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满清入主中原之,为什么能迅速一统全国

以史为鉴 2023-06-27 18:30:16

满清入主中原之,为什么能迅速一统全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的很少,比较有名的也就元朝和清朝。相对而言,清朝则比元朝更成功,因为,它存活的时间更久,民族更加团结。

清朝的统治时间将近三百年,这跟汉人建立的王朝的统治时间相比,也并不差多少。试想,满族是如何让人数众多的汉族臣服、服从管制的呢?我们必须考虑到,满族入关的时候,军队只有二十万,就算把所有的人加一起,最多也就百万人马,这怎么能够跟千万级别、万万级别的汉人相比呢?而且,满族入关后,国家很快就统一了,清朝建立了稳定的政权,与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和平相处,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就算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情况。

所以,清军入关迅速建立政权的原因,一直都是历史学家门探索的谜题。

其实,这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在中国学者看来,并不是很难理解。中国学者对此的解释是:清朝已经被汉人同化了,所以,导致他们能够统治汉人几百年;这种统治方式就是沿用汉人的统治方式,所以,汉人并没有什么不适应。清朝沿用了唐、宋时期传统的统治制度,保以障自身的几百年统治。

并且,有些学者也指出,清朝虽然沿用了明朝的统治制度,但是,它也保留了自己的特点,比如:八旗制度。保留自己的特色,也是清朝成功的因素之一。对于八旗制度,历代皇帝均强调“八旗制度是朝廷的根本”,重申八旗制度的重要性。

可以说,一个政权,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有利的基础,是不可能长久的生存下去的。

八旗制度是满人发明的,且伴随清朝几百年,这也是满人没有被完全汉化的依据。可是,后人对清朝的这一重要特色没有重视,在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撰的清朝历史上,就没有为“八旗制度”留下位置。甚至,在修订的所有著作中,也没有针对“八旗制度”留下任何典籍。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到1644年,多尔衮率兵入关占领北京城,中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年。就是这二十八年,满族从分裂的狩猎采集族群到一统江山、建立清朝,完成了其他民族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伟业。

这是满族最值得称赞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研究不深入的人肯定会说:满族靠的是骁勇善战的骑兵。但是,关外大草原上的民族,可不止满族拥有强大的骑兵,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拥有。那么,为何偏偏满族能够入关问鼎中原呢?

这其中,满族除了拥有努尔哈赤这样的英雄以外,还有他们自己的组织性质。

金代时期的女真族有“猛安谋克”制度,而后金时期的满族有“八旗”这个制度。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一手创立起来的,八旗源于牛录额真,牛录在满语里面是“大箭”的意思,即:持有大箭的几个人的围猎队伍的意思。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对牛录额真进行改造,参照原先的“猛安谋克制”,每三百人为一个牛录额真统管,各牛录被分别授予黄、白、红、蓝四旗,各族人分属不同颜色的旗下。

到了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又对牛录组织进行改造,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成“八旗”,这是满族八旗制的来源。

可以说,八旗制度是在原来的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壮大的,它自然有牛录制度的特点:

其一、是“兵民合一”,即百姓既是兵勇,又是农民,在外能打仗,在内能种田;

其二、是“军政一体”,有战事的时候抽调出来,没有战事时候归于对应旗下。

并且,打战过程中,军队不需要准备器械,都是八旗兵甲自己准备好,这也是八旗兵马行动迅速、作战英勇的原因。

皇太极继位后,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蒙古八旗和汉族八旗,这对他们的征服中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擅长草原野战的蒙古八旗和擅长使用重兵器的汉人八旗,无疑弥补了轻骑兵、轻火器的满八旗。

1644年,八旗兵勇入关,对于破旧的山河及颓废的明军,八旗将士以一敌百,攻城拔寨,硬生生将明朝灭亡了,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八旗兵最鼎盛的时期。

满族定都在北京,面对的是一个纷乱、凶险的时局,民族矛盾突出,汉人不服统治,满族能怎么办呢?只能继续靠他们的八旗兵勇。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清王朝对八旗兵进行重大改革。

第一步,清政府制定了旗饷政策。入关前,八旗兵是兵农不分家,利用自己的土地进行耕作,来满足自己的要求。由于,土地的转手,很多兵勇都没有土地进行耕作获得生活物资,且他们需要攻打前明的叛军,没有时间停下来耕种。于是,政府按月给兵甲们发放饷银,让他们成为职业军人,不需要再去种地了。

第二步,建立八旗驻防制度。八旗半数精锐部队驻守京师,称为劲旅;而京师外各重大军事要塞,均需要八旗兵马前去驻守,这就是驻防;而承担起维护清朝统治的兵甲,则称为“绿营”。清政府以十万驻防八旗控制着六十万的绿营,然后,再用六十万的绿营控制着全国百姓,这是以点带面的用兵措施,非常有效。

驻防的八旗兵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隐藏驻防的兵勇;

另一个是保留关外八旗兵的原貌。

驻守的骑兵一般是集中居住,不与百姓接触;一般的社会骚动,都是绿营人马处理,驻防兵勇很少露面;除非有重大事变需要出动军队,驻防兵马才会露面。可以说,这是清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高明之处,平时精锐的部队不让你看到,关键时刻则可以出其不意地一招致胜。

并且,关外的八旗兵依然还保留着兵民一体,驻守在满族的老家东北,故意向中原百姓隐藏自己的实力。这些兵马比驻守中原的兵马要强盛得多,当初,康熙征讨准噶尔时,靠的就是驻守东北的索伦兵、锡伯兵和游牧察哈尔兵。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的清王朝覆灭,共存在了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是,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了,它更是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可以说,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清朝能够迅速占领江南的原因

清朝能够迅速占领江南的原因,清朝能迅速的统一全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得力的笼络措施,二是调整对中原的方针,拥有大批汉军。

1、满清进入中原以后,由于得力的笼络措施,和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名义,成功的骗去了中原百姓的民心。

使得各地相继投效的明朝降军效尽死力,成功的充当了八旗军扫清天下的急先锋,替满清分担了大部分的战事和守备任务。

抗清力量则由于内部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在内耗中严重消耗了自己的实力,北方的大顺军又由于民心顿失,无法在北方立足。

被清军迅速击溃,进而平定北方,直捣江南,在短时间内迅速征服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等到南明诸帝只剩永历一家争无可争的时候。

抗清势力所盘踞的地区只剩下了蜗居西南一隅和东南沿海狭长地带,且彼此始终无法取得联系,各自为战,互不统属,最终被满清成功的一一击破,彻底荡平。

清朝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黄金的时代

历史的车轮呼啸地驶向公元1644年时,混沌区宇已呈三分鼎足之势:一分满清,虎据关东,以望中原;一分大明,龙盘华夏,欲振雄风;一分大顺,狼嗥西土,直逼幽燕。
有道是“千古难堪仲伯间。”凭心而论,是时无论是明朝,满清抑或大顺,均有机会扭转乾坤而一统天下。
然而,成功的天平却无情地倾向满清一方。
今天,我们不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缘何大明社稷,一朝倾覆?缘何大顺江山,瞬间易手?缘何悄然崛起的满清,最终一统天下耶?
诚然,明朝,满清和大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彼此消长与嬗变,绝非一次突如其来的事变(时机)所左右。不过,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偶然乃寓于必然,必然在一定条件下,以偶然形式出现。换而言之,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必然),往往由突如其来的事变(偶然)所决定。时机则是其引爆点。是故,谁捕捉到时机,谁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幸运之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稍一耽搁,价格就变。”(培根《论时机》)
我们说,政治集团之间的纵横捭阖,既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政治韬略的交锋。
历史证明:大凡韬略高于对手一酬者,无不具有站在战略高度,观察天下大事与趋势之眼光。他们能准确地捕捉到偶然事变中所潜藏之时机,从而牢牢地把握住改变历史之必然进程。此乃国家兴亡与否之根本大计也。
我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满清是一个幸运的民族。这是因为,在明朝,满清和大顺的三方鼎足中,它主动地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时机。
让我们回首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吧。
公元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广宁陷落后,明兵部尚书,辽东经略袁崇焕奉命前往宁远前线督战。在随后著名的宁远大战中,后金遭受重创,努尔哈赤也中炮负伤,被迫撤军。
不久,努尔哈赤伤重身亡,其第四子皇太极即位。
公元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皇太极遣派使者至宁远,致书袁崇焕,愿意“和议”“修好”。我以为,这次“和议”,对明朝来说未尝不是“修内政,饬军务”之良机。因为,当时明廷体制早已蕴涵着走向衰微的因素:经济上,商税,关税等固定税收之外的额外收刮,官绅权贵们的贪赃枉法,导致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日趋混乱;政治上,则是旷日以久的派系与党争。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必然使其军队“力已不竞”矣。
然而,因明之朝野对“和议”的议论纷纷,由此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党争。更有言和者乃大罪之说,以致于后来袁崇焕的被杀,使得“天下误信为以言和受戮。”
观之满清,彼时皇太极自识尚无力与明朝全面抗衡,因遂以“和议”“修好”为名,甚至不惜接受“龙虎将军”封号而行暗中“蓄锐持重”之实。史载,后金天聪二年,定文馆职司;天聪三年三月,定军令于外藩;同年八月,定行军赏罚令。同时,满清又成功地阻止了蒙古察哈尔部与明朝的联络,为日后征服前者,奠定了政治基础。
总之,后金主动与明朝“和议”的用意,乃是“尊时养晦,犹不惜尊修好,用以廓系世滋大之规模。”(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
至若明朝对“和议”的态度,则“君臣间务为掩耳盗铃之计,意实愿和,而有人揭明和字,必引为耻,谴责任事之臣。”(孟森《明史讲义》)试问,明廷君臣间如此“无知己知彼之定为”而“必争虚骄之气”,岂不悲哉?
相反,满清对明朝的战略方针,此时因势利导而由“直”变“迂”:一是在政治上,加强对明朝的间谍活动,即从明廷内部策动各权力集团的摩擦,暗中收买明军将领,精心培植亲满武装;二是在军事上,采取“进”“退”相兼的流寇式行动,频频游动于关内,探求虚实以寻时机;三是在对外策略上,分化明朝与大顺的联系,企图与大顺结盟而觊觎中原。
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家孙武认为,进攻敌国时应以谋略取胜。用兵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其次是使用武力取胜。我以为,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知己知彼,而且要寻找时机,方能“自保而全胜。”
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十一月,后金天聪三年),满清一改“修好”时的温情,斥师分道迫近北京城外。明兵部尚书,蓟辽经略袁崇焕奉命与其在北京城郊展开攻守战。满清揣度军事上难以制胜,遂“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今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密告于崇祯帝。结果明廷自毁长城,将袁逮捕处死。同时,满清又见机行事,利用明守将***文龙旧部孔有德,耿仲明与袁崇焕的矛盾,暗中收买之,致使孔,耿二人于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后金天聪七年)率师降于满清。如此一来,满清不仅在军事上有效地牵制了袁崇焕指挥的前线防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而且在政治上也掌握了主动权。满清的“进兵”“退兵”之策,也堪可圈可点。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军避实就虚突入喜峰口,连陷北京外围各县,遂又退兵;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清军强越墙子岭入关,出没无常连续攻陷河北,山东等数十座城镇,遂又退兵;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清军又“分道入塞”,连陷蓟州诸多州县后,遂又退兵“北回”。《兵法韬略》云:“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意为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观之满清这“必乘必得”之政治意图,乃是企图阻止明朝可能的联合大顺,对清作战,迫使明朝不得不以主力部队“剿贼”,借以消耗明朝与大顺的实力,以达到“坐收渔利”之目的。
满清当权者认为,若维持明军与***军互相攻打的势态,以至于两败俱伤,对他们最为有利。二者若联合对清,或任何一方被消灭,都是对他们不利的。史载,当明朝与满清之间的军事冲突,暂时归于平静之时,明朝遂于公元1634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七月,派遣总督陈奇瑜,巡抚卢象升,分道率兵围攻李自成,高迎祥于车箱峡。此时,李自成建议双方“和谈”,共同抗清。(另有李自成用计贿赂陈奇瑜左右,伪请降一说。)于是,满清乘机于同年八月,发兵沿长城进攻,攻陷“沿边诸城堡”,以阻止李自成与明军的联合。其实,李自成的“和谈”要求,不过是一相情愿。因为,当他率部出峡后,陈奇瑜便令其解散***军,“悉令归农。”李自成大失所望,被迫率余部突围,往河南。这意味着双方的所谓和谈,已成泡影。
彼时,满清又于同年九月复退兵“东归”,作壁上观。
众所周知,当时明朝的战略乃是“先安内而后攘外。”事实上,明朝始终不愿意联合李自成,张献忠等***军共同抵御满清,惟欲将其解散或剿除之。即使迫于形势不得不以“和谈”的姿态出现,乃是蒙骗世人的手段而已。
为此,明朝一方面始终以主力部队积极进剿李自成,张献忠等***军;另一方面却对满清施以单纯防御策略。尤其是在袁崇焕被残杀之后,明朝对辽西的防御则是竭泽而渔:即长时间未能增加兵力,且又缺乏行之有效的部署。
满清在成功地阻止了大顺与明朝的联合,并出现与明朝第二次对峙的势态下,开始积极寻找时机,实施其“远交近攻”之战略,欲与大顺联手,以形成掎角之势,对抗明朝。
从历史上看,战国时期苏秦的游说六国,当年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之谋略核心,就是分化或防止敌人联盟,从而达到各个击破之目的。
同理,满清的所谓“远攻”,正如当年与明朝“修好”“和议”一样,并不是要长久地与大顺和好,而是为避免树敌太多而采用的一种外交诱骗伎俩,其包藏祸心之用意,无非是孤立明朝这一“近邻”。满清一旦对明朝的“近攻”得手,这“远交”也就变成对大顺这一新的“近邻”的攻击了。
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大顺攻克洛阳,天下震动。不久,消息传到了清廷。
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皇太极对征明统领阿巴泰说:“如遇流贼,宜云尔等见明朝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人,致与交恶。如彼欲遣使见朕,即携其使来,或有奏朕之书,尔等即许转达,书来奏。”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日,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称帝于西安,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是年正月二十七日,满清遣使臣迟起龙等携御书西行。迟等行至榆林,大顺守将王良智见信封上书有:“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字样,便视为一般信件拆开观阅。其书云:“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勿以此而介意也!
兹者致书,欲以诸公协谋合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惟速驰书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王良智看罢信的内容,才明白这封信本来是给李自成的,信亦已拆开,便不好再上交,只好推托李自成已经出征,命迟起龙回转清廷复命。(后来,王良智被李过不明不白杀掉了,不知是否与此信有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2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