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提到过夏朝吗?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夏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想要找出一些直接的证据还是挺难的,毕竟文字是从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才开始的,也就是说夏朝如果存在的话,它并没有当时的文字记录,那么,如果从距离最近的甲骨文里面来寻找呢?可是现如今已经翻译出来的甲骨文里面,始终都找不到夏这个字,难道说夏朝是真的不存在吗?但是为什么依旧有很多人相信夏朝的存在,究竟应该如何去解释呢?
甲骨文是一种镌刻或者书写在龟的腹甲或背甲以及兽骨上的文字。古人好占卜,发现的甲骨文大部分内容是统治者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发现点是古代殷商都城,因此,甲骨文也被称为“殷墟卜辞”或“甲骨卜辞”。清朝末年的王懿荣是中国第一个发现和确认殷代甲骨文的人,当时被发现的甲骨文被当作中药材“龙骨”。不过据记载王懿荣并不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但是他是最早确认甲骨文的人。
到2012年为止,世界上大约共有15万片甲骨文,刻有字约5000,已破解约2000个字左右。甲骨文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性文字,比较成熟。郭沫若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曾经写道:“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正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如此成熟度的文字也不可能是忽然出现,由此可以推测,殷商之前还有朝代。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夏朝的存在。
国外史学家,很多把夏朝排除在外,认为这是一个杜撰的年代,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明确的文字资料。在目前发现的夏朝遗址上,有石器角器有青铜,就是没有甲骨文或者其它文字载体。而且这些遗址虽然按时间符合历史文献上夏朝存在的时间,但遗址位置离商朝的遗址也很近,有人认为是属于商朝的。并且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几乎记录了商朝的方方面面,连灭夏的商汤也有很多记载,但却没有丝毫关于夏朝的文字资料。而最早出现夏朝记录的,反倒是在周朝。有史学家认为是周朝为了否定商朝的正统而杜撰了夏朝历史。
个人是相信夏朝的存在的,先不说文献资料的佐证,单文字来说,毕竟出土的甲骨文已经非常成熟。汉字有上万字,然而据统计,日常1000多字就足以覆盖90%以上的文字资料,而甲骨文已经破解的就有2000多字。文字如此成熟的朝代,之前必定还有文字稍微欠缺的朝代吧。
之所以没有找到夏朝的甲骨文,很可能是因为遗址发掘还不够嘛,还没来得及重见天日。或者文字载体并不是用龟甲或兽骨等能够长时间保存的东西。也或者当时文字还比较象形也不够系统,像最早被当作药材的甲骨文一样,出土了,却没有被解读为文字。
从当时历史来看,商时期中原地区存在大量的部落和人类聚集点,商多次四处征讨敌对国家,商的强大是建立在武力灭绝了周边各种势力基础上的。比商更早的夏,很可能只是中原大地上一个比较大的人类聚居点而已,并不特别突出,只是到了周灭商时期,周为了凸显自己武力灭商的合法性,拔高了商灭掉夏的地位。
还有一点就是商迁都多次,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从农业水平到交通水平,养活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并不具备条件,一旦遇到点天灾人祸就只能迁都,夏记载还有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可见夏并不是一个武力能够力压周边的国家,被周边敌对势力直接灭国都出现在历史记载里面了。
还有一点,夏这名字焉知不是周以后给起的,就如同尧舜禹都不是他们的本来名字一样,万一夏只是周以后起的名字,那商的甲骨文里面肯定就没有夏的记载了,再进一步,在二里头更不可能挖出来有夏着名字记载的陶器残片了。
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在约3000年前的《尚书·周书》中,即有关于夏朝的记载,同时,《史记》中的商朝世系已得到甲骨文的验证,那么司马迁关于夏世系的记述,也一定不会没有依据。和夏朝有关的历史记载不仅出现在《史记》《尚书》里,还出现在《竹书纪年》《战国策》《左传》《国语》等若干部史书之内,《孟子》《周礼》等儒家经典也提及过夏朝。
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夏朝的存在有了实物依据。1953年二里头文化遗址最早在河南登封玉村被发现,此后偃师二里头、郑州罗达庙、洛阳东干沟等属于同一文化的遗址被陆续发现,其中以二里头遗址范围最大,堆积最厚,故定名为“二里头文化”。
学者们很快注意到,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的豫西、晋南地区,同文献中夏人所居的地方大致吻合。其次,通过碳十四测定,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约在前2395年—前1625年,和夏朝纪年相当。因此,二里头文化遂被定为夏文化。
夏朝的历史简介:
夏朝(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夏朝都斟鄩(今洛阳)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夏朝
夏商周是大家经常脱口而出的三个朝代,迄今为止这三个朝代已经有好千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们对这三个朝代的了解都很少,包括《史记》记载的资料也是非常少的,现在我们只能结合考古专家的资料进行了解。
夏朝距离现在已经有四千多年的时间了,在启上位以后将国家改成了家天下,便是我们口中的夏朝,夏朝在这个时候就出现在历史上了。直到如今,有很多历史学家对夏朝有没有存在过非常怀疑,因为目前还没有关于夏朝的文字出土,包括出土的文物上面也没有夏朝的文字,证明一个时代存在最好的方式便是文字,但是巧合的是并没有见过夏朝相关的文字,这就让大家非常疑惑,商朝是夏朝后一个朝代,出土的文物上也没有夏朝相关的字或信息,也没有提及两朝是否有过战争。
根据周朝出土的文物记载,虽然两朝相隔六百多年,但是周朝将夏朝完整的信息记录了下来,这些信息是非常完整的,除了有帝王体系,夏朝的日历,夏朝的礼仪以及夏朝很多重要事件的记载,通过周朝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出夏朝的确存在过,但是当今发现的甲骨文一点夏朝的痕迹都没有,这是让人非常疑惑的一件事。
首先在动荡的商朝时期,天下混乱,所以夏朝相关的信息被丢失,这是很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其次甲骨文在古代的作用是占卜,并不是用来记载历史的,所以甲骨文没有发现夏朝信息也是很有可能的,最后,当时的甲骨文有可能被认为是龙骨,记录夏朝信息的龙骨被吃掉了。总的来说周朝没有必要去虚构夏朝存在的事实,当时的周朝也处于稳定的时期,正规的朝代有史官记录历史,所以周朝发现夏朝资料是有一定根据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6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