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历史上的五阿哥到底是怎么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相关影视作品中,五阿哥永琪不仅拥有俊俏的外表,还十分有才华,堪称一个完美形象之人。然而,历史上的五阿哥永琪却是一个悲情人物,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永琪,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从小就表现的非常聪慧,博学多才,精通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读天文历法。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初五日,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发生火灾,永琪亲自背着乾隆逃出火海,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直以来,乾隆非常看重恪守孝道的皇子,五阿哥永琪正好就是这样的人,而且又非常有才华,乾隆就想着将来让他继承大统。万万没有想到,永琪被封为和硕亲王后,就染病不起,四个月后不幸英年早逝。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臣马戈尔尼率团来华,想要通过与乾隆会面商谈的方式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在一次宴席上,乾隆皇帝介绍自己的各位皇子,提起了早逝的五阿哥永琪,“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这时,五阿哥永琪已经病逝20多年了,乾隆还能够这样评价他,并表示自己曾经有意传位给他,足以看出乾隆对五阿哥永琪的喜爱和怀念。提到死因时,“及复因病旋逝。”几个字也道尽了无奈,五阿哥永琪发病太快,走的也快。
清朝官员陈兆仑记载了五阿哥永琪患的具体是什么病,““王患附骨疮,不得溃,昨冬病中受封,今三月薨逝。”
附骨疮即附骨疽的讹写,据《医宗金鉴》所述,此“系调治可愈之证”。也就是说,如果五阿哥永琪细心调养的话,这病还是可以治愈的,但不知道五阿哥的病情为何急转直下,突然就离世了。
从乾隆皇帝“旋逝”二字中推测,或许是引发了什么致命的并发症,才使得五阿哥永琪突然离世。
另外,“附骨疽生于大腿外侧,……由体虚之人露卧风,冷浴后乘凉寒湿侵袭,或房欲之后盖覆单薄,寒邪乘虚入里,遂成斯疾。”五阿哥永琪精于骑射,经常都会在外面风餐露宿,很可能就是这样被寒气侵入,于是患上了这种病。
永琪具体患病的时间不祥,但从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至兆祥所看视五阿哥病症②”,可知,此前永琪即已患病,而且患病期间居住于兆祥所内。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永琪去世后,曾担任过《大清会典》、《续文献通考》纂修官,时任太常寺卿的陈兆仑撰《奉挽荣纯亲王二首》以悼之。其文自注曰:“王患附骨疮,不得溃,昨冬病中受封,今三月薨逝。③”陈兆仑所说的昨冬病中受封,是指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距离二月初三日,乾隆探视永琪之病差不多已间隔了十个月,而此时永琪病情一日重似一日——“因病剧,始加封为亲王④”,这才促使乾隆封其为亲王,以慰其心。 作者:洗桐女史 附骨疮即附骨疽的讹写,据《医宗金鉴》所述,此“系调治可愈之证⑤”,可见在当时并非绝症。“附骨疽生于大腿外侧,……由体虚之人露卧风,冷浴后乘凉寒湿侵袭,或房欲之后盖覆单薄,寒邪乘虚入里,遂成斯疾。初觉寒热往来,如同感冒风邪,随后筋骨疼痛,不热不红,甚则痛如锥刺筋骨,不能屈伸。⑥”乾隆谈及永琪,曾不无遗憾的说“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觉贵重,且汉文、满洲蒙古语,马步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未名言,乃复因病旋逝。⑦”可见永琪精于骑射,其病之起极有可能缘于风餐露宿骑马射猎所致。而因病旋逝,感觉病起仓促,可能即是因为陈氏所言的不得溃,此症状的特征是“三阴不足,外邪过盛,大腿通肿,皮色不变,疼痛日增不消不溃者,此属虚寒骨冷 而这种病,又属于缓疽候,“其肿与肉相似,不甚赤积,日不溃,久乃变于紫黯色。⑨”患此病快则一年,慢则数年而亡,其内虽已肿成浓但不溃,和皮肉相仿,只是皮肤变得青黯,故而容易误诊,可能有些人致死也不知自己所患疽症,而永琪很可能患病而不自知,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导致了死亡。
小燕子和永琪是还珠格格中最受人喜欢的一对情侣,小燕子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人,可是五阿哥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就是乾隆帝的五阿哥,他的第五个儿子,是乾隆帝最喜欢的阿哥,可惜英年早逝,年纪轻轻就得了骨疮而去世了。而乾隆帝在五阿哥去世过了二十多年后,在一次和外国人的交谈中,还提到永琪是他最看重的皇子,可见这是乾隆一生之痛。
五阿哥永琪确实是相貌英俊,从小聪明灵秀,擅长武功和骑马射箭,为人也仁义宽厚,对乾隆很孝顺,而且在一次大火中,曾经救过乾隆的命。不过飞来横祸,五阿哥年轻时候就得骨疮去世了。骨疮就是大腿骨溃烂,几治不愈,经常复发,后来五阿哥在复发时去世了。骨疮估计就是现在的骨髓炎,对于现在也是疑难杂症,很难治愈,现在的病人也常常深受其苦。
骨疮的发病就是骨头溃烂,在古代医学落后的情况下,确实是不太好治疗,发病原因可能跟受风寒侵入有关系。五阿哥十分喜欢骑马打猎,腿部受了风寒,引起骨疮发作,那也是有可能的,不过也有人说如果慢慢调理,是可以治好的,只可惜突然复发,很快就去世了。
如果是五阿哥继承了皇位,也可能乾隆之后的大清会是另外一种光景,可惜没有如果,五阿哥的美好优秀我们只能从历史记载中探寻,在心中想象五阿哥的能文能武,聪明睿智。
乾隆帝有十七个儿子,第五子即爱新觉罗·永琪,从排序上来看,永琪是乾隆比较年长的一位皇子,从出身来看,她的生母是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珂里叶特氏虽然最终荣封贵妃,但她的出身却很低微,只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奴才。
不过,由于五阿哥永琪天资聪颖,后天努力上进,成为乾隆帝众多成年皇子中最优秀的一位。这样来看,永琪与康熙帝的皇八子胤禩是十分相似的。关于永琪的早年经历,史料中没有记载,推测来看,永琪早年应该与清宫中的大多皇子无疑,五六岁时便早早地进了上书房,读书学习,平常也会有关于骑射的功课,这都为永琪后来的文武双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永琪真正受到乾隆帝的注意是在二十岁以后,此时,他的才能被父皇乾隆帝认可,更重要的是,永琪还是一名非常懂得孝道的孩子。比如说,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发生火灾,当时乾隆帝正好身在此处,在这次火灾中,22岁的永琪不顾个人安危,身入火海将父皇乾隆帝亲自背出,无疑为自己在父皇印象中加了分。
乾隆三十年十一月,乾隆帝将年仅24岁的永琪封为和硕荣亲王,由此,永琪成为乾隆帝众多皇子中第一个被封为亲王的,这虽然与当时永琪的病情有很大关系,但不得不说,两年前永琪亲自救出父皇乾隆帝也产生了巨大作用。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永琪因患附骨疽病逝,年仅25岁。
何谓附骨疽呢?
根据《医宗金鉴》记载,附骨疽本来是一种“系调治可愈之证”,对于病症的症状及原因也有记载:“附骨疽生于大腿外侧,……由体虚之人露卧风,冷浴后乘凉寒湿侵袭,或房欲之后盖覆单薄,寒邪乘虚入里,遂成斯疾。初觉寒热往来,如同感冒风邪,随后筋骨疼痛,不热不红,甚则痛如锥刺筋骨,不能屈伸。”
从这份记载来看,永琪这个附骨疽有可能是野外射猎之时意外入侵,但是还有一个可能,那便是行完房事后,覆盖单薄所致,这就令人太尴尬了,难道永琪是一个乐忠于房事的皇子?从永琪生前的生育情况来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永琪在25岁之前已经有了七个子女,这个数量是不断少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永琪的附骨疽是行完房事后的不小心所致。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附骨疽貌似也是萦绕于爱新觉罗氏家族的一种特殊病症,比如说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及其子弘暾即患有此症,此外,清朝末年的光绪帝似乎同样患有附骨疽,所以这个病症有可能也是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易感病症,由此才导致了永琪的死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9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