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康熙为何两次废太子,最后却让雍正捡了便宜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22:30:20

揭秘康熙为何两次废太子,最后却让雍正捡了便宜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为何两次废太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了36年太子终被废,掀起历史上最惊心的储位之争,至今悬念未解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虽然有瑕疵,但不能否认他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在位时削三藩,平定噶尔丹,统一台湾,这些功绩都是响当当的。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

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人不明白,最初立的太子胤礽为什么当了33年太子被废,后来康熙又重新恢复他的储位,然后没多久再度被废呢?关于这个话题,清史专家研究很多,但康熙作为一代明君,他废立太子自有打算,并不是无缘无故被废,太子胤礽的确存在问题。

第一,结党营私

胤礽是康熙第二个儿子,也是嫡生子,从小就被孝庄太后指定为太子。而且康熙为了培养这个接班人,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才能也不错,他善骑射,文化功底很深,从小就跟随康熙四次巡幸。康熙为了培养胤礽,特意为他制定特有的制度,礼仪着装及政事上,都注重锻炼胤礽。

胤礽也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培养体制下,度过了33年储位,康熙四十八年突然被废,震动了整个清朝。但半年后又重新立为储君。但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关于胤礽被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结党谋私,这是康熙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作为储君的胤礽根本无法躲过结党这一环节。因为储君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朝廷官员必然要巴结太子,于是很自然在太子身边形成了一强大的太子集团,而这一集团虽然对康熙忠诚,但势力过大,难免与康熙的皇权发生冲突。

但胤礽这个太子集团实力太强大了,其中为首的就是索额图,他是胤礽生母的亲叔。索额图称得上清朝枭雄,他曾帮助康熙灭掉鳌拜集团,使康熙皇权巩固。如果此时康熙皇帝是一个软弱皇帝,索额图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索额图作为朝廷重臣,他当然向着自己的外孙。但索额图再厉害,他不该让胤礽做出一些逾越礼制的事。当太子仪卫超出康熙皇帝时,索额图没有制止,反而纵容。最大败笔就是索额图甚至想让外孙早早当上皇帝,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康熙必定要出手。

康熙皇帝除掉索额图后,并没有把事态扩大,如果放在明朝朱元璋手里,恐怕就要大开杀戒了。

胤礽复立太子七年后,在康熙一次木兰场围猎,康熙发现胤礽每天晚上都在他的帐篷外面活动,“从缝隙中窥测乃父行动”,这就引起康熙警惕,他认为太子要谋害他,使康熙再次做出废太子的决心。

太子是国之根本,康熙皇帝当然明白太子位置的重要性,但结党谋私甚至阴谋篡位这是康熙皇帝不能容忍的。为了杜绝结党营私的集团产生,康熙皇帝曾告诫过大臣及满清贵族,不要与太子及诸皇之间结成团伙。但康熙怎么能禁止这种情况发生呢。

胤礽被废除后,康熙四十八年时,大臣马齐、佟国维上奏建议康熙及早再立一个储君。这次把康熙惹急眼了,他惩处了马齐、佟国维。为什么康熙这样做?还是康熙害怕结党营私。如果再次立太子,那么大臣又要围绕太子形成势力,将来太子继位,就会出现大臣要挟皇帝的事情,必定要威胁的皇权。为了清朝的长治久安,康熙吸取以前王朝在立储的教训,因此他决定再恢复太子之位。但复立胤礽后,胤礽做法让他再度伤心。

第二,不忠不孝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他深受汉文化影响,很多体制都与中原传统接轨。而胤礽的很多做法,让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的人品不足以继承皇位。胤礽当太子后,狂妄自大,甚至奢靡纵欲,贪财好色,这些都不是康熙心中皇帝的形象。

胤礽对于康熙的反感,并没有在意,反而更加放肆,甚至把蒙古进贡的良马都据为己有,当着康熙的面责骂大臣,还把官员一脚踹在水里。这就与康熙心中宽容仁慈的皇帝相差很远。

康熙皇帝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他让最好的老师教授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心里,当皇帝的要以“孝”治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康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而胤礽都不具备。康熙对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很尊崇,便胤礽从小生母死得早,根本就不知道孝顺。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康熙四十七年,他带胤礽及几个小皇子外出狩猎,但中途中皇十八子病重,作为大哥胤礽不管不问,康熙当即以兄友之义责骂了他。胤礽又未当回事。

康熙认为胤礽连兄弟之情都不讲,怎么能做一个仁君呢?康熙立太子时有三个条件:一是忠,忠于父皇不结党营私,二是仁,要仁义治国。三是孝,要讲究孝道。而胤礽性格暴躁,长时间的储君经历,让他始终在康熙压制下生活,因此胤礽把这种压抑平时发泄在属下身上,除了打骂,还用鞭抽。连郡王纳尔素、贝勒海善等人也“遭其殴挞”。胤礽变态的个性,使康熙再度想废他。

第三,暴虐性格

其实,胤礽这种暴虐性格与康熙也有关,康熙从小只注重培养胤礽的能力,却忽视了对胤礽心理培养。古代皇权社会不会想到心理。胤礽从小失去母亲,来自母爱的东西很少,而且又在康熙的威权之下学习工作,不免让他产生压抑感,时间久了胤礽就厌烦,也形成了他的性格。

胤礽过早的被立太子并不是好事,因为随着康熙其他皇子的长大,康熙皇帝也注重培养他们,让皇子都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随着诸皇子的长大,胤礽就感觉到了储位不保的压力。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胤礽在学识上不如三阿哥胤祉,在韬略上不如四阿哥胤稹,而军事指挥能力还比不了十四阿哥。这种能力上的悬殊,也让胤礽产生危机感,继而把怒火发泄到下人身上,但每次发泄都会使康熙对他失望一次,最终让康熙想抛弃他。

胤礽是一个不会掩饰自己弱点人,特别是索额图死后,再无高人在其身边帮助其策划,也没有人敢于在他身边。这就使胤礽越来越走向康熙的对立面。

康熙皇帝经过两次废太子后,他已经无意再立太子。虽然有时大臣们提醒过他,但康熙都以各种理由拖延下去。甚至对建议他立太子的大臣进行打压,因此没人敢提立太子之事。不过康熙曾给大臣们一个承诺:“即使朕躬如有不讳,朕宁敢不慎祖宗弘业,轩之磐石之安乎?待到那时,尔等自知有所依赖敢。朕万看后,必择一坚因可托之人与尔等做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至赔累尔诸臣也。”

那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谁呢?没人猜得出来,大臣们一头雾水。不过胤礽两度被废,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他,此人就是雍正皇帝,他从胤礽被废已经揣摩透了康熙的心思,因此行事低调谨慎,为他继位奠定了基础。

揭秘康熙为何两度废皇太子印堂?



继承应该从婴儿开始。


殷谭人生的第一步比别人轻松多了,离龙椅只有一步之遥。复杂的环境造就了银滩这个大清帝国的第一太子!


赫谢利女王出生时难产,出生后两小时就去世了。这让刚刚得子失妻的康熙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悲喜交加。


赫舍丽皇后下葬后,康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婴儿的尹坦立为太子。之所以说是一个惊人的决定,是因为以前的清朝皇帝没有一个是先被任命为太子,再当皇帝的。它们都是宗室“讨论”的结果。虽然意味着民主集中制,但在康熙看来,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当年皇太极死后,因为没有选择继承人,在会议“讨论”上差点开战。最后,在各大势力的妥协下,福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试想一下,如果万一不愿意妥协,那么你们自己的内部就会兵戎相见!


此外,当三藩叛乱时,吴三桂赶走了大明王子朱三。一个说不出实话的“朱三王子”让所有人都有了反应,这说明在人们心中,一个以王子为继承人的王朝,就意味着这个王朝有了接班人。为了让士兵对平藩之战更有信心,康熙还必须立太子。什么都不要担心。不管怎样,尹谭被立为皇太子。


第一次报废。


如果皇太子没有兄弟之情,不懂得尊重太上皇的隐私,确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带着他的八个儿子去打猎,为了教育儿子们不要忘记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不幸的是,还没到地方接受教育,我18岁的弟弟就在路上突发疾病去世了。


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哥哥因病去世,做哥哥的一定很心痛。但是在皇帝家里,一个同辈的兄弟死了,兄弟之间没得乐子就不错了。这让标榜以仁孝治天下的康熙痛心疾首,尤其是殷仁,面对这样的变故看不到一丝悲伤。他对康熙的冷漠非常不满,顺带骂了所有陪他的哥们。


皇太子在御后备役中服役40多年,越来越紧张,所以一直想知道康熙在想什么,以后要做什么。于是他用了一个最笨的方法,,在夜幕降临后,在自己的卧室帐外偷看康熙!


这是对隐私的侵犯,普通人都无法承受,何况是皇帝。于是回到北京后,康熙开除了皇太子胤_。


可以说,康熙通过这次旅行中发生的事情,把对尹仁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了。不然这种小事怎么会让康熙这么生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肯定没那么简单。


作为一国之君,康熙并不是那种看到大臣们争斗就不知所措的胆小主儿。相反,他觉得这种斗争可以帮助他平衡朝中大臣的权力,对他的统治有利。但平衡是一种终极追求,却很难实现。


当时朝鲜的索额图和珍珠之争,已经到了康熙不能坐视不管的地步。索图是皇太子的叔叔,明珠是长子的叔叔。两人的斗争自然不仅仅是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甚至是皇储之争。于是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罢官明珠,分化瓦解了皇帝长子党,为皇太子消除了潜在的隐患。


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康熙对这个皇太子还是挺满意的,也是想在他还在位的时候帮他儿子扫清继位的道路。不幸的是,一旦党派争斗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一家独大。尹长子党被康熙解决,但随之而来的是太子党的壮大。


当时,索额图想帮助王子树立权威,稳固地位,争取荣誉和地位。朝廷的一些大臣投资自己的前途,他们也加入了王子的行列。在康熙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举动,简直就是官商勾结!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以一项罪名指控索额图,交由宗仁府调查。康熙在调查需求图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不先下手,我就先下手。”可见康熙当时是多么担心索额图、太子等人会逼宫甚至造反。


皇太子的情商也不算太高。康熙把需求图都做了,还不老实?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偷窥门”。结果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清朝的第一太子就这样被废了。


二次浪费


如果一个人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不得不说这个人真的没记性。


当人对某样东西特别执着的时候,就很容易迷茫。太子让如此,他的兄弟们也是如此。长子黄寅举见殷被废,认为是时候让他做太子了。他太傻了,因为康熙没有杀殷,他放不下自己的“父亲身份”,于是主动申请处决殷,为康熙斩草除根。


他也不想想,康熙为什么要生尹仁的气?难道不是因为他对五月十八日的死漠不关心吗?现在他来说要帮康熙杀弟弟。康熙能放过吗?直接交给刑部看管。不仅如此,几年前,印相用巫术诅咒太子,被揭穿,数罪并罚,让皇帝长子印相在高墙中度过余生。


过了一段时间,康熙的精神消失了,我想起了印堂的一切美好。于是他把所有大臣都叫来,告诉他们,他梦见了孝庄太后,她对废太子很不高兴。他还说,尹坦的病情已经明显好转。


大臣们认为殷纣所犯的种种错误都归咎于他的病,说明皇帝还是想重新立殷纣为太子。康熙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于是在1709年,立尹仁为皇太子。


按理说,尹仁经过上次的教训,应该收敛一下,讨好一下康熙的长辈。然而他故态复萌,再次成为私党,一个全新的太子党诞生了。随着太子党的壮大,康熙又对太子党下手了。1712年,亲王的职位再次被废除。


胤_两次被废,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东山再起。雍正二年,尹仁在禁地惨死,享年51岁。


可惜我们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尹仁太子,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坐了从天上到人间的过山车。但这不是任何人的错。他活该。试想,如果殷谭真的夹起尾巴做人,康熙死是迟早的事,皇位注定是他的!急什么?

康熙为什么两次废掉太子胤礽

第一次被废
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

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还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奇怪康熙为什么还不死的意思!
第二次被废

康熙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于是在1709年下诏立胤礽为皇太子。
按理说,胤礽经过上次的教训,应该收敛一下,讨康熙老人家的喜欢。可他还是故态复萌,重新结党营私,一个崭新的太子党又诞生了。随着太子党的不断壮大,康熙再次出手打击太子党。1712年,再次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两次被废,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从此之后再也没能东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凄凉地死在禁所内,终年51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7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