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害死卫子夫的江充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从古至今,奸臣当道都会祸害天下的太平;致使朝中局势日渐混乱。而这一切若非皇帝在背后支持,屈居人下的奸臣如何有这般大的力量搅动风云。这些奸臣最会揣摩皇帝的心思,明白怎么做他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若是皇帝心思清明或许还能识别臣子的忠奸,可已是昏聩的皇帝往往都会落入奸臣的陷阱;晚年的汉武大帝就是如此。由于年轻的时候杀了太多的人,加之晚年的他又十分渴望长生想再创大汉辉煌;所以汉武帝陷入了尔虞我诈的宫廷。对于巫蛊之术充满了恐惧,时常怀疑有人诅咒他不能让他的寿命长久;以至于最后奸臣江充以此为契机扫除异己。
当初江充因为有一件小事得罪了太子刘据和卫氏家族的人,他害怕武帝百年之后太子会对他不利;于是就制造巫蛊之事陷害太子,导致最后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被害死。那么,奸佞小人江充的结局是如何的呢?可以肯定的是,江充这个朝中奸臣的下场绝不好过。
其实汉武帝对巫蛊之术十分痛恨和惊怒是有原因在内的,他这一生当中经历了几次巫蛊术的迫害;使得他对其产生了挥之不去的浓厚阴影。当汉武帝第一次遭受到巫蛊诅咒的时候,还正值年轻气盛的青壮年时期。他的第一任皇后也即是当初被他“金屋藏娇”的陈皇后,因为一直无子而失去了武帝的宠爱。所以她对于那些得宠的妃子十分嫉妒和怨恨,这其中就包括卫子夫等妃嫔。可是嫉妒、愤恨又有何用,她依旧没有找到重新复宠的方法;于是她就把自己的埋怨对准了辜负她的情郎汉武帝。她先是召来了精通巫蛊厌胜之术的巫师楚服,根据他讲述的诅咒方法找人把桐木雕刻成小木人;并写上了诅咒者的名字,然后天天在寝宫中诅咒汉武帝。
没过多久,陈皇后诅咒之事就败露了;巫师楚服被处于极刑,皇后陈阿娇则被废了后位。这件事情对汉武帝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不过由于当时武帝还年轻精神上抵抗得住;所以他内心虽对此极为忌惮,但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后果。可是在后而却为日后再次出现巫蛊之术而造成天下风云涌动埋下隐患。时间到了汉武帝晚年的时候,这时他又再次遭到巫蛊术的袭击;时常感到有人想要谋害他,使得他精神几乎要崩溃。
当时获得累累战功的将军公孙敖之妻使用巫蛊害人,而公孙敖却坐视其妻子施诅咒之术;所以不仅他被处以斩腰之刑,他的家族也被抄了族人都被斩杀了。几年之后,巫蛊之术再次出现并且又施展在武帝身上。西汉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因为被查出擅自挪用一千九百多万军费而遭到汉武帝抓捕入狱。公孙贺十分担心儿子有性命之忧,正好当时汉武帝又在追捕朱世安这位京师大侠;于是公孙贺就向武帝表示可否用抓住朱世安为免其儿子死罪的条件。武帝思虑后就答应了丞相的请求,毕竟怎么说公孙贺也为朝廷尽心尽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功;放过其子一命也不无不可。
后来朱世安成功被公孙贺抓捕归案,可让公孙贺未曾想到的是,抓住朱世安是他整个家族的悲剧。当朱世安得知公孙贺之所以这般尽力抓捕他是为其儿子赎命后,他在狱中直接仰头大笑悲泣地表示要他以及他的家族面临泼天大祸。当下朱世安在狱中上书汉武帝,揭发了丞相之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也就是卫子夫之女私通;并且还揭露公孙敬声让人用巫术诅咒皇帝,把诅咒木偶埋在汉武帝前往甘泉宫的必经之路上。这件事显露出来那还得了,于是怒火中烧的汉武帝直接下达死命令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而后查明此事果真是事实后,汉武帝就让公孙贺与公孙敬声父子俩都惨死狱中;并且还把他们家族所有亲属、下人都抄了斩。不仅如此,还牵连了很多很多人;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大将军卫青之子卫伉就是因此事而死。可以说经过此事件后,巫师蛊术成了汉武帝不可触犯的逆鳞;若谁敢触碰那无疑就是取死之道。其实这些都要从武帝晚年执着长生论起,那时的他想要更长的寿命来享受荣耀和权势;所以晚年的武帝心思已被弥蒙开始崇尚信奉鬼神。皇帝有着想法,朝中自然会有臣子想要投其所好而获得升官晋职的机会。于是如江充这样没有真才实学奸佞投机的小人开始当道,朝中分为了吹捧和进谏两大派系。
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而言,自然是喜欢吹捧自己的臣子;所以忠诚谏言的进谏派被排挤和打压。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平静的朝堂局势可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他们利用江充这些小人搅乱朝中局势。这些野心者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得到皇位。虽然当时武帝已经立下刘据为太子,但是武帝并不怎么喜欢有能力却性格较为温和的刘据。而这就表示太子之位并不稳固,当时极受宠的数弋夫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夺位机会;于是她就联合江充等与太子敌对的人计划废太子的阴谋。
本来有大将军卫青的支持太子之位难有人能撼动,可不幸的是卫青病逝了。于是江充就利用汉武帝对鬼神之说的迷信,设陷阱构陷太子刘据使用巫蛊术诅咒汉武帝。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江充进行了一番有目的彻查。之后,果真在刘据宫中找到了很多有力的证据。等到江充要告发之时,太子刘据只能兵行险招派人抓住并亲自杀了江充。面对逃回宫中的苏文等奸臣诬陷太子谋反,刚开始武帝是不幸的;于是就派内侍走一趟。
可是这内侍卫怕性命不保,只在在外随便转一圈就告诉汉武帝太子果真反了。最后,太子带着两个儿子自缢了;皇后卫子夫也在寝宫中自尽了。好在这番惨剧惊醒了昏聩的汉武帝,在他亲自彻查下明白了太子是被冤枉的;所以把谋害太子的一干人等都灭了满门,甚至还死了很多无端受牵连的人。
卫子夫历史简介? 卫子夫结局怎样?她是怎么死的?
有个历史人物叫“卫子夫”的,恐怕十人中有九人不认识。连名叫这陌生的名字的人是男是
女,也恐怕没有多人搞得清楚。其实,这就是在汉武帝(156BC-87BC)周围最重要的女性之一,
卫夫人,的名字。虽说她重要,但在那个时代的历史塲景中,她正面出塲很少。想了解她一生
的起伏,还要从她儿子刘据,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的角度入手。她自己就像一个生活在历史
背面的人物,既重要,又隐秘。
卫夫人和她周边的人的出身是个典型的“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作凤凰”的例子。她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曹寿府上一个婢女。卫子夫和卫青都是她的私生子女,同母异父,所以只跟母姓。及长,卫子夫被平阳侯妻子,即汉武帝之姊平阳公主,带到长安的公主府,将她训练成众多歌姬之一。
皇家重子嗣,登基后武帝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他幼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汉武帝的同
胞长姊平阳公主替弟弟着急,因此而在家中储备了十余名大户人家的女子,准备择机进献给弟弟。建元二年(139BC)的上巳节,汉武帝从霸水河滨祓除而还,中道过访了平阳府邸,平阳公主精心准备的十余名美女也终于有了登台亮相的机会,供武帝选择。但一个都没看中。后来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这时转机出现了。武帝一眼看中卫子夫,命她侍奉更衣。在尚衣轩里武帝还当场临幸了卫子夫。回到酒席中,汉武帝畅快的心情被平阳公主洞悉,立即奏请让卫子夫进宫,汉武帝当然爽快地答应了。平阳公主对卫子夫的进宫寄予厚望。卫子夫临行前,平阳公主拍拍她的背说:“即贵,愿无相忘。”(《汉书?外戚传上》)
事情进展得并没有那么顺利。汉武帝在将卫子夫带进宫之后,居然就把她忘了!将近两年时间没有召幸过她。可能是卫子夫虽是文静而有亲和力,不类庸脂俗粉,却未必惊艳到使男人念念不忘。正巧碰上汉武帝欲“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之”,卫子夫也在疑似“不中用”之列,这才有机会再一次见到汉武帝。此时的卫子夫外表柔弱,“涕泣请出”。这个楚楚动人的表现博得了汉武帝的同情,不仅没有将她斥出宫廷,反而再度临幸。
无巧不成书,这次圆房居然让卫子夫怀上了。虽然第一胎是女儿,但和久居后位却不生产的陈阿娇相比,已经很可贵了。或许正是由陈阿娇的反例,衬托了卫子夫的“宜子”,此后卫子夫又为汉武帝产下两女。元朔元年(128BC),已经二十九岁的汉武帝终于有了儿子,这就是他和卫子夫之间的第四个孩子,刘据。母以子贵,卫子夫也名正言顺地取代了两年前被废的陈阿娇,成为新一任皇后。
就像很多重大事件发萌于一次小小的偶然一样,卫青能成为扭转汉匈战略关系的一代名将,也起因于他姐姐和汉武帝的那场邂逅。卫青与卫子夫出生在一个知母不“知”父的家庭,姐弟俩同母不同父。他们的母亲卫媪不仅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作风也不太好,卫青是卫媪和一位来平阳侯府当差的郑姓男子的私生子。卫子夫的父亲是谁, ( ) 不知道。卫姓是卫媪娘家姓还是夫家姓,很难确知。除卫青外,卫媪还有一个私生子,当别有父。有趣的是,霍去病也是私生子,其母是卫媪次女卫少儿。光看这些,就知道这是个一团糟的家庭。那时对妇女的节操要求尚不像后世那么高,底层社会和上流社会一样无暇讲究闺门之礼。遇见卫子夫那年,汉武帝十八岁,卫子夫的年龄应该更小些,大概还未及被这股“不正之风”彻底污染,尚属清纯。正是借着这个机缘,这个末流家庭的一切都改变了。卫青年少时曾回郑家,帮助父亲家里牧羊。问题是他父亲在那边有妻有子,卫青颇受虐待,随后又回到生母卫媪身边,同在平阳侯家为奴。后来卫青偶遇一善于相面的,被许为定可封侯的富贵命。对于这一点,连卫青自己都不信,为人奴仆,免于杖骂即是大幸,何敢奢望更多!他当然无法预知,在不久的将来,他姐姐将成为汉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女人之一。
卫子夫进宫之后为汉武帝产女,引来可能患有不育症的陈皇后的嫉妒,卫青险些成为这场后宫斗争的牺牲品。为报卫子夫争宠之仇,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竟将卫青绑架,并计谋杀害。幸得好友公孙敖挺身走险,深入虎穴将卫青救出,总算有惊无险。
和姐姐给他带来的巨额回报相比,卫青在馆陶公主那儿吃的这点苦头根本不算什么。汉武帝的性格众所周知的强悍,闻知馆陶母女试图通过报复卫青来打击卫子夫,十分震怒,反而给了卫青“侍中”的身份,以示优宠。这意味着卫青有了深入接触汉武帝的机会。卫青不负众望,在公元前129年与匈奴的对阵中,一战成名,奇袭匈奴祭天圣地龙城,为汉朝对匈战争拉开了辉煌的序幕。更重要的是,这次战役汉武帝派出的四支队伍,唯独第一次率军作战的卫青建立了战功,其余三老将都以失败告终,李广且为匈奴生擒。此后十年,卫青率军与匈奴七战皆捷,成为大汉帝国的英雄。在此期间,卫氏外甥霍去病也逐渐成人,并在战场上取得更胜于舅父的骄人战绩,赢得汉武帝激赏。职此之故,卫氏家族的势力也固若金汤。卫子夫、卫青姐弟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作三个阶段。卫子夫进宫受宠,卫氏鸡犬升天,在这个阶段里,卫青仰仗着姐姐谋得一官半职,摆脱了奴仆的地位。此后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长男,宠冠后宫;卫青则屡立奇功,位压群臣,这是姐弟相互扶植、相互依赖的阶段。随着汉武帝的儿子不断增多,卫子夫也年老色衰,卫氏母子在宫廷中的地位有下滑之虞,而朝廷上却还没有能和卫氏舅甥分庭抗礼的名将,卫子夫皇后的位置,乃至于刘据太子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倚仗卫青、霍去病的地位方得以维持。
问题是卫青死了。这是元封五年(106BC)的事。而早在十多年前,霍去病就已英年早逝。深处后宫的卫氏母子失去了依傍。卫氏的对手这时候也已经浮出水面。卫青去世后仅仅两年,汉武帝不顾严重的蝗灾,发动规模庞大的军队劳师远征,讨伐远在西域之陲的大宛国以获取汗血宝马。与匈奴作战,优质的战马当然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但汉武帝在为这次行动选择主帅上,给后世留下了话柄。
向来以知人善任著称的汉武帝,这次却选择了被历史证明为庸才的李广利为远征军主帅。其实不要从人才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从“关系”的角度去考虑,就会理解汉武帝为什么会让李广利挑起这副重担。李广利领兵打仗远逊卫青,却和卫青有一个共同点,他也有姐妹在汉武帝的后宫中,并且是汉武帝十分宠爱的女人。有个成语叫“倾国倾城”,用以形容绝世佳人,这个典故就出自李广利的妹妹、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女性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书?外戚传上》)
这首传唱千古的名曲,出自李夫人的另一位哥哥,宫廷音乐家李延年。汉武帝正是听了这首曲子,才召见李夫人,并纳为妃嫔。从这个描述来看,李夫人应该比卫子夫更艳丽动人,且具有明显的年龄优势。李夫人不仅美貌,而且十分智慧。对卫氏来说,更要命的是,她也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那就是汉武帝的第五子,刘髆。
汉武帝重用李广利,其实是当年提拔卫青的翻版。从心 *** 的家族中,挑选一名成年男性,让
他在战场建功立业博取封侯的机会,借此提高这个家族的地位。尽管汉武帝这一做法在出发点上
便存有私心,但还算是恪守了无功不封侯的规矩。李广利在战场上实在不争气,两次率军讨伐大
宛,以及后来在对匈作战过程中,都给汉朝 *** 带来了巨大损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没有
骄人的战绩,他也已经取代卫青当年的位置。李广利取代了卫青在军队中的位置,李夫人取代了
卫子夫在汉武帝心目中的位置,那么,刘髆有取代刘据的可能吗?
或许是天汉二年(99BC)为李陵辩护后所受的处罚,使得司马迁心有余悸,以至于《史记》留下的关于巫蛊之祸的线索非常隐晦。史圣似有欲言又止的隐痛。根据仅有的线索来推测,最热衷于推动刘髆取代刘据的,莫过于李广利。亲外甥若能继位为天子,对他来说当然意味着更为巨大的利益,但这个问题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来解决。这可能正是巫蛊之祸的由来。慕道求仙的汉武帝,晚年常住在甘泉宫,离长安有一段距离,依靠宦官和特使传递两地消息。在求仙问题上过度消耗精力的汉武帝,也时常精神恍惚,对巫蛊尤其忌讳。恰在这时有人告发卫皇后、太子以巫蛊诅咒皇上。告发者是一位中级官员,名叫江充。
江充只是个小角色,居然敢于揭发皇后、太子,很难想像在他背后没有推手。武帝在得到举报后,命令江充搜查皇后和太子的宫殿。江充以掘地三尺的精神来完成这项任务,使得卫子夫的寝宫连个架床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当然如愿以偿地挖出了“罪证”:用于诅咒的桐木人偶。
那一年的刘据,已经是虚龄38岁的人了,还没有学会沉住气,居然诛杀了栽赃陷害的江充。这是一招臭棋,不仅给对手留下擅自诛杀皇命使者的把柄,事实上也保护了幕后主谋。换句话说,江充一死,即死无对证。于是骑虎难下的刘据只得发动亲兵卫队,以武装形式进行反抗。与此同时,所有传到甘泉宫的消息,都对刘据不利。汉武帝最终同意将此事件定性为太子谋反。
驻守长安的丞相刘屈牦在汉武帝的遥控授权下,调集军队和刘据作战。“太子造反”的消息也闹得满城风雨。在刘屈牦的围剿下,刘据兵败外逃,卫子夫饮恨自裁。过了不久,刘据的尸体也被发现,并被运回朝廷。
扑灭刘据“谋反”之势的第一功臣刘屈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不应该被忘记,他是李广利的儿女亲家。
就在巫蛊之祸的次年,李广利领兵出击匈奴。刘屈牦前去送行时,李广利对他说:“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汉书?刘屈牦传》)昌邑王就是刘髆,至此可谓图穷匕见。但历史永远比编剧笔下的故事更精彩,不久之后刘屈牦就被人控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汉书?刘屈牦传》)。贰师即李广利。也就是说,李广利和刘屈牦同样遭到试图以巫蛊来更换皇帝的指控。刘屈牦被腰斩,远在前线的李广利闻讯后投降了匈奴。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从现有史料来看,只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对于卫子夫和刘据的冤情,汉武帝是否有所察觉和悔悟?不得而知。短短一年半之后,从未正面出场的刘髆也去世了,死因不明。有学者猜测,刘髆乃是在刘屈牦、李广利遭受巫蛊指控后,惊悸成病而死。一场历史大案落幕,依然疑点重重。很多空缺不明的史实,我们无需处处去填补。重新回头看卫子夫传奇跌宕的一生,她就像一条绳索,把汉武帝、卫青、刘据这三个汉代历史上重要的男性串联在一起,而她自己,却只是静静地站在历史的背面。
要说陷害的人肯定不止一个,可是下命令捉拿的就是汉武帝。虽说汉武帝是被蒙蔽的,但是却直接造成了太子的死亡。汉武帝后来过的也是一帆风顺,至于他因何去世,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因病而死,二来说是吃的丹药多了,中毒而亡。
要说卫子夫是个人才,她完美的向世人证明才能改变命运。身为歌姬出身的她,先是靠舞艺和相貌吸引了汉武帝,随后又靠性格等综合原因抓紧汉武帝。甚至等到汉武帝废除阿娇以后,还把她立为皇后。可惜,人的好运气也有用完的时候。当太子刘据被人陷害造反的时候,汉武帝派兵讨伐,拒绝被辱的刘据就自杀了。所以说汉武帝其实是逼死刘据的主谋。没有了太子的皇后卫子夫,很快失去生命力,据说后来选择了自杀。毕竟,在皇家,父子情也比不上权势重要。
至于汉武帝之后的生化,那依然也是该干啥干啥。反正媳妇儿没了,还可以再找,儿子没了一个,我还有其他的。卫子夫之后的李夫人,也是跟汉武帝谱写了爱情的新篇章。而且作为一个君主,汉武帝一生南征北战,发展经济,统一文化。西汉王国在他手里,综合实力得以提高,地盘也都大了不少,就连匈奴的问题都得到解决。汉武帝的一辈子,功绩真是大到无法形容!
晚年的汉武帝也迷上了嗑药。所以,有人说他是因为吃多了重金属丹药中毒而去,也有说法是病逝。
作为一个在位三十多年的大汉皇后,卫子夫的结局无限凄凉。
她为汉武帝生下的儿女,被汉武帝诛杀殆尽,自己最后也被武帝废去皇后的封号,在绝望中自杀身亡。
卫子夫和其长子太子据自杀身亡多年后,汉武帝才幡然悔悟到自己的残忍和被蒙蔽。
他在太子据自杀的东湖边建起了“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雨雪日,残月夜,他常常独步台上,呼唤太子据的名字,希望儿子魂魄归来,然而,他始终没有怀念过同样含冤死去的卫子夫,纵然他在年轻时曾经无限宠爱过她。
直到他死,汉武帝也没有指定与自己合葬茂陵的女人。
于是,首辅大臣霍光,这个霍去病的异母弟弟,这个同样是踩着卫子夫裙带飞黄腾达的卫氏家族子弟,揣度汉武帝生前的情之所钟,将早死了二三十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与汉武帝合葬茂陵。
卫子夫自杀之后,先被人用小棺材草草埋葬在城南的桐柏园,离武帝的茂陵极远,没有号,也没有庙祭。
后来,她的曾孙刘询从民间即位为汉宣帝,这才给她加了谥号,名之为“思后”,并以园邑三百户人家来守护祭祠。
现在,大抵是湮没无闻、白骨销灭为泥了。
如果能在六十岁时死去,卫子夫仍不失为一个身世传奇、儿孙满堂、曾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享尽荣华富贵的幸福女人。
可惜她仍然不识趣地、顽强地活了下去。
对她来说,那多活的几年只能是多寿多辱。
先是感情上被遗弃,再是地位上受威胁,卫子夫胆战心惊、风雨飘摇地活着。
她家族里那些地位尊祟、封侯拜相的男子,都已在盛年死去——霍去病和卫青死了已经十几年,离他们驱逐匈奴、建立战功、雄霸天下的那一年,更已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没有人再能帮助她。
武帝早忘了卫青、霍去病为大汉立下的赫赫功劳。
于是巫蛊之祸起,卫青的儿子被斩,卫家被抄,卫子夫的大姐夫,当朝垂相公孙贺父子被杀,公孙家被族灭,然后是卫子夫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被斩,接着,巫蛊的血迹延伸到卫子夫的长乐宫和太子据的东宫。
绝望中,太子据和卫子夫奋起反抗,想逼迫武帝逊位,可惜,武帝虽然年迈,虽然昏乱,却雄风犹在,仍然保有年轻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打败了太子据,等待卫子夫的,只有不归路。
没有一个史官留下卫子夫的喜怒哀乐,只是从她一生的事迹中,我们能看出她始终存在心底的惶恐。
处在一个令人忧怖重重的高位,卫子夫是退让的、忍耐的,然而这些低姿态并没有带给她安宁和平静。
深宫中五十年的小心翼翼,仍然无法阻止厄运的降临,这是多么悲惨的人生,甚至比不过一个庸碌的平民妇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9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