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皇太极皇位之谜,他到底是正当继位还是以庶夺嫡

众妙之门 2023-06-29 15:36:37

揭秘皇太极皇位之谜,他到底是正当继位还是以庶夺嫡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太极继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从清军入关,到清朝覆灭,历时二百多年,经历了十二位皇帝。但是,对于皇太极的皇位,历史上有过很多的争执。

那么,皇太极到底是正当继位吗?还是以庶夺嫡呢?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只要看看皇太极的生母,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在《清实录》中,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被称为了皇后。她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也是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不过,这部史书修订的时间,是皇太极在位的时候。正所谓母凭子贵,在皇太极登基之后,将自己的母亲尊为皇后,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那么,这个能成为证据吗?

在《清代名人传略》中则记载:在皇太极成为皇帝之后,按照汉族的制度,把自己本是妾的生母,尊为了孝慈高皇后。但是,皇太极的出生是庶是嫡关系朝政,由于,皇太极是公推制产生的“汗”。如果这句话成立,就说明:在满族的宗法中,嫡庶无差别,谁都有机会继承汗位。

于是,就有人就认为:皇太极是抢了多尔衮的位置,多尔衮才是嫡子。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皇太极既然是庶出,那么,他就是“以庶夺嫡”。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皇太极的父亲是努尔哈赤,作为部落的首领,有着众多的妻子。而首领的婚姻,大多都是政治联姻。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正室有四人,其中,就有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并称其为“中宫皇后”,孟古哲哲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皇太极。

然而,这本实录,也是在皇太极登基之后才修订的,因此,它的说法是否属实,是需要经过考证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孟古哲哲来到努尔哈赤的身边,是在继妃富察氏与大妃阿巴亥的到来之间的,人物、时间、事由都可以对号入座。

1596年,富察氏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620年,“妃得罪,死”,这表明,富察氏已经失宠,甚至,连正妃的头衔都不保了。在《满文老档》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皇太极曾回忆,儿时经常将自己的吃穿物品送给莽古尔泰,这可是富察氏的儿子。

如果,富察氏还是正妃的话,那么,她的儿子怎么可能会落魄呢?而有关富察氏的结局,史料上也有着不一样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古尔泰御前拔刀,惹得皇太极愤怒,说他“弑其母而邀宠”;另一种说法是,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她是“获罪”被赐死。

在富察氏被废之后,下一个正室应该就是孟古哲哲,所以,皇太极得到了父亲直接的“养育”。

生活条件富足,他才有多余的物资,接济他的兄弟莽古尔泰。岳托贝勒幼年的故事,也可以证实这一点。皇太极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被养在了宫中。同室生活,照顾皇太极起居的正是他的生母,这说明孟古哲哲也是“同室而居”。

并且,孟古哲哲能坐上正室的位置,离不开她的背景,以及其本人的姿质。

1582年,努尔哈赤在大婚的第五年,路过孟古哲哲的娘家——海西女真叶赫部,海西女真四大部落之一。被孟古哲哲的父亲一眼相中,就将年仅八岁的女儿许配给了努尔哈赤,还有很多马匹与甲胃作为嫁妆。六年之后,孟古哲哲正式嫁给了努尔哈赤。

从孟古哲哲的背景来看,她肯定不是庶妃,从时间来看,那时候的孟古哲哲也不可能是正妃,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那时候的孟古哲哲是侧妃。据《清史稿》记载,孟古哲哲“脾气好,性格温顺,不干涉朝政,一心一意照顾太祖。”

这些言语未免有些夸大,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孟古哲哲不仅出身好,还有着很好的容貌,所以,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

除此之外,在孟古哲哲去世的时候,努尔哈赤让四个奴婢为其殉葬,还杀了牛马各百头来祭祀,并斋戒了好几个月。这还不算,努尔哈赤还把孟古哲哲埋葬在了自己居住的院子里长达三年之久,后来,才葬在十尼亚满山冈。之后,迁都辽阳,孟古哲哲的遗骨也被迁到了东京陵。

在皇室家族中,妻子嫡庶的划分标准,其实,还是挺简单的:

一是、门第的高贵,母族越是厉害,嫁出去的女子在夫家才会有地位,因为这种联姻,更多的是结盟;

二是、丈夫的宠爱程度,历朝历代,皇帝都有众多的妻妾,争宠是很寻常的事;

三是、“先来后到的顺序”,这个标准是最容易被推翻的,那些出身略差,又不被丈夫宠爱的女子,很容易就被淘汰。

由此可见,孟古哲哲的优势还是非常强大的。

从这里也可以推断,富察氏失宠被驱除出正室,孟古哲哲正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正室,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中宫皇后”这一说法,就是孟古哲哲在努尔哈赤时期的真实身份了。那皇太极就是子凭母贵,所以,他才能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起封为地位仅次于“汗”的“大贝勒”。

这么看来,皇太极之所以被推举为“汗”,完全是以嫡子的身份。而满族的宗法,也重视嫡子,严格区分嫡庶关系,所以,那种“以庶夺嫡”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每位帝王在继承皇位之后,都会做一些美化自己的事,但凡事都有痕迹,在历史的某个角落,终会有人诉说着其背后的故事。

而帝王的故事,本就是一本值得世人思索的史籍。

参考资料:

【《清史稿》、《清实录》、《清代名人传略》、《满文老档》】

皇太极是怎么继承皇位?

皇太极是大清朝第一位皇帝,也就是开国皇帝,他的皇位是自封的。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按照汉制,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是为清太宗,建国号大清。

国号之所以选择清,是因为部族原本叫女真,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扩展资料: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他命令军队建造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不仅通过考试儒生,网罗了两百余名汉族文人,而且此后又多次举行考试,分别优劣,量才录用。对大批降将赐以庄田、奴仆、马匹,并委以官职。

对明朝,皇太极全力以赴发动战争。1635年(崇德元年),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1638年(崇德三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

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崇德五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之后是谁继承皇位,皇太极把皇位传给谁了

皇太极把皇位传给谁了 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这就导致了死后豪格与多尔衮两派的斗争。当时皇太极嫡出的子女只有长子豪格、五子硕塞、九子福临和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其余的都是庶子。清朝初期大福晋和侧福晋都是妻子,所生子女都是嫡出。只有庶福晋才是妾,所生子女是庶出。长子豪格生母为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后来因为获罪被休弃,早死,豪格军功卓著,但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放弃地位,导致后来被多尔衮整得很惨。硕塞生母为皇太极侧妃叶赫那拉氏,此女也是皇太极的表妹,后来因为调整后宫关系被改嫁他人,硕塞势单力薄。这就只剩下了福临和博穆博果尔。福临当时6岁,博果尔2岁,首先福临年龄上占优势。其次,福临的生母庄妃来自蒙古科尔沁,归降已有二十余年;而博果尔生母贵妃来自蒙古阿霸亥部,归降仅九年,人心不稳,且贵妃前夫是蒙古林丹汗,并未林丹汗生有一遗腹子阿布鼐,当时已9岁,后来做了察哈尔亲王。朝中大臣怕博果尔当上皇帝他同母异父的哥哥阿布鼐会权倾朝野、颠覆大清的基业,后来阿布鼐在康熙年间果然获罪,因此权衡之下拥立了福临为帝。

皇太极的大儿子最终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清朝的规矩是即位之前“子以母贵”,即位之后“母以子贵”。

在宫中,皇太极的正式皇后哲哲,是庄妃(孝庄文皇太后)的亲姑妈,无子。 宫中四大妃之首的海兰珠和她的儿子早就死了。 四大妃之二 林丹汗的囊囊太后,叫娜木钟,生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娜木钟的地位其实比福临要高,所以继承顺序也高。 四大妃之三 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无子。 四大妃排位最后的才是庄妃,和她所生的顺治皇帝福临。庄妃身后是她自己的亲姑妈哲哲。所以如果娜木钟提出说自己的地位比庄妃高,所以博穆博果尔也就应该比福临更应该继承帝位,那么庄妃就会让自己的姑妈哲哲皇后认领福临为子,这样福临的继承顺序就又可以当皇帝了。所以娜木钟干脆就没提让自己儿子即位的事来白白的得罪人。 所以宫里就只能是庄妃之子福临即位。 皇太极病逝之后,哪位皇子继承皇位?由哪两位辅政? 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病逝,清政权在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争立,经调和解决,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清世祖福临)即位,改元顺治,而以两个叔父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后来,多尔衮的权势日盛,称皇父摄政王。

皇太极死后,为何没把皇位传给博穆博果尔? 皇太极去世后,为什么没把皇位传给豪格或者博穆博果尔,而是传给福临呢?本人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皇太极是突然死的,事前并没有什么长期生病而要死亡的预兆,所以他死前并没有留下遗诏!他是空留着帝位而去的!

第二:古代帝王之家都有一约定俗成的规定:在儿子即位之前,是子以母贵,在儿子当上皇帝后,才是母以子贵!就是说,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出身是很重要的,虽然清朝没有定下“嫡长子即位制”。但是清朝当时还没有进关,满蒙联姻是基本国策!这个时候,实际上母亲的出身,对于一个皇子的地位高低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影响到日后是否能继承大统的问题!

所以福临的母亲庄妃博穆博果尔的母妃地位要高一点,毕竟博穆博果尔的母亲是林丹汗再嫁! 第三:福临年长于他的这个弟弟,当时的博穆博果尔还是一个不知世事是顽童!而福临则已经相对年长一些,懂事一些,而且福临的性格、品行都是不错的,与其让不知世事,不知道日后品行如何的小孩子即位,还不如福临来的稳重些,妥当些,他们也没必要冒这个险!万一博穆博果尔之后桀傲不驯呢。

第四,睿亲王多尔衮,拥护福临即位,这当中还光为流传着他与庄妃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事实上,当时多尔衮的势力要大于豪格,毫格只有一人,而多尔衮还有亲胞弟多铎的相助。为了防止宫变,维系满蒙的关系,在诸多因素之下,决定让福临即位!

关于这个问题也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当时在选继承人的时候,要考虑继承人的身体状况,当时福临已经得过天花了,而博穆博果尔还没得过天花,为了避免夭折,最后选了福临。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年—1656年),清太宗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1655年)封襄亲王, 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谥号襄昭,无嗣。有学者认为他是董鄂妃的前夫,并且由于顺治与其抢夺董鄂氏而死,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百度百科 皇太极的生母不得宠,为什么皇太极继承了皇位? 虽然说皇太极的生母没有受到努尔哈赤的喜欢,但是皇太极这个人还是很受努尔哈赤喜欢的。当时努尔哈赤的儿子是非常多的,他的长子褚英曾经就被立为太子,但是褚英自己由于战功赫赫,年少轻狂。在被立为太子之后更加的猖狂,看不起任何人,

竟然逼着开国臣们和众贝勒一起向天发誓,他们会效忠自己,这个时候,大臣们就纷纷上书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就废除褚英的太子身份,从那以后,努尔哈赤在太子的人选上就极为谨慎,皇太极是当时特别有实力的一个人,因为当时我们要知道,努尔哈赤是一个特别喜欢打仗的人,皇太极也跟随着努尔哈赤了不少战功,

而且皇太极是受大众所推崇的,等到皇太极上到皇位之后,他所做的也没有让其他人所失望。他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也疯狂的对外扩张。他命令军队建造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骑兵兵种改成一支由骑兵,炮兵和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将降官的作用,对他们采取的贿赂收买的政策,不仅招募了很多人,同时也为他的皇位巩固做出了不少的基础,皇太极的种种行为都在预示着,当时努尔哈赤选他为下一任皇帝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皇太极非嫡非长,为什么可以继承皇位? 皇太极非嫡非长却继承皇位,那么他继位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推举继位。根据史料推测,努尔哈赤临终前,与岳托极有可能密谋过,因为努尔哈赤8月11日下午去世,群臣将他的灵柩抬到沈阳宫已是“夜初更”,随后岳托联合萨哈廉连夜动员代善立皇太极,因而“翌日”清晨“卯时”,以代善为首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大贝勒便召集诸贝勒会议,由代善提议立皇太极为汗。以此可见,皇太极继位,确实是诸贝勒按照努尔哈赤的遗训,经过众人推举最后确立的。

二、皇太极非嫡非长,为什么推举他呢?

1、父亲的喜爱。皇太极的母亲是努尔哈赤专宠的女人,因而努尔哈赤常常逗留其宫中,日夜的接触使皇太极得到了其他皇子得不到的来自父亲的关爱,日久天长,皇太极得到父亲的偏爱。

2、皇太极非常聪慧。《清太宗实录》卷一记述他幼年时“太祖钟爱焉,甫三龄,颖悟过人。七龄以后,太祖委以一切家政,不烦指示,即能赞理,巨细悉当。及长,益加器重。”《实录》所述虽多为溢美之词,但不会是毫无根据的编造。

3、与兄弟的关系密切。皇太极从小岳托、萨哈廉、济尔哈朗、德格类等关系很好。四人中皇太极的年龄最小,兄弟都非常喜欢他,因而他也让人易于接近。加上皇太极在后金中的显赫地位和父亲的青睐,自然就成为这些人追随的对象。在四大贝勒中,惟有皇太极可称得上是文武双全的英才。天命五年(1620)代善被废掉太子之后,皇太极在众人心目中无疑已被视为储位的最佳人选。

4、竞争对手不具备实力。努尔哈赤去世后,与皇太极竞争的对手情况是这样的:

阿济格三兄弟因其母大妃的地位而成为竞争汗位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不利因素是年岁较小,最小的多铎年仅十三虚岁,他们军政实践经验很少,难当重任。阿济格虽已二十二岁,但此人有勇无谋,性格粗暴,很难入选。

其他各系中较有资格的是各系具有父亲或兄长身份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以上四人也正是凭借他们的嫡出身份及政治经验,在竞争汗位上具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阿敏属于汗室旁支,而且与努尔哈赤发生过严重的矛盾冲突事件,在决定汗位人选的成员中,努尔哈赤子孙又占有绝对优势,所以阿敏根本不可能入选。

莽古尔泰在行政能力、战功方面,比起代善、皇太极并无突出之处。代善一系成员较多,且其宽柔性格及处理行政的能力也曾赢得不少人的好感,而且战功颇著。但天命五年(1620)九月其太子位遭到努尔哈赤的废黜,不能不对他以后汗位的入选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皇太极在后金诸贝勒中可称得上文武双全,而且人际关系也较好。

在议立新汗的十五个成员中,有七人属于皇太极一派,其他任何人也不具备这种优势条件。其他的诸人,阿巴泰、硕托有可能属于中立派。阿敏、莽古尔泰、杜度及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即使有不同意皇太极为汗者,也提不出在能力素质上优于皇太极的人选,更不可能获得如皇太极那么多的支持者。因而,皇太极最终以推举的形式入继大统,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皇太极继承皇位后,为何非要将两个哥哥干掉? 因为他刚继承王位需要在臣子门面前树立权威,而那些在众人面前当刺头的人肯定要被挑出来杀掉以敬效尤,其实也就是杀鸡儆猴。他杀掉的其中一个哥哥是他的堂哥阿敏,其实阿敏是推崇他做君主的,而且阿敏刚开始也对努尔哈赤非常的忠心,而皇太极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阿敏肯定也是愿意效劳的,但是他之所以死就在于他的性格太莽撞有时候不知轻重,这也为他的死埋下了祸根。

也许是因为刚开始他追随的是努尔哈赤,看皇太极就像是小孩子一样,所以有时候把皇太极的话不放在心里,最重要的是在皇太极刚继位后,阿敏就想自己成立一国,这肯定让皇太极不舒服,因为他想的是统治的地方越多越好,所以虽然阿敏比较能打仗,而且非常的强悍,但依然不能留,因为他对皇太极是一种威胁。

而他之所以杀自己的哥哥也是因为莽古尔泰对自己大不敬,这其实就是挑战天子权威,对于皇太极来说肯定不能忍受。对于刚登上皇位的君主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稳定人心,当然也是收买人心的时候,而他最不放心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兄弟们,所以在他登上王位之后发现莽古尔泰对自己不敬,他心里是非常恼火的,因此即使在莽古尔泰死后,他也依然不放过对他的处罚,这也能够看出君王的狠心。

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对于当时刚登上王位的皇太极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斩草除根。不然以后可能会更加后患无穷,而且他这样做也是给其他的兄弟们看,尤其是当时代善和多尔衮也都非常的有才能,他这样做大概也是想警醒他们不要和自己对着干。

太极(166)皇位(20)

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排最后,为何他能脱颖而出,继位大汗?

导语:皇太极是大清国开国皇帝,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手里掌握着正白旗的兵力,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通过选举,成为了后金的大汗。不久之后正式创立大清王朝,成为大清王朝的第一任君主。那么努尔哈赤当时有多少继承人人选可以考虑呢?为什么最终是皇太极脱颖而出呢?皇太极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优势呢?
?


01四大贝勒中,只有皇太极的底子是最干净的。当时努尔哈赤做大汗的时候,手下有四大贝勒。分别是他的三个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以及一个侄子阿敏。这四位贝勒当中,皇太极排名老四,是实力最弱小的一个。实力最强大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曾经是努尔哈赤点名的继承人。

代善这个人在军中的实力也是很强大,他自己是正红旗的旗主,此外他的儿子和侄子手里各自拥有一个旗的人马,所以代善是拥有三个旗兵力的人。权倾朝野之下的代善,又是努尔哈赤名义上的长子,当然是有资格继承汗位的。可是代善的名声不是很好,传言他跟努尔哈赤的妃子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私情。

太祖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天命十一年丙寅九月庚午朔,即位于沈阳。诏以明年为天聪元年。初,太祖命上名,臆制之,后知汉称储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黄台吉?,音并闇合。及即位,咸以为有天意焉。---《清史稿》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努尔哈赤逐渐远离代善,而代善在八旗军中的名声也逐渐下降,最终失去了争夺汗位的机会。他自己也比较自觉,放弃了这个机会。排名第二的是阿敏,阿敏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可是努尔哈赤把他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看待,待遇跟自己的其他儿子一模一样,这就导致了阿敏也想要争夺大汗的位置。

不过阿敏这个人比较凶残,他曾经带领部队屠杀了永平城,成为了他一生的政治污点。所以努尔哈赤早就将他踢出了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他在军队的声望也降低不少。排名第三的莽古尔泰,是个非常可怕的家伙。为了利益什么都能出卖。当年努尔哈赤因为他老妈富察氏跟代善有暧昧关系,所以就把富察氏给休了。

可莽古尔泰为了向努尔哈赤邀宠,居然狠心把自己老妈给杀了,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他都做得出来,实在是可怕。所以四大贝勒当中,皇太极虽然地位最低,可是名声相对来说是最好的一个。况且他比较会做人,很多弟弟们都拥护皇太极,所以他当仁不让成为了继承人。
?


02皇太极聪慧过人,而且注重兄弟感情。莽古尔泰这种连自己母亲都杀的人,是不可能继承汗位的。相比较而言,皇太极就非常合适了。因为皇太极这个人非常注重平衡各势力的关系。努尔哈赤突然死去,八旗最需要的,不是开拓进取,而是稳定住局面。

当时传言说努尔哈赤是要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多尔衮,让代善来辅政。可是多尔衮既没有战功,年纪又那么小,他要是做了大汗,谁都不会服气。即使当时多尔衮三兄弟已经占据了三个旗的力量,也不足以让多尔衮登上大汗的宝座。为了稳定全局,四大贝勒必须要选出一位服众的人。

皇太极就此脱颖而出,他在军中的表现有目共睹,那是相当出色。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清史稿》

而且皇太极这个人没有案底,做事情干净利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努尔哈赤也非常器重皇太极,因为皇太极不仅自己优秀,而且善待自己的兄弟。皇太极对多尔衮兄弟极为照顾,多尔衮年幼的时候,基本就是跟着皇太极长大的。当时四大贝勒商量了一下,认为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必须要殉葬,因为阿巴亥得到努尔哈赤的遗诏,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继位,其实就是要害死多尔衮,也是要害死八旗军。所以权衡了一番以后,皇太极等人决定让阿巴亥殉葬,而皇太极会好好善待多尔衮。事实也是如此,用母亲的生母,换来了多尔衮三兄弟的生命。在之后的日子里,多尔衮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成为了满清八旗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


03皇太极也是猝死,也没有留下遗诏。皇太极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没有留下遗诏就走了,自己也是这么个结局。这一天皇太极还出去打猎了,自我感觉非常不错,可见身体表面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打猎回来以后,他就觉得不太对劲了,没多久就猝死了。当时的皇太极才不过52岁,实在是非常可惜。

皇太极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所以他也没有留下遗诏,到底让谁来继承皇位。这个时候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八旗军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已经成长起来的多尔衮,此刻已经是功冠全军的人,他当然有资格做皇帝。可是皇太极的死党们却拥护皇太极的儿子做皇帝。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清史稿》

尤其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更是成为了夺嫡的热门人选。剑拔弩张之际,老天爷再次帮助了满清八旗大军。说是老天爷帮助,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帮助了自己。因为多尔衮和豪格都各退一步,谁也不做这个皇帝,而是让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来做皇帝。

由多尔衮和豪格辅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正是因为他们这一次的退让,这才保全了满洲八旗的实力和建制。也让他们入关具备了十足的能力,也算是对得起皇太极了。
?


?总结:满清能够入关,不是个偶然。我非常想找个地方吐槽一下,很多人说某苏省非常奇怪,邻居的两个市会争吵,隔着长江的南北两地也会争吵,甚至一个大市里面的几个小县城也会争吵不休。可以看看满清八旗为什么能够入关,因为人家太优秀了。在关键时刻,他们总是能够报团取暖。谁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放弃整个团队的利益。

皇太极能够登基难道是因为他实力最强大吗?正好相反,因为皇太极实力最弱小,是最好平衡八旗关系的,所以他才登基了。6岁的福临能够登基,是天命所归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多尔衮和豪格考虑到内部斗争会使得八旗军队溃不成军,所以双方都放弃了称帝的利益,这才换来了满清八旗入主中原的机会。拧成一股绳才叫力量,单打独斗永远成不了气候。当然了,说再说也是没用。纯当感叹一下,皇太极真是个人才!?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9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