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朝为何能全方位创造辉煌李世民用什么开创大唐盛世

以史为鉴 2023-06-29 18:45:24

唐朝为何能全方位创造辉煌李世民用什么开创大唐盛世

唐朝为何能全方位创造辉煌?李世民用什么开创大唐盛世?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一提起中国的强盛王朝,“强汉盛唐”是必不可少的。

唐朝创造的辉煌是全方位的,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来说,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说唐朝的版图吧,根据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唐朝极盛时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最东到萨哈林岛(库页岛), 最西到中亚咸海,最南到越南顺化一带,最北到达西伯利亚,包括贝加尔湖在内。这么大的疆域面积,是历史上是空前的。

守卫这么大面积的疆土,军队总人数却只有区区的50万人。相较于后来明朝的200多万人,真是少得可怜。

但他们竟然守住了,而且成为唯一一个未修建长城的大统一中原王朝。可见当时唐军的作战能力,是恐怖级的。

唐朝版图

公元七世纪初到八世纪中叶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自信、最开放、最宽容、最大气、最具生机和活力、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一个时代,这一点已被历史学家所公认。

以李世民为代表的大唐君臣,之所取能取得这么辉煌的历史成就,与他们所采取的开放政策,和所具有的包容心是分不开的。

也可以这么说,唐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无疑是使其达到辉煌顶点不可或缺的两个法宝。

唐初,李世民在文治武功上,采用兼收并蓄的战略方针,从而使他对朝廷权利构成达到最佳化。

对周围的少数民族,除了武力征服外,主要的还是施行羁縻政策。对于少数民族中的卓越人物,大胆接受,放手使用。

唐朝军队

这些都表现出罕见的开放性上。据不完全统计,唐朝的宰相,有29 人是外族人。

大臣和大将中,那就更多了——

突厥人有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阿史那承庆、阿史那弥射、斛瑟罗等;

沙陀人有沙叱阿博、沙叱忠义,而李国昌,李克用竟然封王;

回纥人有契必何力、浑释之、李思义,而仆固怀恩、浑瑊、李光颜、王庭凑竟成为有大功于唐朝的名将;

奚人和契丹人中有张孝忠、李宝臣、李唯岳、史宪臣、孙万荣、孙孝哲、李楷洛,而李光弼竟成为与郭子仪齐名的再造唐室的统帅;高丽、百济、新罗人有泉男生、高仙芝、王思礼、李思道、黑齿常之、金人问、李元佑等;

中亚九国有康国人康待宝、康日知;

安国人李国臣、骆光先、安禄山;

何国人何稠、何潘仁;

天竺(印度)人瞿昙谦、瞿昙悉达……

凡此这种,不胜枚举。

少数民族将领

十恶不赦,是指犯了十种大罪,不可饶恕。十恶即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其中的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这在各朝代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对于犯谋逆大罪之人,朝廷从来不手软,不是诛九族就是夷三族,总之是要让他们绝后,正所谓的斩草除根。

但是出现了谋反之人,唐朝廷是怎样处理对待他们的?下面我们例举几个典型事例: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陕西旬邑县)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

早年随李世民征战,立下许多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

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突厥,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

但他独自带兵讨灭高昌时,居功自傲,放纵部下抢劫,自己也因私取宝物被御史弹劾,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得知侯君集常有怨恨,于是多次派出入东宫,慢慢的就结成死党,最后参与到李承乾的谋反案中。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爱将,他觉得侯君集对自己有定策之功,对国家有特殊功勋,所以想网开一面。

但平日里跋扈惯了的侯君集,人缘的确太差。在这个关键时刻不但没有一个人出头帮他说话,反而群起而攻之,纷纷给李世民进谏,说侯君集所犯罪行天地难容。

李世民没有办法,只能依法将侯君集处死。

临死前侯君集请求赦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好留个后为自己守丧。李世民同意后将其妻子儿子迁至岭南。

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765年9月27日),铁勒仆固部人,唐朝中期名将。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遭到宦官骆奉先等人陷害,举兵叛唐。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谎称唐代宗去世,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数十万人来犯,郭子仪率兵抵御。

但大兵将发未发之际,天不遂愿,仆固怀恩于九月八日暴死于鸣沙(今宁夏青铜峡)军中,所引吐蕃、回纥大军随后为郭子仪所平定。

唐代宗听到消息后,怜悯地说:“仆固怀恩没有谋反,只是为部下所误罢了!”(“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资治通鉴·二百二十三卷》。)

当初仆固怀恩要造反时,其母亲闻知,提刀追着要杀他,“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

唐代宗听闻老太太如此深明大义,颇为感动:

“命辇怀恩母至长安,给待优厚,月余,以寿终;以礼葬之,功臣皆感叹。”《资治通鉴·二百二十三卷》)

唐代宗下令用车接仆固怀恩的母亲到长安,专门派人去接他的老母亲前往京城好生供养,一个多月后,其母寿终正寝,代宗又按照礼节将她埋葬。

并收留了他最小的女儿,从小在皇宫里养育长大。

对于谋反的仆固怀恩,虽然他被列入《新唐书·叛臣传》中,但并没有将以前的功劳一笔抹杀。

唐代宗时期,为了表彰功臣,将有功人员按照功劳的大小,把他们的画像奉入凌烟阁中,仆固怀恩被排在凌烟阁功臣第一,就是在他反叛期间,画像都没有拿掉,保留了历史的原貌。

仆固怀恩死后,唐代宗还保留了他生前所有的官职爵位。

李怀光

李怀光(729~785年),本姓茹,渤海国人,靺鞨族,唐朝将领。他父亲茹常任朔方将领,因战功赐姓李,改名为李嘉庆。

泾原兵变后,唐德宗逃离长安城,来到奉天,被贼将朱泚所围。

身为节度使的李怀光起兵救援,他击退了朱泚,在关键时刻救了唐德宗一命,随后拜副元帅、中书令,拜太尉,封连城郡王。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二月,因受谗言,被皇帝猜忌,从而起兵叛乱。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秋天,李怀光的叛军被马燧带领的朝廷军队击败,他也被手下将领牛名俊杀死,并割下他的头向朝廷投降。

这个曾经为朝廷建立过殊勋的叛军首领,皇上是如何对待的呢?

唐德宗看到李怀光被杀,其儿子李琟、李瑗等也都死了,已经绝了后,于是唐德宗将李怀光的外孙燕八八赐姓李,改名承绪,任命为左卫率府胄曹参军,成为李怀光的继承人。

选定了后嗣之后,赐钱一千贯,让他任意在李怀光墓边购地建庄园,侍奉赡养李怀光的妻子王氏,并谨守四季祭祀礼节。

“宜以怀光外孙燕八八赐姓李氏,名承绪,授左卫率府胄曹参军,承怀光之后。仍赐钱一千贯,任于怀光墓侧置立庄园,侍养怀光妻王氏,并备四时享奠之礼。”(《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七十一》)

哥舒翰

如果说上面的名将背叛朝廷,因各种原因而被迫起兵造反,都各有缘由的话,那么名将哥舒翰投降一事,找不到任何借口,唯一的缘由就是他当了俘虏后,怕死才投降叛军的。

哥舒翰(?-757年),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父亲为突厥人,母亲为胡人,唐朝名将,军事家。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哥舒翰带领六万三千人,攻打战略要地石堡城。

双方激战三日,唐朝军队在付出数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终于攻克险关,拿下石堡城,并俘获吐蕃的四百余人,其中包括大将铁刃悉诺罗。

石堡城的胜利使唐玄宗大悦,哥舒翰因军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

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安禄山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被起用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赴潼关拒敌。

他当初的战术是坚守潼关不出,但唐玄宗听信佞臣建议,逼迫他出师与敌决战,在灵宝之战中遭遇大败,兵败后被俘。

军既败,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为火拔归仁执降于贼。禄山谓之曰:“汝常轻我,今日如何?”翰惧,俯伏称:“肉眼不识陛下,遂至于此。陛下为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填在河南,鲁炅在南阳,但留臣,臣以尺书招之,不日平矣。” (《旧唐书》)

就这样,哥舒翰为了保命,遂投降了自己过去的政敌安禄山。但他的命也就延续了一年,终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

哥舒翰投敌了,但他的家人并没有受到连累,他的儿子哥舒曜还在李光弼手下任三品鸿胪卿的高官。

并且在他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尉,谥号“武愍”。

以上所举实例,充分看出唐朝的君主,他们在历史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上是让人叹服的——评价一个人,功是功过是过。

这些事如果发生在一个皇帝身上,那是皇帝个人的胸襟和气度,是偶然事件,但好几个皇帝都具有这样的包容性,那只能说是历史的传承了。而这个传承,就是来自于李世民。

李世民身上的许多优点,都被他的后继者所继承,所以大唐能逐渐的强大起来,以至于创造了“开元盛世”这个中国历史上绝顶的盛世。

天可汗

李世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迷倒了无数个崇拜者,以至于在他死后,两个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他们俩人要按少数民族的习俗进行自杀殉葬,以陪伴唐太宗于地下。

但是唐高宗竭力劝阻住了二人,诏令他们不可冲动行事。可是俩人还心有不甘,在明确说这是太宗遗命,不得殉葬,二人这才罢休。

相比于李世民之前的君主,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去世,他死后,秦国的大部分贤臣都被迫殉葬,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大夫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他们三人被称为秦国三贤。

秦穆公死后,造成秦国人才凋零,秦国一下子就垮下去了,过了许久才恢复到此前水平。

李世民之后呢,朱元璋驾崩,断绝了上千年的活人殉葬习俗,又开始死灰复燃,为朱元璋殉葬的妃子46人,宫女15人。

这些都是朱元璋生前,在他身边全心伺候他的人,就是这些人,他死了都不撒手。

相较于这两个历史上有作为的君王,李世民的境界,高出他们何止一个数量级!

当然,李世民身上还有许多优点,他的子孙们没有继承下来,以至于唐朝廷逐渐出现了藩镇割据,出现了宦官专权,后来又来了个党争。

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无限膨胀,最后导致了唐朝的覆灭,但这已经不是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了。

揭秘李世民凭借什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道理来,很多人的意见,集思广益,肯定做出的决定更加有利于江山社稷。

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得了一个鹞,很开心的把玩,魏征进来了,他赶紧收起来,魏征知道了,不过一直不说,就故意拖延时间汇报事情,直到最后,这个鹞闷死了,李世民也没责怪魏征,他心里清楚,魏征是为了国家,为了他能成为一代明君,时时刻刻在鞭策他。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不甚枚举。“玄武门之变”也是李世民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比较血腥了,他杀了哥哥和弟弟,自己成功的登上太子之位。这种行为跟杨广差不多,但是他当上皇帝之后是为天下计,为百姓考虑,而不像杨广只为贪图享乐。虽然唐太宗手段残忍了一点,不过他也开创了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还有很多,他和大臣们的故事,和皇后妃嫔的故事,带兵打仗的故事,都是太宗人生的点点滴滴,大部分故事为后人称道,也是通过这些故事让后人更确切的认识了这位皇帝。

 唐太宗治国方略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民族最鼎盛繁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格局。当时的唐朝也被人称作天朝,而唐太宗也成为“天可汗”,可见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是当时最先进的了,而开创这一盛世的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也为后世各朝各代的皇帝所效仿。  

唐太宗图片

在政治上,唐太宗以史为鉴,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爱民如子;并且唯才是用,科举选拔人才,完善了人才的选拔制度;设立谏官,虚怀纳谏,魏征便是当时谏臣的代表人物。在经济上,减轻百姓的赋税,劳役,兵役,注重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的生产,从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藏富于民,使得盛唐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现象。

在军事上,推行“寓兵于农”。百姓在农忙的时候务农,在冬季习武,这样举国皆兵的训练方式,使得唐朝的边关失地逐渐收回,渐渐成为当时唯一的大国。在文化发展方面,唐太宗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倡导“诗书礼仪”,唐朝也因此成为历朝历代文豪的多产朝代,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均出自唐朝。

另外,唐太宗还特别注意民族的统一,推行平等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和平统一。在唐太宗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政策下,唐朝终于成为当时世界大国,而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也为历代君王所效仿。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提到唐太宗,很多人就会想到贞观之治,说起贞观之治,就会联想到唐太宗,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已经成为相互联系的关键词,其实这从侧面就显示了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对当时的社会和后世都有着极大地影响。那么唐太宗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包括哪些方面,又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唐太宗画像

贞观之治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方面,经济上李世民伯薄赋尚俭,遣散宫中很多宫女,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还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使得农业不断发展。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救灾恤贫,扶持商业,从前一直都有“重农抑商”的特点,唐太宗不歧视商业,还提供很多便利,因此,大唐的经济发展也是史无前例的繁荣。

政治上,李世民选贤举能,从谏如流,为了寻求人才,李世民还完善科举制度,只要有治国安邦之才,不计较他的出身和地位,这也使得大唐出现人才济济,文化发展加快的局面。军事上李世民平定突厥、远征高丽、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等,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外交方面,李世民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这也使得大唐的文化得到史无前例的大融合,文化发展迅速。

正因为唐太宗英明仁德,为中国开创了一个长达一百三十年的黄金时代。

从唐朝的贞观之治,能看出大唐盛世形成的原因吗?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李渊传大唐皇帝位于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此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属于唐人的盛世,于627年改年号叫?贞观?。贞观这个年号一直沿用到了649年,一共历经23年多。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易?系辞下》

在?安人宁国?治国方略下,以李世民为首的唐初统治集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经济方面,施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政治方面,驱除酷吏,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文化方面,广兴学校、中外交流;律法方面,从宽从简、执法公正、慎刑恤狱。以隋亡为戒的勤勉为政、廉洁自律的风气,缓解社会矛盾,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政治、文化的大发展,形成了历史有名的盛世--?贞观之治?。

那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看?贞观之治?的光辉历程。

一,社会人口文化

1,?以民文本?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政体》

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朝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指导思想?以民为本?此代表唐贞观时期的?民本?思想全面成熟。亦有?吾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毕,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哀,民哀则国危,国危则君哀矣。?正是由于唐太宗对民本思想的重视,并将其在生活中得到贯彻,从而保障了社会安定,得到了天下臣民的尽心辅佐与拥戴。

2,民富国强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贞观政要?辩兴亡》

贞观之初,唐王朝刚从战乱中解脱,当时内部经济萧条,外有突厥骚扰,一切百废待兴,群臣以及百姓对贞观王朝持观望态度。对此,唐太宗非常清楚,惟有民富国强、让民得利方能凝聚百姓、凝聚社会。

(1)从宏观层面,改变国家战略。为了休养生息,为民造富,唐太宗偃武兴文,推崇儒学,治国思想从?武治?转变到?文治?,实现了国家战略发展上的全面转变。

(2)从微观层面,调整具体政策。在经济发展政策方面,他一即位,立刻开始逐步减免农民租赋,之后强化唐高祖时已实行的均田制,尽力达到耕者有其田。

描绘尧舜禹时期有两句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明当时的社会治安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也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二,政治文明制度

1,三省六部制

? 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新唐书?百官志》

初唐时期,官制是沿用隋之官制,而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


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

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当时的贤臣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更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这也是?贞观之治?的最优政策,也影响了整个唐朝的三百年。

搜史君认为?三省六部制?使得唐太宗与大臣们可以心平气和的商量,如何避免错误重犯,一项制度创新,这就是复议制度。这复议的过程中,唐太宗看重的是制度的理性,他不能依赖自己的一时判断,而仓促决定。于是在我看来三省六部制是提高了李世民的为政效率。

2,选贤任能

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 、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从各阶层搜罗许多人才,而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意 纳谏。其臣下敢于直谏,形成了封建社会中良好政治风气。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3,轻刑订律

? 礼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后,使民在宥,各遂其生,圣人用之,不得已也。?《唐律疏议》

唐太宗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

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在重视法治的同时,唐太宗让臣下按宽简原则修订法律,制定出《贞观律》。


减轻刑罚,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搜史君认为在律法方面,比之后来的武周确实要强很多,没有了政治压力,官员和百姓能把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得国家机器在运行之时更加通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最基本的为政原理。

三,社会经济建设

1,农业发达

农业主要是薄赋尚俭,唐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徵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2,手工业发达

纺织业:丝麻织品品种繁多,有绫,锦等十几类。

冶铸业: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陶瓷业:创制唐三彩,邢窑白瓷,越窑青瓷,秘色瓷。

造纸业:益州,宣州的纸最为出名,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造船业:制造出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有?海上霸王?之称,仅在洪州一地就能造出海船五百艘。


农业、手工业是古代百姓赖以生存的产业,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唐朝虽说比之其他朝代相对开放,但是依旧不能完全摆脱对商人的歧视,此时如果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大力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人口也会随之增长。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 《新唐书?志四十一》

《唐初期政区与人口》,计算出贞观年间大概有户3,003,202,口12,311,698。平均每户4口人。

3,商业繁荣

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象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 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最高使用价值。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四,军事方面

太宗即位时年仅27岁,唐王朝在太宗统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治世。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

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府兵其家免除傜赋,平时在家务农,没有工资,农闲时入折冲府训练。关中折冲府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突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府兵每年服役约三十天,服役时自备轻武器、到服役地前消耗的粮食,每一队十人自备六匹驮马、土木作业器具和炊具等等。

出征时府兵集结,由中央派将领统帅,打完仗府兵回到各自的折冲府,统帅回归中央,以防止将领专兵。加上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太宗则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向唐室进贡。唐太宗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五,外交方面

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外国人在中国就象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力,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

来自中亚和东亚各国的侨民就有不少在中国担任官职的,有的还担任部长级高级官员。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运动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平空跃进了一千年。

六,国际地位

唐王朝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推进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也是空前的。?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旧唐书?卷三?本纪第三?太宗下》

贞观时代,中国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地位。唐朝皇帝被称作?天可汗?是从贞观时代开始的,是唐太宗为唐朝的皇帝们赢得的。在一个以唐朝为中心的国际领域,中国的皇帝被尊为天可汗。

在唐太宗一班君臣的带领下,中国赢得了非常崇高的国际地位。国际地位很重要,因为只要有国际关系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对立就难免不发生,这在古今都一样。唐朝的时候,中国的国际地位是非常高的,在中国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中国的地位是最高的。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国人史纲》

李世民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深知要一个国家要想拥有持久的国祚,最最基本的就是满足国民的需求,在保障百姓的日常需求后,还有又能力保证自己的领土不被他国侵犯,这就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在这个基础上在开展外交活动效果会更好。

从古至今,只要是百姓、国家、统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达到这样的平衡,国泰民安的盛世就一定会诞生。 反之,统治阶级要是不顾百姓死活,不管国家根本利益,朝堂之中明争暗斗不断,那么就如魏晋时期的天下大乱不远了。

大唐盛世是谁开创的?

大唐盛世是李世民开创的。

他雄才伟略、胸怀大志、勇武多谋、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利用隋末农民战争开拓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昌盛的大唐帝国。

他的许多政策措施为后代的帝王所继承。他的许多见解,甚至到今天仍然为人称道。他的开阔胸襟及泱泱大国之君的风度,使大唐帝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为他的后代子孙们作出了榜样。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隆盛时代——“贞观之治”。他使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辉煌。

相关内容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起于公元七世纪上半期,终于公元八世纪中叶。大唐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当时世界上是无比繁荣昌盛形象。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华人在国外聚居的地区被称为“唐人街”。

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众多的国家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者、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在长安完成了经济,文化,手工,乐舞,民族大融合。

唐朝出现了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在历史长河中仍光彩闪烁的有为皇帝,更在盛唐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的成就都有哪些?都是谁做到的呢?

大唐是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能看到很多国家的华人社区都叫作唐人街,而让日本人非常崇拜的王朝也是唐朝,不是后来的宋朝或者清朝,大唐文化更是辐射到了整个东亚地区,据说日语的发音和唐朝的语言相似,这样强大的王朝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主要有4点。

1 军事力量强大。唐朝的军队有海陆两个部分,装备主要是枪,刀,弩,盔甲,铁盾等,另外还有少量的火器。

唐朝的装备制造工艺非常先进,因此军事力量很强大,加上唐朝的风气是尚武的,在军队训练方面也培养硬汉精神,另外还培养士兵的集体归属感和民族荣誉感,这样的军队在实战方面取得了很多战果。

曾经打败过东瀛,高句丽,突厥,吐蕃等外族势力,并且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开疆扩土,领土比现在大了三分之一,强大的武力才能保护如此大的疆土,这也是盛世的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一个朝代强大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依靠这个朝代有什么出名的军事力量,而是要看当时的整个环境下,周边的国家当中与他之间的一个对比。

比如说当时的大唐其实要按我们后来人的眼光来看,也许在各个方面都有问题,就连百姓的生活也不见得比宋朝过的好。

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唐的军事力量几乎站在了整个世界的最前列,也许大唐的百姓并没有之后的朝代富裕,也许当时的军事实力跟后世比起来就是一个渣,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明白,那就是当时的大唐是无敌的。

在大唐那个时候,所有的国家生活水平跟大唐相比就是一个渣渣,也许大唐的百姓生活可能有所拮据,可是其余国家的生活水平更加落后。

因为在当时的整个环境下人类的发展,只是达到了一个水平线而已,就好像四大发明一样,在这些技术没有出现以前,人类的发展就算是想提高,也不太现实,因为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过程。

2 大力发展丝绸之路。唐朝鼎盛时期,人口接近一亿人,是当时的人口大国,加上稳定的经商环境,让唐朝的经贸活动非常发达。

虽然唐朝的主要产业还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但当时的手工业以及外贸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时唐朝的外贸活动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不光有陆地丝绸之路,还开发出了海洋丝绸之路。

在经贸发展的同时,唐朝也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因此唐朝是思想开放的王朝,在对外交流中,也促进了技术发展,唐朝的农具非常先进,这一点和清朝的情况就完全不同。

我们都知道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你就毕竟要打开思路,只是自己在家闭门造车,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成功,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而且中国的丝绸一直都是西方国家所需要的高端奢侈品,还有陶瓷等东西更是让西方势力爱不释手,而这些所谓的手工业,其实并不会影响到百姓的农业生产,可以说这就相当于一个副业,可是当这些货物流通到西方势力之后,所得到的利益却可以让百姓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国家强不强说白了就是看看自己的百姓是不是富有,也就是所谓的藏富于民,毕竟大唐的国力主要还是依靠税收,当百姓手中有钱的时候,这些税收自然会很容易收上来,可要是百姓手中穷到快要饿死了,那里还会给大唐提供税收。

所以丝绸之路的再次打通,直接就是造福于万民,同时还给大唐的强大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

3 文化繁荣。唐朝留下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最著名的要属唐诗了,唐朝有名的诗人比比皆是,这也促进了唐朝的文化大繁荣。

文化之所以能在唐朝发展很快,主要还是当时开放的政治环境带来的,中西方也可以自由交流,加上经济有了一定基础,军力比较强大,这都给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加上唐朝非常重视文化教育。

尤其是女皇武则天,非常重视科举考试,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考改革,在打压名门士族的同时,让更多出身寒门的人有了出头之日,这一系列的政策减少了贵族僵化的文化势力,打造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欣欣向荣。

可以说大唐直接打破了以前的世家地位,通过科举的方面让大量的寒门子弟同样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从根本上削弱了世家对国家的影响。

在唐朝以前文化产业几乎都垄断在世家的手中,这些文化传承属于世家所特有,而普通的百姓想要将文化传播下来,几乎是千难万难。

可以说这根本就不是你聪不聪明的问题,因为在之前的环境当中,普通百姓想要读书是一点机会也没有的,因为所谓的文化就不在普通百姓手中,他们拿什么来学习与传承。

正是大唐利用科举的方式,打破了世家对于文化的垄断,从而让所有的百姓才有了机会学习文化知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唐的文化出现了一个如井喷式的发展,才会让我们现在有了如此多的唐诗来学习,可以说整个文化的发展都是从大唐开始的。

4 法律的健全。唐朝有自己完整的系统法律,其中非常详细地规划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在人身伤害这方面,会对伤者的病情去量刑,还指定了犯罪未遂的量刑标准,同时在保护个人财产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比如要是自家的一头牛被别人打死,那么可以判刑一年。大力保护私有财产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尤其是唐朝还将自己法律形式分成了四种结构,比如说律、令、格、式这四种。

律主要是刑事所势行的法律条文,可以说律涉及到了相当多的领域,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上面的方方面面。

令就是属于单纯的某一个领域上面的偏重,比如说户令或者说狱令之类。

格说白了就是皇帝颁布各种敕令所需要的规格,它其实就是让皇帝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行为规犯来下达自己所想要执行的命令。

而式其实就是大唐机关的公文程式,讲究着一些形意上面的一些规犯。

唐朝的法律其实就是中华法律的雏形,给后世提供了很多参考价值。

总结健全的法律可以让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文化传承的打破更是让百姓得到了传承的机会,丝绸之路的再次启用,直接让整个大唐可以面向世界,除了提高百姓的收入,还学习到了别国的先进技术,而强大的军事力量更是可以保证对外贸易的公正性,综合以上这些方方面面,大唐能成为了当时世界强国好像并不是偶然,正是因为这4大成就奠定一个世界强国的诞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3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