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鲁肃和诸葛亮属于不同阵营,他俩关系好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7 00:05:10

鲁肃和诸葛亮属于不同阵营,他俩关系好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鲁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是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经典战役。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代表过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与孙权见面,劝孙权联合刘备。

但实际上首先提出孙刘联合的人是鲁肃,鲁肃在替孙权前往江夏见刘备时,就提出了这个建议。

诸葛亮和鲁肃来到柴桑后,诸葛亮提出的建议,鲁肃都同意了,并且还积极配合。

那么鲁肃为什么这么支持诸葛亮呢?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1.鲁肃的为人

鲁肃的为人很淳朴、性格豪放,喜欢与人结交,而且他心存大志。他出生在东吴的富豪家庭,但却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一直四处接济穷人。

后来周瑜缺粮,向他借粮,他也慷慨地把粮食给了周瑜。后来鲁肃去逃难,遇到了周瑜,于是周瑜把鲁肃引荐给了孙权。

曹操占领荆州后,威胁孙权,扬言要攻打东吴。孙权因此十分担心,东吴的大臣们也建议投降曹操。只有鲁肃不同意,向孙权分析了利害关系,并提出与刘备联合抗曹操的策略。

为了尽快促成此事,鲁肃还主动去见刘备,因此他也见到了诸葛亮。他对诸葛亮说,自己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朋友,诸葛亮也就成了鲁肃的朋友。

诸葛亮听了鲁肃的建议后,感觉英雄所见略同,十分高兴。于是刘备立即派诸葛亮出使东吴,以便促成两家联盟。

鲁肃对朋友一向大方康概,信任有加,自然他也会如此对待诸葛亮。所以鲁肃的为人和性格,使得他必须信任诸葛亮,和诸葛亮配合好。

2.诸葛亮的能力

诸葛亮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在隆中时就提出“三分天下”的构想。刘备听了后,欣喜万分,力邀诸葛亮出山。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欣赏,相信大家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也看到了。

诸葛亮还有两个好宣传员,水镜先生和徐庶,他们大势宣传诸葛亮的能力和水平。再加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与鲁肃关系很好,诸葛瑾肯定会给鲁肃介绍诸葛亮。

所以鲁肃在见刘备前对诸葛亮的能力也有所耳闻。诸葛亮在新野,博望坡的两把火也证明了他的能力。诸葛亮来到柴桑后,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孙权,让孙权决定联刘抗曹。

以上这些事都是鲁肃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鲁肃当然相信诸葛亮的能力,肯定要配合诸葛亮完成既定目标。

3.孙刘各自的利益

鲁肃配合诸葛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孙刘两家有共同的敌人曹操,也有各自的利益。

曹操占了荆州后,要攻打东吴,这也威胁到了刘备。刘备正在着急时,鲁肃来了,提出联合抗曹的建议,对刘备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的事。

只有这样孙刘两家才能都生存下来,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

那么如何联合作战呢?当然是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帮助东吴出主意。作为刘备的代表,诸葛亮肯定会尽心尽力帮助吴国,因为帮助吴国其实也是帮助刘备。

两家利益绑定了,鲁肃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基于这一点,鲁肃就放心大胆地让诸葛亮干,他全力配合诸葛亮,至少要使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鲁肃为人豁达,有远见,心胸也很宽广,在周瑜的引荐下辅佐了孙权。曹操要攻打东吴,而孙权的实力不够抵抗曹操,鲁肃急中生智,请求联刘抗曹。

鲁肃对盟友也十分友好。他基于两家的利益和诸葛亮的能力,对诸葛亮十分推崇,完全配合诸葛亮的工作,使得最后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鲁肃对诸葛亮的信任来看,鲁肃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当自己能力有限时,就借助他人的力量。当要启用人才时,他会多方打听此人的信息,并亲自考察此人,最后才决定是否信任此人。

从鲁肃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在用人时,事先要做好对这个人的基本了解,然后加以考察,再决定是否用这个人。而且一旦决定用这个人,就不要再犹豫徘徊。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三国中鲁肃比诸葛亮高明在哪里?三国奇才鲁肃简介

鲁肃简介

:鲁肃,有戏剧中与历史上的两种形象。忠厚近似愚昧,儒雅误为可欺,稳重变成胆小,这是戏剧作品中塑造出来韵鲁肃形象。历史上的鲁肃却不是这样的,他是一个少有的文武兼长的名将,东吴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活动家。正如陈寿《三国志?吴书》赞之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坍;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在罗贯中的笔下,鲁肃是一个反应迟钝,又是一个善于调和的人。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鲁肃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虽然在心高气傲的周瑜和才略超群的诸葛亮面前显得暗淡无光,但是他高明的战略思维和谋略艺术,总是在他的主公孙权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高人一筹。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稳固的孙刘联盟,就 没有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也就没有后来江东基业发展成为吴国的升华。

当吴太夫人谈到时常患病的周瑜,好与诸葛亮比较,容易动怒,担心年寿不永,影响江东发展时,同样也为周瑜担心的孙权则对吴太夫人说,子敬(鲁肃)之才不亚于公瑾(周瑜)。有此人在,可安江东20年。这是一句中肯的评价,充分体现出了青年孙权的慧眼识人。

鲁肃是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倡导者。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路线图,而实际上诸葛亮也清晰地看到了汉室的气数终将耗尽。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势力削减,而刘备在迅速崛起,孙权固有江东后,势力也得到了发展。三足鼎立的雏形已经形成。

孙权是鲁肃的知己,鲁肃也是孙权的知己,二人对天下形势和吴国策略的谈论终于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鲁肃单独对孙权说,主公可望在将来称帝。立即被孙权痛斥。孙权说,如今天子还在许昌,汉室是天下之主,怎么能够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呢?鲁肃立即跪下,点破曹操和刘备都有这种心思。孙权这才说,他是深知时机不到啊。鲁肃立即喜上眉头,说原来主公早有天下之志啊。

鲁肃与孙权的对话,是新版《三国》中最大的看点之一。当周瑜与曹仁打得难解难分,两败俱伤时,诸葛亮派赵云乘虚而入,取了南郡,坐收渔利。气得周瑜落于马下,周瑜发誓要与刘备血战,夺回南郡,这势必会破坏脆弱的孙刘联盟。而一旦孙刘两家火拼,两败俱伤,曹操必定是渔人得利。鲁肃为孙权出谋划策,坚决阻止周瑜攻打南郡的赵云。而且鲁肃对孙权曾说了这样一句眼光独到的话,孙刘两家在30年之内结成联盟,江东基业大事可成。

鲁肃看到的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达30年之久的联盟策略。这在当时曹、孙、刘还都属于割据势力的时候,就看的如此长远,而且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战略谋划,的确是令人由衷钦佩的。

鲁肃谋事议事的眼点主要是东吴发展的战略问题,这是辅佐年轻的孙权善始善终地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的关键所在。例如,周瑜对诸葛亮屡动杀机,看似为东吴除掉一个强劲的对手是正确的,但却是害人害己的行为。因为当时的江东离不开与刘备的联合。

鲁肃是孙刘联盟的策划者和实践者。在赤壁之战之前,了解诸葛亮事事比自己高明的周瑜心里十分嫉妒,让诸葛亮造箭,以及祈东南风,这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周瑜就想以此使诸葛亮伏法,除掉这个眼中钉。是鲁肃处处周旋,事事协调,弥合两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大智大慧的诸葛亮又何必总是显露自己,总是将自己看穿周瑜心事的聪明透露给鲁肃,又使周瑜知道呢?当然诸葛亮得到了周瑜“此人有神鬼莫测之术”的高度评价,但是也得到了周瑜无论如何也要除掉诸葛亮的杀机。

罗贯中这样的写法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历史的真实是,杨修总是能够提前看穿曹操的心事,但最终死于曹操的刀下。

古人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总是看破他人,尤其是看破上级,看破大人物心事,而且还要显示是自己一眼就看穿了,这决不是一件好事。而智慧如诸葛亮者恰恰在这里犯了智者的大忌。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而且这里的关键在于,诸葛亮的显露聪明,导致周瑜的嫉妒,两人都是各自集团中影响最终决策的中枢人物,两人关系的恶化与诸葛亮的太聪明是息息相关的,这又成为破坏两大集团联盟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鲁肃从不在他人面前显露聪明,而只是在自己的主公孙权需要的时候,显露自己的超凡眼光和高超策略,这是真正的智慧。

人都渴望聪明,羡慕聪明,渴望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渴望自己是太阳底下无人不知的聪明人。而其实这种想法就是再也愚蠢不过的了。假如一个人真的达到了这个世俗之人人人期盼的目标,那么其悲剧就必将迟早上演,结果是什么呢?《三国》中早慧的神童孔融父子包括曹操的儿子曹冲无不死于非命。苏东坡则一针见血地说,生个儿子一定不要太聪明,方能“无灾无难到公卿”。而司马懿作为曹操亲自为曹冲选的师傅则感叹,曹冲公子是死于自己之手啊,他太聪明了,超过了所有的兄长,所以他早晚不得不死。

当然,诸葛亮的光辉形象以及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是无可撼动的,但是如果要从诸葛亮和鲁肃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智慧,学到策略,那么我们在学习诸葛亮的智慧的同时,也不妨学学鲁肃的“愚”商,二者互补会更有效果。

而在我们广泛地剖析古今中外关于合作、和谐、和平策略的案例中,鲁肃这个人物就是三国之中十分有代表性,对今天的和平外交智慧有着深刻启迪的人物。后来的司马氏集团中的羊祜也是一个善于将和谐与和平用为谋略,而为司马炎一统天下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人物。

历史的真实是,先是有了鲁肃对周瑜的慧眼识人,赞助初出茅庐的周瑜,两人结为好友,后来周瑜将鲁肃引荐给东吴。于是,就有了东吴版的“隆中对策”。鲁肃像诸葛亮一样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对孙权做了分析,他更是坚定不移地推行孙刘联盟的战略决策,并将之视为生死存亡的命脉。正是这样,所以孙策在去世之前,对孙权说,子敬(鲁肃)之才不亚于公瑾(周瑜)。孙权则说,有此人可安我江东20年。

是人才重要还是战略重要?柯林斯说,人才比战略更重要。因为有了一等一的人才,就必然会有一等一的战略。而即使有了一等一的战略,却没有一等一的人才去贯彻和执行战略,那么好的战略也大打折扣了。所以,无论是孙权之有鲁肃还是刘备之有孔明,都验证了这个道理。而曹操阵营的人才济济就更是如此了。

人才比战略更重要。大智大慧的诸葛亮是人才,大智若愚的鲁肃也是人才。有时候,“愚商”比“智商”更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9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