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七十万大军来袭,宰相带着八万大军游山玩水,最后居然赢了

以史为鉴 2023-06-28 02:42:43

七十万大军来袭,宰相带着八万大军游山玩水,最后居然赢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谢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历史上最能夺人眼球的,自然是手握天下、呼风唤雨,好不威风的各位皇帝。可是皇帝不是那么好做的,龙椅经常会换主人,死于非命的比例还不低。

而对于某些高门豪族来说,这些都不是事。无论谁坐上龙椅,他们的地位照样稳如泰山,甚至皇帝还要来巴结他们。陈郡谢氏便是其中之一。

谢氏起源于曹魏时代的谢缵,虽然他的官位不高,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谢氏成为魏晋时期的官宦世家,有了跻身朝堂的资本。

在科举制大兴之前,历代的官位主要是由这些世家大族把持的。普通人家即使再有钱,如果得不到世家的认可,也很难做到中层以上的官位。

谢氏经过几代人的打拼,已经成为晋朝的名门望族,而真正让谢氏成为顶尖豪族的人是谢安。一开始,谢安对做官却是拒绝的。

谢安四岁时就得到众人的器重,认为他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可是,谢安不想做官,与王羲之等名士寄情于山水之间。被人催得实在是紧了,也仅仅做了一个多月,便辞职回家。朝廷一直想征召他入仕,统统被他拒绝。这种局面直到谢安四十多岁时才有所转变,起因是谢家在朝中没人了。

谢氏原先在朝廷中的核心人物是谢奕和谢万,他们是谢安的兄弟。公元358年,豫州刺史谢奕病故。谢万顶替谢奕的位置后,在北伐前燕的战争中,不战自溃,非常丢人。

这样一来,为了防止谢家的权势下滑,谢安便不得不出山,到权臣桓温的幕府中担任司马。从那时开始,仅三年的时间,谢安就升任吏部尚书,离丞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桓温废立皇帝,把持朝政,还设下鸿门宴,想除掉谢安等忠心晋朝的大臣,都被谢安一一化解。

桓温自觉病重,想走魏晋篡权的老路,向朝廷申请加九锡。谢安以修改奏折的名义,一直拖到桓温病死,这个九锡也没加成。

桓温一死,谢安终于成为宰相。在他的努力下,东晋进入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谢安组建了一支以北方流民为主的军队——北府兵。

建立前秦王朝的苻坚,初步统一北方后,开始把目光对准了东晋。公元383年,苻坚率70多万人马,号称百万,准备一举灭掉东晋,完成统一。

东晋能够拉出去的人马只有八万(七八万左右),前秦军队十分之一规模。东晋朝廷一片恐慌,只有谢安好像浑不在意。

他一边派自己的晚辈谢石、谢玄等人率精锐的北府兵迎战,一边镇定自若地游山玩水,没有把前秦的百万大军放在心上。大家看到宰相在此危局下,一点也不着急,似乎有了退敌良策,军心和民心都迅速稳定了下来。

前秦军队的兵力虽众,但是这支由各个被征服民族组成的军队,士气低迷,没有同仇敌忾的决心。战场上稍有异动,大家就想着怎么保命,没有决战的勇气。

而谢安的北府军渴望收复北方故土,军纪严明,又有多年与北方胡族军队战斗的经验。人数虽少,但战斗力高出前秦军队许多,求战的欲望也非常强烈。

两军在淝水展开史诗级别的大战。前秦大军自恃优势,特意让对方渡过河来,摆开队形再战。哪知,为了腾出空地的临时性后退,却引发了前秦军队的混乱。北府兵趁机向十倍于已的敌人,发起了总攻。

前秦大军溃败,草木皆兵,一代雄主苻坚的统一梦想被彻底打断。而谢玄派人向京城报捷时,谢安正在下棋。当众人都被这辉煌的胜利冲昏头脑时,谢安淡然地把棋给下完了。

直到客人全部告辞,谢安这才放开自己的情绪,兴奋地手舞足蹈,把木屐的屐齿都踩断了。淝水一战,谢家的声望由达到顶峰。

此后,谢安发现晋帝对自己有猜忌之心,便主动交出宰相重权,到地方上任职。公元385年,谢安在建康病重去世,被追封庐陵郡公。

谢氏正是从谢安开始,成为南方第二大豪门。从东晋到南朝的两百多年中,有12代100多人被载于史册。得到谢氏的支持,皇帝的位子才坐得安稳。皇帝想和谢氏攀亲,都不一定能被谢氏接纳。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谢氏不仅高官辈出,在文化方面也影响深远,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帮我编一个故事(好的有追加分喔)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
上了! 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 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
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战国时 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 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 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 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 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 旧恨又一举双得。 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 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 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
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 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 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 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

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且说田忌与 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 国邯郸, 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 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 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 退回大梁 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又后十三年,齐魏之 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革命军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军
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
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
讨对策,但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大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他说:“如今,清军人马众
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
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抗州。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形
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

翼王石达开急忙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诸王全将都认为这
是“围魏救赵”之计,有两位王爷亲率精兵突围,胜利是有把握的。可是洪秀全生
性喜欢猜疑,以为天京被围,形势险恶,怀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机脱逃,所以迟疑不
决,没有吭声。

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说道:“天王,天国
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达开也跪在天王面前,
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

洪秀全深受感动,终于同意照计而行。这年正月初二,正值过年,清军仗着人
多势众,已把天京团团围住,也就略有松懈。

这天半夜时分,李秀成、石达开各率一部人马,乘着黑夜,从敌人封锁薄弱的东南角突围出去。清将和春见是小股部队逃窜,也就没有追击。

二王突围后,分兵两路:李秀成奔杭州,石达开奔湖州。李秀成抵杭州城下,
见守备森严,他急令士兵攻城,但都被击退。原来这杭州是清军的重要粮草基地,
城内守军也有一万余人。他们只坚守城池,并不出城反攻。李秀成见三天三夜未能
攻下抗州,心中焦急。

突然天降大雨,城内守军见太平军久攻不下,都很疲惫,天又降雨,就都躲进
城堡休息,因为几天几夜没好生睡觉,倒在地上,就呼呼入睡。李秀成乘着雨夜,
派一千多名勇士,用云梯偷偷爬上城墙,等守城兵士惊醒,城门己经大开,李秀成
率部冲入城内,攻了杭州。

为了吸引围困天京的清军,李秀成下令焚烧清军的粮仓。和春闻讯,知道杭州
已失,断了后勤供应,急今副将张玉良率十万人马,火速回救杭州。洪秀全见清军
已分兵解救杭州,敌军正在调动,于是下令全线出击。李秀成攻下抗州,放火烧了
粮仓之后,火速回兵天京。石达开也率部回撒天京。两路兵马汇合一处,机智地绕
道而行,回避了张玉良回救抗州的部队,终于顺利地赶回天京。

此时城内城外的太平军对清军形成夹击之势,清兵始料不及,左冲右突,阵势
大乱,死伤六万余人,一败涂地。清军惨败,天京之围已解。短时期内,清军已无
力再打天京了。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
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
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

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
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
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
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
田常高兴地同意了。

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齐。
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
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

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
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
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 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
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图书及几员大将死
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
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
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
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满兵,声势浩大,锐不可挡,进犯明朝,志在必得。

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部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
十三比一,力量悬殊。

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满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的奋
勇抵抗,力挫骄横的满兵。袁崇焕乘满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
努尔哈赤,满军惨败。怒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攻占明朝的壮志难酬,羞愧
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辽定。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
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崇祯三年,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
由内蒙越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
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作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
即遭迎头痛击,满兵先锋巴添狼狈而逃。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
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

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
特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
和满州订下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
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
肆无忌惮,再也没有遇到哀崇焕这样的劲敌了。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
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
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
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
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
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
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
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
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
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
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
动的等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
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
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
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
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
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
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
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
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
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
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
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
放回越国。因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
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
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
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
靡奢侈, 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
正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
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
的典型战例。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帝即
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兖身上。多尔兖对中
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
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
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明
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
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
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硅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吴三桂本是
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
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
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满清,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兖闻讯,欣喜
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
山未定,于是多尔兖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
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
基础。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
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
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
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
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
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
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
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
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
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
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统治数十年, 民族英雄郑成功立志收复台湾。1661年4月,
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要占领台湾岛,赶走殖民军,必须先攻下
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郑成功亲自寻访熟悉地势的当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
只有两条航道可进:一条是攻南航道,这条道港阔水深,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又较
易登陆。荷兰殖民军在此设有重兵,工事坚固,炮台密集,对准海面,另一条是攻
北航通,直通鹿耳门。但是这条航道海水很浅,礁石密布,航通狭窄。殖民军还故
意凿沉一些船只,阻塞航道。他们认为这里无法登陆,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郑
成功又进一步了解到,这条航道虽浅,但海水涨潮时,仍可以通大船。于是决定趁
涨潮时先攻下鹿耳门,然后绕道从背后攻打赤嵌玻。

郑成功计划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浩浩荡荡,装作从南航道进攻。荷兰殖
民军急忙调集大批军队防守航道。为了迷惑敌人,郑成功的部队声威浩大,喊声震
天,炮火不断。这一下,郑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
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军以为平安无事。南航道激战正酣,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
郑成功率领主力战舰,人不知,鬼不觉,乘海水涨潮时机迅速登上鹿耳门,守军从
梦中惊醒,发现已被包围。郑成功乘胜进兵,从背后攻下赤嵌城。荷兰殖民军狼狈
逃窜,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唐朝安史之乱时,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明。唐将张巡忠于唐室,
不肯投敌。他率领二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县)。安禄山派降将令狐
潮率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敌众我寡,张巡虽取得几次突击出城袭击的小胜,但无
奈城中箭只越来越少,赶造不及。无有箭只,很难抵挡敌军攻城。张巡想起三国时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计。急命军中搜集秸草,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
披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为张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
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数十万支。令狐潮天明后,知已中计,气急败坏,后悔不迭。
第二天夜晚,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贼众见状。哈哈大笑。

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敌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
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营中大乱。

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分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得退守陈
留(今开封东南)。张巡巧用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

战国末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
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国的相国张仪是
个著名谋略家,他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再分别击之。秦王觉得有理,遂派张仅
出使楚国。

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于之地六百里(今河南淅川、内江
一带)送与楚国,只要楚能绝齐之盟。怀王一听,觉得有利可图:一得了地盘,二
削弱了齐国,三又可与强秦结盟。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怀王
派逢侯丑与张仪赴秦,签订条约。二人快到咸阳的时候,张仪假装喝醉酒,从车上
掉下来,回家养伤。逢侯丑只得在馆驿住下。过了几天,逢侯丑见不到张仪,只得
上书秦王。秦王回信说:既然有约定,寡人当然遵守。但是楚未绝齐,怎能随便签
约呢?

逢侯丑派人向楚怀王汇报,怀王哪里知道秦国早已设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齐国,
大骂齐王,于是齐国绝楚和秦。

这时,张仪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五,说:“咦,你怎么还没有回国?”
逢侯丑说:“正要同你一起去见秦王,谈送商于之地一事。”张仪却说:“这点小
事,不要秦王亲自央定。我当时已说将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王,我说了就成了。”
逢侯丑说:“你说的是商于六百里!”张仪故作惊讶:“哪里的话!秦国土地都是
征战所得,岂能随意送人?你们听错了吧!”

逢侯丑无奈,只得回报楚怀王。怀王大怒,发兵攻秦。可是现在秦齐已经结盟,
在两国夹击之下,楚军大败,秦军尽取汉中之地六百里。最后,怀王只得割地求和。

怀王中了张仪无中生有之计,不但没有得到好处,相反却丧失大片国土。

第八计 暗渡陈仓
此计是汉大将军韩信创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
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
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
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
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
争夺天下。

公元前206年, 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
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
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日要塞加紧防
范,阻拦汉军进攻。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
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
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一般来说,一个将领实施某一计谋取成功之后,敌方会吸取教训,防止再次上当。
因此,故伎重演,难度很大。古代军事奇才韩信,二施“暗渡陈仓”的计谋,玩弄
敌人于股掌之上,堪称一绝。楚汉相争,各路诸侯,自知力量不敌刘邦、项羽,他
们密切注意战争动向,寻找靠山。西魏王豹,本已投靠刘邦,后见汉兵受挫,就转
而投靠项羽,联楚反汉。大将军韩信举兵攻打西魏,大军进至黄河渡口临晋关(今
陕西大荔东)。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临晋关对岸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凭借黄
河天险,紧守度日,封锁临晋关河面,森严壁垒。

韩信深知,如果从临晋关渡河,损失太大,难以成功。他决定再施“暗渡陈仓”
的计谋。他佯装准备从临晋关渡河决战,调集人马,赶造船只,派人沿黄河上游察
看地形。经过认真调查韩信决定从黄河上游夏阳(今陕西韩城南)渡河,那里地势
险要,魏兵守备空虚。韩信一面命大军向夏口调集,一面佯装从临晋关渡河,派兵
丁擂鼓呐喊,推船入水,作出强攻的样子。魏军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就在汉军佯装
大举强渡的时候,汉军已在韩信率领下从夏阳渡河后,直取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等到西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汉军,已经来不及了。汉军生擒西魏王豹,占领
了西魏。

还有很多你自己看

/zh/book/zzbj/shanshiniu/36ji.html

宋神宗时期,宋军五路大军征讨西夏,为何惨败而回?

西夏立国以来,就与宋朝的战争不断,西夏李元昊时期更是打出了西夏的威风,西夏人数虽然不多,鼎盛时期人口不过300万。但西夏的体制可是全民皆兵,除了女人,男子15岁~60岁的男子遇到战争都要应征入伍。平时为民,战时为兵,遇到战事西夏便可以调动几十万大军,与宋朝永乐城之战更是调动了多达50万大军。西夏初期精锐部队更是令宋辽胆寒,?步跋子?、?铁鹞子?曾杀得宋军横尸遍野。

宋朝前期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宋军惨败。康定二年(1041年),好水川之战宋军败。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定川寨之战,宋朝又是败战。宋朝本以为西夏是青铜,没想到李元昊却是王者。

宋朝历代皇帝无论谁在台上,都把灭亡西夏作为一项使命任务。为什么这样恨西夏?首先西夏抢占了宋朝的灵州,让宋朝没有养马地,无法大力发展骑兵部队。西夏还切断了丝绸之路,让宋朝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断,让宋朝不得不将贸易重点放在海上,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

西夏立国不断骚扰宋朝,宋朝屡次出兵攻打西夏,损兵折将又打不赢,搞得劳民伤财,于是就与西夏和谈,给钱买和平。西夏本就贫瘠,常年的战争对它的经济打击更大,于是乐得其成。

不过西夏在实力恢复后,又恢复掠夺的本性,时不时骚扰一下宋朝,要求更多的好处令宋朝恼怒不已。西夏毅宗李谅祚死后,7岁的儿子李秉常继位,但权力掌控在母亲梁太后手中。梁太后是凉州汉人大族出身,在位期间,没有制定出一件利国利民的政策, 内部争斗不断,经济情况一团乱麻。

梁太后在党项族为统治主体的西夏中,为了得到党项贵族的认可和支持,缓解内部利益争夺,巩固统治地位。她拼命淡化自己的汉人身份,废除汉礼,恢复党项的蕃礼。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她借口宋朝种谔占领西夏重镇绥州不还和不允许宋夏私市为名,数次发动对宋朝的的战争。


而对宋朝的战争也加剧了西夏内部的不稳定,搞得民不聊生,经济凋敝。西夏李秉常十六岁本应亲政,梁太后仍然不放权,和其弟梁乙埋掌控着西夏政权。

李秉常想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单靠自己的力量显然做不到,西夏汉人将领李清建议借助宋朝的力量削弱梁氏的势力,李秉常派李清跟宋朝联系。可不想此等机密遭泄露,梁太后发动政变,李清被杀,惠宗李秉常被囚禁。皇帝居然被囚禁了,西夏国内顿时大乱,支持皇帝的势力忙于自保。这个消息传到了宋朝,宋神宗大喜,决定抓住这次机会,一举捣灭西夏。

宋神宗何来的勇气和力量要灭亡西夏呢?要知道宋朝初期军力也不弱,宋真宗、宋仁宗时候都灭不了西夏,只能委曲求全,花钱来买和平。但我们知道王安石变法就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经过改革后的北宋经济发展向好,承受战争的能力更强了。军队也经过一番改造,淘汰老弱病残,剔除不能打仗的一些军官。

尤其是王安石的保甲法,效果非常显著,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必须出一人农闲时进行军训,为宋朝储备了百万级别的后备兵源,随时可以征调入伍。王安石还精兵简政,将宋军数额从?凡一百十六万二千?减为?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裁军力度非常之大,放在现在也是一项了不起的事情。既节省了大量军费,还令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

战斗人员充足,战马粮草,宋神宗也舍得下本,千方百计养马和买马,强壮骑兵部队。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宋朝加固了沿边防御设施,大量增加战略物资粮草和武器储备。而且神宗也对军事非常重视,积极学习兵法,命国子监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统称《武经七书》,作为考选武举和教学之用。正因为有这些作为保障,神宗对对与西夏作战信心满满。


神宗要征伐西夏,宰辅大臣孙固、吕公著等人却并不支持,认为不可大举用兵,只可局部用兵削弱西夏分裂其国土即可,避免重蹈覆辙。神宗不听,决意征伐西夏,并亲自部署指挥作战。令鄜延、环庆、泾原、河东、熙河五路大军50万人待命出征,但不设大帅,由太监李宪统一协调指挥。

神宗这个部署体现了对武将的极端不信任,之前有宋朝大将不听他的诏令,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临机处置令他很不爽,对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他非常反感。所以这次出征,他重用他所信任的、能忠实执行他命令的李宪、王中正、高遵裕各负责一路或二路大军,李宪、王中正都是宦官,李宪还有些才能,王中正则是完全不懂军事,仗着皇帝的恩宠爬上高位。高遵裕也是无能之辈,嫉妒成性,不配做方面军司令,不得不说,宋神宗打仗用人糟糕透顶,为战争失败埋下了巨大隐患。


1081年,北宋王朝西北精锐几乎倾巢出动:熙河路经略使李宪领兵出熙河;鄜延路总管种谔领兵出鄜延;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领兵出环庆;泾原路副总管刘昌祚领兵出泾原;河东路经略使王中正领兵出河东。将士加上民夫组成的五十万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围攻西夏。

西夏方面闻宋大军来攻,梁太后向群臣询问如何应对。西夏多数将领主张正面力战,名将嵬名令公则认为应避宋军锋芒,诱敌深入,引宋军到兴州、灵州纵深,坚壁清野,切断宋军粮草,日久宋军自乱,梁太后听取了他的建议,后来战争的结果也证明了嵬名令公的老辣。


宋军方面,东线宋军最先出击。鄜延路总管种谔,招降愿意归顺的羌人部落,怕延误时机不等圣旨到,就出兵接应归顺的西夏部族,西夏骑兵狙击,种谔斩首西夏兵1000多,首战告捷打退西夏骑兵。种谔的果断作为让神宗再次不安,他不允许不听他指挥擅自行动,下诏令五路大军必须分别向李宪、王中正、高遵裕汇报统一行动。

种谔虽然受王中正节制,却极度反感太监,更不要说跟他合作了。 九月种谔围攻米脂城,西夏八万援军到来,种谔率军伏击,将西夏军斩为三节,首尾不能相顾,宋军从两山的高处冲下来,杀得西夏人仰马翻,几十里的山谷散落着西夏士兵的尸体,银水河都被染红了。此战西夏五千多人被杀,宋军缴获战马五千多匹,牛羊草畜铠甲数以万计。神宗皇帝非常高兴,派遣宦官谕示奖赏,同时解除王中正的职务。


神宗为什么要解除王中正的职务呢?王中正干得那些事简直荒唐之极。元丰四年,1081年九月,王中正率军出征,大言不惭号称代皇帝亲征,六万士兵,加上六万民夫(一说征调了11万)的征讨大军行走了数里就在白草坪扎营,快马禀告神宗,已进西夏羌贼国界。

出征20多天后,10多万大军只杀了30多个西夏人,粮草已尽,看到种谔立下大功,自己却寸功未立,无法向皇帝交差。王中正于是杀良冒功,杀进宥州将城中居民五百余家,全部屠杀。10几万人粮草将尽,他派兵去挖掘西夏藏匿的粮窖,却没得到一粒粮食。

王中正带领10多万大军在宋夏国境线上绕圈圈,吃不上饭又跑回宋境内。气得宋神宗直骂娘,东路大军的脸都让他丢尽了。不会打仗也就罢了,他还不敢与西夏交手,只会呵斥辱骂转运司官员,催促粮草,运粮的士兵和民夫冻僵在路边还没有死去,他手下一些士兵就已经急不可耐,像野兽般割肉分食。

王中正这次可彻底在众人面前现眼了,深入敌境,不找向导也不派出侦骑去侦查敌情,漫无目的的寻找敌人。他胆小如鼠,为防止西夏人袭击他的驻地。一到晚上二更,就让大军不许再烧火,敢动明火的一律杀无赦。好多士兵只能吃夹生饭,害得闹肚子。连军中驴叫也不行,怕暴露给西夏人。


最后王中正这一路,没打一场像样的仗,粮草耗光,十多万大军未战溃败,士兵死亡二万多,民夫死亡一万三千多人,四千匹战马,只剩两千,三千多头毛驴,一头也没回来,估计都被宰杀吃了,气得神宗才将他撤职了事。

东路的种谔9.3万大军,虽然攻占了银州、石州、夏州、等地,但粮草接应不上,加上一路天寒地冻,饥寒交迫,溃不成军,非战斗减员高达三分之二,撤退时只剩3万人。

东路大军算是废了,中线泾原路副总管刘昌祚是员猛将,率领五万人马进至磨脐隘,大战夏国相梁乙埋10万兵马,斩首3000多人,生擒西夏首领统军20多人,攻占鸣沙州,得西夏存粮一百万石。刘昌祚率军敢打敢拼,迅速杀到灵州城下,进军速度之快令西夏措手不及,灵州城门此时还未关闭。



刘昌祚正欲攻城,却接到了高遵裕的暂停攻城命令,说是西夏人已经和谈,等他大军到后再做计议。刘昌祚本想一鼓作气拿下灵州,但无奈受高遵裕的节制。而且高遵裕还是皇亲国戚,他是武烈王高琼之孙,神宗母亲高太后就是他的亲侄女,可见地位非常显赫。

刘昌祚只能委屈求全听从命令。高遵裕不让刘昌祚攻城,完全出于妒忌。此人气量狭小,眼看刘昌祚一路过关斩将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作为一路主将寸功未立,如果再让刘昌祚攻下灵州,他的脸面何在,这个功劳他要抢过来,却没想到正是由于他的狭隘无能,一招臭棋导致整个征伐西夏行动满盘皆输。

刘昌祚停下来等待高遵裕大军的到来,西夏灵州守军得以喘息,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西夏援军也向灵州赶来。

高遵裕率领番汉步骑八万七千,民夫九万五千人,浩浩荡荡来到灵州城下,西夏假意和谈,其实是拖延时间,做好守城的各方面准备,宋军傻傻等了5天,错失最好的进攻时机。刘昌祚建议攻打灵州外围的西夏军集结的东关镇渡口,消灭灵州外围的据点,敌人援军失去依托无力增援,灵州就变成一座孤城,粮草耗尽不攻自破。

但高遵裕不听忠言,一意孤行,缺乏攻城器械,就命军士负土堆积攻城,包围灵州18天毫无进展。对于攻城任务,高遵裕也只让本部兵马攻城,好将功劳据为己有,刘昌祚部忿忿不平。

刘昌祚以大局为重,将一路缴获的战利品进献给他,反被他认为是羞辱,恼怒让刘昌祚交出兵权,让姚麟接任,姚麟坚决不受才作罢。面对如此蛮不讲理不听良言,心胸狭窄的主将,刘昌祚也被气得病倒了。

宋军攻城不下,天气转寒,粮草也被西夏切断,西夏又坚壁清野,宋军就地搞不到粮食,天降大雪,饥寒交迫、将士士气低落。此时西夏这边使出一招毒计,梁太后下令掘七级渠,洪水灌淹宋营。七级渠高出地面丈余,连着黄河,源源不绝的黄河水倾泄而下,灵州城外顿成一片汪洋。宋军慌忙撤退,宋军逃出去的只剩下一万三千人,冻死、溺死者不计其数。高遵裕撤退时也不忘坑刘昌祚一把,让其断后,并将战败的罪责扣到刘昌祚头上。

西线主将李宪率领的熙秦七军和吐蕃兵三万,共计10万大军,攻克兰州,焚西夏南牟会行宫内殿及馆库,攻占完谷(今甘肃省愉中县境),获得大量窖藏粮食及武器,打败夏军统军仁多零丁,擒首领三人,斩首领20多人,杀西夏兵2000多人,夺取战马五百多匹,攻占西市新城。

虽然出征有功劳,但李宪缺乏大局观念,神宗命令他火速驰援灵州,与环庆、泾源两路回合,夺取灵州,他则忙于在兰州造帅府,对增援灵州毫无兴趣,在宋神宗严厉叱呵下,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动身救援灵州,路上遇到西夏人阻击行动迟缓,还没等到达灵州,高遵裕、刘昌祚两路大军就已经兵败,宋廷只得急令李宪的熙河路军返回。

自此,声势浩大的五路大军征伐西夏行动全线溃败,将士加上民夫损失40余万人,多数死于冻死、饿死、累死、淹死等非战斗减员,战场上一篇凄惨景象。宋朝诗人张舜民参与这场西征,作《西征诗》见证了战争的残酷:?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凭君莫上望乡台。?

五路大军征伐西夏,之所以失败有几大原因:

其一就是宋神宗用人不当,所托非人,不用精通军事,富有战斗经验的军事将领为主将,反而以自己的喜好任人为将,用他所信任的宦官李宪、王中正为主将,即使王中正毫无军事经验,只要听他的话就行。中路主将高遵裕妒贤嫉能,神宗母亲高太后就曾劝谏过神宗,说他这个叔叔气量狭小,不容别人功劳超过他,不宜作为一路主将,神宗不听还是让高遵裕担当这个重要的职位。

其二不设主帅,五路大军各自为战,不仅不配合还互相掣肘,神宗虽然让李宪节制诸路,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五军统帅,而李宪也不是善类,没有大局观,只想着自己立功。实际上真正的统帅是神宗自己。说到底还是重文轻武的体制问题,怕武将功高盖主。宋朝不是没有名将能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帅才,皇帝却不敢用。其实不设主帅,枢密副使孙固出征前就进言神宗:?重兵五路并进,而无大帅,就使成功,兵必为乱?,五路伐夏失败后,宋神宗才后悔没有听孙固的建议。

其三就是宋神宗的亲自指挥毫无意义,宋神宗虽然学习了兵法,但也是纸上谈兵,在地图上指挥作战还可以。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古代通讯又落后,不能实时掌控战局,他的一些诏令下发到前线的时候就已经不合时宜了。宋军虽然规模庞大,但多数是步兵,行动缓慢,辎重众多,而西夏骑兵行动迅速,在宋军五路大军中穿插迂回,随时可以打了宋军就撤,而宋军却追赶不上,找不到西夏主力决战,只能被动应战。5路大军打下西夏一些城池,西夏虽然损失很大,但西夏主力部队,尤其是30万骑兵损失轻微。

其四、就是后勤准备不足,这也是伐夏战争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除了西线李宪率领的熙秦七军和吐蕃兵三万,获得大量窖藏粮食,暂时不受困于后勤粮草的不足,其他四路大军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败于粮草的枯竭。尽管战前宋朝上下做了大量准备,光是民夫就征调了超过20万从军。

西征路途艰险,要越过高山、戈壁、沙漠数百里,转运庞大笨重的辎重非常辛苦,大雪冰冻,寒冷天气折磨着西征大军,饥寒交迫疾病,令士兵和民夫大量减员,很多人倒毙在路上,大量的民夫逃亡。宋朝廷只能不断补充人力转运粮食,但还是捉襟见肘,无奈中甚至征调女子上阵运粮。

天气原因还不算,西夏诱宋军深入兴州、灵州腹地,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让宋军无法就地取粮。利用优势机动性强的骑兵部队,切断宋军的补给线,几十万大军在贫瘠的西北就地征粮也完全行不通,只能无奈撤退。单是这一条就注定了宋军无法快速灭亡西夏,一不小心就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


可见,宋枢密副使孙固坚决不同意大举西征,而是劝告神宗采取分裂蚕食西夏,压缩西夏生存空间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打了败仗,自然要追责。1082年正月,宋神宗下令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高遵裕贬为郢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再任用,种谔、刘昌祚、王中正受到降职处罚。王中正带领十几万人马到西夏瞎逛,不仅毫无建树,还杀良冒功罪大恶极;没有同西夏军进行像样的战斗,却造成宋军民夫3万人多人伤亡,百官唾沫星能把他淹死,神宗对他只是降职处理处罚太轻了。

对于李宪,虽然保住了本部兵马,但枢密副使孙固认为李宪没能按时与环庆、泾原路、二路大军会师灵州,按律当斩;李宪上疏神宗,说自己开发兰州、会州有功,只是由于中途受到西夏兵的阻截才没能按时到达灵州,事出有因,神宗偏袒李宪,判其无罪。

这几路刘昌祚最为冤枉,受高遵裕牵连,刘昌祚当了替罪羊,被贬三级。连他手下的将士也非常不服气,通过各种渠道,反应他们在西征途中立下的战功,神宗经过调查发现刘昌祚确实有突出战功,是自己冤枉人家了,于是诏令加恩补发赏赐在磨脐隘立功的刘昌祚将士,刘昌祚也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原职,命令泾原路镇戎、定川等四寨各驻一军,由刘昌祚统领。

此战后,神宗也终于明白与强悍的西夏骑兵对抗,深入敌境不是良策,用城堡的战术层层推进,一点点挤压西夏的势力范围才是最佳方案,于是在泾原、环庆两路大兴土木,建立十几座城堡,逼近西夏的灵州兴州,对西夏形成压制之势。虽有永乐城惨败,但最终在宋哲宗时期,名将章楶将这种战术发扬光大,大破西夏50万大军,这是用40万宋朝军民的伤亡,换来的惨重经验和教训。

谁知道 谢安 是谁

隐居生活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祖谢缵,曹
魏时任过长安典农中郎将(据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四编·补遗》所收“谢
府君神道”);祖父谢衡,是西晋有名的儒学家,“博物多闻”,“以儒素
显”,任过博士祭酒、太子少傅、散骑常侍一类的文官。父亲谢裒(一作褒),
永嘉之乱时携家南渡,在东晋政府中担任过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谢安出
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
良好的修养。四岁时,谯郡的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此儿风神秀
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王承,东晋初年名士)。”当时的宰相王导也很器
重谢安,青少年时代的谢安就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当时社会名
流如刘真长、王羲之、王蒙、支遁等都对谢安有很高的评价。因此,社会上
把谢安看作安民救世的人物。但谢安早年无意仕宦,朝廷公府虽屡次召辟他
出来做官,都被他以身体不好为借口辞退。他寓居在会稽的东山(今浙江上
虞县一带),经常与王羲之、支遁、许询等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咏文,过
着逸士一般的悠闲生活。咸康中,在扬州刺史庾冰的强迫下,不得已出任为
庾冰的僚属,但只一个月左右,便又辞职回家。后吏部尚书范汪提名谢安任
吏部郎,谢安即写信拒绝。御史中丞周闵奏谢安被召,历年不到任,应禁锢
终身。经皇帝下诏才赦免。谢安堂兄谢尚任豫州刺史,都督豫、冀、幽、并
四州军事,握有相当的军政大权。升平元年(357)谢尚死,谢安的哥哥谢奕
接任谢尚的官职。次年,谢奕也死去,其职由谢安的弟弟谢万接任。谢氏一
家,屡出大官,家门富贵,只有谢安一人隐退。谢安妻子是名士刘惔的妹妹,
也是名门闺秀,问谢安为什么不出来做官,谢安轻蔑地说:“恐怕免不了要
出来的。”谢安隐居时,每外出游玩,常带妓女相随,司马昱(后即位为简
文帝)当时任宰相,听后说:“谢安既然肯与人同乐,也不会不与人同忧,
召他会出来的。”果不其然,谢安还是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对政局有明智的
见解。隐居时,亦常常协助兄弟从政。谢万任吴兴郡太守时,谢安随万赴任。
谢万有时贪睡,谢安便往床前,手叩屏风呼他起来理事(《太平御览》卷七
○一引《俗说》)。升平三年,谢万奉命讨伐前燕,谢安也随军北上。谢万
为人傲慢,谢安便劝他说:“你身为元帅,应常常关心手下将领,使大家齐
心协力,哪里有像你这样傲慢而能成事的呢?”谢万不听,反而每称诸将为
“劲卒”,手下的人都对他很不满。谢安十分着急,亲自登门拜访谢万的部
将,对他们厚相逊谢亲托,自队帅以下无一例外,深得人心。后谢万战败,
手下本欲乘机起事,因念及谢安的缘故才作罢。

出山入仕
升平三年,谢安的名声愈来愈大,甚至有人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
生何!”谢万兵败被革职,谢氏兄弟再无人担任高官,为避免门户中衰,谢
安便毅然决定出仕。升平四年八月,谢安出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当时
年已四十了。桓温得谢安为僚属,十分高兴。对左右的随从说:“你们可曾
在我的僚属中见过这样有才能的人?”谢安最初官职不高,但颇有威望。曾
推荐门生几十人给田曹中郎将赵悦子录用,赵悦子上报桓温,桓温让他录用
一半,但赵悦子认为:“当年谢安在东山时,官府名流屡次催逼,惟恐他不
关心政局人事,今天他自己从乡选举士,哪里有反而不用的道理。”于是,
全部录用。
升平五年,谢万病逝,谢安归郡赴葬。不久,转任吴兴太守。在职期间,
无重大建树,但为政清平。后人思念他,立了“吴兴太守谢安碑”(见陆心
源《吴兴金石记》)。咸安元年(371),升为侍中。这一年,桓温废海西公,
改立司马昱,为简文帝。简文帝风姿优美,喜儒学、玄学,颇勤于政务。但
无济世大略。谢安将他看作惠帝之流,只能清谈而已。二年,转任吏部尚书、
中护军。七月,简文帝去世,太子司马曜继位,为孝武帝。桓温原以为简文
帝临终会禅位给自己,不然,也会让他居摄政事,协助太子从政。简文帝原
也有这种打算,但由于王坦之、王彪之等人的反对才作罢。桓温怀疑是谢安、
王坦之从中作梗,对他俩怀恨于心。宁康元年(373)二月,桓温从姑孰入朝,
驻扎于新亭,大列兵卫,传说要见王坦之和谢安。当时传说桓温要杀王、谢,
取司马氏而代之。王坦之十分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神色不变说:“晋
室存亡决定于我们这一次的行事。”便与王坦之去新亭见桓温。朝廷百官都
排列在道路两旁拜见桓温,王坦之吓出一身冷汗,连朝见用的手版也颠倒了。
谢安却从容镇定。王坦之原来名望与谢安不相上下,至此,人们莫不称赞谢
安胜于王坦之。
宁康初,桓温大权在握,威行内外,孝武帝软弱无能,政不己出,全赖
谢安、王坦之等大臣尽忠臣辅,维持政局平衡,使桓温始终不能取司马氏而
代之。桓温一再催促朝廷授给他加九锡殊礼,记室袁宏起草了礼文,文采甚
美,当时桓温已重病在身,谢安故意缓行其事,每次袁宏呈草稿上来,都要
他修改,一连修改了几次仍不能定稿。袁宏不明其意,问仆射王彪之。彪之
说:“桓温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不会久于人世,文稿还可拖延些时日。”果
然,这一年七月,桓温便病故了,加九锡的事便不了了之。
桓温死后,桓氏势力仍十分强盛。其弟桓冲、桓豁,侄儿桓石秀操纵着
扬、荆、江等军事重镇。谢安为了避免朝政大权落入桓氏手中,让崇德褚太
后出来临朝听政。褚太后是谢安堂姐的女儿,她的临朝对谢安很有利。不久,
谢安升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与尚书令王彪之共掌朝政。宁康二
年,中书令王坦之出任徐、兖二州刺史,谢安又兼统中书省,成为实际决策
者。当时,北方的前秦、前燕等少数民族政权强盛,不断侵扰东晋边境,国
内宗室司马道子弄权,大族如王、桓诸族恃强抗衡。鉴于这种国情,谢安对
外采取和靖政策,尽量减少武力冲突;对内施行德政,文武用命,富国强兵,
同时维持各大族之间及大族与皇室之间的势力平衡。如扬、荆、徐、兖四大
重镇,前二镇握于桓氏手中,后二镇则为太原王氏所操纵。宁康三年,王坦
之卒,谢安即以徐州授桓冲,自领扬州刺史,首先夺得对京师威胁最大的军
镇。当时,太原王蕴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而受皇帝的信宠,谢安不久又解桓冲
的徐州授王蕴,既间疏王蕴和皇帝的关系,又削弱桓氏的兵权,也使太原王
氏再握军镇,达到各大族势力基本上平衡。与此同时,又注意不过分伤害大
族的既得利益,乃奏请追封晋初开国功臣的后裔,兴亡继绝。永嘉时,大量
北民南渡,大族兼并流民为部曲,不立户籍。桓温执政时,曾行土断,三吴
首当其冲,被括逃户多流入京师。有人主张彻底搜索,谢安不许,认为应以
德政抚民,不行烦细苛政,加上强寇压境,不宜扰乱民心,故回答说:“京
师若容不了这些人,何以称为京师?”(古义京曰大,师曰众)史称谢安“弘
以大纲”“不存小察”,基本上类同于王导的施政措施。王导晚年不复理事,
行无为之政,死后庾冰继任,则纲密刑峻,殷羡认为庾冰之政虽纲目不失,
终是小道,不如王导之政。谢安十分欣赏和赞同这一评价。因为谢安为政宽
恕,事从简易。人们都称赞他政如王导而文雅则胜过王导。

淝水大捷
太元元年(376),谢安进位中书监、录尚书事。二年,又加司徒,谢安
谦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徐、兖、豫、青五州军事。当时,前秦屡扰
晋境,朝廷下令招求可以镇守北方防线的文武良将。谢安推荐自己的侄儿谢
玄。有人讥诽谢安用人唯亲。中书郎郗超虽与谢安有怨隙,闻此事后叹息说:
“谢安能不怕他人讥诽而举荐自己的亲戚,真是明智。谢玄是有才能的人,
必不辜负谢安的期望。”果然,谢玄任兖州刺史后,在京口组成“北府兵”,
精锐无比,成为东晋最强劲的武力。太元四年,出镇广陵,命令儿子谢琰进
攻彭城,获胜而归。太元五年,进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元八年,前秦苻坚亲率六十万大军南侵,水陆并进,直逼淝水,京师
为之震惊。谢安任命自己的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侄儿谢玄为前锋都督,
儿子谢琰辅国将军与西中郎将桓伊等率八万精兵拒敌。敌我兵力悬殊,人心
惶惶。战前,谢玄前来请问战略战术。谢安却说:“朝廷已另有旨安排。”
谢玄亦不敢追问。谢安泰然无异常日,命驾车出游,与亲朋好友欢聚,还跟
谢玄一起围棋赌别墅。谢安平日棋技不如谢玄,但这一天谢玄心里慌乱,竟
输给了谢安。下完棋,又在别墅附近游览山水,至夜晚才回来。西线的桓冲
十分担忧,从荆州派来三千精兵帮助保卫京师。谢安却不接受,说:“朝廷
已有退敌之计,无须补充兵力,西边防线也很重要,不宜随便抽调军队。”
桓冲对手下的人叹息说:“今大敌当前,宰相只顾游山玩水,又派年轻不懂
事的青年将领上前线,敌众我寡,东晋灭亡无疑了。”谁知谢安早已成竹在
胸,欲稳定民心,才故意装出若无其事,以博奕游玩托情,暗中却运筹帷幄。
十月决战前夕,召来诸将,面授机宜。淝水一战,晋军大破秦军,捷报传来,
谢安正与客人围棋,接信看后放在一边,照旧下棋。客人询问何事,谢安才
慢慢回答:“子侄们已打败了秦军。”下完棋回家,由于心中极度高兴,过
门槛时碰折了屐齿都不知道。这种操胜负于谈笑之间的风度和喜怒不形于色
的修养,在社会上广为传颂。

晚年
桓冲得知谢氏诸将已破秦军,既妒忌谢氏的胜利,又后悔当初失言,加
上自己镇守西线,历年败于后燕军队,羞愤交加,太元九年二月发病而死。
荆、江二州刺史缺任,谢玄新立大功,朝廷上下都认为应把这二个重要军职
授与谢玄。但谢安一来感到自己家族功名太盛,战后,谢石进位尚书令,太
元九年谢安进位太保,若谢玄再出任西线重镇,一家揽尽全国军政大权,容
易成为众矢之的;二来担心尚有一定势力的桓氏一旦失去重要官职,会怨恨
而起事。因此,将荆州授与了桓冲侄儿桓石民,任命石民的弟弟桓石虔为豫
州刺史,桓冲的孙子桓伊则为江州刺史。谢安一直注意维持各大族之间的势
力平衡,既不过分削弱,也不让其过分膨胀,即使对自己的家族,也不例外。
因此,谢安当政期间,政局比较稳定,国力发展较快,南北对峙的局面,也
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谢安虽小心处事,但由于名高权重,难免引起一些人的妒忌。谢安女婿
王国宝,是太原王坦之的儿子,不学无术,谢安十分讨厌他,只任命他当尚
书郎。王国宝自以为出身名门,理应任清要官职,不愿任尚书郎,辞职不干,
并积怨于谢安。王国宝的堂妹是司马道子的王妃,道子与孝武帝是投机的酒
徒。因此,王国宝谄媚司马道子,让他在皇帝面前离间谢安。孝武帝于是逐
渐不信任谢安,转而宠用司马道子。淝水战后,谢安功名大盛,孝武帝心有
忌惮,加以道子离间,由是疏远。九年三月,又升谢安为太保,进一步将他
架空。谢安也识时务,让荆、江二州于桓氏,维持大族间势力的平衡。一方
面回避司马道子,不与他抗衡,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夺回军政大权,维持自己
家族的势力。九月,上书请求率兵北伐,于是加授谢安大都督扬、徐、江、
荆、司、豫、兖、青、冀、幽、并、梁、益、雍、凉十五州诸军事,加黄钺。
十年,前秦国内发生叛乱,苻坚求援于东晋。谢安正欲避司马道子,于是请
求亲自率兵往救。四月,出镇广陵的步丘(今扬州邵伯镇),修建城堡居住,
名为“新城”。谢安晚年虽功成业就,名盖天下,但忆起昔年隐居东山的悠
闲生活,仍无限思念。及遭司马道子排斥,更思隐退。在新城造船凿舟,大
作航海的准备,一旦时机适当,便欲沿长江下三吴,告老还乡,再过山水间
的生活。但就在这一年七月,谢安病倒了,只得请求返回京师。走前,犹对
北伐作了部置,命令龙骧将军朱序驻扎洛阳;前锋都督谢玄驻扎彭沛,互为
犄角,待来年汛期水涨,东西两路一齐渡江北伐。部置完毕,才与儿子谢琰
一起回到建康,上书请求退职。八月廿二日,谢安病卒于建康,终年六十六
岁。东晋朝廷以隆重的仪式追悼谢安,孝武帝亲临灵堂三天,追赠太傅,谥
文靖(谥法:柔德安众曰靖)。十月,追封庐陵郡公。谢安有两个儿子。长
子谢瑶,袭封爵,官至琅琊王友,早卒。次子谢琰,甚有将才,跟随谢安从
政,官至卫将军、徐州刺史、假节,后在孙恩之乱中被杀害。

风流学养
谢安不仅是东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学多才,风度优雅,为东晋
名士之冠。江左重人物,风流学养特为士人所矜重,谢安在这些方面,都体
现了优秀的素质。
玄学作为侨姓士族的文化标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对玄理的
掌握和谈玄技巧成为一项重要的价值标准。谢安便精于玄道。二十来岁时,
拜访名士王蒙,与他清谈了很久,大受赞赏。曾与许询、支道林等人聚集在
王蒙家。谢安提议大家在一起言咏写怀,于是共解《渔父》。谢安看题,令
众人解释,支道林先解,讲了七百余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人无不称
善。大家都各抒己见之后,谢安谈自己的见解,讲了万余语,才峰奇逸,萧
然自得,在座的人,莫不钦服。许、王、支都是东晋有名的谈手,而皆服于
谢安,可见谢安玄学知识的渊博和言谈的精炼。
谢安亦通儒家经典。宁康三年(375),孝武帝将讲孝经,谢安与弟谢万
等人在宫廷侍读,中书郎车胤摘句,不懂的地方便问谢安兄弟,一而再,再
而三,深感不安,便对袁宏说:“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
宏劝他不必担心,因为“明镜不疲于屡照。”意即谢安学识渊博,通经熟典,
为人解答疑难不会有什么困难。
在文学方面,谢安也很有修养。能诗善文,才学华丽。早年在东山,“出
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全三国两晋南北朝诗》所收谢安诗作十来
首。曾写简文帝谥议,文理深得,为朝廷所采纳。桓温阅后,递给在座其他
人看,并说:“这是安石碎金。”他闲居时,常与子侄们论文作诗,成了当
时文坛佳活。
谢安性好音乐,精通乐理,曾与戴逵谈论琴书。自弟谢万死后,十年不
听音乐。及登台辅,却不因丧废乐。王坦之屡次写信劝阻他,说居丧废乐是
儒教大礼,希望谢安能维持礼治。但谢安却回信说:“我所追求的是声律,
可称为情,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作的,正聊以乐自娱,若要尊崇世教,纯洁行
为,则不但不可提倡,亦非所屑。”他曾对王羲之说:“中年伤于哀乐,每
次与亲人离别,总有几天心情不愉快。”王羲之安慰他说:“年纪大了,自
然如此,正要依靠音乐来陶冶性情。”谢安晚年居丧行乐,谅必有寄兴托情
的因素。而社会上的人将它视为风雅的行为而竞相仿效,遂成当时一种风尚。
除音乐外,谢安还“工书善画”。他很喜欢顾恺之的画,称赞其画是“自
生人以来未有也。”可见他对绘画有一定的爱好和鉴赏能力。曾经跟王羲之
学草书,王羲之称赞他是“解书者”,说明他不仅会书法,而且懂书法理论,
同时也有自己的欣赏能力。谢安的行书、隶书都写得很好。南朝羊欣所编《古
来能书人名》及王僧虔《论书》等,都把谢安作为东晋书法家。
桓温执政时,郗超得宠,朝廷百官都很敬畏他。谢安曾与王坦之一起去
拜访郗超,等候了半天,还不得接见,王坦之便要走,谢安说:“难道不能
为身家性命而忍耐片刻吗?”对待下层也是如此。谢安曾乘船东行,仆人们
牵纡引船,时快时慢,有时停顿,有时却又放任船只飘荡,触着岸边,使船
上人相撞。但谢安从不呵责仆人,人们称赞他不会喜怒无常。但有一次,谢
安参加哥哥谢奕的葬礼回来,天色已暮,又下着雨,车夫喝得酩酊大醉,驾
驭不住牛车,谢安坐在车中,手取车柱撞打车夫,声色俱厉,使车夫骇然酒
醒。人们说谢安的性格如深沉的江水,平时静静缓流,但在关隘的地方却奔
泄直下。
谢安待人接物,很注意风度。东晋门阀社会,社交有较严格的流品,士
人不交非类,但谢安却善于礼接士庶。琅玡名族王献之来访谢安,正好习凿
齿也在谢安家里,王献之鄙视习凿齿出身寒门,不肯和他坐在一起,便站着
不坐,谢安急忙安排王献之坐在自己的对面。献之走后,谢安对侄儿说:“献
之虽然清高,但为人太过矜持,会损其自然。”琅玡名族王胡之在东山居住
时,曾一度较清贫。门第低下的陶范当时正好任乌程县令,便派人给王胡之
送来一船米,但王胡之却不肯接受,并说:“我没有得吃自然会去谢尚(谢
安的堂兄)家里取,无须你陶范的米。”弄得陶范十分尴尬。谢安听说后,
认为王胡之所作所为太过分了。可见谢安对森严的门第阀阅并不赞同。
谢安在对子弟的教育上,也主张德教。谢安的妻子刘氏曾问谢安为何不
见他训育子弟,谢安说,“我常常以我的言行来告诉他们应当怎样做。”也
就是说,谢安立足于以身作则。在教育上,很注意方法方式,从不唐突,伤
害子弟的身心。侄儿谢玄小时候,性好浮华,常佩紫萝香囊,别手巾垂腰,
谢安欲改变他这一嗜好,但又不愿伤害他的自尊心,便想法与他赌香囊,赢
了之后便把它烧掉。谢安的二哥谢据小时候不懂事,曾爬到屋顶熏老鼠,社
会上流传为笑话。谢据的儿子谢郎不知道是他的父亲所作,也常与人说笑这
宗事。谢安因此对谢郎说:“世人用此事来诬蔑二兄,也有人说是我干的。”
谢郎听后十分懊恼,从此再也不敢提起这桩事。人们认为谢安能故意把这桩
蠢事说成是自己的过失,来开悟侄儿,“可谓德教”。由于谢安身体力行,
教子有方,故其子弟大都成才。如谢玄、谢琰是东晋名将,而封(谢韶)胡
(谢朗)遏(谢玄)末(谢渊),为文坛彦秀。谢氏一门,人才济济,文武
双全。
谢安向来有弘远之称。在东山时,曾与孙绰等人泛海而游,乍然风起浪
涌,船上的人都惊慌失措,主张返航,只有谢安神色不变,吟啸自如,众人
钦叹,“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东晋社会常用容止风貌来衡量人材。这
种特殊的价值标准渊源于两汉的品评人物,认为一个人的才性可以在容止风
貌中体现出来,称为标致或风流,直接影响人物的名声地位,对社会风尚也
有潜在的影响效应。谢安有鼻疾,作洛下书生咏,声音浊浓,士人们爱其咏
而不能及,甚至有人用手掩着鼻子来模仿其浊音。谢安被誉为东晋风流领袖,
他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当时的社会风气。谢安有一位同乡,在地方上做官
回来,捎带五万把蒲扇回京城出售。谢安使用他这种蒲扇,结果,京城不论
士人、庶人,都争着模仿,使扇价倍增,不到一月,五万把蒲扇便销售一空。
又有河东人裴启撰《语林》不实,被谢安斥为“裴氏学”,于是“众咸鄙其
事,《语林》遂废”。史称“谢相一言,挫成美于千载;及其所兴,崇虚价
于百金。”谢安不仅有卓越的军政才能,而且风流儒雅,多才多艺,世称“大
才叠叠谢安”,这对于一个地位仅次于皇帝的权臣来说,是很难得的。难怪
后人以为“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4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