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为什么能善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成化十二年(1476),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宫中,事发后被诛杀。但宪宗皇帝因这件事内心惴惴不安,派时任御马监太监汪直便衣出宫探查,汪直不辱使命,将差事办得很成功,博得了宪宗皇帝的欢心。成化十三年(1477)正月,宪宗建立西厂,汪直以弱冠之龄统领西厂,任西厂提督。宪宗皇帝看重西厂,汪直又曾服侍过万贵妃,自此权倾朝野,甚至凌驾于东厂之上。但为何这样一名和英宗正统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明朝"四大宦官"的汪直,要在得势之时激流勇退,远守辽东呢?
1. 宦官监军的传统
根据史料记载,"遣中使、奉御等官到北平,犒北征将士。"洪武年间就有太监代表皇帝去军中犒劳奖赏军士的先例,实际上宦官已经在替皇帝探察军务了。自永乐朝开始,宦官监军制度便逐步确立。上至京军三大营下至全国各基层兵营都派有宦官充当监军,明成祖时期甚至直接派宦官统兵作战。在这样的体制下,明朝不乏身为宦官的名将,比如"三宝太监"郑和。所以汪直走"军功"这条路上位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阻力也会小很多。早在成化十四年(1478),建州女真侵犯边境时,汪直就上奏想前去平定,因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人的阻拦,未果。但是同年汪直便巡抚辽东,开启了长达自成化十四年(1479)到成化二十年(1485)七年的军旅生涯。可见朝堂上的反对并没有阻碍汪直的步伐,其中"太监监国"的传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2. 汪直个人的追求
汪直一直对学武立功有着浓厚的追求。在外监军时期当时的司礼监怀恩曾评价汪直"年少喜功",《明史》也记载汪直对完善明朝的武举制度作过努力,"从太监汪直请,设武科乡、会试,悉视文科例。"可见汪直年轻气盛,对于建功立业有着不小的追求。不仅如此,汪直也很有军事才能和天赋。
明朝很重视对宦官的教育,自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始,明廷即设内书堂,选拔大批年幼的宦官让大学士教习,以为统治者作耳目爪牙之用。此后历代相袭,成为定制。经过内书堂教习的小宦官,往往"用时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也有教员专门教授小宦官们武艺,以便将来作为内侍在危急之时保护皇帝。
汪直也不例外,成化十六年(1481),鞑靼兵扰靖虏(今甘肃靖远县),汪直和王越挑选二万精兵,在威宁海子奇袭告捷,论功直增禄三百石。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兵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论功行赏时,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一般以年十二石为一级,而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明朝纪录。可见汪直在军事上的个人追求和能力都很出众,这也是他能长久戍边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久镇边疆而被宪宗冷落
成化十八年(1483)后,虽然汪直牢牢掌握了边疆兵权,又监督京师十二团营,但由于长时间戍边,导致在朝中势力的日趋削弱,与宪宗皇帝逐渐疏远,又与万贵妃利益集团中的东厂总督尚铭心生嫌隙。一些边将也向宪宗告发他衅边邀功、拥兵与其他将军交结。但总的来说,数年中汪直是衅边之事少,平边之事多。大的战事计五起,其中三役告捷,没有败过阵。侧面反映出汪直镇守时期边疆情况较为稳定。之后,阁臣万安及诸御史,以西厂须扰官民及汪直已专镇大同等为由,奏请宪宗罢除西厂,得到钦准。自此汪直的荣宠算是走到了尽头。
虽然史载汪直专权多年,但其实汪直在西厂建立的第二年就远戍边疆,此后基本在辽东和大同治军作战。汪直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跟王振、刘瑾、魏忠贤齐名的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但他在深受皇帝恩宠之时选择远离权力中心,到边疆立军功寻找自己的出路。可见他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权阉,他的擅权和危害远远不及王振、刘瑾和魏忠贤。最后汪直被贬为庶人,民间也没有因为他失势而群起攻之,虽说是不知所终,但是比起其他三人的下场,也算得上善终了。
明朝太监汪直
明朝宦官汪直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朝四大权阉之一,瑶族人。成化三年,南蛮作乱,宪宗皇帝派襄城伯李瑾、尚书程信督师前去招讨。扫平叛乱之后,俘虏了很多人,这些人被带回京师后分给了各个王侯们,小小年纪的汪直就在其中。
关于汪直是几岁进宫的,至今不详,因为不知道他是何年出生的。汪直刚进宫时只是一名小小的太监,侍奉在万贞儿万贵妃身边。史料记载汪直为人?便黠?慢慢的就从一个小小的太监升为御马监太监,虽然官职不大,好歹也是个七品内官。后来,汪直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对上级的阿谀奉承一步一步往上爬,当时正值万贵妃掌权,宪宗皇帝对她更是言听计从,汪直常年跟在万贵妃身边极得万贵妃宠爱,进而也十分讨得皇帝欢心。后来,汪直又帮助万贵妃取得了朝廷大权,万贵妃对他更是信赖有加,多加提拔,宪宗皇帝对他也是宠信有加,史料记载汪直?年幼最得宠?。
成化十三年,宪宗皇帝命汪直建立西厂,位置在东厂之上,校尉人数也比东厂多一倍,至此,汪直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到来了。也正是由于他在统领西厂期间嚣张跋扈,干涉政权而受到万人唾弃。汪直之所以不受世人喜欢还在于他用刑残暴,史料记载成化十三年二月,已故少保杨荣的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华及其父亲杨泰横行乡里,草菅人命,无恶不作。坏事做多了就有不畏权贵的人敢于举报。他们听说被人举报了,连忙进京贿赂官员大臣。不巧的是这件事被汪直知道了,汪直将他们下狱西厂严刑拷问之下,供出了许多大臣,宪宗皇帝将杨氏几人和收受贿赂的大臣依法处置。一时之间,一时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大臣们觉得汪直心狠手辣,用刑残暴至极,便上奏宪宗皇帝废除西厂。一时之间,百官上奏,宪宗皇帝无奈之下暂关西厂,命汪直重回御马监。一个月之后,西厂再次重开,汪直依然是领导人。从杨氏等人残暴乡里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汪直并不像描述的那么坏,他还是有着正直之心的。
西厂重开之后,宪宗皇帝更加宠信汪直,成化十四年还命汪直代天子巡查边关事务,还给了他?遇事可便宜行事?的特权。汪直的权利越来越大,皇帝对他恩宠日盛。
史书上对于汪直的描述除了?为人便黠",还有?年少喜兵?。成化十五年,建州女真部落屡犯边境,宪宗皇帝命汪直监军前去征讨建州三卫。关于这场战事的具体情况,由于清朝的掩盖,至今没有具体描述,但是这场战役取胜是真的。宪宗皇帝大喜赏赐汪直加食米三十六石,后总督十二团营,开明代了禁军专掌于内臣的先河。汪直的威势权倾天下,这是他人生的高峰。
成化十六年,鞑靼士兵进入河套,宪宗皇帝命汪直监军。汪直在这场战役中再次表现了他卓绝的军事才能,与手下王越帅精兵夜袭鞑靼军营,明军获大胜。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再次骚扰边境,汪直派兵追杀,再次获得胜利。宪宗皇帝心中十分欢喜,想要给汪直论大功,可是宦官无官可升,只能加食米,宪宗皇帝便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明朝规定是二十石为一个品阶,这一下赏赐三百石可谓开创了大明王朝的记录。之后,每当国家有战事,宪宗皇帝便命汪直带兵前往,这造成了汪直权利越来越大,也因此而与皇帝的距离越来越疏远。
关于汪直,史料上记载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汪直这个人在历史上褒贬不一。
史料?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汪直代替天子巡视期间,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官员都跪地迎接,万般讨好的招待他。一旦有哪位官员招待不佳,便责问?尔头上纱帽谁家的??恰巧有一个官员撞到了汪直的枪眼上,汪直便如此问他,这位官员说道:?纱帽用白银三钱,在铁匠胡同买的。?汪直听完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觉得这位官员很有意思,更没有处罚责怪他。
还有一事说,汪直到江南的时候,听说绍兴杨继宗是位品行相貌极好的官员,便去拜访他。汪直见到杨继宗后,不由说道:?人人都赞美的杨继忠没想到竟然长的如此丑陋。?杨继宗听完心里十分不高兴,便冷冷的回答汪直:?我虽相貌丑陋,但不至于损伤父母给予的身体。?我们都知道汪直是太监,杨继宗的这些话正好说到了他的痛楚,汪直听完不语。而后宪宗皇帝问汪直朝中大臣谁最贤明,汪直回答?天下不爱钱者,唯杨继宗一人耳!?
从上述两件事可以看出,汪直虽然嚣张跋扈,结党私营,但是还颇有些肚量和胸怀。
汪直掌管西厂的时候权倾朝野,明宪宗皇帝身边有一个专门负责表演人叫?阿丑?。一次,皇帝命阿丑表演节目,阿丑就扮演了一个喝醉酒的小太监,烂撒酒疯。就在他散酒疯的时候有人告诉他,皇上来了,阿丑扮演的这小太监不予理睬,一会旁边的人又告诉他,汪直来了,小太监连忙逃走,而且边走边说道?今人但知汪太监也?。皇帝看完阿丑的表演嬉笑之余便开始对汪直起了疑心,朝中众多官员早已对汪直的嚣张跋扈有所不满便纷纷上书弹劾汪直。这时的汪直常年在边境巡查军务,很少在宪宗皇帝身边,宪宗皇帝听到这些于他不利的言辞后也渐渐疏远了汪直。
成化二十年,汪直领兵失败,宪宗皇帝大怒罢黜他的职位,直接发配到哪里南京御马监,而后汪直因病死于南京。
?
关于汪直这个人,大家对他一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结党营私,设置西厂残害忠良;有人说他带兵打仗保卫了大明王朝的边境,为人大度。总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评价。汪直之所以那么嚣张跋扈也跟宪宗皇帝的恩宠脱离不了关系,有人说汪直成立西厂之时才不过1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第一次监军打仗也才十七岁。皇帝的恩宠让那些阿谀奉承的官员天天巴结汪直。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每天活在这些阿谀奉承之中,难免会自我膨胀,嚣张跋扈一些。汪直的结局在众多宦官当中算是极好的,最起码落了个寿终正寝,是明朝宦官中最幸运的一位。
汪直这个太监,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家伙,后世把他列入如刘瑾,王振,魏忠贤一般著名的祸国殃民的当权太监之列,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汪直在远离权力中心后,又能安然度过一生,即便在皇位更替之后,面临汹汹如潮的朝议清算,仍然能够得到皇权的庇佑,终老于南京。 在诸多的影视作品中,明朝的太监形象,用一黑到底来形容,恐怕不过分。 ? 李连杰的武侠电影《龙门飞甲》中,那个阴狠毒辣的西厂厂公「 ”雨化田”,就是影射的汪直。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如影视剧中描写的那般? 汪直这个家伙,是做了不少大事的,明朝成化年间几次著名的对外战争,他都有亲身参与,并且在史料的点滴细节间,也证明了他确实有亲领大军,独当一面的本事。 不过我们今天不谈那些大事,我们先从如下几件小事,来看一下这个汪直的为人品性。 1,待汪霖 汪直出任西厂厂公之后,权势可谓炽手可热,但他从来都不收受贿赂,也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于是日常因公事与之打交道的各级官员,都是变着花样,比着赛的想法在言语,态度上巴结,讨好他。 只是,所有这些巴结讨好,都没有落着什么好处,唯独这个汪霖,身为科道小官,汪直几次出入他的办公地,都只被公事公办式的正常应对。 汪直这家伙就多了个心眼,想试他一试,找来几个人,故意放出话,说厂公对汪霖很不满。 确认汪霖收到放话后,汪直又装模作样的跑到他那里,看他如何应对,结果一如往常,汪霖还是那一付死人脸,公文式的态度。 汪直看到他这样,反而恭敬起来,以礼相还。 ? 2,赞杨继宗 汪直出任西厂厂公期间,密探遍布天下,考察当地官员官风政绩。 恰逢地方官回京交付差事,明宪宗问汪直此次入京交付群官中,在地方上的官声最好的都有谁,汪直回到,只有那个嘉兴知府杨继宗,是最廉洁的。 后来果然这杨继宗得到超迁提拔,期间汪直仰慕他的为人,几次登门求见,都被杨继宗因各种理由推辞了。 之后,杨继宗因母丧,回乡丁忧祭母,汪直打听到这件事,特地安排行程前去吊唁,离杨继宗住处远远的,就停下车马,吩咐随行等候,独自步行去往拜祭。 丧仪礼成,汪直看着杨继宗,说,「 ”久闻杨公大名,今日才得一见,杨公样貌确是不凡”。 杨继宗一旁冷冷的回道,「 ”继宗样貌,皆是父母所成,帅也好,丑也好,残伤肢体,违背伦理的事,我是不敢做的”。 听到这话,汪直只能默然,两人相对无言坐了一会,汪直悄然离开。 杨继宗这话什么意思? 这是当面抽汪直的脸呢,汪直是宦官嘛,他就讥讽说残伤肢体,违背人伦。 就这件事,平心而论,如果我们抛开预设立场,就事论事来看,且不说汪直在杨继宗的升迁上有过大恩,就说人家千里迢迢,过来吊唁,你为了撇清自己与宦官勾结的名声,就这样对待他,于情于理,可能说得过去? 到底谁是为了公心,谁是为了私名,杨继宗,你的良心真的不会痛么? 3,服孙博 汪直就任西厂厂公之后,迅速办了几件有关官员渎职,不法以及贪污受贿的大案,朝野内外舆论哗然,当然都是一边倒的指责啦,哪有做官的愿意有人来监督,查办自己的呢,对吧。 有个叫孙博的,就跳出来上了一本,说,「 ”东西厂任职的查事旗校,都是卑贱差役出身,朝廷大臣则都是国家栋梁,难道大臣的可信度还比不上这些卑贱差役么?现在这些卑贱差役专门搜罗日常小事来中伤大臣的名声,就算都是出于公心,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若是有诬陷的行为,那损害就太大了,所以我认为,还是撤销东西厂为好”。 ? 明宪宗看到这番话,当然不会去理会,简直莫名其妙嘛,说的都是个啥? 汪直听说后,气得不行,把那孙博叫来,两人当面相辩,汪直把西厂经办大案桩桩件件摆出来,问孙博可有不公。 那孙博,避开案件本身不谈,却口若悬河的把他的栋梁卑贱说,翻来覆去的掰扯。 话说,说来说去,这孙博不就是想强调官员大臣们的高人一等么,是不是? 看着孙博在那里意气风发地,越说越来劲,汪直气得一甩手,走了,想想不对,这是自己办公的地方,该让他走,又硬着头皮回头把精神亢奋的孙博请走了。 之后,汪直领命出任军中监军,他特地请旨,把这孙博要来担任军中的核查军功的官职,所有人都以为这汪直怕是要公报私仇,要害这孙博。 一次,两次,汪直每次出任监军,都会带上孙博,看着他每次活蹦乱跳的回来,群臣都不大明白汪直是要做啥。 ? 直到成化十六年,孙博参与了明朝王越,汪直领军的,著名的威宁海子一战,千里奔袭,直破蒙古王庭,这可是少有的大捷,孙博对汪直算是彻底的服气了,不服不行啊,事实摆在这里。 战后,孙博主动上书,盛赞汪直,到这时,群臣才明白这汪直的用心。 以上三件事,都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事件。 历史上,对汪直的评价,铺天盖地的都是跋扈嚣张,目中无人等字眼,就从如上三件小事,大家应当自有判断,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汪直位高权重一世,最后却病死他乡。
明朝太监汪直,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宦官,从小就入宫伺候。明宪宗和万贵妃。我们从影视中可以知道当时有一个机构叫做西厂,汪直就任职西厂提督,权高位重。
江直为人心机深沉,很会揣测皇帝心思。当时皇帝忧心,宫内有内奸,江直揣测到皇帝心意,带其寻欢作乐,博得好感,说服明线中设置西厂,其主要事实就是专门刺探,怀有不轨之心的情报。而江直就是西厂的统帅。
而职位越高将职就越担心有人会危害到自己的地位,再加上他是从一个平民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位置,更是杯弓蛇影。而树大招风,再加上汪直的形式作风,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再加上一直以来与西厂不对付的东厂出手,东厂公公担心,汪直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和朝中大臣一起联手向皇上发起奏章,弹劾江直。并和朝中大臣阿丑一起表演了,一出好戏。暗喻江直有谋反之心,在人们心中人们怕江直不怕皇帝。
这虽然只是一个表演,却给皇帝心中留下了芥蒂,后来更多弹劾降智的声音传出来。皇帝心里更加疑虑,渐渐地和江直疏远。后来因为僵直带兵打仗战败,皇帝便借此为由将他贬配到南京。江直在南京,不久后就病死了。
因为江直的坟墓是日本人所帮忙修建,这在当时来说就是叛徒。因为江直当了这么多年的宦官,财富必定不可估计。人死后财富毕竟都随他到了棺材里面。就会有盗贼把心思打到了他的头上,相传江直的坟墓被毁嫌疑犯是两个人民教师。
说实话,这不仅让人唏嘘,不管曾经是多么的荣耀,终会有归于尘土的一天,我们不应该被权力迷住了双眼。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希望这件事能给人们带来一点警示。
汪直(?-1487年),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宦官,广西桂平西北大藤峡人,瑶族。因祖先反对朝廷被抄家。成化三年,南蛮作乱,襄城伯李瑾、尚书程信督师招讨,扫平叛乱后,俘获男女无算,他们将一众奴隶带回京城分赠王侯。这群奴隶中有一个姓汪的男子阉为宦人后,初为宪宗宠妃万贵妃身边的小内侍,后被委派伺察刺事而受到信任,帮助万贵妃取得了朝廷大权,因此得到明宪宗的宠信而领西厂,兼职为御马监掌印太监,权势远在锦衣卫和东厂之上。成化十五年,宪宗又诏令汪直训边,得以监管指挥九边兵马。与万贵妃垄断朝纲。在做西厂统领时无恶不作,时人戏称“天下只识汪太监”,汪直揽政期间,爪牙遍布全国,任意罗织罪名,屡兴大狱,肆意横行,士大夫“益俯首事直,无敢与抗者”,“先后凡六年,冤死者相属。”后来因为东厂宦官尚铭所忌,在朝臣许宁、中官阿丑的联手下,他遭揭发诸项罪行被明宪宗贬逐而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