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鳌拜的名讳,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后辈儿孙也多成器成才,成就了一番宏图大业。然而,现今一个千古谜题却摆在了人们眼前,那就是鳌拜的后代还有多少存活。倘若有的话,这些后代又在什么地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据世人所知,鳌拜曾被康熙皇帝利用计谋擒拿在手,康熙皇帝对鳌拜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这样的人物但凡是落在他的手中,那真是生死未卜都不足以概括,就此,鳌拜整个门下的集团和支持鳌拜的一些政府要员都被康熙一网打尽,鳌拜的势力也从此低迷一蹶不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来,鳌拜应该会被康熙进行满门抄斩的株连九族之罪。
因为鳌拜的康熙眼中谋反叛乱结党营私的大奸臣,不抄门户不足以平民愤,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鳌拜并没有被康熙王满门抄斩,就连鳌拜本人都没有承受杀头的罪名,皇帝没有在一起之下判他死刑,而是将他进行了终身监禁,剥夺了鳌拜一生最宝贵的自由权利,让他在狱中过着毫无新意不停重复的孤独生活最终垂垂老矣。
既然鳌拜本人都没有被杀那么他的后代们被授予的罪名就更不会罪不可赦。根据史料诸多查证,鳌拜的后代们也并没有全部都被杀掉,许多一部分人活得安然无恙,康熙没有肆意的屠戮,这一点,在历代中国帝王中,都是令人惊讶也难能可贵的。甚至到了后期的雍正王朝之时,鳌拜的后人还有被加官进爵的记录,那么究竟历史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奇事,使得鳌拜被如此宽恕?这一点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相传,顺治皇帝一生中共拥有八个女儿和六个皇子,可顺治皇帝的命运并不那么让人羡慕,这几双儿女其中,有五个女儿都没活过6岁,其中有几位出生不久之后就不幸身亡,最大的一位女儿也仅仅在满六周岁那年夭折。这些女儿们兴许是天生命运多舛,也或许是后宫中生存本就难上加难,恶毒妃子的欺压和官宦的私下勾结,使得小公主们一个个英年早逝。
这样的悲惨事实让顺治皇帝感动异常的心痛和难过,但所幸,最后一个女儿成功的活了下来并长达成人,她的名字比较的通俗平常,叫作翠花,世人称她为翠花公主。翠花公主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个女儿,并不是皇帝的嫡女,而是妃子的庶出。她的母妃是一位姓杨的女子,该女子虽然作为翠花公主的亲生母亲,但是似乎在后宫之中,她的亲生只不过是一个名号罢了。
翠花并没能一直留在自己的母妃身边,从小就由她的祖母来抚养,自幼时就聪颖可爱的她长大后更是冰雪聪明,十分的惹人怜爱,贤良的她非常受皇太后的器重,被当做是掌上明珠,地位及其尊贵。后来,为了安抚鳌拜等人,不让他们尽早的叛乱,皇家只能忍痛将翠花公主嫁给了当时掌握实际兵权大局的鳌拜侄子讷尔杜,以此姻缘来拉近两家关系。
康熙将鳌拜抓住之后,按照当时的刑法规矩,鳌拜的侄子也应该被立刻处以极刑,但念在翠花公主的份上,皇帝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们夫妻二人贬为庶民没收全部的财产。于是翠花决定跟从丈夫一起前往丈夫的故乡去过普通平常百姓的庶民生活,皇帝实在不忍心让翠花从公主做到民女的地位,于是好意挽留,希望将公主留在宫中安度一生。但是善良的翠花公主却拒绝了皇帝的好意,决心跟着丈夫艰难度日。
她认为,既然从始至终就选择了这个男人跟她共度一生,就应该不论贫穷还是怎样夫妻二人都生死与共,不应该有好事共同享受有难的时候只让丈夫一个人去担当,这不是一个好妻子应该有的作为?翠花还告诉皇帝,只有自己很从丈夫一起下乡,才能让世人看到皇帝的廉明,天子犯法也应该跟庶民承担同等的罪状,这样才能让天下苍生信服皇帝,更好的追随帝王让当下得以统一。皇帝接受了翠花的想法,只得同意翠花跟丈夫一起回乡下生活。
1670年的一个早春时节,康熙皇帝东巡盛京祭祖,闲来无事于是前往牧场去狩猎,无意中却碰到了面色蜡黄的翠花公主,她衣衫褴褛看起来日子过得十分艰辛,虽然面容憔悴却目光坚定,依旧没有怨恨当初自己选择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康熙皇帝见到公主,也是十分的同情和内疚,回到京城就立刻恢复了公主丈夫讷尔杜的职位,公主一家又回到京城,美满的生活在了一起。
说起鳌拜,许多人会想到《鹿鼎记》中武功高强的清朝权臣。历史上的鳌拜,不仅仅是满清第一勇士,还是一位才能超群之人,是大清的开国功勋。那么,康熙为什么要打倒鳌拜呢?
鳌拜出身显赫,满洲镶黄旗人,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皇太极时期,鳌拜就战功赫赫,皮岛之战,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松锦会战,升为护军统领;西充之战,又实居首功。更关键的是,顺治即位后 ,多尔衮摄政,皇权受到威胁,鳌拜持剑对抗多尔衮。
因此,年幼的康熙即位时,鳌拜被任命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可是,晚年的鳌拜却凭着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当索尼病逝,苏克萨哈被杀时,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虽然康熙已经亲政,但鳌拜并不想归政于他。
此时,鳌拜已经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威胁,康熙决定铲除鳌拜。公元1669年5月,康熙秘密召集身边的少年侍卫,然后将鳌拜骗入宫中,一举生擒。经过大臣们连夜审讯,当即宣布鳌拜30条罪状,按律制,应处以革职、立斩。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康熙没有处死鳌拜,只是将他囚禁在狱中,直到病死。
那么,康熙为什么不杀鳌拜呢?其实,鳌拜的30条罪状中,没有造反一项。
公元1713年,晚年的康熙亲自为鳌拜平反。最关键的是,雍正即位后,更是封鳌拜为国公。由此可以大胆断定,鳌拜被囚禁的原因,与这些罪状无关,至少不是主因。根本原因就是一场双簧,鳌拜就是给年少的康熙立威的。
康熙八年,权倾朝野威风凛凛的辅政大臣、一等公鳌拜,被康熙帝玄烨捉拿问罪。造成这一重大案件的根本原因是鳌拜结党营私,擅权专横,他的所作所为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不利于康熙的乾纲独断,而且也从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小皇帝康熙受了鳌拜那么多气,后来康熙布局,一举擒拿鳌拜,鳌拜成了阶下囚。
收服鳌拜后,康熙如释重负,可是想到鳌拜在朝为官数十年,鳌拜虽然倒了,但是其党羽肯定不少。为了不出别的意外,他立刻就想要把鳌拜斩首,可事实是,并没有。康熙仅仅是把鳌拜关进了大牢。康熙为何不杀鳌拜呢?
根据历史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也就是说,当时的鳌拜是要被诛九族的。不过鳌拜本身没有篡逆的实际证据。康熙念其战功赫赫且又年老的份儿上。才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囚禁。
鳌拜早年时期屡立战功。顺治帝登基之后,多尔衮为摄政王权倾一时,皇权岌岌可危。这个时候鳌拜站在了皇权一边,对抗多尔衮,在这件事上鳌拜也是立下了大功。康熙是一代明君,虽然痛恨鳌拜,同时也敬重鳌拜。鳌拜虽然弄权,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谋反。鳌拜在狱中请求拜揖圣上,鳌拜脱衣露出全身伤疤,皇上见后于心不忍。
不杀,情理之中。反而能证明康熙的心胸宽广,能够收买到更多的人心。况且鳌拜谋反本身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只是粗人做事并无意谋反,至少被抓时没有,康熙身为天子也忌重臣。杀,会不服众,毕竟鳌拜的党羽众多,不可能一下全杀光,所以康熙在处置鳌拜的事情上,还是很有智慧的。当鳌拜在监狱中度过的第一个月,就是他一生经历的两起两落的最低谷。他天天在想为什么,越想越生气,越生气越想,最后被自己活活气死在监狱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0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