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失才亡魏”什么意思魏国到底失去了哪些人才

众妙之门 2023-06-27 15:23:27

我们都知道,公元前四百零三年,魏斯、韩虔、赵籍三人通过贿赂周威烈王,被加封为诸侯,正式取代晋国,建立了赵魏韩三国,魏斯就是那位雄才大略的魏文侯。

魏文侯正式建立了魏国之后,因为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如果魏国不能强大起来,那么必然会让周边的国家给吞并,于是,魏文侯开始大胆启用出身卑微的李悝、吴起等人变法改革,后来,魏国又形成了西河学派,取代孔子故里曲阜成为了天下文化的中心,汇聚了战国时期的大批人才。

孙皓晖先生在《大秦帝国》中曾提到魏国灭亡的原因,皆是因为“失才”,那么,魏国到底失去了哪些人才?

一、吴起

吴起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吴起是最早跟着魏文侯的一批人,魏国的军事改革就是在吴起主持下开展的,那支闻名天下的“魏武卒”就是吴起一手编练出来的。在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魏国对秦国的作战屡战屡胜,从秦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

在魏国名臣李悝、翟璜等人去世之后,他就成为了魏国朝堂之上不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数一数二的重臣,可是,魏文侯的继任者,也就是当年曾和吴起携手攻秦的魏武侯,对于吴起这种出身低微的臣子并不待见。在挑选李悝的继任者之时,吴起本以为自己绝对能够坐上魏国相国之位,但是魏武侯却启用了出身贵胄的田文为相,反而是疏远了战功赫赫的吴起。

后来,公叔痤又设计陷害了吴起,吴起为求自保,于是出走楚国,在楚国,吴起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使得楚国这个“老大帝国”重焕生机,没少给魏国找麻烦。

二、商鞅

商鞅是卫国人,后来去到了天下文化中心——魏国,师从魏国重臣公叔痤,被公叔痤十分重视,但是因为魏国那条不成文的用人制度,商鞅一直没能有在魏国朝堂之上施展拳脚的机会。

后来,秦孝公深感秦国困境,于是向天下广发《求贤令》,商鞅深感魏国不会给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商鞅便离开了魏国,去到了西陲的秦国,结果受到了求贤若渴的秦孝公优待,被任命为执掌军政大权的左庶长,开始主持变法。

就在秦国正在崛起的同时,魏国被后来居上的齐国一顿胖揍,打得鼻青脸肿,秦孝公见一雪百年之耻的机会来了,于是就派商鞅兵出崤函,重夺河西失地,全歼了魏国镇守河西的大军,又狠狠地踹了风雨飘摇的魏国一脚。

三、公孙衍

公孙衍是魏国人,原本在魏国效力,担任犀首一职,但是却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心灰意冷的公孙衍出走秦国,受到了刚刚亲政不久,苦于没有能臣辅政的秦惠文王的重用,于是,公孙衍很快就被秦惠文王委以要职,后来又担任秦军主将,率军出征河西,歼灭了魏国驻守河西的大军,俘杀了魏军主将龙贾。

在此战之后,魏国面对秦国不得不低头,公孙衍也被秦惠文王拜为大良造(当时的秦国未设开府丞相,大良造职权与六国开府丞相相似)。

四、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师从那位神秘的鬼谷子,学习纵横之道,学成之后,先是回到了魏国,游说魏惠王,但是因为出身问题,一直没能得到重用。于是张仪又去游说列国君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张仪并未得到列国君王的重用,张仪游说列国无果之后,又辗转去了秦国。

在秦国,张仪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连横之策,被秦惠文王拜为客卿,后来,公孙衍因为收受魏惠王的贿赂,被秦惠文王罢免。相仿山东六国,设开府丞相,并且将张仪拜为秦国相国,主持秦国邦交大事。张仪在秦国任相国之时,对于自己的母国毫不手软,没给秦惠文王出谋划策,打击魏国。

离开魏国去到秦国、齐国等国家的人才还有孙膑、范雎、尉缭子等人,这些出走别国的人才,特别是去到秦国的魏国人才,正好凑齐了从秦孝公到秦王政数代君王所需的辅政人才,间接使得魏国走向了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9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