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悼敏皇子,清朝唯一有谥号的皇子,死后乾隆亲自祭奠

众妙之门 2023-06-29 08:38:04

悼敏皇子,清朝唯一有谥号的皇子,死后乾隆亲自祭奠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悼敏皇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谥号是古代人对逝去人功德、行为等一生的评价,一般而言,那些地位较高的人才会有谥号,比如说皇帝、后妃和王公大臣。早夭的皇子是没有谥号的,但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就有一位有谥号的皇子,他就是悼敏皇子。

清朝乾隆十一年新年刚过,乾隆在紫禁城主持了各种典礼活动和宴会,随后本应该移居圆明园,迎接即将到来的上元节和观看烟火等活动,但乾隆却突然下令取消赴圆明园的计划,原因为何呢?

原来当时中宫的孝贤皇后已经怀胎六个月,这是孝贤皇后第四胎且考虑到孝贤皇后已经35岁了,因此这一次乾隆格外小心,为了避免皇后和肚中的孩子经受车马劳苦,乾隆这次特意留在紫禁城过上元节。

就在这一年的四月初八日,孝贤皇后诞下了一名小皇子,乾隆欣喜若狂,立刻写诗祝贺:“九龙喷水梵函传,疑似今思信有焉。已看黍田沾沃若,更欣树壁庆居然。”从这首诗能够看出,乾隆的心情好极了,可以说这是自乾隆三年十月皇次子永琏夭折以来,乾隆最高兴的一天了,从此,他一心要将皇位传于孝贤皇后所生嫡子的梦想再次成为了现实。

一般而言,清朝皇子在成长几年后才会取名,然而,孝贤皇后所生的这位皇七子还不满周岁,乾隆便迫不及待地给他取了名字:永琮。琮是古代祭祀用的玉杯,“宗”又暗含秉承宗业的意思,可见,在乾隆本人心中,这位皇七子从一出生便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之选。

随后,乾隆发现在同辈中的宗室成员中,已经有人用了“永琮”这个名字,于是,乾隆便下令让这位宗室成员改名为永瑺。

据《清实录》记载:“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宫。性成夙慧。甫及两周。岐嶷表异。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殊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

从这段来看,在乾隆看来,皇七子永琮不但天资聪慧,而且相貌非凡,这样一位皇子,自然成了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即甄嬛原型)的最爱,而乾隆也很希望这个儿子能够健康成长,将其培养为帝国的继承人。

然而,天公往往总是不作美。就在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深夜,即大年除夕之夜,宫中传来了皇七子永琮因感染天花而夭折的消息。如此以来,本来应该欢乐的新年也变得索然无味,从乾隆十三年的正月初一开始,乾隆便着手给这个儿子办理丧事,并赐予永琮谥号为“悼敏皇子”,这在清朝皇子中是极其罕见的特例。

此外,在为皇七子永琮举行大祭礼的时候,乾隆曾亲自到祭所祭奠,可见乾隆心中是有多重视这个儿子啊!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就在皇七子永琮夭折仅过去三个多月,孝贤皇后便病逝于东巡途中,乾隆心中的嫡子梦就此宣告破灭。

乾隆三位皇后为何只有两位陪葬?乾隆的皇后简介

相传乾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天子”,一生风流,他还有一个称号“十全老人”,寻欢作乐一世。乾隆一生有三位皇后,有两位皇后是生前加封的,还有一位即嘉庆帝的母亲,是追封的。在地宫中陪伴乾隆的是第一位皇后(即孝贤皇后)和嘉庆帝的母亲,那么那位没福分追随这位“风流天子”进入裕陵地宫的皇后是谁呢?

在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25岁登基的乾隆励精图治,将清王朝的统治达到强盛的顶点。正所谓盛极必衰,乾隆朝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更是封建君主集权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相传乾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天子”,一生风流,他还有一个称号“十全老人”,寻欢作乐一世。乾隆一生有三位皇后,有两位皇后是生前加封的,还有一位即嘉庆帝的母亲,是追封的。在地宫中陪伴乾隆的是第一位皇后(即孝贤皇后)和嘉庆帝的母亲,那么那位没福分追随这位“风流天子”进入裕陵地宫的皇后是谁呢?

先说说在地宫里的皇后吧!首先要说先入裕陵的孝贤皇后。乾隆帝与皇后的感情很好。史料记载:富察氏死后,乾隆异常悲痛,连续九天,每天都在皇后灵柩前三次摆上供品。并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贤”二字,作为她的谥号。在孝贤皇后富察氏的灵柩安放在裕陵地宫的四年里,乾隆皇帝竟为她祭奠了100多次,而且多次饮酒作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缅怀的内疚之情。其实,孝贤皇后之死,也是众说纷纭,谜团重重。

孝贤皇后富察氏,在美貌丰姿的二八年华嫁给了弘历作福晋。夫妻两人相亲相爱,如胶似漆,富察氏先生一女,两岁便夭亡了。后来富察氏生一子,雍正帝大喜,亲自为此皇孙命名“永琏”。二字隐示将来承继皇位之意。乾隆帝继位不久,便将亲自书写的“永琏为皇太子”的密告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后。然而,这位十分受宠的皇子,九岁早殇。令乾隆和孝贤皇后异常悲痛。三年后,皇后又生了皇子永琮。琮者,古之玉器,形方中孔,多于礼地,乾隆帝又打算立这位嫡出的皇子为太子。不料永琮刚满两岁,竟死于天花。皇后承受不住连续失去两个亲生的皇子给她带来的精神上的沉重打击。于永琮死后第二年春天,随同乾隆帝东巡时在途中染上伤寒,病重身亡。

也有人说,孝贤皇后是在与乾隆东巡时,从济南回京时,不慎落入水中而死的。还有人说,孝贤皇后是在永琮死后的第二天晚上死于风寒。

在裕陵地宫中另一位皇后魏佳氏,最初为贵人,后依次晋为嫔、妃、贵妃,生下皇十五子J琰即后来的嘉庆帝,在乾隆四十年病故。之所以被葬于地宫,是因为乾隆的爱屋及乌,此话怎讲?很简单,因为魏佳氏是由第一位皇后所教养成的,所以乾隆允许一并埋葬地宫。乾隆六十年,以J琰为皇太子,令追赠其母为皇后。魏佳氏没有看见儿子登基,更没在生前当上皇太后。死后能破格封为皇后,也算是托儿子的福。

还有一位没有进入裕陵地宫的皇后,与民间“乾隆休妻”的传说有关。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是乌拉那拉氏,是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侧福晋。她不仅深得皇帝宠爱,而且颇讨皇太后喜欢。乾隆登基后,封为娴妃。在皇后富察氏死后不久被册封为皇后。乾隆三十年年初,皇后陪皇太后和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在途中,皇后刚过48岁生日,不知出了什么事或是出了什么问题,传说被乾隆打入冷宫,削发为尼,民间便盛传“乾隆休妻”。若干年后,那拉皇后染疾病故,乾隆帝命按皇贵妃礼葬皇后乌拉那拉氏,葬于裕陵西侧的裕妃园寝明楼后的大宝顶内。

那拉氏皇后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而触怒乾隆,以至于将其打入冷宫,老死不相见呢?正史没有记载,然而皇后惹恼皇帝的事情肯定存在。只有当事人才会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让皇上突然将宠爱多时的皇后打入冷宫,此事必然恶劣非常,传出去有损皇家威严,以至正史都不敢记录。我们知道的是,乾隆皇帝在其后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再也没有立后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件事使他下定决心摆脱后宫的干扰。看来民间的“休妻”一说,不是全无道理。究其原因,实在让人疑惑。

乾隆皇帝的三位皇后:

清朝的后妃,到了康熙年间才有了定制,共分八个等级。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在同一个时间内,只有一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两位贵妃、四位妃、六位嫔,常在、答应无定数。因为乾隆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一生中他身边共有四十一位后妃,其中有:三位皇后、五位皇贵妃、五位贵妃、六位妃、六位嫔、十二位贵人、四位常在。

第一位孝贤皇后富察氏是乾隆皇帝十分钟情的皇后。 她是满洲镶黄旗人,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协办大学士傅恒之姐。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1712年3 月28 日)。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乾隆皇帝弘历,在他身居皇子位时,奉雍正皇帝赐册富察氏为其嫡福晋,时年十六岁。雍正六年十月初二日子时生皇长女,两岁即殇。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时生皇二子永琏。九年五月二十四日生皇三女即和敬公主。弘历登极之后,于乾隆二年(1731年)十二月初四日以金册、金宝立富察氏为皇后,时年二十六岁。后性节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翠。岁时进帝荷包,唯以鹿羔偃尬燧囊,仿先世关外之制,寓不忘本意。 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日巳刻皇二子永琏亡。乾隆十一年四月初一日子时皇七子永琮生,因患痘两岁即殇,谥悼敏皇子,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复追封哲亲王。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帝奉皇太后率皇后东巡,驻赵北口,至曲阜,谒孔林。至泰安,诣岱岳庙,登泰山。三月驻济南,幸趵突泉,侍太后阅兵,幸历下亭。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1748年4 月8 日)回銮,至德州登舟,皇后崩,时年三十七岁。事出之后,皇太后亲临看视,悲恸良久。乾隆帝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恭奉皇太后御舟缓程回京。乾隆帝自留德州,亲视殡殓完毕,扶榇回京。皇后梓宫经由通州抵京,由东华门入苍震门,奉安于长春宫,后移至景山,停在观德殿,以后又迁至静安庄。直至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三日辰时,才移梓宫至直隶遵化州清东陵。十月二十七日孝贤皇后梓宫奉安于胜水峪地宫。皇后崩后不断被加谥,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谥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孝贤皇后之死,众说不一。有丧子痛心、忧郁而死之说;有微感寒疾、病重亡身说;亦有失足落水、丧命汪洋一说,真是莫衷一是。

丧子说:孝贤皇后居潜邸福晋时,于雍正八年生皇二子。雍正皇帝亲自为皇孙命名“永琏”,隐示承继皇位之意。所以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二日乾隆帝就密定皇储,亲自书写了“永琏为皇太子”的密旨,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后。可惜,这位十分受宠的永琏,只活了九岁就早亡了。乾隆三年十一月,皇二子永琏死后一个月,乾隆帝告知各官员: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祀用皇太子仪注行。

继而又为皇太子永琏加了“端慧”谥号,专门在蓟县朱华山修建了端慧皇太子园寝。乾隆八年十一月初六日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地宫。 乾隆帝、后失去爱子,十分悲痛。事隔三年,于乾隆十一年四月初一日,皇后又生了皇七子,取名“永琮”,乾隆帝又打算立这个嫡出的皇子为皇太子。不料,永琮刚满两岁,竟被天花夺去了生命。永琮死后三个月,乾隆帝又道出他内心的苦衷:“先朝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 这位皇七子尽管没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乾隆帝的钟爱,他死后的丧仪仍高于一般的皇子,赐谥为“悼敏”,也入葬在朱华山端慧皇太子园寝之中。皇后连续失去两个亲生皇子,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在皇七子死后的第二年春天,她随同乾隆帝,奉皇太后东巡,在归途中崩逝。这与她心情忧郁、丧子痛心有着极重要的关系。

病重说:乾隆帝曾降谕昭告天下说:

皇后同朕奉皇太后东巡,诸礼已毕,忽在济南微感寒疾,将息数天已觉渐愈,诚恐久驻劳众,重廑圣母之念,劝朕回銮,朕亦以肤苛已痊,途次亦可将息,因命车驾还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变故。言念大行皇后,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来,诚敬皇考,孝奉圣母,事朕尽礼,待下极仁,此亦宫中、府中所尽知者。今在舟行值此事故,永失内佐,痛何忍言。昔古帝王尚有因巡方而殂落在外者,况皇后随朕事圣母膝下,仙逝于此,亦所愉快。一应典礼至京举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明末抗清大将死后,清兵见了下跪痛哭,乾隆赐谥号“忠敏”

在明末清初的 历史 潮流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将领,如袁崇焕、戚继光等,他们都为明朝浴血奋战,谱写了一首首可悲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个人一直坚持在抗清的前线,但死后却得到了乾隆的敬重,并且一些清朝的士兵在见到他的遗体之后,竟然主动下跪,此人就是张国维。

既然张国维不是降将,那为何会有如此的优待?

张国维(1595年-1646年)、字玉笥,浙江东阳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抚,后任兵部尚书。清兵入关后,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张国维跟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理想都是能够踏入仕途,为国出力,所以在天启元年的时候,张国维参加了乡试,结果成绩还不错,于是第二年便去京城会试,得了二甲进士。

中了进士,张国维便去拜访闲赋在家的前兵部尚书,结果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兵部尚书就是不出来接见。张国维于是便一直等到了晚上,兵部尚书这才出来对张国维说,通过观察,发现张国维遇事能够不急不躁,还有坚持,所以将来必成大器。

到了崇祯七年的时候,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主持兴建繁昌、太湖二城。他曾经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了吴江、江阴、苏州等县桥、塘堰、漕渠。

崇祯八年(1635年),张国维被任命为包括南京、苏州在内的十府巡抚,这时候的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危在旦夕。

张国维修吴江石塘,勘核全坍应修一千五十五丈,半坍二千八十六丈,平望西诸聚水缺,应筑内外塘七百六十丈,并修长桥、三江桥、翁泾桥。

张国维针对太湖洪水下泄不畅,曾于崇祯九年(1636年)上书请求开浚吴江县长桥两侧的泄水通道,"太湖翕聚众水,吴江仰承委灌分注吴淞、娄江以入海,其长桥七十拱与九里石塘一带诸水窦皆宣泄之分,必由今桥拱旁架浮图阁,淤遏水势,渐致闭塞,则拆卸不容缓,石塘诸窦年久亦多壅淤成陆,并宜一体开浚,以免农田之患"。

因此,《明史》上说:张国维"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扞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

张国维深入了解,"惟吴泽国,民以田为命,田以水为命,水不利则为害"。他说:"臣搜泉兴浚,单骑驰驱,手口拮据,糜事不为。”

为了稳定后方的漕运物资供应,张国维一到苏州,就开始不知疲倦的巡视各个河道,知道田地都要靠便捷的水利才能有所收成,所以苏州的百姓时常能见到张国维一个人在河流的两侧比比画画。

崇祯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明朝八总兵之师皆溃。八总兵诋毁张国维,张国维乃解职,不久下狱。

崇祯帝念张国维其治河有功,张国维得释。张国维恢复故官,兼右佥都御史,张国维驰赴江南,任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张国维出都十日而北京城陷落。

弘光元年(1645年),张国维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

总兵方国安叛降。午夜,张国维穿戴衣冠,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书》三章,又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勿贻大母死,使吾抱恨泉下!"掷笔于地,投园池而死,年五十有二。

后人在苏州虎丘山区建造了张国维祠作为纪念。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社团组织南社第一次雅集就选择在张国维祠,深有寓意。

张国维死前便请东阳的县令来交代后事,并告诉县令自己死后,一定要把自己的尸体放在内堂,让清兵见到,这样一来东阳的百姓或许能够免于屠戮,说完便从容赴死。

县令忍住悲痛将张国维的尸体放在了内堂,等清军攻进了东阳,见到张国维的尸体之后,很多人都叩头下跪。

原来这些清军的人中有很多都是山东的百姓,之前山东遭受大难,正是靠着张国维的救济这才躲过了一劫,所以清军此刻见到恩人,纷纷忍不住参拜跪谢。

而东阳城也像张国维说的那样,没有被屠城。

到了乾隆在位的时候,乾隆在听说了张国维的事迹之后,对他更是敬重不已、

乾隆特意亲自赐张国维“忠敏”的谥号。“忠”是鞠躬尽瘁、至死不渝,“敏”是见义勇为、杀身成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7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