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中堂大人”,谁的地位最高?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朝入关以后,在政治构架上沿用了明朝的内阁制度,设立了内阁大学士。
虽然清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已经远远不能与明朝相提并论,但皇帝的正式诏书等均由内阁拟出,大臣们的正式奏章也全部递交到内阁。因此,内阁大学士仍然是名义上的丞相,官居极品(正一品),被尊称为“中堂大人”。
晚清时期的三大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官至大学士。
曾国藩于1854年创建训练出了一支湘军,并用了10多年的时间,平息了曾经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此后,曾国藩又开启并推动了洋务运动。对于晚清中国来说,曾国藩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因此,1867年6月,朝廷授予曾国藩为体仁阁大学士。1868年4月,朝廷颁发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
左宗棠带兵打仗比曾国藩还早。早在1852年,他就应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出山,以幕僚的身份协助防守长沙。之后,左宗棠参与平息太平天国运动、收复新疆、创建福州船政局等,居功至伟。因此,1874年8月,朝廷授予左宗棠为东阁大学士。
李鸿章是三大中兴名臣年纪最小的,领兵打仗的时候也最晚。当曾国藩和左宗棠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时,李鸿章还是曾国藩幕府一名负责出谋划策的幕僚。1861年,李鸿章才奉命招募组建了淮军,开始了他一生的功名。1868年,朝廷命李鸿章为协办大学士,1870年,朝廷命李鸿章为文华殿大学士。
那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正一品的大学士,他们的地位最高呢?
这得从清朝的内阁制度说起。清朝入关之初,设立了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中和殿大学士地位最高,东阁大学士地位最低。
乾隆时期,中和殿大学士被撤销,新设立了体仁阁大学士。于是,内阁就变成了“三殿三阁”的对称模式: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显而易见,这时候保和殿大学士的地位最高,相当于内阁首辅,一般人很少能够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雍正时期的重臣张廷玉、乾隆皇帝的宠臣讷亲、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的弟弟傅恒,都做过保和殿大学士。可是,在傅恒死后,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无人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
保和殿大学士相当于空置起来,文华殿大学士就成了内阁首辅。
这样一看,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的李鸿章,岂不成了地位最高的内阁首辅?
其实不然。当李鸿章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时,清廷考虑到曾国藩担任武英殿大学士的实际情况,改变了“游戏规则”,规定武英殿大学士列在班前。于是,武英殿大学士成了内阁首辅。
综上而言,曾国藩作为武英殿大学士,地位最高。李鸿章为文华殿大学士,地位次之。左宗棠为东阁大学士,地位最低。
其实,左宗棠差点没有获授东阁大学士。
原来,清朝时期一直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左宗棠年少成名,20岁就考取了举人,但此后三次入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发誓不再参考,于是左宗棠终生与进士无缘。
左宗棠始终对自己的举人身份耿耿于怀,于1874年担任陕甘总督期间奏报朝廷,请求辞职进京参加会试。慈禧太后哭笑不得,特地赏赐了他“同进士出身”,不久又补授为东阁大学士。
清朝最后四位名留千古的汉臣,他们各个都建立了不世之功,实现是清朝的中兴,那么到底谁的职位更高呢?
立下不世之功的名臣1.曾国藩,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
2.李鸿章,东宫三师,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
3.左宗棠,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二等恪靖侯。
4.张之洞,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
从职位上来讲这四位都是总督,从一品,大学士正一品。其中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地位最高,其次曾国藩是武英殿大学士,地位仅次之;张之洞是体仁阁大学士,地位更次;左宗棠是东阁大学士,地位最低。
清朝实行三殿三阁制,其顺序分别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论学历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他们都是进士出身,而只有左宗棠是举人出身,所以他排最末。
论职位,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对于汉臣来讲,爵位主要来自军功,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都曾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都是有军功的人,曾国藩作为湘军领袖是镇压太平天国第一人,左宗棠还有收复新疆功劳。所以两人在生前就已经被授予侯爵;李鸿章军功略逊,生前是伯爵,死后追一等侯爵;张之洞没有军功,故而没有爵位。
所以从爵位的角度来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签订不平等条约忍辱负重的李中堂李鸿章跟着慈禧混,创建了北洋水师、领导洋务运动,同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善长外交,被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近几年有?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将李鸿章形容为力挽狂澜的真英雄,而历史却将他视为丧权辱国的罪人,是卖国求荣的权臣。李鸿章被骂最多的是甲午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但是《马关条约》的签与不签,根本不是李鸿章之过,乃是战败之过。
李鸿章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他第一次签字开始,就注定了背负一世骂名。但历史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李鸿章,还会毫不留情地选择另外的一个?背锅侠?,这不是他的不幸,是那个时代的不幸。
勤奋自律,走上人生巅峰的?成功学之父--曾文正公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11月11日在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出生,考了七次才在21岁才考中秀才、相当于现代人高考参加了7年,23岁考中举人,27岁中进士。
曾国藩并不是什么天才,而且小时候读书很笨,正因为曾国藩知道自己资质不高,所以从来不用巧劲,该下苦功夫就下苦功夫,但是却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走入仕途,从翰林院检讨到二品侍郎,十年七次升迁。
曾国藩善长写日记反省自己的行为,他的日子中经常有:?今天没有忍住,又多吃了一块肥肉。今天居然又多看了几眼美女,真是色迷心窍这一类自我反思,骂自己的话。《曾国藩家书》成为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成功学洗脑勤奋上进的必读书,也在出版商的努力下大量出版发行,让曾国藩成为了勤奋改变命运的学习榜样。
重视工业、教育发展实干家张之洞张之洞是一个实干家,如果将李鸿章形容为大清国这个破旧大夏的?裱糊匠?,那张之洞就是设计师,李鸿章笑张之洞不切实际,张之洞笑李鸿章敝帚自珍,两人互不服气,互不买账。
毛主席对于他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推动曾这样评价:?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的贡献又岂止是重工业,他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发展基础教育需要普及小学,普及小学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员,张之洞非常重视基础师范教育。
他创办湖北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为湖北的近代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湖北的发展造就了大量人才。
保卫领土完整左宗棠前面三位的贡献都是对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李鸿章忍辱负重签订不平等条约,张之洞实干兴国,但唯左宗棠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而且?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左宗棠的战略眼光,在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性,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
四人在晚清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但是我个人最欣赏的还是曾国藩,他身上有着我们成千上万人的影子,普通,没有背景,但是勤奋,终生努力。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并不需要去学习天才的成功之路。
说起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史书上的一般默认的排名顺序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那么,这个排名和他们的官职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可以来详细看下:
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中的第一名,不仅是其他三位的前辈,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其他三位的半个伯乐,一手创立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官封一等毅勇侯、武英殿大学士,曾做过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死后谥号文正。
李鸿章: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淮军的创始人、洋务运动主要领袖之一,还建立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封一等肃毅伯、文华殿大学士,先后担任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死后谥号文忠。
左宗棠:曾国藩的幕僚之一,楚军创始人、洋务运动主要领袖之一,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官封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先后担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死后谥号文襄。
张之洞:洋务运动主要领袖之一,创办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汉阳钢铁厂,并在中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官封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历任山西巡抚、湖广总督、署两江总督,死后谥号文襄。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曾国藩最年长,其次是左宗棠,再次是李鸿章,张之洞最小。其中曾国藩和左宗棠平辈论交,李鸿章是学生辈,张之洞更是他们之中的晚辈。
其次,从他们死后清廷对他们的评价来看,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这是古往今来文官的最高评价,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不会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的。
在历史上能够获得这个谥号大臣,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范仲淹、司马光、耶律楚材、方孝孺、李东阳等。清廷愿意把这个?文正?的谥号赏给曾国藩,可见对他的认可。
至于李鸿章的?文忠?,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而左宗棠和张之洞的?文襄?,又比?文忠?稍逊色一点。从这层意义上说,在他们四人去世后,清廷给他们的盖棺定论就是曾国潘排名第一,李鸿章次之,左宗棠和张之洞再次之。
接来下,我们来重点看一下他们四人的官职大小:在清朝,我们在分析某个官员的官职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分别是大学士、总督和爵位。
大学士:清朝自乾隆改革官职以来,朝中大学士主要分为?三殿三阁?,即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从品级上讲,大学士都一样,均为正一品,但实际地位会有些许差别。从乾隆十三年开始,他们的排名一般是这样: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当时,曾国藩是武英殿大学士,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左宗棠是东阁大学士,张之洞是体仁阁大学士,所以单从大学士这个官职来说,李鸿章排名第一,曾国藩排名第二,左宗棠排名第三,张之洞排名第四。
总督:清代的总督一般为正二品,主要职责是统管一省或者两三省的军务、行政大权,所以总督往往是真正具有实权的封疆大吏。
在清朝的众多总督之中,按照地理位置等因素,其总督的地位也是有高有底。一般情况下,东三省总督是众多总督中地位最高的,往往只能由满清贵族才能担任,其次依次为直隶、两江、两广、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云贵等。
当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最高都担任过直隶总督,而左宗棠和张之洞最高只担任过两江总督,不过曾国藩相比于李鸿章,他还担任过两江总督,所以要胜李鸿章一筹。
同时,张之洞只是署两江总督,也就是暂时代理两江总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任职,所以要逊于左宗棠。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们四人按照总督官职的排名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爵位:清朝的爵位依然是按照?公、侯、伯、子、男?,其中每个爵位又分为三个等级。
曾国藩的爵位是一等毅勇侯,也就是一等侯爵;李鸿章的爵位是一等肃毅伯,相当于是一等伯爵;左宗棠的爵位是二等恪靖侯,也就是二等侯爵;张之洞着没有被封爵位。所以从爵位上说,他们四个人的排名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最后,我们把大学士、总督和爵位这三个官职综合起来排名:曾国藩在总督和爵位这两项中都排名第一,在大学士中排名第二。李鸿章在大学士中排名第一,在总督中排名第二,在爵位中排名第三。左宗棠在大学士和总督中都排名第三,在爵位中排名第二。张之洞则在这三项中都排名第四。所以从官职上来说,他们四人的排名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这四位按照官职大小排序的话就要了解他们那个时代清朝的官职等级。那么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清朝的官职,主要介绍这四位大臣曾担任的最高官职。
首先是大学士在清朝,自乾隆改制后,朝中大学士便以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这三殿三阁的官职名称定下来,大学士的官职都是正一品,但地位和实际权力还是有差别的,通常是以三殿三阁的高低顺序来体现大学士的职位大小,所以保和殿大学士地位最尊,东阁大学士地位最小。
其次是总督清代总督一般是正二品,加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另兼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总督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所以总督是具有实权的边疆大臣,清朝的众多总督中,按照地理位置等因素,东三省总督是众总督之首,下面依次是直隶,两江,两广,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云贵。
再次是荣誉衔东宫三师三少,到了清中晚期这就是体现荣誉的虚衔,按照地位的高低分别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还有爵位,按照高低是?公、侯、伯、子、男?,在清朝,自平定三藩后,汉人再无人能封王,所以汉人能得到的爵位最高就是公爵,事实上自雍正以后,也极少有汉臣能被封公,各个等级的爵位中具体也分?一,二,三?等级。
最后是谥号有功于社稷的大臣死后都会被皇帝赐予?谥号?,文臣谥号之首是?文正?,后面依次是文贞,文成,文忠,文襄等等,太多这里不再赘述,武将谥号之首是?武宁?,还有一种文武通用的谥号是?忠文?,?忠武?等等。
好了官职等级大体了解清楚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给这四人排名吧!
按照惯例,先看四人担任的官职
曾国藩,官至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追赠太子太傅。
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谥号?文忠?,追赠太子太傅。
左宗棠,官至两江总督、东阁大学士,封二等恪靖侯,谥号?文襄?,追赠太子太傅。
张之洞,官至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没有封爵,谥号?文襄?,追赠太子太保。
所以按照官职大小排名的话就是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按照爵位排名的话就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按照死后加封的荣誉排名的话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44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