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流为何难救国?甲午一战给答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明亡国后,中国清流没有消失,他们至少从形式没有亡,前清和晚清,中国都有清流党。尤其晚清,清流甚至再次成为中国政坛重要力量。
譬如张佩纶、翁同龢,就是晚清清流的两个代表人物,也可谓封建中国最后一股清流势力。那么,他们挽救了暮气沉沉的大清国吗?
且看二人的末世出演——
十九世纪中叶,英法联军洗劫清国都城后,爱新觉罗的子孙们终于有了痛感,萌生了一点改革之念,1861年,他们授意开明官僚搞起洋务运动,东亚第一支海军——福建水师就此建立。
这支水师让谁统帅呢?清廷大佬们选择的是张佩伦。
这是朝野上下众望所归的一个人物,一名响当当的清流。
张佩纶,河北丰润人,从小以神童著称。一般小时聪明的人长大后多恃才傲物,张佩纶也不例外。同治九年即公元1870年,22岁的张佩纶参加乡试,赋诗一首锋芒毕露——“十三通文史,二十谒天子。”说自己十三岁就博览文史,二十出头就要陪王伴驾,其志实在不小。
张佩伦这么说,还真不是吹。乡试第二年,他便在全国统考会试中连战连捷,23岁便高中二甲进士,被授翰林侍讲,还真成了皇家的师爷。青年得志的他,于是更引人瞩目。
张佩纶究竟有怎样的才品?与他同时代的晚清名臣陈宝琛如是评价——“君才十倍我,而气亦倍之。”
说张佩纶的才华超我十倍,而张佩伦的气节,更是强我数倍。
陈宝琛所言不虚。从才华而论,张佩纶的文学才华诗词功夫在晚清独步一时。他曾因给皇帝上奏折,针砭时弊,因字字珠矶而在京城名声大振。
从品性而言,张佩纶更令人钦佩。他洁身自好,无城府、无杂念、无派系,无论是对洋务派还是保守派,他口无遮拦,想说就说,背后不做小动作,不趋炎附势,堪称真性情真忠臣之清流士表。
但是,作为清流士大夫,他也有无法克服的短板。当直隶总督李鸿章要重用他时,史称他以“不知兵”自谦,其实那哪里是什么自谦,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他越是这样“谦虚”,越博得大佬的欣赏。光绪五年,李鸿章招张佩纶进入幕僚班子,光绪八年调张佩纶入津,后来还把小女儿嫁给了他,招他做了养老女婿。在李鸿章的力荐下,连清国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都对张佩纶刮目相看。三十五岁的张佩纶,不久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这个职位晚明东林六君之首杨涟曾做过,正三品大员,可见其时张佩纶声望如日中天。
但是一场战争很快验出这位士表的成色。
1883年,西洋国法兰西侵占中国传统藩属国越南,并以越南为跳板入侵中国福建,法舰进驻闽江马尾港。中法战争一触即发。1884年7月,张佩纶被朝廷授以重任,以会办海疆事宜大臣身份,到福建指挥作战。
真正检验张佩伦身手的时刻到了。
此战就是著名的马尾海战,又称马江海战。
马尾海战是晚清洋务运动之后,发生在中国海域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交战双方就是清国福建水师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远征军舰队。
应该说,福建水师的运气并不太差,它遇到的对手,不是当时世界最强海军力量。其时在世界无敌的海上力量,是英国皇家海军。而在东方,日本尚在崛起中,并未完成海上强军。所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远征军,其战斗力前不如英国,后不如日本。
但即使这样,也出现了令人瞠目的较量结果。
1884年8月23日下午1点3刻。半小时之前,这世界上有一支中国舰队叫福建水师,半小时之后,这支舰队消失于海洋世界。马尾一战,福建水师11艘战艘沉没,官兵殉国760人,基本全军覆没。而法军仅5人死亡,15人受伤,无一艘战舰被击沉。两军死伤比例超过100:1。
谈及马尾海战的失败原因,史学家与军事学家各种分析不一而足。晚清君臣“没主张”、战场“指挥失当”是为公认的失败原因。
作为中方总指挥官,张佩纶在此次海战中的表现,有据可查。《清史稿》载:“十年(光绪十年,即1884年),法人内犯,令(佩纶)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佩纶至船厂,环十一艘自卫,各管带白非计,斥之。法舰集,战书至,众闻警,谒佩纶亟请备,仍叱出。比见法舰升火,始大怖,遣学生魏瀚往乞缓,夫至而炮声作,所部五营溃,其三营歼焉。佩纶遁鼓山麓,乡人拒之,曰:‘我会办大臣也!’拒如初。翌日,逃至彭田乡。”
这段《清史稿》,说张佩纶到前线,已经看到法国军舰开进内海,却不积极备战,而是反复请示朝廷,贻误战机。在形势危及,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各舰管带请求出战先发制人,但却遭到他的训斥,按兵不动。让属下尊从朝廷“彼若不动,我亦不发”指令,决不先开第一枪。张佩纶一再强调“无旨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
就这样,终于等到法舰先开炮了,但清军却几乎没机会开炮还击了。张佩纶被法舰一阵炮火打蒙,手足无措,想派人去讲和,法舰未予理睬,继续猛攻,张佩纶见大势已去,率先仓皇出逃阵地,周边人拦都拦不住。主帅弃舰,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促应战,有的舰只还没来得及起锚,即被法舰的炮弹重创击沉。结果,仅用时半小时,整个福建水师就被法舰围歼。清史稿作者认为,马尾之败完全是张佩纶刚愎自用、玩忽职守所致。
面对史书对自己的“丑化”,张佩纶当然无法自证清白。身为海军统帅,他战前六神无主,战时临阵脱逃,应该都是事实。
马尾海战创造了中国海军失败时间最短纪录。号称中国第一支“萌芽的海军”,没想到一出世就逝世,留给世界的,是“清国海战必败”的轻贱。
中法战前,风头最健的清流人物是张佩纶;而战后境遇最惨的,无疑也是张佩纶。
马尾海战失败后,张佩纶受到京中言官的严词抨击,朝廷将张佩纶革职,流放张家口。从李鸿章慈禧太后倚重的红人,到万人唾弃的罪臣,一夜之间,清流士表张佩纶身败名裂。
“朝是青云暮逐臣”,这是流放中的张佩纶对自己戏剧性官宦命运的总结,满腔无奈,无限悲凉。造成这一悲剧的,既在于张佩纶的清流特质,更在于时代的氛围。作为才子诗人的张佩纶,试图以高风亮节振兴国家,恰恰反映了清流士大夫应对新政崛起的西方世界不得要领的失败。
在一个世界潮流浩浩汤汤的时代,停留于宫廷纲常的理念和政见,不堪现实的轻轻一击,尤其是在战争面前。那个时代并非不需要真情和气节,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张佩纶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清流悲剧,而这样的悲剧,在张佩纶之后,并没停止重演。
张佩纶倒下后,翁同龢接踵而至。他为官清廉,做过两朝帝师, “立朝数十年,矢诚矢敬,有古大臣风”,颇有明代东林党风范。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自己与翁同龢直接交往的经验,对翁同龢这样评价——
“一位守旧的中国政治家最优美的典型”。这样的“古大臣”,能够救国吗?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再次检验了中国清流的成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前,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对日本也进行了评估,翁同龢还写出《倭事杂记》。积极主张对日作战,而且应该“早战”“速战”,认为凭北洋之力可以一举扫平日本舰。
战争的结果,说明晚清清流对于中日战争的认识相当肤浅。
甲午战争尾声时,大清国败局已定。日本海军围攻刘公岛,海军统帅伊东佑亨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劝降书,一语道出了中国清流不能救国的根本原因: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伊东佑亨这封信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伊东佑亨说,大清国之所以今天败给我们,不是君臣某一个人的罪过,而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结果。你们招揽人才必经过考试,而科举考试考的是什么呢,作文,文艺。当文艺成为升官晋级的台阶,那么这种才华这种人物救国实用吗?今天中国,如果不去旧迎新,在政治上革新图变,可能屹立于世界强林吗?
常言道,旁观者者清,而有时对手看对手更清。伊东佑亨一语道破中国在近代蒙受耻辱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所选拔的人才,都是些坐而论道的文艺青年!他们只想道德救世,不懂政治救国根本。
这样的文艺青年,当然是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人才,但却经不起近代文明的检验。
作者:(程万军)
? ? 清晚期的官是真的难当啊。为什么当时只有李鸿章苦苦支撑,清政府里面的官员不长心的王爷和满脑子忠君爱国却不接地气的清流。李鸿章却是绝不同,既懂得洋务,更有卓越手腕,哪怕在局面最为不力的情况下,也能尽力扛住,利益能争一分是一分。不止需要极厚的脸皮与良好心态,更需要有国际视野与深沉心计,而李鸿章,却是最合适的一个。 ?
? ?这场战争的失败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 ,与李鸿章没有关系 ,相反 ,李鸿章与外国列强签订条约时据数次据理力争,多次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也因为谈判世时间拖的太长,李鸿章也遭到了日本方面的暗杀,身中一枪,险些丢了性命。谈判期间李鸿章事无巨细,均要向朝廷请示,遗憾的是当时的电报系统是被日本控制的清政府的谈判底线早已经被日本人摸清,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如何取得外交胜利?就算他本事通天都架不住慈禧三番两次的发电报催促签字。 从这也可以看出只有李鸿章在苦苦支撑。
? 李秉恒拒绝派兵防守威海,导致北洋水师覆灭。
? ?翁同酥拒绝拨款给北洋水师买军舰,也拒绝修船保养船,买速射炮,开花弹,是造成海战失利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清政府的主要人员慈禧、李秉恒、 ?翁同酥等人都没有支持,只有李鸿章一人在苦苦支撑。这位七十岁的老人真的挺不容易的。李鸿章算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虽然几乎所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不是李鸿章的因,面对一个将亡的清政府,他一个人是难以力挽狂澜的,能做的也不过是努力让损失降低罢了。
一没兵二没钱,李鸿章又不是傻子,不避战求和还能干啥。现在很多人可能有种误解,就是把李鸿章的权力想的太大,当成了权臣。实际上在晚清时节,虽然迫于形势,清廷不得不放权给汉人督抚,不过总体上来说,清廷对此还是非常小心,采取了种种办法限制他们的权力。像慈禧和光绪就经常利用清流来牵制李鸿章,李鸿章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刻意裁撤手下淮军的数量。到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堂堂一个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手下直隶的练军、防军和旅顺、威海两个军港的驻军加起来总兵力不过3万多点。
在扣除了各地驻军以后,真正能机动的部队也就几千人而已。在甲午战争时,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李鸿章不得不把旅顺各炮台的守军大部分抽调去了一线,改由临时招募的部队守卫,这也是后来旅顺基本没怎么抵抗的重要原因。而在直隶之外,虽然清朝号称有百万大军,实际上大部分是八旗、绿营这种已经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的架子货。真正还能上战场的各省练军、防军,总数不过35万左右。这些部队分散驻扎在全国各地,实际能抽调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历史上清军投入的兵力甚至还没日军多。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部队分属各地督抚统辖,在还没有开战的情况下,李鸿章根本没有权力去调动这些部队。这就意味着前期李鸿章只能靠着手下那几千人撑门面。相比之下,日本常备军有7个师团,10几万大军,即使不算双方战斗力上的差距,李鸿章也不敢轻易冒险。
除了军事上的差距外,清政府的财政也不容乐观。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就屡遭战事,花钱如流水。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一战,让清政府的国库都见了底,不得不允许地方督抚自筹军饷,自建部队,这才勉强镇压了太平天国。不过此后清政府的财政也不过面前维持了一个平衡而已。在甲午战争刚爆发时,李鸿章请求户部拨款2、300万两以作军需。最后户部只能拼凑出18万两。而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军费开销超过了4000万两,最后只能靠向洋行借债维持。然而请政府当时对于借外债一事非常保守,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同意。因此在全民开战前,李鸿章也不可能拿到足够的军费。一没兵二没钱,加上李鸿章深知此时日本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自然只能尽力避免战争爆发了。
上中学的时候,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清王朝的闭关锁国,鸦片战争拉开了被侵略的序幕,签订了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感叹清政府夜郎自大的同时,更痛恨歪果侵略者对清王朝领土的践踏,导致生灵涂炭。当读到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这段历史时,对《马关条约》的严重不平等而愤慨,也为丁汝昌、邓世昌等敢于直面生死、抵御倭寇的壮举而钦佩,更为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所不解。
北洋水师作为中国第一支现代化水师,清王朝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每年花费400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水师实力曾位列东亚第一、世界第九(根据当年的《美国海军年鉴》给出的排名情况,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国、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
这样一支体构庞大的北洋水师,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被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
为何会有这样的局面?难道北洋水师就如此不堪一击?花那么多真金白银从德国、英国进口的战舰难道是水货?
带着这样的疑问,读了一些关于清代历史的书籍,渐渐明白了清朝北洋水师的失败原因。今天,小编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北洋水师抗击倭寇的时候,战局如此惨烈,为何没有任何清朝军队前去支援?
就拿威海卫保卫战来讲,战争如此惨烈,却一直是当地驻军在奋死抵抗。之所以没有任何人前来支援,与清代的流言官李秉衡有关。
话说,这位原本应该去担任安徽巡抚的朝廷重臣,却因请流派的强烈要求,调到山东当巡抚。
这位李大人到任后,用了30多天的时间对胶东的海防情况开展巡查。没过多久,他便给光绪皇帝上奏折,认为威海这个地方有北洋水师驻守,结实的很;而烟台这个地方炮台比较少,而且又没有水师把手,很容易被攻破,因此,他主张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烟台及其以西地区。
到了1895年1月20日,倭寇在荣成湾成功登陆。威海方面的戴宗骞、张文宣等守将立刻向烟台发布告急。得到这个消息后,李秉衡便电告威海的守将们: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准备“飞赴威营合力夹击”。
得到这个消息的次日,守将戴宗骞便作出如下安排:一方面,抽调部分炮台驻军,将他们开赴前线阻击倭寇;另一方面,等待从烟台来的援军填补炮台的位置,从而不至于耽误战机。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1月22日,李秉衡突然发来电告,告诉威海方面:不能派出援军啦,因为要留下这帮人防止倭寇攻击烟台西部海岸。
其实,这与此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倭寇登陆荣成后,同时曾派出2个炮舰前往烟台侦查,侦查完毕后,这两个炮舰认为烟台居然没有军舰驻守,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于是,大胆前往炮台挑衅,结果,被炮台驻军打得狼狈逃窜。说实在的,甲午战争中很少能够听到说清王朝的军队能够把倭寇得到满地找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胜利。
然而,就是这场小的不能再小的战斗,却成了李秉衡不往威海派援军的理由,而且他下令“各路防军,严禁私自发往威海,违抗军令者,虽胜亦斩”。
不派援军也就算了,这位李秉衡大人居然把清廷派遣的抗法名将丁槐的云贵援军,也活生生截留在了黄县,命令该军队必须驻守黄县。
可能有人会说,这李秉衡胆够肥的,居然敢篡改圣旨?您如果这么想,就太小看清朝的官员了。李秉衡也知道截留丁槐这件事情不妥,如果威海方面向清廷参他一本,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甚至有掉脑袋的可能。于是乎,他命令丁槐就地招募20个营,凑齐了之后再开赴威海。不难想象,威海前线到了紧要关头,每一分一秒都弥足珍贵,再者短时间凑齐上万人的军队,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秉衡从中作梗也就罢了,远在紫禁城的清流言官也在火上浇油,他们不遗余力地向光绪皇帝吹“耳边风”:北洋水师烂透了,军纪散漫、临阵脱逃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传到紫禁城,光绪皇帝也怒了,命令撤掉丁汝昌。加上60多名御史言官联名上奏,说丁汝昌在威海卫保卫战中“依然安坐于蓬莱阁,妻妾满前,纵酒呼卢,而视如无事”;李秉衡也上书光绪皇帝称:丁汝昌“丧心误国,罪不容诛”!
在这帮文官的鼓动下,光绪皇帝怒发冲冠,下诏书诛杀丁汝昌。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丁汝昌不是战死的吗?
没错,当时丁汝昌驻守的刘公岛已经被倭寇重重包围,基本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所以诛杀令压根没办法送达。
不难看出,北洋水师的惨败,其自身因素固然重要,但与李秉衡从中作梗,请朝廷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惩罚北洋水师身上,至于各路陆军如何救援、何时救援在他们眼中已经不重要了。
不难想象,外有倭寇猛烈进攻,内有从朝廷到地方官员的打压,加上自身武器装备落后的原因,共同酿造了北洋水师的覆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