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要到晚年才造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三国故事里面,最让我们诧异的当属统一后的三国竟然归了司马懿所有。司马懿凭借自己顽强生命力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成了最后的赢家。在当时,司马懿并没有一个名门望族的出身,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总共辅佐了曹家整整四代人。后来他颠覆了魏国,获得了国家政权。其实也是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才发动了政变。
司马懿的名声不是特别好,小说中的司马懿是个非常狡猾的老油条。实际的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呢?即便是司马懿有造反的能力,可是他并不想这样做,还有了五十年的光阴,去证明自己的忠心。不过他在年老的时候才有所行动,所以他的反叛是否是他真实的本意?为什么等待这么久才动手?仔细研究,便会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感念恩情
难道是司马懿一直没有造反的机会吗?错。他不是没有机会,反而机会很多,之所以手握大权,却没有造反,是因为一个人。其实司马懿之所以决定从政,其原因就是感念曹丕的恩情。最初他并没有从政的想法,身处乱世,他只想保住自己家人的安全。司马懿的能力摆在那,曹操注意到后想要让司马懿归顺自己。看到曹操过来找自己,司马懿并不情缘,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直接用马车压断了自己的腿。见到这样的司马懿,曹操也无可奈何,比较人家已经不良于行了。不过,很快曹操发现司马懿的腿伤是假的,勃然大怒,把这个不识抬举的人贬去喂马。其实在司马懿的内心,很渴望自己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只不过他对曹操是有看法的,并不想为曹操服务。落到马场后的司马懿,不甘心养一辈子的马,心中也有了建功立业的抱负。对于曹丕,司马懿也非常认可。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曹丕重用司马懿,司马懿尽心尽力为曹丕服务。这一场君臣知遇之恩,让司马懿对曹丕忠心耿耿,乃至曹丕死后,托孤给司马懿,让他辅佐曹叡,司马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从司马懿从政的经历来看,司马懿内心非常渴望建功立业,他其实是不甘于平庸的。
二、形势所迫
在曹丕过世之后,司马懿的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因为被人离间,他的顶头上司曹爽对他充满疑心,处处与他制肘,他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没多久曹丕的儿子曹叡死了,曹芳登基。曹叡给儿子安排两个元老,宗亲大臣曹爽,辅政大臣司马懿,辅佐曹芳治理国家。这样一看,曹爽与司马懿类似平级,曹爽的职位比司马懿稍微大一点,一开始两人配合不错,有事商量来。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加上曹爽的谋士丁谧在两个人中搞破坏,曹爽和司马懿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曹爽夺了司马懿的权力,自己一家独大。这个年纪的司马懿,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抵抗,即使自己的心里很不爽。而曹爽这边,有了权力,就开始对蜀国发动战争,结果失败。曹爽虽然没有将才,但是政治上没的说。曹爽在政治上很有能力,接受托孤之后,他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施了很多新的政策。他还通过明升暗降的手段,将司马懿的权力渐渐架空。即使是司马懿告老退休,曹爽也没放松,紧盯司马懿。这使得司马懿无奈,虽然不想造反,但是曹爽逼迫自己造反。于是司马懿开始等待着机会。为了让那个曹爽放松警惕,于是司马懿趁着与李胜辞别的时候装作重病,曹爽放松了对他的监视。接着联络司马家族,集合自己的势力,为发动宫廷政变做准备。这件奏文经过皇太后的准许后,迅速将奏文送到高平陵。而当时的曹爽还在和小皇帝一起玩耍,当他看到自己的罪行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将曹爽一党全部铲除,彻底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为推翻魏国政权奠定了基础。
三、举步维艰
其实司马懿是不想造反的,他想留一个好的名声,如果造反,后人定会说他为乱臣贼子。司马懿也很纠结。曹爽步步紧逼,招招打压,司马家族如履薄冰,有着灭族危机。作为掌权人,他的一举一动关系着一个家族的生死存亡。曹爽最终肯定会对他家族的族人下手。没有司马懿出手,曹爽已经失去了人心了。他贪得无厌,广占良田,任人唯亲,嚣张跋扈,不可一世。长此以往,魏国危矣。曹爽已经是人人恨不得得而诛之的大奸贼,司马懿利用这一点,发动宫廷政变。不作死,就不会死。曹爽自作自受,让他在魏国朝政里面失去了民心和拥护,这才让司马懿宫变之时,阻力小了很多。为了百姓,为了族人,司马懿只有铲除曹爽。虽然这样做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千古骂名。否则名声虽有,但宗族灭亡,百姓危难。后来司马懿虽然取得了政权,也遭遇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为了平息叛乱,年近70岁的司马懿四处出征,最后才把叛乱平息。小编的看法是,一入官场,后果难以预料。司马懿所走的人生,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以司马懿的智慧,哪一种道路的选择,其结果他应该都能够预测。只不过实在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而已。这可能也就是当初司马懿最初不愿进入仕途的原因。
东汉时期,诸侯征战,一直到三家分晋,百年间社会都处在大动乱时期。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司马家族最后却能够建立西晋,实行统一,司马懿之功实在是不可忽视。
司马懿原本和曹操一样都是汉臣,其父司马防甚至做过为京兆尹。只是后来三国鼎立后,司马懿投身曹魏麾下,经历曹魏三代之主,之后做了和曹操一样的事情,代曹魏掌权,成为真正统领一朝的实权者,也因此为后来司马家改换门庭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是,为什么司马懿做这件事的时候,要等到70岁,才迟迟发动高平陵之变,他究竟怕什么?还是之前能力、实力不允许呢?
上文讲到,司马懿也曾是汉臣,并且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才华的少年。东汉末年,司马懿出生,生逢乱世,他却时常心怀天下大事:"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在他二十岁前,杨俊就夸过他绝非寻常之才。后来,他投身曹魏,还是在曹操派人请了几次,要挟的情况下,才决定赴任的。
只是,司马懿能做权臣,就以为着他是有真材实料的。所以,曹操虽然因为他的才华而将他招到麾下,渐渐地也发现了此人有"有雄豪志",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更是嘱咐曹丕,司马懿不可能久为人臣,日后定会成为祸患。于是,在曹操掌权之时,司马懿空有一身本领,却被防备的死死的。而司马懿在哪个时期也是埋藏自己的野心,只做伏低做小之态。
可见,司马懿早期即便是想要一展才华,都不会受到重用。再加上曹操如日中天之时,麾下的良将、良臣数不胜数:荀彧、郭嘉、贾诩等谋士都是绝对的人精。而武将更是有夏侯惇、张辽等猛将。如此英才济济的情况下,司马懿当时,是不可能在曹操的身边有大的建树的。
真正让司马懿走向权力的中央之人是曹丕。上文说到,曹操曾告诫过曹丕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心居于人下的人,让他小心,可是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非常的好,但是曹操告诫他时,他就曾为司马懿说好话,只是当时曹操才是真正的大权在握,他看重司马懿也无济于事。后来,曹操年纪渐大,在曹丕和曹植的争位战中,司马懿站了曹丕。
因为此次战队,在曹丕继位后,司马懿就被任命为尚书,没多长时间就做了转督军、御史中丞,之后胳膊上工会被封安国乡侯。
从此,司马懿得到了展现才华的机会,可是身逢乱世,司马懿又跟着曹操多年,即便没有被委以重任,但是也耳熟目染的知道了,在乱世,手里有人有枪,才是真正的掌握了话语权。
司马懿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臣子,对于曹魏是一个忠臣。但是司马懿他在人生的最后,仍然是选择了去造反。那么为什么司马懿这么一个用了那么多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是一个忠臣的人,最后会去选择造反呢?那是因为司马懿最后是被曹爽逼得不得不去造反的。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如果司马懿他不去造反,那么最后他必然是会死于非命的。司马懿他是一直有着不轨之心的,当年曹操对司马懿就是很怀疑的。而曹操也是一直在提防着司马懿,因为曹操曾经发现司马懿有着狼顾之相,而曹操他自己也有着三马同槽的噩梦。因此在曹操他死去之前,他也是曾经多次的吩咐曹丕,让曹丕小心使用司马懿、不要去轻易的相信司马懿的所作所为。
而司马懿也是知道曹操和曹丕对他都是很怀疑的,因此也是处处小心处事。虽然司马懿他是帮助曹丕夺得魏王位置的功臣,但是他知道一旦自己做事情做的过了,那么等待自己的必然是死路。
在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叡他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因此司马懿此时仍然是不敢去显示出自己的野心的,就这样,司马懿一直等到了曹叡死去的时候。曹叡的继承人曹芳因为年幼,所以司马懿这才有了想要去争夺权力的想法。但是这时曹爽出现了,曹爽他和司马懿一样,都是托孤大臣。
但是曹爽却是曹家人,而曹爽也正是利用着自己是曹家嫡亲的名义,将曹魏朝中的权力都给夺了过来。而司马懿起初也是步步退让的,但是后来曹爽是越逼越紧,这就让司马懿觉得自己有了生命的危险,因此最后司马懿他被曹爽逼的是直接造了反,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一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