本来发了一道谕旨,叫远在西宁的十四子允_紧急回京,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没有发出去。等到康熙皇帝驾崩,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子胤_。?
北京太庙?。
三是“隆科多改诏说”的另一版本。认为康熙刚咽气,隆科多赶紧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里的诏书,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
四是“雍正投毒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皇四子胤_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喝了就归天了。?
五是“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入宫八个月就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
八阿哥胤?,号称八贤王,但却热衷于夺嫡,只不过表面装若无其事的样子。九子夺嫡,哪个没野心?
老八抢着审理刑部宰白鸭的案子,康熙就知道他是为了拆太子胤?的台。但康熙已对胤?不满,倒可以看看老八会怎么做。结果老八打着皇帝的旗号诱审太子门人肖国兴,让康熙大为失望,连说两遍“其心可诛”。这时,康熙是不是已经完全关闭了老八夺嫡的大门?还没有,康熙还是进一步在考察胤?。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康熙引蛇出洞。但老八却以为审理宰白鸭案件有功,康熙又加封他为廉郡王。
夺嫡大有希望,做了一件极为愚蠢的事。
网络配图
康熙带众阿哥到热河射猎,太子胤?也去了。康熙已决定在这里废掉太子,而老八这几个人却盘算着给太子加把火。十四阿哥胤?,自作聪明的要假冒太子手谕,调热河都统凌普率两千精兵闯进山庄,造成太子要逼宫的假象,把十三阿哥胤祥也扯了进来。老八竟然同意了,如果邬思道是老八谋士,他是断然不同意这么做的。
康熙相信这份太子手谕吗?以康熙对胤?的了解,昏聩则有之,谋逆则没这个胆。不要说他不信,就是信了,凭凌普的两千兵马,也难以把康熙怎么样。康熙一句话,就能剥夺凌普的兵权,这其实不叫事。真正让康熙惊心的,是这份手喻谁假冒的。但这话,他不能说,得由一个合适的人开口。张廷玉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张廷玉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这份手喻是假的。
网络配图
再由张廷玉向康熙说出,康熙再“恍然大悟”般,说这手谕是假的。张廷玉也老奸巨滑,康熙问他这是谁干的,张廷玉当然知道这是老八他们干的。可这话绝不能说,万一老八将来当皇帝,自己还有好果子吃。只能把球踢回给康熙,让老头子自己品尝儿子多的好处。
胤?同样夺嫡心切,康熙怀疑这假手谕是胤?假冒的吗?应该没有,以老大的智商,不该会想到这文心周纳的毒计。他会做的,只是埋小人,扎针等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再说,康熙知道老八手下有个模仿别人笔迹的高手,就是他的宝贝十四子胤?,老大还没这个本事。老十四是老八骨干,没有老八授意,老十四是绝对不会干这种有可能杀头的罪过的。
老八这么阴毒,让康熙极为反感。本来还想考察一下老八,这下全没戏了。至于后来推举新太子,完全就是康熙给老八挖个大坑。要是聪明点,退让三舍,不争这个头。可老八却表现的极为兴奋,以为天下我有。结果可想而知,狠狠从高处摔了下来,再无可能继位。
网络配图
老八错在哪?其实不用他弄什么假手谕,康熙也一样要废太子。太子不修德,无功业,康熙早就对太子不满。何况太子还和郑春华勾勾搭搭,还被康熙当场发现。康熙正好可以借着这些由头,废掉胤?。凌普调兵一事,就完全显得多余,还把老八给暴露出来了。
老四胤?等人还在私会,当时他们应该还不知道凌普调兵,但邬思道就已认定,太子的被废就在眼前。可见太子的位置极不稳当,老八实在“锦上添花”,给自己添出巨大麻烦。
还有一点,老八授意老十四弄假手谕,把太子和老十三一块给废了,这更让康熙失望。朝廷得罪人的差使,多由老四来办,老十三是老四的得力助手。老八自己不办差就算了,还暗中整治办苦差的老四、老十三。康熙认为老八心中只有自己的私心,不但没有江山社稷,反而不惜把大清国给搞乱。康熙怎么敢把这亿兆江山交给老八这样的人?老八夺嫡失败,其分水岭就是这次调兵一事。
康熙传位给雍正,主要是雍正的确是当时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在康熙皇帝的子女中,有能力的不在少数,只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的儿子,就各有“神通”。比如,皇八子胤禩,以贤德著称,赢得不少大臣的支持,一度成为雍正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再比如皇十四子胤禵,在打仗上颇有能力,康熙晚年封其为大将军王,率军西征,在战场上取得不少胜利;除此之外,皇十三子胤祥在打仗上也颇有天赋,支持雍正,皇三子胤祉在文学和骑射方面都很有能力,得到读书人的支持。
可以说,康熙在教育子女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他的儿子们在不同行业都有一定的建树,只可惜皇家的皇位只能有一人来当,最终造成“九子夺嫡”的现象。
康熙晚年,大清王朝的官场日渐腐败,而年老的康熙,已经没有精力通过强力手段进行整治,大清王朝面临的潜在危机此起彼伏,急需一位整顿吏治、改革弊政的人继承皇位。而康熙的众多皇子中,最合适的就是后来的雍正。
我们来看下当时最有竞争力的皇子,在这方面的能力。皇三子胤祉更喜欢著书立说,和文人亲近,在整顿吏治上没有太大的魄力,排除;皇八子胤禩以贤德著称,喜欢当“老好人”,不想得罪众多大臣,他当皇帝后很难在吏治上有大整顿;皇十四子胤禵,在行军打仗上很有一套,但年轻气盛,在政治上魄力有限;皇十三子胤祥,是著名的“侠王”,容易心慈手软,很难有铁腕手段,更何况他是支持雍正继位的。而最后继承皇位的雍正就有很多优势了,他城府深,有点儿“孤臣”的味道,干实事,不怕得罪人,很适合干整顿吏治的事儿。
雍正在位13年,一生整顿吏治,改革弊政,解决了不少康熙晚年积累的问题,为儿子乾隆的盛世打下了基础。但是,整顿吏治就要得罪人,很多大臣自然会憎恨雍正,比如在新政中,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更是得罪了读书人和地主,他们没有不憎恨雍正的。
历史是读书人写的,雍正得罪了不少读书人,读书人能说他的好?当然了,雍正在治理国家上肯定不能尽善尽美,但对他抹黑和夸大其词自然也不在少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8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