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先秦时期的“戎狄”真的是游牧民族吗史记记载错了!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9 15:55:50

先秦时期的“戎狄”真的是游牧民族吗史记记载错了!

你真的了解“戎狄”是什么民族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前文我们多次提到与周人互动的“戎狄”,那么,这些所谓的“戎狄”到底是什么群体呢?因为周与戎狄的战争贯穿了整个西周春秋历史,然而不少资料对于“戎狄”的认识又存在一定误区。本文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戎狄”。

首先,在殷墟甲骨文里,将四方部族称“方”而不称“戎狄”,可见商朝还没有“戎狄”的称呼。在甲金文里,“戎”都从“戈”以及“盾”的初文,本义是兵器,引申为战争,这个意思一直延续至今。在西周金文中,又有了指代外族的含义,比如方鼎说“率虎臣御淮戎”,“淮戎”即文献中通常说的“淮夷”,在金文里也有此称呼,比如录卣说“淮尸(夷)敢伐内国”。《尚书》说西周初年“淮夷、徐戎并行”,《左传》说春秋初年鲁隐公会“戎”。

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戎”开始并不专指西方部族,而可以视为是对异族的一种通称。上文所说的“夷”,在商朝甲骨文本有“尸(夷)方”,是东方一个部族名。但在西周青铜器师酉簋中,又有“西门夷”的称呼,这是西方部族。文献里“犬戎”也叫“犬夷”。而“蛮”则不见于甲骨文,西周青铜器梁伯戈有“鬼方蛮”,这是北方部族。

“狄”亦不见于甲骨文,西周青铜器史墙盘“永不恐狄虘”,“狄虘”或即春秋初年晋献公所灭之“翟柤”,在今天山西省境内。“狄”在金文从“犬”从“火”,本义可能与犬有关。“狄”在文献中又经常写作“翟”,春秋时期的“狄”主要居住在北方,除了之前说的赤狄各部外,还有居住在陕西东部的“白狄”(后来迁徙至太行山东),居住在黄河下游的“长狄”,等等。在后世又根据音译作“丁零”,比如十六国丁零部落首领叫翟斌。

总之,商朝时期尚无以“蛮夷戎狄”代指外族的说法,而西周时期则全部具备,但也没有绝对按照四方方位严格划分。因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华夏与戎狄,其势力范围呈现犬牙交错的状态,所以没有绝对的方位概念。“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已经是战国秦汉的说法,此时中原华夏国家形成一片,才有可能按照四方如此称呼。而且“蛮夷戎狄”都是周人的叫法,并非自己的自称,也不是严格的民族学定义,所以也会有较大的随意性。

这样来看,“戎”“狄”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大约当时整个北方部族都可以叫“戎狄”。具体来说,周王季历征伐的“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除了“鬼”表示族别,其它的大概表示都是地名。而后来那个令周人闻风丧胆的“犬戎”,大约也不是专属族名,而是对戎狄的一种通称,因为“犬”“狄”义近,大概都是周人对戎狄的蔑称。犬戎在《国语·郑语》也作“西戎”。

“犬戎”又作“獯鬻”,《孟子》说“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后汉书》说“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讲的是一回事,“獯鬻”又作“玁狁”“猃狁”“荤粥”,《史记·五帝本纪》即有黄帝“北逐荤粥”的说法。这个称呼不同于“狄”,当来自北方部族的一种自称。“匈奴”大概也是这个词的音译,那么“匈奴”与“戎狄”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太史公在《史记·匈奴列传》里,在匈奴之前对于北方部族有个综述。先是说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他们“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而且“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之后又说到华夏周、秦、晋、齐、燕、赵等与戎狄的关系,然后才说到匈奴。尽管太史公没有说到这些部族与匈奴的关系,但实际上从对生产方式与生活风俗的叙述来看,他们应该就是匈奴的先祖。

因为受到太史公的暗示,所以后人作注也就不含蓄。比如《史记集解》引《括地谱》就说“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把獯粥说成是匈奴的先祖,应劭《风俗通义》也说“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汉人服虔说“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三国吴人韦昭说“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王国维老《鬼方昆夷猃狁考》也认为戎狄与匈奴为一族。

据此,不少学者认为先秦的戎狄都是类似匈奴一样的游牧社会,甚至还认为五帝、先商、先周这些前国家阶段都是游牧社会,可以说是今天一种很普遍的认识误区。

这样的观点,与现代民族学、考古学的结论是相悖的。“游牧社会”实际上是在农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才存在的一种经济方式,起源于农业社会以后。先秦时期“戎狄”盛行的北方,早在一万年前就诞生了农业文明,而与“戎狄”杂处的华夏,也都是农业社会。那么,“戎狄”实际上与“华夏”拥有的农业环境并无差别,为何要使用更为低效的游牧文明呢?春秋文献明确记载 “戎狄”主力军队是步兵,西周青铜器多友鼎甚至提到缴获“玁狁”的战车!

至于华夏边缘的长城一线到蒙古草原的游牧社会,也不是自古有之,而是来源于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的气候干冷化。前苏联考古学家哈扎诺夫即指出,欧亚草原西部的游牧社会要在公元前1000年才形成,而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部草原)即使晚也不会晚太多。美国历史学者狄宇宙也提出,中国北方游牧社会系从公元前9至7世纪从混合农业转变为游牧生产,前6世纪开始游牧权贵兴起,前4世纪中期至前2世纪建立游牧政治体制。

总之,西周时期的“戎狄”应该是被“华夏”所融合或消灭,与后世的“匈奴”“丁零”尽管在名称上有谐音的关系,也可能会有部分“戎狄”人群北迁至蒙古草原,但不能证明“戎狄”与“匈奴”为同族。这与前文提到的,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羌”这一称呼的不断西移是一致的。华夏与游牧文明的接触,要晚到战国中后期了。

秦国一直被山东六国当作戎狄蛮夷看待,是谁改变了这一看法呢?

秦国在深谋远虑的秦襄公带领下充当了一次周王室的护送保镖,就得到了诸侯国的合法地位。顺带的周平王东迁以后将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赐给了秦国,虽然是空头支票,但是现在去打就是名正言顺了,这叫取回自己的土地,那可不叫抢。秦国跟那些蛮夷可是不一样的。

在山东(崤山以东)六国眼里,秦国就和戎狄那些游牧民族一样,都属于野蛮人一类。因为秦国人一直在西垂地区与戎狄部落打交道,生活习俗也与戎狄很像。因戎狄侵扰秦国不断地变换居住之地,很难接触到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这都是生活环境太恶劣,秦国人也不容易啊!

在确定了秦国诸侯国地位之后,秦襄公一面讨伐西戎,一面与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同时他还祭祀了天帝。秦襄公有远大宏伟的目标,这祭祀天帝不是一般的诸侯国可以做的,这项特权本来是属于周王室的,以至于司马迁认为秦襄公这是在僭越周礼。现在周王室衰弱,各诸侯国都不把他当回事,秦国其实也一样。只是现在实力还不行,需要借助周王室慢慢发展。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讨伐西戎途中去世,他的儿子秦文公继位。

秦文公继位第四年,他就把都城迁到了汧(qiān)水(今陕西千河)和渭水的交汇之处(今陕西眉县东北)。为什么要迁都呢?

古时候一个朝代迁都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王朝统治在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内部严重腐化,贵族势力严重压迫老百姓,百姓无法忍受只能逃亡。古时候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是靠人口,而是靠土地,这是根本。没了人口就没人种地,就没人交赋税,就没人服劳役,没人服兵役。

贵族势力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到王权,作为君主权力被削弱那可是很可怕的。

所以通过迁都离开了自己的地盘,贵族势力就会被削弱。既缓和了阶级矛盾,又加强了王权。就像商朝时的盘庚迁都。

有些都城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侵扰。这既不利于农业发展,又不利于国家稳定。就像周平王东迁,就是为了躲避西戎的侵扰。

为了找到一块土地肥沃的地方,也会不停的迁移。农业发展对于任何朝代包括现在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找到一块依山傍水的地方不只是对农业,对军事战略也极为有利。而且像这样的地方文化底蕴肯定很浓厚,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就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游牧经济转为农业经济,推行汉化政策。

秦国迁都以上原因多少都有,但最为主要的还是第三种原因。

秦国历史上总共迁都九次,最后一次才定都咸阳。迁都的过程也是秦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中原文化,逐渐摆脱了山东六国对秦国蛮夷的看法。

秦文公在秦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迁都汧渭之会后,秦文公先命人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显示这个地方很吉利,适合居住。

古代迁都往往会遇到王公贵族势力极大的阻挠。政治中心转移,严重影响他们的利益啊!所以占卜一定程度上可以堵住这些人的悠悠之口。毕竟古代社会对于神明还是很敬畏的。

于是秦文公命人在汧渭之会建造起城邑。秦文公十年,建造鄜畤(fū zhì)(祭祀天帝的固定场所),用三牢(牛、羊、猪三种牲畜各三只)进行祭祀。祭祀在古代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这是重大活动、节庆必做的事。

秦文公十三年,开始设立史官记载大事,以教化百姓。

之后继续派兵讨伐西戎,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终于将西戎赶走,真真正正的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地盘。秦文公收集周朝的遗民归为己有,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因为周人世代以农业为主,在种植土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恰恰是秦国人所欠缺的。不过,秦文公也不算过分,他将自己打下的岐山以东的地盘献给了周天子。

在秦文公执政的第二十年,秦文公设立了诛灭三族的刑罚,将国家司法作以完备。

秦文公在位总共五十年,对于秦国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文化制度都做了很好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习山东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虽然在许多方面还是落后于其他诸侯国。秦文公知道秦国起步较晚,也有很多现状,不能太过于着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改变和发展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我们知道秦国尚黑,对于尚黑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东汉就有人说秦国尚黑是因为秦文公的一次捕猎。说是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捕获了一条黑色的龙,而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征。按照五德之说,周朝是火德,水克火,所以秦国尚黑注定是要灭东周统一六国的。

我觉得这些都是古人的穿凿附会之言,我们知道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的学说。而邹衍生活的年代距离秦文公差不多有五百多年,所以这种水德的说法只能是秦朝建立以后流行起来的,因为秦始皇兵马俑刚挖掘时,那些陶俑在出土时都是彩色的,也不全是黑色。

那对于秦国人尚黑的原因,您是怎么看的呢?

《史记》中先周世系可能存在错误!《山海经》中发现被遗漏的祖先

我们提到《史记·周本纪》关于周人始祖后稷活动年代有问题,不可能从五帝时期一直生活到夏朝,进而指出周人真正有记忆的先祖是不窋,后稷的原始形象来自于农业神。但我们仔细读《周本纪》的话,会发现虽然不窋到周武王的世系完整,但仍然存在疏漏之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看《周本纪》中的先周世系: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公季—文王—武王。 周武王之前的先君一共十五位,与《国语·周语》说的「 ”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是能对应上的。但是,这里的先君都是清一色父死子继,就不得不怀疑其中有猫腻了。我们知道,虽然在西周时期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但历朝历代却基本没有严格的父死子继,更不要说先周时期这样的制度未必能确定下来。因为在同时代的商朝,就有很多兄终弟及的情况存在。而且,如果以商朝六百年来算,先周君王每人在位长达四十年,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推断,先周世系一定有遗漏之处。 翻开《山海经》,就发现后稷到不窋之间还有先祖,这就是台玺和叔均。台玺和叔均有何事迹?《大荒西经》说,有一个姬姓的西周国,有个叫叔均的人在种田。帝俊生后稷,后稷播五谷,后稷的弟弟是台玺,台玺生下叔均。不过在《海内经》却说,叔均是后稷的孙子,他发明了牛耕。 最有意思的还是《大荒北经》的记载,里面记载了黄帝与蚩尤在冀州之野作战,黄帝派应龙积蓄大水进攻,但斗不过蚩尤这边的风伯雨师。之后黄帝又派神女女魃带来旱灾,风伯雨师立时无效了。最终黄帝战胜蚩尤,但女魃却不能返回天界,所到之处都是大旱。这时叔均就建议黄帝把她安置在赤水以北,而叔均就成了田神。但女魃并不安分,到处乱窜。人们为了驱逐她,就设下咒语说:「 ”神北行!”清除水道,疏通沟渠。 这段史料反映的是一段自然神话,应龙代表江河,风伯雨师代表风雨,旱魃代表干旱,叔均代表农田。所以应龙被风雨克制,风雨被旱魃克制,而叔均也颇忌惮旱魃。其中关于叔均未必是信史,比如西周的称呼与牛耕的发明。但也提示我们,在其它文献中,或许有脱落的周人先祖存在。而太史公在编《史记》的时候,认为这些属于「 ”不雅驯”的内容而予以舍弃,坚持「 ”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但后人发现先周世系存在问题,所以有一些解释和补正。 从不窋到公非之间,或许是史料太少,这一段世系没有商榷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诗经》有一篇《大雅·公刘》,专门记录了先君公刘的事迹。为什么对于公刘要特别记上一笔?原因在于公刘时周人迁徙到豳。据《周本纪》,不窋因为失去后稷一职,窜至戎狄之间,而公刘却能复兴后稷的农业生产,以致周人渐渐生产稳定,并且在豳地定都。值得注意的是公刘是周人先君中第一个被称「 ”公”的。 在《周本纪》的先君里称「 ”公”有公刘、公非、公叔祖类、公亶父、公季,而到文王时开始称王。大概周人认为,「 ”王”是天子的称呼,而「 ”公”只能是一方君长,所以在周代,天子的执政称「 ”公”,而诸侯也可以通称「 ”公”。不过在商朝甲骨文中,「 ”公”却多指商王的旁系先祖,与「 ”王”用来指直系先祖有区别。所以,「 ”公”这个称呼应当来自周人的追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周人认为从公刘开始进入了「 ”国家”阶段。 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之间的世系,不同文献记载有所不同。在《世本》中,公非又作「 ”公非辟方”,《汉书·古今人表》以辟方为公非子、高圉父;《世本》中高圉作「 ”高圉侯侔”,《古今人表》以「 ”夷竢”为高圉子、亚圉弟;《世本》中亚圉作「 ”亚圉云都”,《古今人表》以云都为亚圉弟,这又多了一位先君。《世本》中公叔祖类作「 ”太公组绀诸盩”,《古今人表》作「 ”公祖”。那么「 ”公叔祖类”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在今本《竹书纪年》里,商王祖乙十五年「 ”命邠侯高圉”、商王盘庚十九年命「 ”邠侯亚圉”,说的是邠(豳)国国君高圉、亚圉先后被商王册封。一般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宋代以后的伪作,未必反映了历史事实,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高圉、亚圉、公叔祖类、亶父并非延续四代,中间存在较多被遗漏的先王。《国语·鲁语》说「 ”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左传·昭公七年》说「 ”余敢忘高圉、亚圉”。 王玉哲先生作《先周世系的新构拟》,采信了《古今人表》中的辟方、夷竢、云都三系,并且把公叔祖类、太公、组绀、诸盩、公祖列为五人、古公和太王亶父也列为两人。这样的构拟,具体到每个人未必是正确的;但整体来看,周人世系中遗忘不少直系、旁系先君,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像高圉、亚圉这种先王,应该都是功业比较大,所以才被记录了下来,但他们具体做了什么事,除了迁豳建国的公刘外,其他人全部无载。 为什么这些先君没有记载?除了被自然遗忘外,还可能经过人为剪裁。以商朝作为参考,可以发现在前、中期有较多的兄终弟及,而在商王祖甲以后却基本都是父子相继。但商王武丁之后却有一种只祭祀直系先王的「 ”特祭”。那么周人很可能也经过不少兄终弟及,但随着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也拿出类似「 ”特祭”的谱系,来证明周人从开始就是父子相继的。那么,其中有不少旁系先君,应该就此被遗忘了。 那么我们可以说,一直到太王亶父,才是周人真正的信史时期。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06)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80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