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绿营军作为当时的主力军,最后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6 17:18:07

清朝绿营军作为当时的主力军,最后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还不知道:清朝绿营军是怎么走向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作为清朝两大正规军之一的绿营军,在最初时,虽然受到种种限制,战斗力有限。但担任的职责较多。除了一般的打仗,担负国防重任外,绿营军还要维护地方治安,防止百姓造反,又要担任河工、漕运、守陵、杂役这些事情。不过,随着八旗军实力的衰落,绿营军开始成为主力军。

康熙时期平定三藩之乱时,绿营军就比八旗军更加能够担当重任。但是这一情况并没有维持太久。这件事过后不久,绿营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他们不仅无法担任正式的作战任务,甚至连正常的阅兵训练都无法完成。绿营军在皇帝阅兵的时候,弓箭射不准,骑马也不行。在乾隆后期镇压白莲教起义的时候,已经无力再战。

嘉庆末期,虽然在绿营军内部经历了多次变革,裁撤了很多冗员,但依旧无法挽救战斗力。这是因为绿营军的衰落并不是短时间的,也不是只有一两个毛病,积弊已久,难以挽回。清朝的时候,绿营军兼有维持地方治安的任务,他们的军队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布防的。这种做法,有利有弊。最大弊端在于,因为过于分散,难以进行管理。再加上太平日子过久了,军纪容易出现涣散。

而且,绿营军本身的俸禄不高,很多士兵常常会领空饷,搞其他收入。一些士兵平时就是街上的小贩,根本没有参与训练。当然,绿营军的衰落,跟俸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俸禄极高的八旗军,一样走向了衰落。如果一支军队把心思放在捞钱、搞灰色收、利益上面,缺失了最初的理想,这样的军队,迟早是要出问题,衰落也是必然的。到鸦片战争时,双方差距就更为明显。绿营军无论在武器、操练、军队动员上,统统别人,最后吃了大亏。

当然,即便是走向衰落的绿营军,仍然没有那么快走向灭亡。因为他们仍是清朝的依仗。在嘉庆时期,绿营军就开始变革,很多领空饷的士兵被裁撤,多出来的这笔钱,用来招募新的士兵。这样可以增加绿营军中,真实士兵的数目。后来绿营军又经历过一番更大的整顿、重建。清朝依然希望他们能重新成为手中的钢刀。

但是不管如何变革,绿营军的这种体制、武器、风气,都已经难以适应晚清那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刀磨得再锋利,也挡不过子弹 。他们自身的风气,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

太平天国起义时,已经证实了绿营军的无能,这才有了湘军的出现。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失败,更让绿营军难以维持。北洋海军的覆灭,让清朝急需一支新的力量来巩固国防。海军重建太慢,组建新式陆军被看成一个新出路。而战败后巨额的赔款,也让清朝意识到维持绿营军对自己财政上的负担。所以,绿营军开始被逐步裁撤,直到彻底消散。

清朝灭亡后,残留的清军都去哪了,为何没在抗战中看到他们身影?

清末时期,清朝主要军力分为八旗军,绿营军以及北洋新军三支军队。八旗军是没有战斗力,腐败至极,连清王朝的统治都维护不了,更别指望他们有能力可以在抗战中出力。而绿营军的战斗力也好不到哪去,再加上原本就是个打工仔,很快他们在乱世割据中,找到不错的东家,且安心打工。

最后的北洋新军,也就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那支军队,后来成为北洋军阀的军队。在那些年割据的日子里,大多数人都死在了那场军阀割据的时代。

八旗军说起八旗军,最早可以追溯到努尔哈赤时代,可以说清朝就是靠着满族的八旗制度,慢慢崛起,尤其是在后来清朝打入关内,入主的中原之时,完全靠得就是八旗军这支铁军。


所以八旗军这支完全靠着八旗子弟的军队,曾经战功累累,且战斗力超强,是清王朝的王牌之师。只是很可惜,这支王牌之师的战斗力仅仅维持到康熙时期,八旗军的战力就大大缩水,最后居然成了一支类似仪仗队的装饰之军。

八旗军之所以变成这样,仅仅是因为军功太显赫而导致的待遇太好,再加上都是满族贵族,于是好的生活条件与待遇,就让这支铁军渐渐滋生许多恶习。在鸦片传入清朝之前,八旗军就已经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打仗几乎已经不是他们的责任,而享受这种富贵且不事生产的生活,才是他们生活的重点。虽然那时的八旗军战斗力下降的厉害,但好歹还有一些。等到鸦片传入大清帝国,不愁钱财挥霍吸食鸦片的他们,彻底就被鸦片与腐败的生活毁了所有的战斗力。

直到清朝灭亡,这支曾经的辉煌之师,也就只能在清朝重要的活动中,充当仪仗队的作用。这样的军队在清朝灭亡后,完全丧失供养的来源,再加上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之后大多沦为乞丐,贫困潦倒到死,所以这支军队没能出力抗战。

绿营军绿营军的组建,有部分客观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虽说当时清朝攻入关内,但八旗军的人数远远不够平定关内那些还没有完全臣服的汉人军队,于是组建一只辅佐八旗军战斗的汉人军队就变得很迫切。

之后绿营军就被组建,起初清王朝对绿营军有很多限制,首先就是战斗力与规模,那时候八旗军战力很强,绿营军这种汉人军队,不是清王朝主要依靠的军队,再加上清王朝那时对汉人的猜忌,所以绿营军在清初,战力不强,而且工作复杂,甚至有一些后勤辅助以及城防巡查的工作。


直到康熙帝时期,八旗军的战斗力大大下降,绿营军渐渐被清王朝统治者重视,于是之后绿营军成功取代八旗军,成为清王朝主要的军力,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清朝中期。但随着清王朝的大门被西方殖民者打开,绿营军的军事落后以及腐败,也让绿营军渐渐失去清朝军事主力的地位。

尤其是清末时期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绿营军因为战斗力不强,让清朝统治者很失望,之后湘军与淮军这种汉人军队崛起,绿营军渐渐沦为维护治安,守皇陵,甚至调度漕运这样杂役工作的军队。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绿营军的战斗力确实下降的厉害,但比起八旗军,绿营军还是有一些战力的。

清朝灭亡后,这支清朝最强打工仔,很快就找到了出路,那就是靠着自己几百年的打工经验,以及治安能力,在洋人的租界谋得巡捕的工作,比起清末那微薄的俸禄,洋人的巡捕工作福利待遇很好不说,还能在乱世中谋得一片安宁,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于是绿营军安心给洋人打工,因此这支有能力出力抗战的军队,就这样在安逸中错过了。

北洋新军要说到北洋新军,那可是清末重金培养的一支救国之军,当然在此之前,清王朝也曾组建过一支王牌之师,就是北洋水师,但很可惜的是,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老实说北洋水师的战力没有问题,但清王朝的腐败与争斗,波及到这支极其有可能拯救清王朝统治的军队,最后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当然清王朝的代价更加惨痛,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从此以后,清王朝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清王朝再也无法挽回败局。

之后清王朝就组建了北洋新军,给这支军队配备最好的武器,最先进的人才,以及最大的支持,最后这支军队果然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军事力量最强的军队。然后这支由袁世凯统领的最强军队就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与革命党共同建立了北洋政府。

在那时各国侵略者不断入侵中国的情况下,北洋新军并没有将枪头对准侵略者,而是在袁世凯死后四分五裂,分出各种派系,并且为了争夺地盘,积极示好外国侵略者,最后在侵略者的支持下,不停地内战。也就是说北洋新军就这样在内斗中,不断地消耗,消耗的速度与程度,超乎想象。

简单点说,清朝灭亡之后,八旗军这支没有战力,已经在贫困中消磨掉军人斗志的军队,几乎不可能在抗战中起到任何作用。而绿营军这支尚有战斗力且有军人意识的军队,却选择了安分打工,在斗争与安逸中,他们本能地按照一个打工仔的原则,接受了乱世。还有湘军与淮军,在清朝灭亡前,就被统治者猜忌,一步步被分解,最终都没能在抗战中出力。

最有希望投身抗战的军事力量,那支先进的北洋新军,也在内战中,被消磨殆尽实力。所以八旗军是靠不上,绿营军是有力无心,可北洋新军最无奈,他们因为革命而蜕变,最后也消亡在所谓的革命中。

清朝灭亡后,百万清兵哪里去了?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因为统治者的不断后退和懦弱,最终也落得了倾覆的命运。那么清朝灭亡之后,遗留下来的百万清兵都哪里去了呢?

这些士兵不少人也已经遭受了鸦片的荼毒,对于他们,当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办法。一是继续在部队里面当兵,只不过改朝换代,他们从清朝的士兵变成了民国的士兵。

二是离开军队,有人选择回到家乡,但是更多的都是进了深山老林,当起了绿林。主要是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太清贫了,这些人就算回家也过不上多好的生活。

当时清朝有一支队伍叫做绿营,这支军队在清朝初期的时候,还是有很强的力量的,可惜最后却被改成了巡防营,清朝灭亡后里面的大部分人都去当土匪了。

据说当时还有不少清兵跑到了香港,成立了黑社会,专门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不过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组织最后也被消灭了。

清朝的遗军在清朝灭亡后去了哪里,最后一支是何时消亡的?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清王朝只能用落后腐朽,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等一系列名词来形容。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制度都已经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虽然说清朝无昏君,但也无明君。帝王按部就班便能维持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封建社会到清朝已经走到顶,没落也就成了时间的问题。

从皇太极依仗着八旗兵入主中原,再到康熙时代万国来贺,再到同治慈禧时代的民不聊生命比纸薄,一切都暗示着清王朝走向穷途末路。而那清朝的八旗兵也随着清王朝的命运一般,漂浮不定,最终消失在尘埃之中。



清军可分为两类,一种分为满蒙贵族的八旗士兵,另一类分为汉八旗。从名称上就知道汉八旗要低人一等。努尔哈赤进入山海关之时,努尔哈赤手中的军队只有十万人,其中满蒙八旗有六万,还捎带上明朝吴三桂的四万军队军。这十万军队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入关之时的八旗铁骑势不可挡,嘉定三屠扬州扬州十日无一不是满清旗人在为非作歹。

康熙年间,吴三桂自为王,国号周,掀起了反清的大旗。而此时的满蒙八旗已经衰落。康熙对此也是对满蒙子弟失望透顶,只能让他们提笼逗鸟,马背上的剽悍之风,仅仅四十七年之后便消失殆尽。万般无奈之下, 康熙只得启用汉八旗,对吴三桂所率领部队进行镇压,最终三藩之乱才被平定。



而到了列强入侵之时,八旗军队以百敌一都无法取胜,实在是让人惋惜。当时的清王朝满汉军队加上绿营军,淮军湘军近百万人。然而一直到清朝灭亡,也未曾见到这支军队的影子。清朝灭亡之后,这百万军队到哪去了?

02?解甲归田当然是不可能的。百万遗留清军最终成为历史的陪葬品,同时也成为开启另一个时代的主力军,那便是他们共同开辟军阀混战时代。清朝军队解散之后,一部分军队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们便成了中国现代陆军的鼻祖,北洋新军。



其余各省的残余清朝军队,成为了各地方军阀的爪牙,皖系军阀,滇系,川系等军阀就是由这帮清末残军聚集而形成。

这帮人作为满清遗留,战斗力低下,甚至连最基本的训练也显得极为匮乏,战场上只能充当炮灰,成为别人蹂躏的对象,手里的枪也只能够欺负欺负普通民众。民国之后,地方军阀逐渐走向历史的背面,成为那段杂乱不堪的历史的一部分。



从此清朝遗军便在世界上销声匿迹,一直到一场拆迁之时,清朝最后一支军队才漏出自己的遗容。

03?1993年,香港九龙城寨已经存在百年之久,楼内发展混乱不堪,决定对其进行拆迁。然而这时才发现九龙城中的居民不同之处。他们似乎与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宛如桃花源记中的村落一般,九龙城内是自己的世界,九龙城外便是外面的世界。



九龙城内的居民,都自称自己是清朝子民,对于外部世界的发展似乎一概不知。甚至还在沿用清朝律法,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也在这里得到继续实行。

最终通过询问与调查,才得知城内居民均来自一支清朝遗留军队。在宣统退位之后,这支军队害怕受到牵连,便辗转逃亡至香港,并在九龙城定居。告诉他们大清亡百年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何种心情。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这个地方就已经被发现,民国对其采取放任不管的姿态,也宣布不拥有对其的管辖权,这个皮球便提到了英国港督头上。



英国港督曾想对九龙城进行围剿,但无奈此地整日昏天暗地,且结构极其复杂,在无熟人带领之下根本无法完成围剿,最终这个计划被放弃。一直到1993年将此地进行拆迁,九龙城的历史便落下帷幕。清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也随之灰飞烟灭。

结语?遥想多尔衮当年,率领八旗子弟浩浩荡荡南下,铁蹄之下明军毫无还手之力。但最终英国人通过一箱一箱的鸦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摧毁了八旗军几百年的辉煌。

清朝遗军七十五年的卑微,换来的也仅仅是一纸拆迁令。不知这种坚持是否值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90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