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蒙古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叫元朝呢,为何会选择这个字做国号呢

众妙之门 2023-06-27 11:54:19

蒙古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叫元朝呢,为何会选择这个字做国号呢

还不知道:蒙古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叫元朝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都有历史渊源,比如说夏朝是因为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领袖,所以称为夏朝。商朝是因为皇族祖先受封于商邑,所以建国为“商”。细数中国的朝代,大多都能找出历史渊源,唯独元朝却和例外,没有历史渊源。那么,蒙古军团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叫做元朝呢?

成吉思汗

元朝建立于1271年,此前成吉思汗建立的国家,准确的说应该是大蒙古国。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不多,但是成吉思汗却是公认的战神。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前的蒙古高原,原本是匈奴人的居住地,匈奴人被赶走后,蒙古族开始壮大起来。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高原先后被于契丹统治和有时臣属于金国,到1200年左右,随着金国的逐渐衰落及蒙古势力的逐渐强盛,蒙古不再向金国进贡,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尔浑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死后,儿孙辈继承了战神的衣钵,继续征战。

忽必烈

将大蒙古国改名为元的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第四子忽必烈。当时,蒙古奉行幼子守家的习俗,所以成吉思汗就让小儿子托雷看守在中原的国土,而那时的忽必烈汉化比较严重, 开始结识中原文士。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为主的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幕僚。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成为大蒙古国皇帝。 此后,忽必烈的触角进一步向中国南方延伸,几乎整个宋朝的国土都纳入蒙古范围。看到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有自己的国号,忽必烈也想用一个汉字,作为王国的国名。

易经

用什么字做为自己的国号呢?忽必烈很喜欢易经,一天他看到易经里的一句话,启发很大。在易经中,《易经·乾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寓意着一切的生机,从元开始。于是,忽必烈决定改名“大元”。

1271年,忽必烈下发命令,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自己也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参考资料:《易经》、《元史》】

揭秘:忽必烈是如何建立元朝的国号和都城的?

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确立了他在蒙古贵族中的统治地位。但是,这时西北诸兀鲁思实际上各自分立,大汗的统治地位和诸兀鲁思与大汗的关系已不同于成吉思汗、窝阔台时代;和林也不再是政治的中心。忽必烈以汉地为根基,依靠汉人地主的支持夺得汗位,因之不能不以汉地为中心,建立起元朝的统治。

建国号

自从一二○六年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以族名为国名,称大蒙古国,而没有象北魏和辽、夏、金那样建立国号。忽必烈称汗后,建年号“中统”,但也没有另立国名。一二七一年十一月,在建国十多年之后,他的统治地位已经逐渐巩固时,才正式建国号为“大元”。下诏说:“顷者耆宿(指子聪等)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忽必烈依据汉族的古代文献《易经》,改建国号为“大元”,这就表明他所统治的国家,已不只是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继续。

建都城

窝阔台建和林,作为蒙占国家的统治中心。忽必烈建开平,成为称汗建国的基地。但忽必烈已将中原地区作为他的立国基础,开平显然不适于作为国家的都城。一二六三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的纳钵。一二六四年八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后称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

僧子聪是忽必烈在和林最早信用的汉人幕僚。一二六四年,王鹗上奏,说子聪“久侍藩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应当让他还俗作官。忽必烈诏令僧子聪复姓刘氏,赐名秉忠,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一二六六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中都营筑都城宫室。同年,又命已经致仕的张柔与行工部尚书段天v等同行工部事,提督宫城的修筑工程。刘秉忠等选择金中都城东北,太液池琼华岛的周围,作为新都的城址,筹画修筑周回六十里的新城。忽必烈建立“大元”国号后,一二七二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一二七三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北京市)。大部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元大部的修建,影响是深远的。

造文字

忽必烈在汉地建国建都,但他并不象辽太祖阿保机那样“能汉语”,更不象北魏孝文帝或金世宗、章宗那样通晓汉文化。蒙古贵族中通晓汉语文的人,也为数极少。忽必烈建国后,仍然十分注意保持和发展蒙古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一二六○年十二月,忽必烈封吐蕃萨迦的八思巴为“国师”,命八思巴率领一些吐蕃语文学者重新创制蒙古文字。成吉思汗建国时,曾由塔塔统阿依据畏兀字母拼写蒙古语言,制成蒙占文字行用。

这种文字已通用了近六十年。忽必烈命八思巴新制蒙古字,则是适应元朝多民族国家建立后的需要,要求拼写蒙古语的新字,同时还能译写其他民族的语言,主要是汉族的语言。新字制成后,一二六九年(至元六年)二月,由忽必烈正式颁行。原称蒙古新字,后改称蒙古国字(通称八思巴字),成为国家法定的官方文字。整个元朝统治时期,凡是皇帝的诏旨和一切国家颁发的文告、法令、印章、牌符、钞币等一律使用国字。蒙古国字还用来翻译汉文的经、史等文献,供蒙古贵族子弟学习,加强了蒙、汉、藏等民族的语言文化的交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14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