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敌人真的是商朝吗?夏朝灭亡的因素有哪些?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到夏朝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争议很大,有的人说夏朝完全不存在,但是这些都被证实了,那么有的人问了,竟然真实存在,那么这个夏朝的敌人会是谁呢?谁会是夏朝最大的对手呢?夏朝的敌人会不会是商朝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这得从历史的典籍中去寻找。
一、这第一个敌人当说是商
夏桀无道,成汤趁机领导商族向外扩张,在鸣条之战中,一举俘获桀,夏朝灭亡。商汤在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天子之位。《史记》说 ,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二、再一个敌人,那就可以说是后羿了
吕思勉说,夏朝的大事,有传于后的,莫过于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了。太康是启的儿子,他的弟兄五人作乱,由此失国。政权被有穷氏后羿所夺。当然,后来后羿被杀,有穷国灭,政权又重回夏朝轨道上来。
三、说到敌人,还有一些人无视夏朝,不承认它的存在
我想这也算吧。这主要是由于夏朝没有直接的文字材料留存于世。所以得不到国外学界的公认。国内也有,比如胡适,他提出东周以上无史论。
当然,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甲骨文以及简帛的出现,人们对商世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对商先公世系也有了进一步较清晰的了解。这以由于商先公处于夏朝,这样就促进了人们认识的转变,对夏朝有了新的认识。
四、东夷部落的威胁
我们古代都讲夷夏之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傅斯年对夏朝的认识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和高度评价。从此人们对三代的认识更加清晰系统。这就是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说,三代及三代前期,存在东西两个系统,如仰韶和大汶口,河南龙山与山东,二里头与商,周与商夷。这两个系统由对峙而争斗,而混合而发展。也就是说夏面对着东夷部落的威胁。
当然,也有人以为夏朝当时是一个整体结构的国家,是中央集权的贵族国家。就像西周那样,有姒姓、有亲戚、有异姓、也有功臣,当然也有关系疏远些,甚至有过反叛的。所统治势力范围已到达东夷所在山东,在那里有属国存在。如穷氏、寒浞氏、有鬲氏、斟灌氏、有仍氏。
刚开始他们对夏中央政权还是恭敬的,相处和谐。如皋陶偃姓,益赢姓,都是东夷部落,一个跟着大禹治水,一个做舜的司法官,后来在禹那里地位不低。不过后来东夷势力壮大崛起,对中央构成威胁,于是才有了防风氏被斩。防风氏漆姓,属莱夷部落。不仅如此,东夷与夏中央的斗争还体现在启与益、启伐有扈、后羿代夏上。
五、自然灾害的影响
夏政权内部不仅有部落之间的争斗,而且有来自天灾的危害。于是迁都就成了寻常事。夏政权曾历经十次迁都。一迁山西阳城,二迁河南阳城,三迁阳翟,四迁斟寻 ,五迁商丘,六迁斟灌,七迁原,八迁老丘,九迁西河,十迁斟寻。
对于中国历史的兴趣在于我而言,完全是小时候听多了大人讲的的各种传说与故事来的。关于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因为没有正确的纪年,所以很多都是后人的推测,翻了些书,把一些东西总结起来,权当一个简明的王朝兴衰史!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或者稍前一些。共传十四代、十七个王,有四百多年的时间。有一个推算的具体纪年是这样的——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也只是大概的推算。夏朝始于夏禹,终于桀。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夏人的活动范围西起今河南西部的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南接湖北,北入河北。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夏朝的势力和影响达到黄河南北,直到长江流域。
在夏朝,社会已分化成为统治和被统治的阶级,即奴隶和奴隶主两大对抗阶级。夏朝统治者和贵族拥有相当数量的男女家内奴隶——臣妾,众等则是从事生产的奴隶。奴隶的大部分来自战争的俘虏,同时夏族的一部分也沦为奴隶。夏朝建立了国家机构,有牧正、疱正、车正(分别为管理畜牧、膳食、车族的官职)等一系列职官的出现,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监狱。
下面通过夏王朝的十七个王的更替来概述夏王朝的兴衰史。
夏王朝的第一位王应该从夏禹开始,他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在不断对外发动掠夺战争中,禹加强了他的统治地位,为了显示他的威严,不断到各地巡行。有一次在涂山召集氏族首领,相传有一万多个部落带来很多财宝来讨好禹。又有一次在会稽召集各部落首领,有一个防风部落的首领来晚了,禹当即把他杀掉。禹就这样一步步成了名符其实的“天子”,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建都,后又迁到阳翟(今河南禹县)。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第二个王:启,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第三个王:太康,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第四个王:仲康,在位13年。仲康是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第五个王:相,在位28年
相是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第六个王——少康: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第七个王——杼: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第八个王——槐: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第九个王——芒: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第十个王——泄: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第十一个王——不降: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第十二个王——扃: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第十三个王——廑: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第十四个王——孔甲: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第十五个王——皋: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第十六个王——发: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第十七个王——桀: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
有压迫就有反抗,从夏朝起,我国阶级斗争史的篇章正式揭开。夏朝奴隶主统治的四五百年间,阶级斗争始终没有间断过,奴隶相率逃亡,或起而暴动。奴隶主贵族不仅丧失自己的“臣妾舆马”,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到了夏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孔甲的淫乱,激起四方奴隶和平民的反抗。以后,夏朝的统治可谓是江河日下,国势日弱。到孔甲的四世孙桀即位,他更加暴虐,无限制征用民力,残酷镇压奴隶和平民,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人民十分痛苦,纷纷咒骂他,对他十分怨恨,已经是势不两产了。夏桀想出兵讨伐有缗氏,解脱自己的困境,结果却促使各方国部落更加离心离德。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商汤乘机灭夏。
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部落,子姓,其始祖名契,传说他母亲简狄吞食了玄鸟旦而生,大概是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商部落居住在黄河下游,夏朝建立后,是夏朝的一个属国。从契到汤,已经传了十四世。商部落日益向着黄河中游发展势力,相土、王亥都是有名的王。汤即位后,任用伊尹和促虺为左右相,国力日益强大,汤积极做灭夏的准备。夏朝从孔甲以后日益衰败,到夏桀时国内阶级矛盾以及和部落属国的矛盾都十分尖锐。汤认为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汤采取了逐个翦除夏桀羽翼,逐步削弱夏桀统治,最后取而代之的策略。汤先灭掉附近的葛,接着又灭掉十几个小国和部落,又进而连续攻灭了韦、顾、昆吾。这三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特别是昆吾的灭亡,使夏桀失去了最亲近的依靠力量和东部屏障,夏朝处于正面受敌的地位。
夏桀想挽救他垂危的统治,号召属国联合攻汤。在有仍地方会盟,有缗氏带头叛夏,夏桀众叛亲离,陷于孤立。汤立即下令伐桀。夏、商会战于鸣条,桀战败南逃,死在南巢(安徽寿县东南)。汤乘胜西进,占领夏朝的统治中心,灭掉夏朝的属国。夏王朝就此灭亡,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在战前他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尚书序》记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誓师后商汤选良车70乘,“必死之士”6000人,联合各方国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在鸣条展开决战。
决战中商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后归依于属国三(今山东省定陶县东一带)。商汤乘胜攻灭了三,夏桀率少数残部逃往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病死。商汤回师西毫(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毫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之主地位,夏朝正式宣告灭亡。
夏王朝真正被灭亡的原因是国家的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为商朝所灭
夏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夏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在位时,不思进取、骄奢淫逸、暴虐成性。酒池肉林就是他的杰作,这也是加速夏朝灭亡的原因。
季杆以后的王朝一代不如一代,最糟糕的是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夏桀在位时。老祖宗夏禹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就是在他手里断送的。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性情粗野,力大超人,胸无点墨。在位期间,他整天不思国家大事,而是想着法子让自己快乐,做出了很多荒淫无耻的事。桀整日沉溺于酒色之间,那些能喝酒的人便得到了重用。
桀在倾宫的边上挖了一条河,河里全部注满了酒,叫做酒池。他又在酒池边用肉堆了一座山,称为肉山。夏桀和妹喜两个人整天驾着小船,荡漾在酒池之中,欣赏两边的肉山酒色,听着周围的丝竹管弦,渴了就喝河里的酒,饿了就吃山上的肉,自以为乐似神仙。
夏柒喜欢阿谀奉承的人,讨厌直言规劝他的人。有个叫赵梁的人,很受夏桀宠爱,他经常给夏桀出坏点子。夏桀听了赵梁的教峻,更是变本加厉,越变越坏。有个大臣劝说夏桀,告诉他这样下去会丧失人心的。夏桀勃然大怒,于是把这位大臣杀了。当时的老百姓也恨透了夏桀,诅咒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
继续到处征战展示实力,妄图通过自身武力强悍的特点继续威服周边想统一天下,但是社会矛盾继续加剧,国家也就日益衰败,最终被商汤联合东夷部落一举打败,夏王朝覆灭也就理所当然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