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朝?他的老师张居正是个怎么样的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皇帝,明朝覆灭的结局基本就是在万历时期决定的。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朱翊钧却没有好好行使自己的皇权,反而是让国家运转几乎陷入停摆,百姓民不聊生。朱翊钧在这48年中,几乎是有一般时间没上过朝,这样的皇帝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朱翊钧不上朝的确有他的原因,即位初期在张居正的辅政下还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为何此后却会一落千丈呢?
明朝只此太祖一帝。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都做过不少荒唐事,特别是经过嘉靖几十年的荒政,致使大明王朝早已满目疮痍。1572年,十岁的小万历朱翊钧接过了自己老爸隆庆皇帝的班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高拱回乡后由内阁首辅张居正辅政。从1572年到1582年,万历新政如火如荼,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强盛局面。内有张居正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外有戚继光,李成梁千里御敌,重新修建起了大明万里长城。可是1582年,张居正在60岁时还是走了,他给予厚望的小万历却没有肩负起复兴明王朝的职责,万历开始了28的不上朝,如果你是万历,估计你也不会去吧。
1572年朱翊钧即位,整个明王朝已经积弱不堪了。10岁的万历和二十几岁的李太后根本无法处理朝政。这时候司礼监大太监冯宝推荐了一个人作为了万历的老师,从此改变了明王朝的轨迹。这个人就是张居正,不过在明史中你能看到,张居正被说成是个表里不一的人。他勾结冯宝,排挤高拱,甚至还贪赃枉法。而明史中的万历则是丰功伟绩之人。他对内颁布考成法,几千个不称职的官员的乌纱帽应声落地。一条鞭法发严厉打击了明朝官员的贪赃枉法和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因才任用官吏,不搞人事恐怖政策。对外任用戚继光李成梁,打得倭寇蒙古部落不敢再踏进明朝疆土半步。或许你会疑惑这样一个“明君”为何会对自己的老师怀恨在心?
其实是张居正在对万历的教育上却出了问题,即使是呕心沥血,还是没有认清万历心中的叛逆和惶恐。在张老师面前万历只能忍受教导,没有师生之间顺畅的交流。比如万历曾经跟自己的小太监出宫游玩,喝醉了酒打了人,结果李太后跟张阁老并没有细心劝导,而是吓唬他要废帝,十几岁的孩子正是极为叛逆的时候,何况还是个九五之尊呢,他怎么不恨?等到张居正经历夺情危机之后病情加重,想要还权于万历,让成年的他开始掌舵,此时万历开始显露本性了。
张居正一生的荣耀,便是以为找到了合适的掌舵人,可是“大家长式”的教育却压抑了万历太久。1582年张居正逝世,万历开始了大清算,抄了张家全族,结果只找到了仅仅10万两。彻底颠覆了万历说他贪赃枉法的罪名,断送了明王朝走向复兴的道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万历28年不理朝政,结果上同下效,致使他错失了消灭努尔哈赤的最好时机。所以假如你是万历那样的人,也许也会这样吧,承担不起责任,又喜欢弄权。60年后明朝最终走向末路。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评。
张居正作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在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下,实行改革。使得日落西山的明朝起死回生,国家财政收入达到空前的富足,为万历皇帝积攒了丰厚的家底。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名的内阁首辅,这个绝对没有之一。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张居正从小就天意聪明,进入仕途以后,跟随恩师徐阶左右,在徐阶的悉心指点下,各方面的能力迅速提高。徐阶在与高拱的争斗中落败,高拱成为了内阁首辅,徐阶告老还乡。张居正继续留在内阁。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师生关系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万历继位以后,由于年纪太小,母亲李太后必须要物色一个人帮万历打理朝政,李太后在一番考察后,觉得张居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于是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
当年的张白圭,在熬了又熬之后,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张居正出任首辅后,有了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他大刀阔斧,实行了改革。财政上清仗田亩,推行一条鞭法。国家需要征收的赋役都可以用银子折算。这一措施使得明朝国库的银两可以花10年以上。
国库有钱,但不是谁想花就能花的,就连万历皇帝也是如此。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张居正手里。万历小皇帝也无事可干,于是他想建些寺庙,可这些需要钱,于是万历叫张居正拿点钱来,张居正居然不给,这让万历皇帝非常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在军事上,张居正起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部边疆,使得北部边境固若金汤。凌云翼和殷正茂平定了西南的叛乱。张居正掌权时期,明朝没有大型的战争,虽有内乱,也只是局部的。当时人民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
在吏治上采取“考成法”,作为对官吏政绩的考核标准。这套措施防止了不作为的官吏混迹官场。‘’考成法‘’可以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考核的方法,都是从张居正的‘’考成法‘’演变发展而来的。张居正的改革举措,在历史上也成称为‘’万历新政‘’。
张居正掌权10年(1572~1582年),由于明神宗朱翊钧继位时不到10岁,所以张居正是在行皇帝之权。在此期间张居正说一不二,万历皇帝也只能听他老师张居正的。随着万历皇帝的长大,这样的格局让他内心非常痛苦。这无疑为他日后清算张居正留下了伏笔。
张居正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瑕不掩瑜,从历史的高度来看,张居正无疑是一个伟人,他的万历新政是继商鞅、秦始皇之后,又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他的改革是成功的。改革带来深层次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落实到了具体措施上。张居正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力挽狂澜,延长了大明王朝的国祚。
明朝首辅张居正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贤愚忠奸,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是公认的改革家。那么,怎样评价明朝首辅张居正呢
一靠学识进入内阁。张居正从小聪颖绝伦,被称为张神童。15岁已是诸生,因文章极佳得到巡抚顾璘的赏识,中进士后任庶吉士,被徐阶看重。徐阶任首辅后,常与张居正商议要事,为此张居正进步很快,先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后又升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了内阁。张居正敢于做事,自信豪放,又颇有城府。说话办事很得要领,大家都敬重他。
二靠智勇荣登首辅。高拱挤走徐阶当首辅后,十分傲慢,从不把九卿放在眼里。高拱与张居正本是好友,但高拱清高自负,不把张居正当回事。张居正本想皇帝年幼,可以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但高拱保守,根本不听他的建议,张居正对此十分不满,但不动声色,表面仍十分恭敬。两宫太后和皇帝的红人司礼秉笔监冯保,与高拱早有嫌隙。一天,司礼监的太监到高拱那传旨,高拱污蔑小皇上,并扬言要把太监们都赶出宫去。冯保得知很生气。高拱对冯保擅权有意见,就与阁臣张居正、高仪等商量除去冯保,张居正平时就与冯保交好,又觉此时正是搬掉自己施展抱负绊脚石高拱的好时机,就把此事偷偷告诉了冯保,冯保则到两宫太后那哭诉,两宫太后早知高拱蛮不讲理,于是下旨把高拱撵回老家,高拱走后不久,高仪也死了,张居正就成了内阁首辅。 三靠经宴赢得信任。明朝有个?经宴?制度,就是由翰林学士或有学问的大臣给皇帝讲经授课,授课完毕后皇帝赏参加的官员们一顿饭吃,故称?经宴?。为借此影响皇帝,树立威信,张居正每次都亲自讲经。一般是十天一讲,张居正每次除讲经外,还讲《贞观政要》,引导小皇帝做一个开明皇帝,同时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张居正讲经吸引了小皇帝。小皇帝觉得十天一讲不过瘾,要求张居正?日讲?,甚至?午讲?,有时皇帝与张居正单独长谈,张居正则不断向小皇帝灌输自己的改革主张,并得到小皇帝的绝对信任。
四靠担当推行改革。此时,张居正位居首辅,又深得皇帝的绝对信任,大权在握,推行改革的条件已成熟。从万历初年开始针对?宗室骄恣、庶官瘝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匮?的五大积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运动。在政治上,整饬吏治,推行考成法,严格精准奖罚,主张唯贤是用,坚决裁减冗员。在经济上,改革漕运,丈量土地,打击豪强,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各项杂税合并,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加强边防设施建设,开展互市贸易,加固了北方,有力地抵御了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促进了国泰民安。?
五靠功绩终获公论。张居正出生于1525年,卒于1582年,湖北荆州人。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23岁中进士,42岁进入内阁大学士行列,48岁任内阁首辅。当时神宗皇帝年幼,朝政由张居正一人掌管。在任十年期间,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非常的改革措施,使朝政焕然一新,国富民丰,边疆安稳。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因而招致反对,加之位极人臣后,专横跋扈,专好阿谀奉承,收受贿赂,给反对派留下口实。张居正死后不到一年,其功绩曾被全盘否定,改革措施搁置,老家被查抄。到了熹宗时,有人称道张居正,熹宗下诏恢复了张居正过去的官职,并安葬祭祀,1630年(崇祯三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人上诉为张居正鸣冤,崇祯恢复了二个荫职及诰命,并恢复了张居正之子张敬修的官职。?
与张居正同过朝的著名清官海瑞评价他?工于谋国,拙于谋生?。明代思想家李贽称誉张居正为?宰相之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3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