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乾隆为会多尔衮平反,他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以史为鉴 2023-06-28 01:14:53

揭秘乾隆为会多尔衮平反,他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为多尔衮平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乾隆四十三年,西历1778年,乾隆皇帝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为已经去世120多年的多尔衮平反,并恢复其爵位。那么,乾隆帝为一个过世百余年的人平反,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个人感觉,这要从多尔衮的功过说起。

多尔衮的功过

清朝太宗皇帝皇太极去世以后,清朝统治集团因为继承人问题而面临分裂风险,最终各方做出利益让步:由几岁大的孩子福临当皇帝,从而达到政治平衡的目的。

而随后不久,清朝又利用关内的甲申之变得以入关,并且和南明朝廷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战争。而在清朝入关之初的过程中,多尔衮为自己的实力,增加了资本,最终,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以至于顺治帝(福临)都要尊其为“皇父摄政王”。

清朝入关六年后,多尔衮去世。顺治帝在多尔衮去世后不久,对多尔衮掌权期间一些不符合君臣礼法的事情进行了追究、清算,而后宣布夺去多尔衮的封号,同时掘墓鞭尸——此时多尔衮不过过世一个多月,可谓尸骨未寒。

此后,不论是康熙朝还是雍正朝,以及乾隆四十三年之前的乾隆朝,对多尔衮的评价,均是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直到乾隆四十三年。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宣布为多尔衮平反:理由是多尔衮对于清朝夺取天下,居功至伟;至于多尔衮的一些罪行,则是当时一些大臣利用顺治帝年纪还小,为了构陷多尔衮而强加的,至于顺治帝则是被动的。

乾隆帝目的何在?

事实上,乾隆帝在给多尔衮平反的同时,还给九王夺嫡中,被雍正帝打压的八王爷、九王爷予以平反,同时,则对清朝初年洪承畴等明朝归顺大清的功臣,进行谴责、批判。

这些事情并非是孤立的,实际上,不论是为多尔衮平反,还是批判洪承畴,这些事情的背后,都存在着关联。

那就是,此时大清帝国已经得天下一百余年。前明的遗老遗少已经全部作古,天下百姓生来只知道自己是大清人,是大清皇帝的臣民。因此,大清的宣传,或者说官方价值观,也应该适当更新一下。

因此,乾隆皇帝有必要重塑大清国的社会价值观。和历代华夏王朝一样,大清朝需要塑造的核心价值观,是忠:做忠臣,做孝子。

因此,尽管洪承畴等人对清朝功劳再大,但毕竟他们以前是明朝、是崇祯帝的臣子,身为明朝臣子,即便投效清朝立下功劳,也还是会被看不起的——这就意味着,乾隆帝让天下人知道,即便大清的臣子背叛大清投靠别的势力,晚景也不会太好。

而为多尔衮平反,则意味着乾隆帝向天下人宣布:如果是功臣、是忠臣,即便暂时(这一暂时就是一百多年)受委屈,但只要遇到英明天子在上,也迟早会沉冤得雪,被后世敬仰。

至于为八王爷、九王爷等九王夺嫡的失败者平反,则是乾隆帝考虑,通过这一行为,彰显自己仁爱,是前无古人的圣君,圣天子的价值观,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天下人遇到这样的圣君,一定要为之忠臣。

总之,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乾隆帝的价值观重塑工程。

乾隆为何一定要否定自己的曾祖父顺治,给亲缘关系较远的多尔衮平反?

多尔衮被顺治帝定罪开除宗籍是因为顺治帝受到多尔衮多年的压迫之下的报复行为,虽然当时也有些政治目的,等到了乾隆帝即位后,大清的皇权已经高度统一了,此时的乾隆帝需要为自己这个君王博得一个仁慈的好名声,所以才会给多尔衮平反。

首先多尔衮对大清朝的贡献那是没法抹掉的,如果没有多尔衮大清能不能顺利入主中原,还真就不好说。如果没有多尔衮,顺治帝能不能坐上帝位也是个未知之事。当然,多尔衮做摄政王的时候确实是非常跋扈,让年幼的顺治帝在他的压力长大,顺治帝确实对多尔衮有很大的意见,但是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罪,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他刚刚亲政,多尔衮虽然去世了,但在朝堂之上还是有很多依附的宗亲势力,所以顺治帝必须打压宗亲的势力,来加强他的皇权,所以他才会给多尔衮定罪。

等到乾隆帝继位的时候,当时大清朝帝王的皇权在康熙帝与雍正帝两代君王的努力下已经是高度集权,所以乾隆帝继位后宗室势力与朝臣势力已经对他没有威胁。乾隆帝这个君王是自诩十全老人的,他一生非常在乎名声,雍正帝当时继位后,便为了可以巩固帝位,对宗室王爷们多番问责,也因此雍正帝也被很多人记恨。乾隆帝继位后希望可以改善与宗室的关系,所以他便开始赦免一些宗室皇亲。

再加上多尔衮确实对大清贡献很大,所以乾隆帝才会给亲缘关系较远的多尔衮平反。

乾隆为何要为多尔衮平反?

如果乾隆皇帝没有处于清朝最为稳定的时期,而是向他父亲要和其他兄弟争夺皇位,向他子孙要考虑清朝的内忧外患,不知道乾隆皇帝还有没有精力给多尔衮,以及清朝大量宗室成员平反。

乾隆皇帝在乾隆三十八年,首次在多尔衮的问题上出现了松动,肯定了多尔衮对满清王朝的贡献,正式为多尔衮平反是到了乾隆四十三年,后世的皇帝为之前的皇帝,臣子平反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我们该怎么来看到这种情况呢?

如果单是把这当做是皇帝胸襟宽广,就有些幼稚了,对于古代的帝王而言,平反这种行为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通常都会非常谨慎,当初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剥夺了他所有的封号,连多尔衮的坟都给他刨了,可见顺治皇帝有多痛恨多尔衮。

乾隆皇帝要给多尔衮这样的人平反,显然不只是向他所说的,念及多尔衮有定鼎之功,或者是多尔衮掌握着兵权,要当皇帝也只是一句话的事,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也是出于自己统治下政治需求的考量。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已经六十七岁了,但是接班人却一直没有定下来,虽然从雍正皇帝开始后,清朝就采用秘密立储制度,但是选择接班人,大方向上还是有迹可循的,接班人悬而未决,必然会影响到乾隆皇帝的统治。

另外一方面,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他重新梳理了皇室宗亲的亲缘关系,很多满清贵族的待遇是明显下降了,这些人对乾隆皇帝的统治肯定也是有些不满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乾隆皇帝就必须要有一些实际行动来拉拢这些满清贵族,给多尔衮等人平反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样的事情乾隆皇帝并不是第一次做,在他登基之初也干过,雍正皇帝统治时期,朝廷和士绅阶级的关系是非常差的,雍正皇帝要让满清贵族也自食其力,又得罪了一批人,所以乾隆皇帝上台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笼络满清贵族,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停了,接着给胤禵,胤?等人平反。

所以到了乾隆四十三年时,当乾隆皇帝的统治再次出现困局时,乾隆皇帝只是把曾经玩过的套路在玩了一次罢了,这一次被平反的人还有胤禩,胤禩可是雍正皇帝的最强竞争对手,如果胤禩登基了,就没有乾隆皇帝什么事了,但是乾隆皇帝还是给他平反了,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时候,胤禩完全不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他这么干反而有助于树立自己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当年朱见深登基后,给朱祁钰平反了,也是同样的道理,另外多尔衮虽然摄政专权,甚至直接威胁到了顺治皇帝的统治,但是始终没有自己称帝,清朝早期江山稳固多尔衮也是立有大功的,加上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的性格,他给多尔衮平反也并不奇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32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