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九门提督的来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九门提督的来历
九门提督这个官职,始于清朝康熙初年,而所谓九门,指的是清朝的京城北京,有九个城门,九门提督,顾名思义,负责九个门的官儿,引申意义,可以理解成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儿。
事实上,九门提督在清朝的职权包括但不限于京师治安这个领域。
九门提督的职务与变迁
所谓的“九门提督”,事实上只是这个职务的简称,这个职务的全称叫做“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从这个比较拗口的官名,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官职的职能范围。
所谓的负责巡捕,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长的业务职能:主要内容包括京城的治安维持、可以人口盘查以及进出城的安检等等,都在负责巡捕这个范围内。
而负责步军,则意味着九门提督还负责京师驻军的调度、管理,属于手握军权的一种体现,从这点来看,九门提督负责步军这个业务,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这个职务。
一方面负责京城治安,一方面负责京城驻军管理,可见九门提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务,而起初,九门提督的级别并不是很高,康熙帝设置九门提督这个官职的时候,九门提督仅仅是正二品的职务。
不过,虽然九门提督这个职务官小,但是权大,对短期政局的影响更大,因此,皇帝在安排谁来担任九门提督这个官的时候,往往都是慎之又慎,必须委任自己非常信任的人才放心。
直到清朝嘉庆帝在位期间,嘉庆帝将九门提督的级别,从正二品提拔到从一品,这时候,九门提督才算有了和权能相匹配的级别。
历史影响
在清代历史上,九门提督还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清朝康熙帝在位后期,满清帝国内部吏治腐败,同时对外连年战争,加上晚年的康熙帝安于享乐,大清国的国库,处于一贫如洗的状态。
好在康熙帝及时觉醒,知道如果自己的继承人不能及时扭转这个局面,只怕大清国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推翻,满人就会被赶到关外,而康熙帝的儿子里面,具备扭转局面能力的,也只有雍亲王(后来的雍正帝)。
而康熙帝也知道,雍亲王在朝廷里口碑不是太好,但是,康熙帝临终之前,还是为雍亲王登基,安排了伏笔——那就是,继续让雍正帝的舅舅,九门提督隆科多留任这个职务。因此当雍正帝继位的时候,虽然朝廷里很多人不满雍正继位这个现实,但一定程度上忌惮隆科多拥有京师的治安、卫戍权力,因此,轻易不敢造次。
而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如果雍正帝真的如同民间说的篡位改诏书上台的话,而非康熙帝中意的继承人的话,康熙帝不会让雍正帝的舅舅,继续留任九门提督,因为这可能会给篡位者发动政变提供机会。
此外,慈禧太后掌权期间,慈禧太后的亲信荣禄,也担任过九门提督这个职务。光绪帝之所以迟迟无法掌握清朝最高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和九门提督并非自己的人有直接关系。
1、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2、九门提督在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3、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为“从一品”。
扩展资料
九门提督的特征
1、军队属性:隶属于兵部;与清军八旗、绿营编制相同;兵源来源为八旗、绿营兵勇。
2、警察职能:武装警卫;侦缉捕查;诉讼及断狱;对京城人口进行社会管理;消防及其它任务此外,步军统领衙门还担负其它一些“警察”工作。
3、总之,步军统领衙门虽为“军队”,但在京城的职责及任务,却是“警察”。所从事的警察业务可以说基本涵盖了现代警务内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公安局长。
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从一品。这个官从品级到实权是相当的大的,等于清朝皇家禁军统领,统兵的数量各朝数量不均康熙早年不足1万人,雍正年间却激增至将近3万。其职责主要负责京师内城防务,内九城的社会治安也在该职辖内。
这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德胜门、宣武门、安定门、西直门、东直门、阜成门、朝阳门。九门提督负责的步军统领衙门对外是负责京城九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工作。(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隶属于兵部,属于军队性质。
在清朝的历史中,就曾经有数位亲王担任过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除了这些亲王之外,其他担任九门提督的人无不是权力大到了极点的旗人勋贵们,所以这层身份又为九门提督增添了不少高贵的色彩。
扩展资料
九门提督负责京师的警卫、治安,其统率的部队长期保持在3万人左右,且人员精干,装备精良。
从机构、人员、职掌看,步军统领衙门除衙门本部外,还下设八旗步军营、巡捕五营、内外城十六门管理机构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门。
巡捕五营分布于外城和四郊。中营驻扎于圆明园一带,由副将(从二品,隶属于总兵)一员带领,下分五汛(每汛有官兵370人至580人不等);南营分防外城及南郊,下辖六汛;北营分防北郊,左营分防东郊,右营分防西郊,以上三营均各辖四汛。巡捕五营总计二十三汛。南、北、左、右四营设参将一人,游击一人。
嘉庆四年,又添设左、右翼总兵各一人,左翼总兵节制南营、左营,右翼总兵统辖北营、右曹,顺治十年(1653),于白塔山(今北海琼岛)设置信炮五位,若京城发生暴乱、敌情、火灾、爆炸,则凭金牌“奉旨发炮”;内九门也各设信炮五位。白塔发炮,则九门信炮齐鸣。京城驻防官兵闻炮声后,立即分区集合待命。
乾隆八年(1743),信炮及其管理系统移交步军统领衙门。京师有内城九门,外城七门,内外各城门均派官兵驻守,负责门禁。顺治初年,守门军官称门千总。康熙十三年(1674),又设城门尉、城门校。乾隆十九年(1754),城门尉改名城门领(正四品),城门校改名城门吏(正七品)。内城九门,每门设城门领二人,城门吏二人,门千总二人。外城七门,每门设城门领一人,城门吏一人,门千总二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特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500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