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北宋灭亡前皇宫出现“黑眚”,这到底是什么怪兽

众妙之门 2023-06-12 03:35:59

北宋灭亡前皇宫出现“黑眚”,这到底是什么怪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北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100年,北宋元符三年,年仅24岁的宋哲宗赵煦病逝。宋哲宗生前没有留下子嗣,只能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在他的众多兄弟中选择一个人作为皇位继承者。最终经过向太后和宰相曾巩等大臣商议,宋哲宗的弟弟赵佶,得以继承大宝,成为宋朝第八任皇帝。

北宋大臣们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选择赵佶上位,将是他们这辈子所犯的最大错误。赵佶的父亲宋神宗、哥哥宋哲宗,都是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他们在位期间,北宋国力蒸蒸日上,武备强盛,甚至一度把强悍的西夏打得濒临崩溃。

然而宋徽宗赵佶登基之后,在位25年间,把父兄留下的江山基业破坏殆尽。宋徽宗治国无方,毁国有术,又是大肆宠信江湖道士,又是大修花石纲,北宋在他统治下,奸佞满朝,朝政败坏,民间百姓啼饥号寒,民不聊生,宋朝逐渐一步步陷入内忧外患交织的绝境。

北宋被宋徽宗瞎折腾了二十多年后,终于奄奄一息。此时北方强大的金国蓬勃兴起,在灭掉辽国之后,很快把宋朝当成下一个目标,宋金战争拉开帷幕。在靖康之变中,金国骑兵铁骑动地,胡笳震天,潮水一般冲入汴京,徽钦二帝被俘,曾经繁花似锦的北宋就此灭亡。

就在宋徽宗统治的最后几年,北宋亡国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之际,仿佛是为了警示醉生梦死的宋朝君臣,北宋皇宫中出现了一种令人恐慌畏惧的怪事:在戒备森严、守军如林的大内皇宫之中,居然出现了一种来历不明的怪兽“黑眚”。

《宋史》记载了这种怪兽“黑眚”出没的状况,最初在宋神宗病逝前后的元丰年间,“尝有物大如席,夜见寝殿上,而神宗崩”。接着在宋哲宗病逝的元符年间,“黑眚”再度现身,“又数见,而哲宗崩”,给人的感觉仿佛这玩意儿一旦出现,就是一种极大的“凶兆”。

到了宋徽宗在位期间,“黑眚”更是频繁现身,“至大观间,渐昼见”,“政和元年以后大作,每得人语声则出。先若列屋摧倒之声,其形廑丈余,仿佛如龟金眼,行动硁硁有声,黑气蒙之。不大了了,气之所及,腥雨四洒,兵刃皆不能施。又或变人形,亦或为驴。自春历夏,昼夜出无时”,因为其行踪怪异,刀枪不入,连御林军都不敢抓它。

从《宋史》描绘来看,“黑眚”外形多变,有时像龟有时像驴,体型庞大,每次出来都会伴随巨大的声响,和一阵朦朦胧胧的黑气,行动规律和外形特征都毫无规律可言。

这种奇特的“黑眚”到底是什么?其实“黑眚”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就记载,“眚,犹灾也”、《汉书》也有记载,“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黑眚”,意思是说,“黑眚”的出现,是上天用来预示人间巨大灾变的一种预兆。

从现代自然科学角度出发,“黑眚”这样奇特的怪兽,在现实中肯定是不存在的,没有哪一种生物符合这些特征。所谓“黑眚”,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古人在缺乏自然科学常识的条件下,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因而牵强附会编造出“黑眚”的传说。

另一种可能性更大,古人相信“天命有归”的说法,认为王朝兴起与覆灭之前都会出现“异象”,因而捕风捉影地把一些传言写入史书,让子虚乌有的“黑眚”堂而皇之出现在正史中,需要读者们有鉴别地阅读理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

北宋灭亡时有多屈辱,宫廷女子成金人胜利品,皇后为何直接自刎?

北宋经济虽然很昌盛,但是北宋的军事实力一直很弱,常年被周边国家欺辱,最后更是让那个辽国俘虏了北宋的皇室。这些北宋皇室被俘虏之后也是受到了虐待,帝王苟且偷生,就连帝王的皇后也是因为受不了牵羊礼而选择了自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北宋因为种种原因虽然有着非常强大的经济,但是军事实力一直都不强大。一个就是北宋开国帝王赵匡胤是兵变起家的,所以北宋一直都是重文轻武,目的就是想要不让武将的权力太大,威胁到皇权,但是这也导致了军事实力不强。还有就是没什么战斗支援,岳飞的岳家军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有很多的马匹,但是其他的军队就很好有马匹,这也就导致了北宋军事实力整体比较弱。

常年被大辽的军队欺负,最后更是导致了北宋的国都被攻占,国都的包括当时的帝王和太上皇,全都被俘虏到了大辽。

要知道成为了俘虏就算能够活下去也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尤其是古代的这些女子。北宋皇宫囊括了天下大半的美丽女子,这些女子在北宋国都被破之后就成为了金国人的俘虏,成为了他们的战利品,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不光是这样,当时这些人还被金国以牵羊礼来羞辱。这些北宋人不管男女衣服都统统扒光,之后再将活羊的皮刮掉。然后将血淋淋的羊皮盖在这些扒光衣服的人身上。要知道这些被俘虏的北宋人之前都是贵族,都是皇族,肯定是会受不了的。所以当时北宋的皇后也是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羞辱直接选择了自杀。

被文人们黑了数百年的明朝大太监,真实之身是什么?

太监汪直能够被人所熟知,一直是他身上所特有的权宦光芒,尤其是《龙门飞甲》之类影视剧的播出,使得汪直的形象瞬间变成另一个“魏忠贤”,而且人们总是把汪直和明英宗时期的王振、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相提并论,以至于形成对于汪直的刻板印象:提督西厂,左右朝政,威风凛凛

但在历史上汪直的权势根本没有办法和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三位大太监相比。王振等人嚣张跋扈,肆意横行,在党同伐异、屡行大狱、误国殃民方面劣迹斑斑,而汪直在历史上仅仅是提督西厂,而在实际上他管理西厂时间不到一年,此后一直在边境领兵作战,对于朝政实际上影响力并不大。



西厂成立与汪直汪直出生于广西桂平县大藤峡,生年不详。在明宪宗登基的第一年即成化元年(1465年),明朝大臣赵辅,韩雍带兵16万镇压大藤峡起义,在起义军被镇压后,一部分大藤峡瑶族儿童被阉割送入皇宫充当宦官,汪直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幼童,明孝宗朱祐樘的母亲纪氏也是在这次行动被俘入宫。

但是汪直比较幸运,他被选入万贵妃的昭德宫充当小内侍,由于靠近万贵妃,于是受到了万贵妃的宠信,而明宪宗在爱屋及乌的心理下把汪直升任为御马监太监。御马监是明朝宫廷十二监之一,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此外还有管理御马草场的职责,在当时可以与东厂抗衡,故而汪直年纪轻轻实际上已经位极人臣。



汪直被明宪宗启用设立西厂,则是在成化十二年出现的一些怪事所导致的:

《万历野获编》记载: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明宪宗前往大祀殿举行郊祀,祭祀皇天后土,但是这天明宪宗刚刚举行郊祀仪式,突然刮起了大风,气温瞬间变冷,几名旗手和乐官被活活冻死,这件事情引发了朝野诸多议论。 《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十二年(1476年)七月,北京西城区域突然出现黑眚伤人事件,黑眚是一种类似于黑狐的怪兽,此后在皇宫之中也出现了黑眚的踪影,这使得明宪宗十分忧惧。 《明史》记载:在成化十二年(1476年),一个名叫李子龙的道士自称精通法术,结交了太监韦舍,在太监韦舍的帮助下进入皇宫,后经人告发,李子龙和韦舍都被杀死。 在中国古代素有天人感应之说,当老天爷觉得天子皇帝不称职的时候,就会降下灾异,以此惊醒皇帝。而成化十二年的种种怪异事件使得明宪宗感觉自己的统治出现了状况,于是明宪宗让汪直带着一两个助手乔装出宫,替明宪宗侦查朝廷内外的秘密。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宪宗正式设立西厂侦查内外,汪直总领西厂。



西厂是一个被夸大的特务组织在西厂成立之初,汪直便整肃了两起大案。

杨晔杀人案。根据《謇斋琐缀录》记载,杨晔是明代“三杨”之一杨荣的曾孙,官居福建都指挥,但是杨晔和他的父亲杨泰两人横暴乡里,曾经把活人放在棺材里活埋,最后被仇家告状,接受到刑部、锦衣卫的逮捕令。杨晔害怕逃到京城投奔姐夫董璵,并且想要贿赂官员逃脱罪行。

董璵前去和西厂下属的锦衣卫百户韦瑛求情,结果韦瑛向汪直告发此事,最后汪直派人直接逮捕杨晔和董璵,并且搜出了二人试图贿赂官员的名单,这个名单上甚至有内阁首辅商辂的名字。但是由于这个受贿行动没有付诸实践,所以西厂搜不到财物,只能拷打杨晔和董璵,于是二人只好撒谎招供杨仕伟家中藏有贿赂准备的财产,杨仕伟立刻被逮捕。

最后杨晔因为酷刑死在了诏狱,杨泰被处以死刑,杨仕伟和董璵被贬官,杨家被抄家。杨晔杀人案直接使得官场的丑陋暴露在明宪宗眼前,明宪宗认为汪直雷厉风行办的不错,紧接着汪直又办了第二个案子,覃力朋杀人案。



覃力朋是明宪宗时期的南京镇守太监,位高权重,覃力朋在前往北京向明宪宗进行上供之后,在返回南京的途中,他弄了几百艘船装私盐运回南京,一路上骚扰民间,尤其是在到达武城县时,武城县的典吏率人查问情况,覃力朋害怕私盐的事情被人发现,和武城县的典吏发生冲突,他打掉了武城县典吏的几个牙齿,并且射杀一名典吏的随从。

这件事情很快被西厂的校尉侦查到了,于是汪直直接派人把覃力朋逮捕,押回北京审问。覃力朋最后是求救于司礼监,才得以躲过一劫,但是因此被免职,不再复用。覃力朋倒了之后,西厂在汪直的带领下开始肆无忌惮的抓人。但是西厂的行动引起了百官和权贵的恐慌,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内阁大臣商辂与万安、刘珝、刘吉上奏,明宪宗废除了西厂。

但是在一个月后,西厂复开,不过汪直管理了西厂不到一年,在成化十四年(1472年)后,汪直就前往边疆征战,只是挂了一个西厂厂公的名头,实际上西厂并不是由汪直直接统辖,所以并没有像刚刚成立时期那样肆无忌惮,只是人们心有余悸而已。



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群臣再次上奏,明宪宗下令废除西厂。这个运行只有6年的特务组织便宣告灭亡。所以西厂在影视剧中有被夸大的成分,在真实的历史上,西厂只是明宪宗用来侦查内外的工具,而且成立时间很短,并没有到达祸国殃民的地步。

汪直的边疆征战时期汪直在成化十四年(1472年)到成化十八年(1482)期间主要在辽东和西北征战,在辽东期间攻打的是女真人,在西北期间主要对付的是蒙古人,并且都取得边功,当然在这期间也有排除异己的行为,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功大于过。

汪直对于女真人的征剿

建州女真大约是明代宣德年间到达婆猪江和苏子河一带定居,在明英宗到景泰帝时期发展壮大,在明宪宗时期已经大肆抄掠明朝和朝鲜边境,尤其是明朝册封的建州左卫都督董山经常犯边,在成化三年(1467年),明宪宗派李秉和赵辅征剿建州女真,明军大获全胜,董山被被送往北京处决。

而然而建州女真在元气恢复之后,再次侵犯明朝和朝鲜边疆,最终明朝决定发动大军对建州女真进行清剿。而汪直也被明宪宗安排在在这次军事行动之中。汪直之所以被选定,是因为汪直亲信陈钺劝汪直建立边功,于是汪直请求明宪宗允许,最后成为继陈钺、朱永等明朝五路大军的一员统帅。

在明军清剿建州女真时,明朝也让朝鲜前去派兵前去攻打建州女真,这一次清剿再次大获全胜,建州女真也变得四分五裂,无法对于明朝形成有效的威胁,直到万历年间建州女真才再次兴起,不过那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



汪直与蒙古人的征战

明朝的边患主要是蒙古人引起的,在成化十六年(1480年),蒙古亦思马因部侵犯明朝边疆,和汪直交好的明朝名臣王越便联合汪直向明宪宗请求征剿蒙古亦思马因部,于是明宪宗决定发动大军进行对于蒙古人的打击。

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月,明宪宗命朱永为平虏将军、总兵官,由汪直监军,王越提督军务,前往讨亦思马因。汪直虽然是监军,但是对于王越的军事指挥却没有任何干涉。正月二十七日,王越率领的一支军队到达奔袭至威宁海,当时蒙古人并不知道明军来袭,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延汗巴图蒙克即小王子仅以身逃。

成化十七年(1481年)二月,蒙古人从海东山等地进入明朝境内抢掠,王越再次与汪直、朱永出大同,于黑石崖追击蒙古人,生擒十人,斩首一百十三级人,获马七百二十九匹,器械六千二百余件,蒙古人再次大败。成化十八年(1482年)六月,蒙古人再度入侵延绥等处,王越与汪直调兵援助,蒙古人再度大败。



但是汪直好运也到了尽头,多年在外的汪直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在朝廷的根基,尤其是汪直一手提拔的亲信尚铭因为办案没有通告汪直,汪直扬言报复,结果尚铭在明宪宗面前说坏话,他说汪直在外面说明宪宗在宫廷内的私密之事,明宪宗由此十分生气,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被调到南京御马监,接着被贬为奉御,此后再无声息

北宋皇宫出现“UFO和空中怪物”,《宋史》明确记载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岁月的流失,朝代也会发生更迭,其实这是有定数的。“国兴出忠臣,国败出妖孽”这是历史的规律,并非人力而为。每一朝每一代的出现和灭亡都会出现很多异象,用于警示世人,只是现代人不相信罢了。

北宋灭亡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皇宫大内出现了不明飞行物,大如苇席,夜间常常出现在皇帝的寝宫。不久,北宋第六任皇帝——宋神宗赵顼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宋史》记载:“元丰末,尝有物大如席,夜见寝殿上,而神宗崩。”

九岁的六皇子赵佣继位,更名赵煦,即大宋第七任皇帝宋哲宗。到了元符三年(1100年),怪物再度于夜间频现皇帝寝宫,正月十二日,赵煦暴病,不足九日而亡,年仅二十四岁。

“元符末,又数见,而哲宗崩。”

到了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年—1110年),“怪物”竟然在大白天出现。政和元年(1111年),怪物“大作”,听到人说话就出来,人们可以听到房倒屋塌的声音(“列屋摧倒之声”)。怪物有一丈多长,长得“仿佛如龟,金眼”,行动起来硁[kēng] 硁有声。“龟形怪”外表笼罩着一层黑气,具体长得什么样,肉眼看不太清楚。它凑近人的时候,腥血四处喷溅,侍卫靠近攻击,手中的兵刃奈何不了这怪物。

怪物还善于变化,一会儿变成人形,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头驴。从春天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季,昼夜不定时出没,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怪物就很少出现了。怪物经常出没掖庭、皇帝居住的内殿。开始的时候,人们很害怕,到了后期,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了。

(微信搜索 新正述传统文化 公众号 看更多好文)

又据《夷门志》记载:北宋宣和年间,宫中出现叫“猫”(音来)的物怪,“块然一物,无头眼手足,有毛如漆,中夜有声如雷”,每次出没时,徽宗亦回避,有时还移动至御座上,或至嫔妃的榻中睡,“以手抚之亦温暖,晓则自榻滚下而去,罔知所在”。

宣和七年(1125年)开始,怪物不再出现了。这一年,宋徽宗赵佶为了推卸责任,匆匆禅位长子赵桓,即宋钦宗。仅仅过了两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靖康之难,金人攻占汴京,太上皇和皇上父子双双成了金国人的俘虏。

南宋灭亡

《宋史》记载了南宋灭亡前天空变赤、流星坠海的异象。每当南宋试图反抗灭亡的命运,总会有飓风、黑气升空、风雨浓雾……出来。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赵昺崖山跳海亡命前一年,有一颗大的流星,从东南方,坠入海中,一千多颗小流星随它坠落,声响如雷。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军逼近南宋的都城——临安。南宋派陆秀夫等人作代表,到元军中,请求“称侄纳币”(作元朝的侄子、向元朝进贡钱币),元军不答应;南宋代表只好请求“称侄孙”(作元朝的侄孙子),元军不答应。南宋朝臣只好在5岁的宋恭帝的带领下献上传国玉玺,投降。但有的南宋遗臣仍组织人员抗拒元军。黄历二月,太阳中出现了“黑子”,肉眼望去,如同鹅蛋大。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6年)黄历八月,出现了“荧惑”星遮掩住月亮、天空变成赤色的天象变化。当月,南宋遗臣接连兵败。黄历十二月,南宋遗臣新立的9岁的皇帝赵是逃到“井澳”(地名)。但上天似乎要绝他的路,飓风吹坏了他乘坐的船,让他差点淹死因而病倒。次年黄历四月,赵是病逝。南宋遗臣只好另立7岁的卫王赵昺为皇帝。

黄历六月,小皇帝赵昺逃到崖山(今广东),有一颗大的流星,从东南方,坠入海中,一千多颗小流星随它坠落,声响如雷,片刻就停止了。这不祥之兆,昭示着小皇帝赵昺必定短命,而他的追随者必定送命。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8年)正月,元军兵至崖山。南宋遗臣张世杰把战船排列在海中,集结了一千多艘巨舰,用大铁索把巨舰贯穿起来,四周树起楼棚,如同城墙,让小皇帝赵昺居于其中。元军进攻巨舰,巨舰坚固不动。元军就用小船载着茅草,侵润上油脂,乘风纵火,发动火攻。巨舰都涂上了泥,绑缚了长木,不让火船靠近,火一时半会不能烧着巨舰。

当南宋遗臣为暂时阻止了元军的火攻而松口气时,离奇的事发生了。黄历二月,有黑气从崖山西面升起(“有黑气出山西”)。元军乘海水上潮时南北夹击。忽然宋军有一只战船的旗帜倒下了,宋军各战船的旗帜随后都倒下了。不详之兆太明显了。

到了傍晚,风雨大作,昏暗的浓雾弥漫四面八方,咫尺不能相辨。南宋遗臣陆秀夫逃到赵昺所在的船上,赵昺的船很大,并且与其他战船连锁在一起,无法开动,脱身无望。南宋遗臣把战船用铁索拴在一起,让所有大臣,共进退,却使南宋遗臣像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个也逃不了了。南宋遗臣陆秀夫只好背着小皇帝赵昺投入海中,后宫和遗臣大多跟着跳入海中。黄历二月初七,海上飘出十多万具浮尸。南宋于是彻底灭亡了。

《搜神记》记载的异象

《搜神记》中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吴国人,目击外星儿童的故事。书中记载,公元259年,吴国出现了一位长相怪异的儿童,他身高只有正常人的一半,穿着一身蓝色的长衫,眼睛能够发出光芒。这个蓝衣儿童亲口对吴国人说:我居住在星星上,今天有空下来看看。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就快结束了,魏国司马家族会统治天下。说完这个蓝衣儿童化成白光直冲高空,消失不见。4年后,刘禅投降,蜀国覆灭。17年后,孙皓投降,吴国也被吞并了。这个蓝衣儿童的预言,全都变成了现实。这个故事曾经在吴国流传甚广。

这朝代更迭前的种种异象,似乎在警示着什么。正如古代谶言一样,知道了又如何。天意难违,他们最终没能逃脱灭顶之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