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长孙皇后比肩,为何马秀英能成为大明王朝一代贤后?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朱元璋是一个当过乞丐,当过和尚,参加过造反,最后,逆袭成皇帝的传奇人物,用现代语言说,是一个励志的成功人士。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那么,朱元璋背后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好女人,支持他拼到万人之上的地步呢?这个女人不是别人,就是不裹足的大脚美女--马秀英。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尽管后宫佳丽无数,朝堂独断专行,但却对老妻子言听计从。对她的赞美,都可与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比肩了。那么,为何马秀英能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一代贤后呢?
马秀英从小就死了母亲,剩下父女俩过活。这么一个闺女,老爷子甚是疼爱,马秀英天资聪颖,不过,脾气很倔。马老爷子遭到仇家追杀,便把马秀英托付给了好友郭子兴。这郭子兴两口子,对这个乖巧的小姑娘,视如己出。平日里,教她认字,画画,刺绣,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姑娘渐渐成为了一个能读些史书,还能写会画,也能刺绣的大家闺秀。
这么一个好姑娘,就嫁给了当时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正在从军的朱元璋,而保媒的正是郭子兴两口子。因为,朱元璋的表现深得二位的满意。没想到,郭子兴不但是朱元璋承上启下的一位恩人,也是赐给他的这段传奇婚姻的人,着实让他大踏步了一下。
如果说朱元璋管前线,那么,马秀英则是后方的保障。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了,从此,朱元璋接过了帅旗。更让朱元璋高兴的是,马秀英终于与自己有了爱情的种子,她怀孕了。不过,家中虽有好事,可前线至关重要,高负荷的打仗,让这支部队用毅力撑着场面。
朱元璋为大局着想,愣是和士兵们同喝一碗粥,共保一座垒。而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马秀英更有大量,她牺牲小我,为了支持食不果腹地朱元璋部队。为了前线的生活保障,宁愿自己在后方饥肠辘辘也毫无怨言。
她不懂打仗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为了士兵们能打场胜仗,甘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帮士兵们缝缝补补,她还亲手锥鞋,干得井井有条,士兵们苦在身体,却甜在了心里。
直到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期间,陈友谅的军队在城外叫嚣,城内的军官百姓们都在准备逃难,紧要关头要是自己先乱了阵脚,会不攻自破的。此时,除了朱元璋在奋力抵抗,马秀英也展现了一名军事家的姿态,从自己家中拿出了钱财,犒劳士兵,让士兵更加感动,这才稳定了军心。有这样的老婆,能不打败陈友谅吗?
朱元璋的戎马生活基本结束了,一家人搬进了明亮的宫殿里,一个当上了皇帝,一个成为了皇后。而马皇后并不是居得华丽,忘记了曾经的风餐露宿。她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俭朴作风,粗衣粗茶,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感染周围的人们。
自从那个情窦初开的猛小子朱元璋,见了那虽为大脚的马秀英之后,这颗心就死死地拴在了她那里。马秀英看着这个心中的绩优股,抱着过上好日子的信心,与他一同打拼。可是,马秀英每每想到自己嫁人的时候,总是对自己母亲早逝,父亲跑路的那段身世,伤感至极。朱元璋见她总为这事伤心,待到封赏的时候,将娘家人也划了进来。可马秀英却坚决推辞,她是不想让外戚执政,以防祸乱。
可是,马秀英又有啥亲人可言?不过是朱元璋给她的一点心理安慰,便追封了马老爷子为徐王,母亲为夫人。并且设立了祠祭署,由于亲人严重地“缺斤少两”,竟让邻居们帮忙主持奉祀一事。
婚后,除了前阶段地艰苦创业不说,登上皇位的朱元璋,必然少不了三宫六院。由于,朱元璋夫妇的恩爱及患难与共,马秀英成为了正宫皇后,也就是明朝开国以来的天字第一号夫人。那么,后宫的事宜自然落在了马秀英的管理之中。马秀英是一个成功的后宫管理者,由于她热衷读史,经常取宋朝贤后的做法来参照。她们贤能的共同之处,往往用仁厚之道,作为安家之本。
家小的时候,有朱元璋的体贴牵挂;家大的时候,就要靠自己的臂膀牵挂后宫。后宫本身就是一个人多嘴杂的妇女圈子,少不了吱吱喳喳,以及嫉妒心。马皇后就深刻地理解女人们的这个弱点,为了让这些女人能安安稳稳地陪王伴驾。如果皇帝宠爱而封的嫔妃,马皇后都会入朝时以礼数相见。
自己做出一个合格妻子的典范给众嫔妃们看,什么事也为这些人担当着,成了一名宽厚仁慈的中宫领袖。后宫的这些妃子和宫人们在马皇后的带领下,相处的十分融洽,这无不体现着天字第一号的招牌魅力的所在。
说到底,马秀英从一个孤儿,到一个国母,靠的就是这一等一的人格魅力,不但朱元璋钦佩,并且服众后宫,汇泽天下。平日里,求贤护贤,在朱元璋发脾气时,劝诫朱元璋。
直到这位天字一号夫人离世之前,还在叮嘱朱元璋,要广纳贤士,好好处理朝政,子孙也这样走下去,让百姓和大臣们安泰。最后的一口气,吹在了朱元璋悲伤地脸上,从此,二人阴阳相隔,留下无尽的思念。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对这位伟大的贤后的崇高敬仰。
《朱元璋》是根据作家朱苏进历时三年撰写的大型历史正剧改编,由胡军、剧雪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本剧再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被创历程,再现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生。本剧大体贴近历史,对时代背景和事件叙述比较多,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比较丰满、真实,不过不少历史名将没有交代。
豆瓣评分:8.1
《传奇皇帝朱元璋》由陈宝国、徐帆等主演。全剧以朱元璋一生的历程为线索,描述了朱元璋从17岁到71岁的传奇人生,并再现了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该剧播出后褒贬不一,有些剧情不贴近历史,有些“正剧不正,戏说过多”的味道。剧情过多集中在儿女情长和后宫,对历史事件叙述太少。
豆瓣评分:6.6
《神机妙算刘伯温》是由何冰、于震、王刚、王姬等主演的古代传奇剧。讲述了明朝洪武年间刘伯温烟尘贪腐、智斗奸臣的故事。本剧剧情稍有拖拉,不过何冰和王刚的对手戏还是很有看头,演技持续在线。
豆瓣评分:7.2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是由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嘉靖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就此展开了明朝两个最高智慧的男人的对决。这部剧可以说是良心好剧,编剧一流、表演一流、镜头一流,配乐一流,当之无愧的国剧第一。
豆瓣评分:9.7
《万历首辅张居正》是由唐国强、冯远征、梅婷等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讲述了张居正在明朝万历年间推行万历新政从而使岌岌可危的明朝实现万历中兴的故事。该剧播出后也是褒贬不一。
豆瓣评分:6.3
《郑和下西洋》是由罗嘉良、唐国强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场景制作与景象非常逼真,不仅再现了明朝的航海技术,还展现了郑和如何穿越印度洋和打击海盗的激烈海战场面。
豆瓣评分:7.2
《大脚马皇后》是由吕丽萍、唐国强、高虎等主演的历史喜剧。该剧剧情设计精巧、活泼幽默、切合时弊、可视性强,吕丽萍的喜剧天分在这部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将一代贤后马秀英刻画得入木三分。
豆瓣评分:5.9
原标题:爱你敬你,只因你是最懂我的那个人
在很多人眼里,明太祖朱元璋实在算不得什么好人,他虽雄才大略,但生性猜忌,权力欲极强,做了皇帝之后不仅大权独揽,连小权也要揽。于臣属,稍有不满,便大加杀戮。最为人所诟病的是他大杀功臣,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株连残杀近五万人,几乎把满朝文武杀得精光。在他手下办事,真正是伴君如伴虎。
为何朱元璋如此残忍呢?在笔者看来,是由于他心中的自尊,扭曲的自尊,自卑的自尊。朱元璋祖上至少三代都是赤贫的佃农,他逢乱世,年幼时就沦为孤儿,大字不识一个,为了活命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最后加入红巾军,在风云际会之时脱颖而出,成为天下之主。人们只看到朱元璋为皇帝时的高高在上,鲜有人理解他贫贱时的艰辛和苦涩。
朱元璋年幼孤苦,为时代所弃,而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心中有恨,他恨贪官污吏,恨锦衣玉食之人,恨读书人,甚至恨任何他觉得胜过自己的人。在创业阶段他的这种脾气不能爆发出来,等到江山巩固,他便尽情发泄心中的积恨。
古代君王讲究“得民心,得天下”,而朱元璋的人生哲学则是“得天下者,尽可得”,他比谁都深刻地体会过这个社会的弱肉强食,所以在得权后以嘲弄般的残杀方式去报复这个社会。他杀人,并不只因为那个人犯了错,而是他想杀,杀了之后他会有一种权力满足感,而满足感之后又是长久的迷茫。说到底,朱元璋就是个心理疾病患者,一个可怜孤独的人。
一切的根源,只因为朱元璋觉得没有人懂他,哦,不,除了一个人——马秀英。一提到马秀英,朱元璋那畸形冷漠的脸上竟露出调皮和蔼的笑容,他立刻想到她的那一双大脚,最后大笑起来。那是由衷的快乐、舒然。马秀英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证明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绝对冷酷无情的人,她也是上天对朱元璋的最大恩赐。
朱元璋一辈子最爱有二:一是权力,二就是马秀英。在目空一切的朱元璋眼里,臣属官僚子民都算不得人,玩偶奴仆而已;而马秀英是人,是他一生最爱的原配妻子!
纵观朱元璋一生,始终敬爱着马皇后,三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他在外征战、杀戮、发怒,但到了马皇后面前,就只是一个丈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任何人违他的意他都会生气,甚至大开杀戒,唯独对马皇后,言听计从,呵护爱护。只因她是他一生的最爱,只因他在她那体会到人生最初的温暖,只因她是最懂他的那个人……
一.濠州姻缘牵 ? ?英雄得内助
元朝末年,蒙古人对汉人的民族压迫达到了极致,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也没了往日的威风,和契丹人、女真人一样,他们在汉文化的浸淫下迅速腐化,国家也搞得不成样子。
蒙古统治者压根就不把人当人,地方爆发叛乱,将领啥事不干,就去灾区抓几万灾民胡乱砍了头邀功。当时各地自然灾害不断,政府根本不会赈济,苛捐杂税还不减,发个善心救济点,还被官员给吞了。汉人低贱得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朱重八就生在这样的时代,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连做狗都不得”的时代。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又来蝗灾,接着又爆发瘟疫,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兄弟俩悲痛无助,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只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亲人安葬。为了活命,朱重八和哥嫂分开,各自逃生。
好死不如赖活,为了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朱重八去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他每天扫地、上香、打钟、洗衣、做饭,但仍时常遭到老和尚的责骂。后来寺里粮食也不多了,住持便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去。在那个很多人都吃不饱的年代里做乞丐可谓是难上难,而且行业竞争还那么激烈,万幸朱重八坚持了下来,活了下来。数年乞讨生涯,朱重八走了不少地方,开阔了眼界,也锻炼的心性。
1348年,朱重八回到皇觉寺。当时天下大乱,为了反抗元王朝的统治,各地起义军纷纷而起。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树起义旗,士兵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声势颇为浩大。定远郭子兴也起兵响应,占据濠州。
朱重八眼见天下乱局,有些心动,但也自叹无从施展作为,还是如往常一样,在寺里平淡过活。不久,朱重八收到了儿时伙伴汤和的信,邀他同去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朱重八有些犹豫,毕竟造反可是死罪,不可武断决定。但就在朱重八犹豫时,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此信,将去告密。朱重八大惊,一不做,二不休,收拾行囊立即投军。
当朱重八赶到郭子兴军营前时,还穿着和尚的破衲衣。他在营前大喊大叫,义军还以为他是奸细,立即把他给逮了起来。朱重八百般解释自己是来参军的,最后被绑到郭子兴的面前。《明史》记载朱重八“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可事实是朱重八长相奇丑,额头凸出,下巴凸出,活脱脱一鞋拔子脸,不过眉宇间有股不庸常的气质。郭子兴看到朱重八的这副尊容就乐了,估计是觉得可以辟邪,就把朱重八收为亲兵。
也许是对当大兵的福利非常满意,朱重八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大功小功立了一大堆。而且朱重八很会做人,从不独占军功,且所得战利品全上缴郭元帅,从不私吞。郭子兴很是欣赏,一高兴就把养马秀英许配给了朱重八。
朱重八从军前连肚子都填不饱,如今居然有了老婆,他高兴得都快懵了。可当马姑娘走到面前时,朱重八又有些挑剔了。原本以为郭元帅的养女会是个大家闺秀,现在一看完全搭不上边,虽说老朱也长得也不怎么样,但这马姑娘还是一双大脚哩。最要命的是朱重八分明感觉到马姑娘身上强大的气场,胜过一般须眉的巾帼英气,这让没见过大世面的朱重八有些慌。
马姑娘似乎看出了朱重八的心思,一点也不矜持地大步走到朱重八的面前,说道:“怎么,嫌弃我丑吗?你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朱重八苦笑。马姑娘接着说:“别看我脚大,走的路多,阅历广,一定会做好你的贤内助!”见朱重八不吱声,马姑娘有厉声说道:“郭元帅赐婚,你难道想违抗吗!”
马姑娘如此咄咄逼人地软硬兼施,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朱重八也哈哈大笑起来,他觉得这个女人蛮适合自己,不会装,很真实。
婚前,朱重八改名朱元璋,“朱”通“诛”,“元”即元朝的意思,璋,玉器。
新婚之夜,外面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可新房里的朱元璋想起死去的爹娘兄长,想去之前的苦日子,竟嚎啕大哭起来。
马姑娘自己掀掉红盖头,走到朱元璋的身边,轻轻地为他擦干眼泪。马姑娘说:“不要难过,再苦的日子都会过去的,凡事总要向前看。从今以后你不再是一个人,无论生死贵贱,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朱元璋望着眼前这个不太漂亮的妻子,心中倍感温暖,他觉得这个女人好像知道自己的心思,了解自己的一切。
马姑娘倒了两杯酒,拉朱元璋跪倒门前,说:“今天我们大婚,我们该给公公婆婆敬酒呢。”朱元璋脸上露出微笑,把妻子搂入怀中。接着,夫妻对饮,直喝得迷迷糊糊,朱元璋从未像今天这么开心,马姑娘也是生平第一次这么快意。
喝得兴起,马姑娘翘起她的大脚,笑着说:“我这双大脚可厉害了,行军从来不落人后,干活也不输于男人。嗨,丑八怪,你不会嫌弃我吧。”
“大脚婆娘,你不嫌弃我,我就不嫌弃你。”
“我虽是郭元帅的养女,他也对我很好,但是我这些年过得并不自在。我父母早亡,没有人逼我缠足,大家都把我当男人看,我也不在乎,可是哪个女人愿意做男人啊!”马姑娘说着竟哭了。
“老婆不哭,一切罪孽根源还是这蒙古鞑子,待你男人把他们都杀光了,迎你做皇后!从今以后,你也不是一个人了,我俩同是天涯沦落人,以后谁也不许离开谁!”朱元璋说。
“别吹牛了,还皇上皇后呢,两个人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我就心满意足了。就算你以后发达了,有了别的女人,我也不在乎,我也不好看,你只要别欺负我就好了!”马姑娘说。
“以后我要是欺负你我就是我的姓!”朱元璋有点急了。
“什么?”
“猪啊!”
哈哈。
二.相濡情以沫 ? ?携手共江湖
马姑娘确实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朱元璋,正如朱元璋所说,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天生就有种似曾相识惺惺相惜的感觉。马姑娘知道这是个要强的人,所以他不再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得强势;她知道这是个孤独的人,所以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精神上也极尽体贴;她知道这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所以在事业上她给予他有力的帮助;她也知道这是个深邃有谋的人,所以她总是委婉地劝丈夫克制,做一个贤主。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朱元璋,她的丈夫,她爱的男人。
而朱元璋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腰板比以前硬了,眼神里也闪着自信,真正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不再孤独,不再顾影自怜,他是个有家的人了,在外再残酷再累,回到家总是温暖的。他的那颗心终于有了归宿,马姑娘让他觉得做人原本也不累,幸福原来就是这种感觉。
古代贤后众多,大抵都是贤明有德,帮助皇帝稳住后宫,不惹事,不给皇帝添后顾之忧,而马姑娘在此基础上还要更胜一筹。在朱元璋创业的过程中,马姑娘充当了多种角色:秘书、军师、后勤部主任、妇联主席……她总是在朱元璋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朱元璋有力的帮助,让她的男人更加专注地去奋斗。马姑娘是名副其实的巾帼不让须眉,真正为朱元璋扛起了半边天。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逐步壮大,郭子兴对朱元璋有了忌惮之心,甚至有除掉他的想法。马姑娘意识到这点后,利用自己的身份,常常在义父义母面前说好话,并让朱元璋作出完全服从郭子兴的姿态来,这样朱元璋才得以保全。
后来郭子兴找朱元璋的茬,把他关了禁闭,让朱元璋面壁思过,还不给东西吃。马姑娘知道后非常担心,怕朱元璋饿着,偷偷去探望朱元璋,并且在怀里藏了几个刚烙好的烧饼。饿了好几天的朱元璋吃到香喷喷的烙饼时,哭得稀里哗啦的。这时马姑娘面露难色,一问才知道,原来这烙饼放在胸前,马姑娘胸部都被烫伤了,这下朱元璋更是感动的无以为报了。
有年朱元璋在外打仗,适逢那年饥荒,军中无粮,马姑娘自己忍饥挨饿,省吃俭用,把食物送到前线给丈夫。朱元璋又何尝不知道妻子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做了皇帝后,朱元璋还常在大臣们夸妻子的贤明,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马皇后总是谦虚地劝谏说:“我听说夫妻同甘共苦容易,君臣同甘共苦就比较难了,陛下不忘与我贫贱时的经历,希望也不要忘记与群臣共患难的时候。我哪里敢和长孙皇后比呢?”
相传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时,曾经被对方追击,陷入险境,是马姑娘背着朱元璋逃跑才得以活命。太子朱标以此为题材画了一幅画。马皇后去世后,太子和朱元璋常常意见相左,朱元璋追着儿子打,太子就故意把图像遗落在地。朱元璋看到图像,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和妻子的好,痛哭一场,再也不打儿子了。
当年朱元璋攻克太平城,马姑娘亲自带领将士的家属渡江犒劳,给士兵莫大的鼓舞。当时朱元璋的势力与陈友谅、张士诚相比并不算强大,又被二者夹在中间,战事不断。马姑娘带领士卒家属亲自为将士缝补衣物,照料他们的起居。陈友谅大军进攻龙湾,军情紧急,军心不稳,又是马姑娘把宫中钱物全部拿出来劳军,表明抗敌的决心,鼓舞了士气。同时,马姑娘也不忘提醒朱元璋“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当时的朱元璋还是很觉得有理的。
攻下元朝大都后,朱元璋尽得宫中宝物。马姑娘见到这些宝物,意味深长地对朱元璋说:“元朝有这些宝物却不能守住,可见这些东西很不可靠,而为君王的人,本身就有宝物了。”朱元璋回答说:“你说的宝物是不是贤才?”马姑娘说:“你能这么想,实在是万幸,希望你今后不要奢侈,不要忘了创业的艰难,与贤人共同治理天下。”朱元璋很是觉得有理,可是后来却没有这样去做。
后来马姑娘成了马皇后,她也不作威作福,摆皇后的架势,仍是一心一意地辅佐丈夫,管理后宫。朱元璋想寻找马家的后人大加封赏,被马皇后拒绝了,因为他深知外戚专权的弊端,不愿为丈夫添烦恼。再者,马家人除了她之外都早已在战乱中死光了。
作为女人,她毫无嫉妒之心,后妃中有生孩子的,她都要接到自己宫中亲自照料。她还常关心朱元璋的衣食起居,可谓无微不至,事必躬亲,一丝不苟。她听说元世祖的皇后用旧弓弦织成绸做衣服穿的故事,就命将宫中的废旧布料搜集起来,做成被盖、巾褥,送给孤寡老人。对于皇室子女,马皇后勉励他们学习,要求他们生活简朴,不忘先辈创业的艰难。
无论是作为妻子还是作为皇后,马皇后所做都几乎完美,纵观中国历史,就连长孙皇后恐怕也有所不及。她的确是上天对朱元璋的恩赐,正因为有马皇后的存在,朱元璋才能专心于政事。
三.刀下救贤才 ? ?千古说贤后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马皇后的担忧终于变成了现实。她多次劝说朱元璋不要滥杀大臣,要能和功臣同甘共苦,在创业时朱元璋尚能听,可是等到高高在上了,人的劣根性就暴露出来了。看到变得暴虐的丈夫一次又一次地杀功臣,马皇后是无奈的,她也深知自己是不能阻止的,不过她也尽了自己的力,凭着和朱元璋的情分挽救了很多人的命。
朱元璋后期杀人真可谓杀红了眼,几乎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而且株连起来很是恐怖,谁敢劝也是死,真是“挡他者死”!万幸他还认识马皇后,还念着马皇后的好,记着马皇后的恩,不管杀了多少人,朱元璋在马皇后面前总是含情脉脉,一脸和蔼。朱元璋什么都不在乎了,除了马皇后。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洪都保卫战中功勋卓著,但后来因为埋怨朱元璋封赏不均,密谋投靠张士诚。朱元璋知道后,要宰了朱文正。马皇后得知后,劝告朱元璋,朱文正有再大的错也是你的侄子,而且有大功,你兄长命苦早亡,请你不要杀他。朱元璋答应了。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义子,曾立功无数,是开国名将。朱元璋杀功臣时也想杀了李文忠。马皇后劝告朱元璋,人非草木,都要讲究亲情,文忠向来忠诚,看在你死去姐姐的份上,请不要杀他。朱元璋答应了。
明初文人之首宋濂因为孙子宋慎陷入胡惟庸案而获罪,朱元璋要杀宋濂,而宋濂早已高老还乡,跟胡党毫无牵涉,且又是太子的老师,朱元璋分明是杀人杀红了眼。马皇后第一次劝朱元璋,朱元璋不吭声,面有不快。夫妻吃饭的时候,马皇后不吃肉,朱元璋问他为何,马皇后说:“普通人家请一位先生,还知道终生不忘恩师的礼节,现在宋濂有罪,我不近荤酒,是为他祈福,希望他免祸。”朱元璋一听,叹了一口气,心软了下来,第二天就赦免了宋濂。
当时苏州有个巨富叫沈万三,是江南第一财主,听说朱元璋要建南京城,主动提出洪武门至水西门由他出资修筑。沈万三又要求犒赏军队,朱元璋问他:“我有雄狮百万,你能一一犒赏吗?”沈万三不知收敛,说道:“可以每人发一两银子,百万两银子还拿得出。”朱元璋天生就有仇富心理,看沈万三非常不顺眼,就加以乱民的罪名,想杀掉他。马皇后劝谏道:“沈万三虽然富国敌国,但他没有犯法,杀他没有道理,还是不杀的好。”朱元璋听从了,免沈万三一死。
这样一一求情,所救的人实在有限,所以马皇后始终请求朱元璋万事以法度行事,不要独断专行。宫中的太监侍女有服侍不周的,以朱元璋的脾气拉出去就杀,这个时候马皇后也会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让有司把人带走。朱元璋问她原因,马皇后说:“帝王不应该以一时的喜怒来定刑赏,盛怒之下,恐怕定罪就重了,还是交给相关部门按法律处置比较好。”
马皇后后来病重,自知时日无多,吃药也是无济于事的了。她怕自己死后朱元璋会迁怒于服侍的人,就将他们全部撤去了。朱元璋不解,她笑着说:生死由命。
四.爱人永别离 ? ?天地一孤鸿
《明史》记载,马皇后有五个儿子: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棢、明成祖朱棣以及周定王朱橚。对此史家颇有异议。据《南京太常寺志》记载,太子朱标、秦王和晋王都是淑妃李氏所生,而朱棣的生母则是高丽进贡给朱元璋的女子碽妃。朱棣冒称马皇后之子是因为他自卑,想攀马皇后这棵大树。而正史记载太子朱标为马皇后所生恐怕就是朱元璋的用意了。朱元璋中意朱标为皇位继承人,为马皇后着想,宣称马皇后是朱标的生母。这样一来,太子继承皇位后才会尽心孝顺马皇后。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突然生病,之后重病不起,不可一世的朱元璋立马慌了神。他停止收拾朝臣,开始为马皇后的病情担忧,求名医,祈祷。在此之前,朱元璋高高在上,以为天下尽在手,万事可随性而为,而此时他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他仿佛预见马皇后将要离开自己了,那个不是很漂亮的大脚女人就要不在了。几十年了,朱元璋早已习惯她的音容笑貌,习惯她在身边叮咛,习惯了她的照顾,习惯了她的拌嘴。朱元璋悲观地想象到没有了马皇后的日子,心儿跌进了黑洞,只剩下无助的呐喊。他从未像现在这般依恋马皇后,他觉得自己老了。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你朱元璋能耐再大,也无能为力。朱元璋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在病魔的折磨下渐渐消瘦,没了往日的神采,而他自己,能做的只有忧愁,呐喊,疯狂。
朱元璋不笨,虽不愿马皇后离去,但也清楚地知道时日无多了,他放下了一切,陪在马皇后的身边,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粗俗的朱元璋开始无微不至地照料起马皇后的生活起居来,喂药送食,做的一丝不苟,可是却做的十分蹩脚。这时朱元璋才知道照顾一个人其实没那么简单,想到马皇后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自己,更是唏嘘不已。朱元璋给马皇后讲故事,讲他们俩过去的故事,濠州相识、患难相扶、从征四方,点点滴滴朱元璋讲得是那么的专心。朱元璋从来都不是个恋旧的人,为了马皇后,他愿意再次回到过去。马皇后何尝舍得离去,只是生老病死如水东流,凡人实在无可奈何。她深情地望着床榻边这个她深爱的已经苍老的丈夫,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她一辈子都为他操心,临死了还不放心。想到这,马皇后有点笑自己傻,她问自己值不值,而朱元璋落在她脸上泪水告诉她,这个问题是多么的可笑多余!
“重八,不要再哭了,都不像个皇帝了!”
“我不哭,你的病就好了吗?”
“生死在天,人都有命,你是一国之君,要看开,你还有更多重要的事要做。”
“可是没有了你,你叫我怎么活!”
“傻瓜,离了我你照样能活。只要你不忘记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你永远在我的心底,谁也取代不了。”
“我的死请你不要迁怒医生和服侍我的人,也愿你将来能够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如此,我就无憾了。”
“你放心吧。”朱元璋一脸笃定。
马皇后含笑而终,天地之间留下了一个孑然清影,从此朱元璋像一只落单的孤鸿,在这世界上再也没了感情的寄托。
朱元璋在自己临死的时候嘱咐丧事要从简,可是对马皇后的丧事却是大大的铺张了一番,整个大明天下都为一代贤后的死而哀悼万分,朱元璋更是伤心欲绝,从此形如枯槁。马皇后之后,朱元璋在十六年内再没立过皇后,因为在朱元璋看来,皇后是妻子,是他的爱人,其他的女子只不过是玩物。而他的爱人,只有马皇后一人。
可惜的是朱元璋没有化悲痛为力量,而是化悲痛为更加的表态,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变本加厉的大加杀戮。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心力交瘁,病死在南京西宫,九泉之下得以与马皇后再遇。愿朱重八可以做回自己。若有来生,相信他定能与马皇后继续相扶相知,不负彼此。
孝贤纯皇后
名门淑女,中宫贤后
孝贤皇后,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二日,满洲镶黄旗。满洲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富察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太祖到世宗时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济济,名臣辈出,为大清多建功勋。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她的祖先旺吉努就率族众归附了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屡建战功。她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她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于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孝贤皇后的父亲李荣保是米思翰的第四子,官至察哈尔总管。她的伯父马齐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学士达23年之久,时间之长,在有清一代是罕见的。她的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深受的倚重。孝贤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端庄秀美文静的少女,具备成为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富察氏不仅聪明美丽,还非常温柔贤惠,她尽心尽意孝敬公婆,每日殷勤地问安侍膳,恪尽儿媳本分,与公婆的关系十分融洽,深受公婆的喜爱。乾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福晋、侧福晋、格格等十人。做了之后,又纳了不少妃嫔。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因皇后富察氏谥号为孝贤,故又被称为孝贤皇后。 乾隆曾盛赞孝贤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虽是对她的私心偏爱,也反映了在极度挑剔的完美主义者乾隆心目中,孝贤皇后是完美贤淑、不可超越的典范。同时他认为他能够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闲暇时间查阅典籍,全部是孝贤皇后的功劳:“朕躬揽万机,勤劳宵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 .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孝贤皇后虽出身名门望族,但并不是骄奢任性的女子,相反,她生性节俭,不喜奢华,平时在宫中的装饰打扮用品不是金玉珠翠,而是简简单单的通草绒花。有一次,乾隆对孝贤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现在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乾隆当时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但孝贤皇后却将乾隆的一席话深深记在心里,后来还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乾隆,以示不忘满洲本色。乾隆非常珍爱孝贤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孝贤皇后的节俭之风和不忘本色之心,深受乾隆的敬佩和尊重。 除了生性节俭之外,孝贤皇后对乾隆感情至深,爱护有加。一次,乾隆帝患上了严重的疖疮,经过多方医治,才渐渐初愈了,但御医一再叮嘱将养百日之后才能完全康复。孝贤皇后听说后,虽然每日要侍奉皇太后,处理六宫的繁杂事务,同时还要照顾教育子女,已经十分劳累了,但为了保证乾隆的绝对休养,不受外界的干扰,她就搬到了乾隆寝宫的外屋居住,随时端茶倒水,亲自喂汤喂,精心服侍了乾隆一百多天,直到看到乾隆确实康复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寝宫居住。乾隆病愈后,看到消瘦了许多的孝贤皇后,既心疼又感动,他觉得有孝贤皇后这样的贤妻,是他最大的福气。 孝贤皇后办事很有条理,主持后宫不偏不妒,对待太监宫女宽和仁慈,还把乾隆各位妃子所生的子女都视为己出,因而深得其他妃嫔的敬重,后宫上下都盛赞她的美德。有这样的贤后与和谐的宫闱环境,乾隆毫无内顾之忧,可以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乾隆认为这一切都是孝贤皇后的功劳,对她十分感激,把她视为难得的贤内助。除了对孝贤皇后的贤惠美德比较欣赏外,乾隆对她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她非常孝敬自己的生母崇庆皇太后。乾隆是个大孝子,对母亲的孝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出身满洲大族,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同族,其曾祖父是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的从兄弟额亦腾,但其父凌柱官位不高,仅为四品典仪,所以她出身不若孝贤皇后显赫,入侍雍王潜邸时位份不高,仅为格格。然而孝贤皇后生性纯孝,把皇太后侍候得十分周到,总是想方设法让老太太高兴,婆媳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宛如亲生母女一般。由此,乾隆对孝贤皇后十分感激,也更加爱护和敬重。 在史料中我们发现,马齐之女,孝贤皇后堂姐是康熙第十二子胤裪的嫡福晋富察氏,巧合的是,这位富察氏的两个嫡子也分别于4岁和3岁夭折。孝贤皇后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太宗十子韬塞之孙。乾隆在孝贤皇后生前和故去之后都格外恩厚皇后母家,孝贤皇后侄福隆安(傅恒子)娶和硕和嘉公主,永瑢娶孝贤皇后侄女(傅谦女)富察氏为嫡福晋,永瑆同样娶孝贤皇后侄女(傅恒女)为嫡福晋,后来这位嫡福晋的一个儿子还过继给了胤裪,另一个儿子绵懿过继给永璋,绵懿的嫡福晋是富察氏明兴(孝贤皇后侄)女。永瑆子绵傧次子奕霈娶富察氏博启图(皇后侄明瑞子)之女为嫡福晋。综上所述,富察氏家族已经和皇室结成了亲密的姻亲关系了。
长孙皇后
一代贤后
编辑本段汗青明文,溯古追风
皇后列传
《旧唐书》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晟妻,隋扬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后。少 好
读书,造次必循礼则。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后舅高士廉媵张氏,于后所宿舍外见大马,高二丈,鞍勒皆具,以告士廉。命筮之,遇《坤》之《泰》,筮者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变而之《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象》曰:后以辅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龙,《乾》之象也。马,《坤》之象也。变而为《泰》,天地交也。繇协于《归妹》,妇人之兆也。女处尊位,履中居顺也。此女贵不可言。”武德元年,册为秦王妃。时太宗功业既高,隐太子猜忌滋甚。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九年,册拜皇太子妃。 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司空、齐献公。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弥加礼待,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每请太宗厚加恩礼,位至监门将军。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待,情义深重,每言必候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仆射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嘘唏。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 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又著论驳汉明德马皇后,以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当朝贵盛,乃戒其龙马水车,此乃开其祸源而防其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闲耳。妇人著述无条贯,不欲至尊见之,慎勿言。”崩后,宫司以闻,太宗览而增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 《新唐书》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晟,字季,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 后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晟兄炽,为周通道馆学士。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太宗。后归宁,舅高士廉妾见大马二丈立后舍外,惧,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坤》顺承天,载物无疆;马,地类也;之《泰》,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又以辅相天地之宜。繇协《归妹》,妇人事也。女处尊位,履中而居顺,后妃象也。”时隐太子衅阋已构,后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及帝授甲宫中,后亲慰勉,士皆感奋。寻为皇太子妃,俄为皇后。 性约素,服御取给则止。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帝固要之,讫不对。后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请绳治,俟意解,徐为开治,终不令有冤;下嫔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视如所生;媵侍疾病,辍所御饮资之。下怀其仁。兄无忌,於帝本布衣交,以佐命为元功,出入卧内,帝将引以辅政,后固谓不可,乘间曰:“妾托体紫宫,尊贵已极,不愿私亲更据权於朝。汉之吕、霍,可以为诫。”帝不听,自用无忌为尚书仆射。后密谕令牢让,帝不获已,乃听,后喜见颜间。异母兄安业无行,父丧,逐后、无忌还外家。后贵,未尝以为言。擢位将军。后与李孝常等谋反,将诛,后叩头曰:“安业罪死无赦。然向遇妾不以慈,户知之;今论如法,人必谓妾释憾於兄,无乃为帝累乎!”遂得减流越巂。太子承乾乳媪请增东宫什器,后曰:“太子患无德与名,器何请为?” 从幸九成宫,方属疾,会柴绍等急变闻,帝甲而起,后舆疾以从,宫司谏止,后曰:“上震惊,吾可自安?”疾稍亟,太子欲请大赦,泛度道人,祓塞灾会。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为恶;使善无效,我尚何求?且赦令,国大事,佛、老异方教耳,皆上所不为,岂宜以吾乱天下法!”太子不敢奏,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帝嗟美。而群臣请遂赦,帝既许,后固争止。及大渐,与帝决,时玄龄小谴就第,后曰:“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於时,死不可以厚葬,愿因山为垅,无起坟,无用棺椁,器以瓦木,约费送终,是妾不见忘也。”又请帝纳忠容谏,勿受谗,省游畋作役,死无恨。崩,年三十六。 后尝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之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宫司以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曰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帝自著表序始末,揭陵左。上元中,益谥文德圣皇后。 《资治通鉴》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壶之中,刑无枉滥。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 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于后曰:“医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获冥福。”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奈何以吾一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 及疾笃,与上诀。时房玄龄以谴归第,后言于上曰:“玄龄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苟无大故,愿勿弃之。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仍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儿女辈不必令来,见其悲哀,徒乱人意。”因取衣中毒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己卯,崩于立政殿。 后尝采自古妇人得失事,为《女则》三十卷,又尝著论驳汉明德马后以不能抑退外亲,使当朝贵盛,徒戒其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开其祸败之源而防其末流也。及崩,宫司并《女则》奏之,上览之悲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乃召房玄龄,使复其位。 十一月,庚午,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将军段志玄、宇文士及分统士众出肃章门。帝夜使宫官至二人所,士及开营内之;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辨真伪。”竟留使者至明。帝闻而叹曰:“真将军也!” 帝复为文刻之石,称“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馀人,数十日而毕。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 上念后不已,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眊,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 《唐会要》 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山陵毕。陵在醴泉县,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元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16]文德皇后即元宫后,有五重石门,其门外于双栈道上起舍,宫人供养如平常。及太宗山陵毕,宫人欲依故事留栈道,惟旧山陵使阎立德奏曰:“元宫栈道,本留拟有今日,今既始终永毕,与前事不同。谨按故事,惟有寝宫安供养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望除栈道,固同山岳。”上呜咽不许,长孙无忌等援引礼经,重有表请,乃依奏。 《贞观政要》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九成宫醴泉铭》 [17]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无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魏郑公谏录》 ①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然永嘉公主即太宗之妹也。公曰:“不可。昔汉明帝欲封其子,云:‘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可半楚淮阳。’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即是礼有尊崇,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相逾越。”太宗然其言,入谓文德皇后曰:“我欲加长乐公主礼数,魏徵不肯。”文德皇后闻之,大喜,遣中使赍钱二十万,绢四百匹,诣公宅,宣令谓公曰:“比者常闻公中正而不能得见,今论长乐公主礼事,不许增加,始验従来所闻,信非虚妄。愿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闻公言,故令将物相赏。公有事即道,勿为形迹也。” ②魏王,文德皇后所生,太宗特所宠异。贵要言:三品以上多轻蔑王者。意欲诬毁公等以激怒太宗。太宗大怒,御齐政殿,引三品以上入,作色而言曰:“我有一口语,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我自不许儿子纵横,卿等何为蔑我儿邪?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拜谢。公正色而进曰:“当今群臣,必无敢轻魏王者。然在礼,臣子一也。传称:王人虽微,列诸侯之上,诸王用之为公卿,若不为公卿,则下土之诸侯也。今三品以上列为公卿,并天子大臣,陛下之所敬异。如其小小不是,魏王何得折辱?若国家纲纪替坏,臣所不知。以当今圣明,魏王岂得如此?且隋高祖不知礼义,宠纵诸子,使行无礼,寻皆罪黜,不可为法,亦何足道?”太宗闻之,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凡语理到,不可不服。朕之所言,身之私爱;魏徵所言,国家大法。朕向者忿怒,谓理在不疑;见魏徵所论,方始觉屈也。人君发言,亦何容易。” 《欧阳修集》 唐岑文本三龛记(贞观十五年)。右《三龛记》,唐兼中书侍郎岑文本撰,起居郎褚遂良书,字画尤奇伟。在河南龙门山,山夹伊水,东西可爱,俗谓其东曰香山,其西曰龙门。龙门山壁间凿石为佛像,大小数百,多后魏及唐时所造。惟此三龛像最大,乃魏王泰为长孙皇后造也。
阴丽华
史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马皇后,名秀英(1327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她就是明朝开国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秀英马皇后。本书通过梳理各类零散史料,围绕马皇后及其身边相关的人与事,勾勒出一位个性鲜明的皇后形象。
《明史》赞扬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5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