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亲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元朝残余势力一直穷追猛打,徐达、冯胜、李文忠等名将多次北伐,蒙古人一败再败。公元1388年,朱元璋派蓝玉北伐,在捕鱼儿海之战中,蓝玉摧毁了北元王朝最后的希望,蒙古帝国从此分崩离析。然而,在中亚,由蒙古贵族帖木儿建立帖木儿帝国却逐渐崛起。
在帖木儿崛起之初,他为了抵抗蒙古黄金家族,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派出使者想来明朝进贡,朱元璋大喜,派遣傅安、郭骥等人率领1500名使团前往中亚,打算和帖木儿交好。没想到,这批使者之后了无音讯,直到13年后才有消息。
原来,帖木儿本是狡诈之人,当明朝的1500人使团历经一年多到达中亚时,帖木儿帝国已经征服了土耳其、伊朗等国,成为让人望而生畏的帝国,他们不需要谄媚明朝,因此,这批使者被扣留下来。之后,朱元璋曾派人前去寻找这批使者的下落,都毫无音讯。
直到朱棣登基后,明朝还在寻找他们。永乐三年,帖木儿去世,他的继任者软弱无能,为了缓和和明朝的关系,两年后,派人把使者送回明朝,大家才知道,傅安、郭骥等人还活着,而且,在敌营13年忠贞不屈。傅安、郭骥二人出发时都是壮年,归来时已经满头银发,面黄肌瘦。他们回到明朝时已经是永乐七年,当年随他们一起去中亚的1500人,只剩下17人。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但故事并没有说完。
且说朱元璋时期,蒙古人惨败后,分裂成了三个部落,分别是鞑靼、瓦剌、兀良哈。其中,鞑靼是黄金家族的后裔,他们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重建蒙古帝国。所以,在明朝靖难之役期间,鞑靼人逐渐恢复生机,开始向南侵略。
朱棣登基后,急于稳定内政,一直没有对蒙古动手。可是,鞑靼人欺负朱棣“软弱”,变本加厉地南侵。永乐七年,傅安、郭骥等人从中亚归来,朱棣正好需要一位懂蒙古语的使者出使鞑靼,朱棣最后选中了郭骥,郭骥历经13年才回到明朝,休息不到一个月,就动身出使鞑靼。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日益狂妄,为了立威,他竟然当众羞辱郭骥,郭骥不肯屈服,本雅势力当着诸多蒙古部落首领的面,杀了郭骥,并扬言要“反明复元”。郭骥没想到,自己没有死在中亚,却死在了蒙古草原。蒙古鞑靼杀了大明的英雄,让其他部落非常不安,有人偷偷向明朝报信,朱棣听闻后,震动不已。朱棣派“靖难四公爵”之首的丘福带兵征讨鞑靼。
丘福是朱棣靖难之役时期的先锋官,论功劳堪称靖难诸将之首,他带兵10万出关,临行前,朱棣告诫丘福:“不可轻敌,如果有人告诉你打败鞑靼人很容易,你千万不要相信。”《明史》:
先是,本雅失里杀使臣郭骥,帝大怒,发兵讨之。命(丘)福佩征虏大将军印……帝虑福轻敌,谕以:“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
但是,丘福还是轻敌了,他不顾属下的劝阻,直接杀向鞑靼人伪装的老巢,中了鞑靼人的诱敌之计,10万大军有去无回,全军覆没,尸横遍野,连丘福本人也死于非命。
丘福的战败,直接导致两个结果:
其一,鞑靼人更加不可一世,认为明朝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南侵,仿佛很快就能恢复大元朝一样。
其二,死了一位英雄,又赔了10万大军,朱棣坐不住了,他恼羞成怒,把丘福的家人全部流放,然后不顾朝臣反对,带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
朱棣带领大军一路来到丘福战败的地方,此时10万明军的尸体还未完全腐烂,朱棣下令将士兵们掩埋,将的胪朐河改名为“饮马河”,表达明军将士要永远在此地饮马,要彻底统治这个地方。朱棣让大军带20天的口粮,最终在斡难河畔追击到鞑靼主力,那一天,斡难河的水变成了红色的,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惨败而逃(后来被瓦剌部落杀死,人头送给朱棣)。
斡难河本是成吉思汗兴起的地方,朱棣站在河畔,心中有说不出的壮志。在朱棣的有生之年,他五次亲征蒙古,每一次,都要到斡难河上看一看。
郭骥是一位苏武式的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文天祥式的英雄,因为郭骥之死,朱棣派丘福攻打鞑靼,但丘福又赔上了明朝的10万大军,促使朱棣不得不亲征蒙古。所以说,郭骥是朱棣亲政蒙古的导火索,而丘福之死更让朱棣征讨蒙古的决心更加坚定。有人说,以朱棣的野心,他征讨蒙古是早晚的事情。但是,若无郭骥之死,朱棣或许没有这么早就征蒙古。若无丘福和10万大军之殇,朱棣或许不会亲自带兵征讨蒙古。
打仗,作为古时期社会的常事,很能体现当时国家的综合力量,但不论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却总有胜负,而且很多情况下,并不见得人数多就一定是胜算更大。明成祖朱棣在称帝后,一直在找机会进行北伐,派遣十万精锐,结果却是惨败。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次战争的失败?是因为对手太过强大,还是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足?
公元1409年,朱棣称帝之后,开始了第一次北伐。由于手下的大将十分匮乏,当时,朱元璋能用的大将只有丘福。在这样的情况下,丘福率领10余万军队北上。朱棣对这次北伐的期望非常高,但是几个月之后,北伐大军战败的消息传来。10万北伐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明朝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惨败。那么,10万精锐部队为何会全军覆没呢?
在捕鱼儿海大战之后,北元政权土崩瓦解。曾经强大的北元分裂成了瓦剌、鞑靼等多个部落,但这些部落仍旧与明朝为敌。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落南下,朱元璋在北方边境上册封了好几位藩王,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燕王朱棣坐镇北平,可以指挥7万军队。在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孙朱允炆继承了皇位。燕王朱棣非常的不服气,随后发动了叛乱,也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经过3年的战争,朱棣攻入了南京城,自己成为了永乐皇帝。
在靖难之役中,张玉、朱能和丘福是朱棣的三大名将。其中,张玉擅长出谋划策,但张玉英年早逝。朱能善于冲锋陷阵,但是智谋不足。至于丘福,则是两个特点都有,但都不出色。在朱棣率领军队南下之后,北方的游牧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不断的进攻明朝北部州县。但是由于刚刚打了3年的战争,明朝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北伐。因此直到朱棣称帝的第9年,才命令丘福率领10余万大军北伐。其实,丘福适合做将领,但根本不是帅才。
由于朱棣是造反成为了皇帝,对朝中官员并不信任。他只相信自己的老部下,而当时老部下中就剩下丘福。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只能派遣丘福率兵出征。在明朝建立的前期,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北方游牧部落根本不敢也没有能力与明军进行大决战,但草原部落也有高人,一个大坑等着丘福。俘虏交代了蒙古军队的具体位置,丘福认为机不可失,在自己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条件下,率领10余万军队上路了。
在北上的过程中,曾经遭遇了两次蒙古军队的阻击,但是都被明朝军队轻松击败。这是标准的诱敌深入,与此同时,蒙古军服切断了明军的后勤补给线。在长途奔波了4天之后,10余万疲惫不堪的明朝军队遭到了蒙古军队的伏击。这是一次以逸待劳的战役,明朝军队疲惫不堪,而且根本没有机会展开战斗阵型。结果10余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逃回明朝境内的败兵还不到2000人。这是朱棣称帝之后的第一次惨败,也是明朝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惨败。
这次战役说明了很多问题,首先是用人不当,朱棣任用丘福为统帅是一个错误。在朱元璋时期,徐达、李文忠等名将就算战败撤退,也能够与王保保打成平手。第二就是明朝军队的战斗力问题,进入朱棣时期,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明显不如朱元璋时期。由于朝中实在没有能够使用的大将,朱棣决定御驾亲征。为了进行北伐,朱棣率领了50余万军队。认真的说,完全没有必要动用这么多的军队。当年,徐达率领5万军队就敢北上,朱棣的行为明显是好大喜功。
最为主要来讲,还是因为朱棣在外交政策上有着很大的失误。并且虽然他御驾亲征都赢了,但是蒙古的力量并没有消灭,还没能开疆拓土,甚至连原来属于大明的控制区都让给了蒙古。所以说即使他御驾亲征五次都获胜,但是对于蒙古的控制绝对不如他父亲朱元璋,甚至可以说丧失了对蒙古的控制。
大家应该都知道,明朝的江山是从蒙古人手里抢回来的,所以大明和蒙古一直都有着矛盾。朱棣是个能征善战的人,所以他继位之后,曾经五次御驾亲征蒙古,这五次都获得了胜利。但是对于蒙古的控制反而变弱了。
其实虽然他五次都获得胜利,但是其实只有前两次和蒙古军有过正面接触。后面三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使率领了10万大军都没有和蒙古军有正面交锋。并且朱棣为了节约军事的开支,直接就把长城以北他父亲时期留下的关键卫所给撤离了。这其实就是明显的把自己的领地让给了蒙古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明朝彻底丧失了对塞外地区的控制。
其实朱棣对于蒙古的外交政策一直都错了,尤其是他竟然能因为军事开销太大,把关键卫所给撤离了,那就等于把这些都拱手让给了蒙古人。还有就是他一直把重心放在东蒙古身上,对于西蒙古可以说是不管不顾,这也就导致了他腹背受敌,打完了东蒙古,就得打西蒙古,劳民伤财不说,还彻底失去了对蒙古的控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3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