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能千杯不醉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古代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剧中人物大多用大碗喝酒,就跟喝水一样,有的直接拿着酒坛子一饮而尽。武松上景阳冈之前,曾经在酒馆里连喝了几十碗酒,然后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李白喝完一斗酒,照样能够写出传世千年的优美诗词。古人的酒量那才真正堪称是千杯不醉。
那么,古人的酒量真的就比现代人的酒量大那么多?还是酿出来的酒存在很大不同呢?
其实,不是古人普遍酒量很大,而是他们喝的酒不是蒸馏酒,而是纯手工发酵酒。这种酒,与现在的低度米酒和黄酒较为相似,酒精度数比较低,很多酒只有七八度左右,度数高些的也就是十几度。而且不但酒的度数低,味道还比较甘甜,口感很好。因此,我们在古代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通常见到豪爽之人行走江湖,路上碰到酒铺歇脚,几乎不点菜也能喝几杯,就是因为喝的是度数很低的水酒,有解渴的作用。
看历史小说,经常会看到古人喝酒一边放在热水中温着一边喝,有时也叫煮酒,例如《三国演义》里的煮酒论英雄。反观今天,我们喝酒白酒时很少有人温酒。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喝酒的场景,除了曹操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两位还涉及到另一个著名酒局,就是温酒斩华雄。那时是关羽刚出道还是个马弓手,只身一人主动请战要去杀华雄,行前曹操给斟了一杯酒壮行,关羽说酒先放着本人去去就来,过了一会提着华雄的头回来了,那杯酒酒还是温的。一个是煮酒一个是温酒,都是在加热吧。
女人居多的《红楼梦》里,也有温酒的场景。贾宝玉到薛宝钗那里去喝酒,薛姨妈让人温酒贾宝玉却说不要温了我喜欢和凉酒,但是被教训了一顿“吃了冷酒,写字手打儿”。《水浒传》中虽然常见好汉们抱起酒坛子豪干的镜头,原著中其实也有常见“小二烫一壶热酒”的说法。
古人喝酒为何要加热了喝呢?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的很清楚:
"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薛宝钗说的以五脏去暖,仔细想想其实就是个人肉吸毒器,拿自己的五脏去吸收有害物质。因为古代的酒酿造方法与现在不一样,特别是元代之前的白酒都是发酵酒,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蒸馏酿酒到了元代才发明。发酵酿酒只经历过简单的过滤,酒杂质较多,含有大量的酸脂醇醛铜等微量元素,饮用之前将其温热,可以促进醛类有害物质挥发。
最后要说的,当代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很多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惯,喝酒加热是我们酒文化的一部分,现在还能见到,那么下一代人是否还能知道老祖宗的这种习惯呢?希望这一份文化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现在喝的酒,主要就是红酒、白酒、啤酒,一般低段位喝啤酒,肚子有多大,就能喝多少;高段位喝白酒,不管多牛叉,几杯就到位;喝红酒的是整洋事,我纵横江湖这么多年,所见到的喝红酒的场景并不多,有的时候跟媳妇来点小资情调,喝点红酒兑点雪碧。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都喝什么酒?为什么感觉他们喝酒千杯不醉,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在杀人后,街坊邻居为他送行,武松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碗酒,是古代人的酒量大吗?
其实,要是把古代人挪到现在,灌他两杯高浓度白酒,领他去KTV,他也得下水。
古代主要喝的酒是米酒和黄酒,关于两者之间的差别我也没太搞明白,查资料显示,大概二者的工艺差不多,只不过米酒用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做的,而黄酒的原料不止于这些,还包括其他的。
另一方面,米酒是新酒,也就是刚酿造出来的,而黄酒是陈酒,米酒在保存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黄酒。
整体来说,黄酒可能包括了米酒,度数也比米酒高一点。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情况又不一样,所以,说法也很多,我如上所述,还需要懂酒的朋友指点一二。
不管是黄酒还是米酒,都是谷物发酵酒,制作过程简单,通常是米饭蒸熟后,晾凉,然后拌上酒曲,进行发酵,发酵之后再用筛子把酒糟过滤掉,剩下的酒放到坛子里面封存,到一定时候就能拿出来喝了。
这种酒,有的老百姓都能酿,酿酒技术跟现代无法比,有的时候酒里面还有一些米渣,喝的酒也并非完全透明的,有些浑浊,因此,也有称古酒为?浊酒?,北宋范仲淹就曾写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样的名句。
因为酿造技术低,大多数酒的度数并不高,普遍在十度以下,最高不会超过十五度,技术差一点的则可能只有三五度。
三五度的酒其实跟水已经没啥区别了,喝这样的酒自然是千杯不醉了,能喝多少水,就能喝多少酒了。
但是中国古代的酒,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经过时间的推进,提纯技术越来越先进,酒的度数也会逐渐提升。
当然,黄酒这种酒,即使技术再成熟,它的酿造工艺在那里,度数应该还是低水平的。
蒸馏酿酒技术的出现,彻底提高了中国白酒度数。
关于蒸馏酒是中国自主发明,还是来自其他国家,目前还不太好考证,甚至在什么时间出现的,都是个问题。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认为是元代时期出现的:?烧酒(就是蒸馏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相对于发酵酒来说,蒸馏酒酿造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蒸馏器上,通过蒸馏提纯,含有杂质更少,甚至可以直接提纯出酒精。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但是如果因此认为蒸馏酒最早起源于元代,也有问题,经过大量学者考证,宋代时就已经存在蒸馏器。
在唐诗中,甚至也有蒸馏酒的诗句,唐诗《荔枝楼对酒》中写道:?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而另一则诗中则写道:?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长安?,可见唐代已有蒸馏酒。
甚至在近代出土的东汉文物中,也发现了青铜器蒸馏器,虽然缺乏更多的史料支撑,但是表明中国古代很可能已经出现了蒸馏酒。
纵横认为,可能蒸馏酒在中国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得到中原人的喜欢,而北方的游牧民族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所以喜欢高纯度的蒸馏酒,从宋代开始,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强大,经过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蒸馏酒在元朝时期得到快速的认可。
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蒸馏酒并未完全取代黄酒,尤其是中原地区以南,黄酒还是有着很大的市场。
简单总结起来,元朝之前的人喝的都是黄酒,度数偏低,自然跟喝水一样,而元朝之后,白酒形成分水岭,喝蒸馏酒的人,不可能做到千杯不醉,但是喝黄酒的人照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0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