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房玄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唐太宗李世民所有的谋士当中,就属房玄龄最低调了。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第一谋士,房玄龄曾为大唐王朝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曾经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善于谋划,深得太宗的信任。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房彦谦是隋末著名的学者。房玄龄自小就熟读经书,他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远近闻名。
和魏征等人不同,房玄龄一开始就将辅佐的目标选在了李唐王朝身上。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像房玄龄这样能有独到眼光的士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唐高祖李渊进入长安后,房玄龄就携带家室投靠了李唐。
当时,李世民正在渭北驻军,当他听到房玄龄来投靠自己,非常高兴,当即命人将其请了进来,日夜交谈,李世民与房玄龄相谈甚欢。李世民非常佩服房玄龄身上过人的眼光,而房玄龄也对太宗所展现出来的军事才略敬佩不已。两人相见恨晚,不久,李世民就任用房玄龄为记室参军,专门为自己出谋划策。
房玄龄不仅有张良一般的谋略,还有萧何一等的识人之明。当唐太宗李世民击败洛阳王世充后,房玄龄就发现了降将张亮的才能。他认为张亮有一定的智谋,所以极力将其推荐给了太宗。后来,张亮果然没有令李世民失望,在对突厥和吐谷浑的战斗中,张亮发挥了他应有的军事才能。
和房玄龄齐名的宰相杜如晦也是由房玄龄推荐给李世民的。房玄龄与杜如晦相识很早,他早就知道杜如晦的的政治和军事才干,在其不断地说服和劝导之下,杜如晦最终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这两人后来都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功臣,他们为贞观之治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曾专门派人请房杜二人参与决策,房玄龄、杜如晦作为李世民的臂膀,两人在事变中全权主持兵变事务,经过他们的辅助,李世民终于设计射杀了李建成,而房杜二人也因玄武门之变而成名于天下。
李世民继位后,太宗论功行赏,作为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房玄龄与杜如晦共同位列一等功臣,且房还排在了首位。后期,房玄龄官至左仆射一职,全权辅佐太宗处理政务。
房玄龄可以说是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第一贤相,论地位,他要高于杜如晦或魏征等人,而论才学,他也是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唐太宗刚刚继位,房玄龄就与杜如晦一起着手唐朝法令建设,当时,由于高祖年间大肆封官,造成了贞观元年冗官冗税非常严重,房玄龄与杜如晦从裁官开始,仅仅三个月,他们就完成了唐朝初年所有的法令建设,并彻底解决了唐朝初年的冗官冗费问题。经过房玄龄等人的整顿,大唐最终走上了正轨。
房玄龄之功绩,足以与蜀汉的诸葛亮相匹敌,此人对唐朝初年的政治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没有房玄龄,就没有唐太宗的贞观盛世。
公元648年,一代贤相房玄龄病逝于长安,太宗为了纪念房玄龄之功绩,遂赠封其为太尉,恩荫万世。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唐太宗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徵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此外,唐太宗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了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
在唐太宗执政的627年至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玄武门事变之前,李世民曾摘下身上的佩剑交给尉迟恭,让他去杀掉房玄龄和杜如晦。我们知道,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后来还都当了李世民的宰相。为什么李世民却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前的节骨眼上,要杀掉自己的心腹大臣呢?
(李世民剧照)
我们先回到历史的现场,把这件事讲一讲。
李建成和李元吉忌惮李世民身边人才很多。认为要想打败李世民,首先要把他身边的人才赶走。他们先是极力收买拉拢尉迟恭、段志玄等武将。可是这些武将都不受他们收买。接着,他们便决定把李世民身边的谋臣赶走。于是去向李渊告状,说房玄龄和杜如晦撺掇李世民干坏事。李渊非常生气,因此把这两个人从李世民身边赶开,把他们撵出京师,并且要求他们不准和李世民见面。
李建成和李元吉加紧打击李世民,不只是把房玄龄和杜如晦从李世民身边赶开,而且以突厥犯边为由,请求李渊让李元吉带兵攻打突厥,由此把李世民的军队划拨到李元吉名下,而且还把尉迟恭、秦琼、段志玄这些武将也调到李元吉名下。李元吉和李建成商量好,约李世民去给李元吉送别。在宴请的过程中,毒死李世民,并且以尉迟恭等人造反为由,抓捕并杀掉他们。
李世民因为有内线在李建成身边,所以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当这些信息都汇聚到李世民那里来的时候,尉迟恭、长孙无忌都劝李世民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可是李世民却不答应。他说兄弟相残是大悲剧,他不忍心这样做。后来他又说,就算要这样做,也要先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动手以后,这样他才不会理亏。
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好说歹说,李世民都不答应。最后,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等人都说,如果李世民还犹豫不决,不愿意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话,他们将离开李世民,不再追随李世民了。
(长孙无忌剧照)
这样一来,李世民的口气才有所松动。他说,去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请来,大家再商量一下吧。
于是长孙无忌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可是这两个人却不来,并且说,因为李渊不准他们和李世民接触,所以他们不敢来。李世民听了这句话后,非常生气,对尉迟恭说,把他的佩剑拿去。如果房玄龄和杜如晦还不来,就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见他。
这样,房玄龄和杜如晦才换上道士的衣服,到秦王府见李世民。接着商量好在玄武门发起行动。李世民也不再犹豫,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就这样爆发了。
那么,本来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可以说是和李世民站在一条船上的人,为什么李世民召集他们商量,他们却不来呢?同时为什么直到李世民说要杀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前来呢?
是不是他们被逐出秦王府后,变心了呢?
显然,他们的心并没有变。之所以秦王召见他们却不来,其实是长孙无忌和他们商量的策略。什么策略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4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