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楚国是怎么入主中原的以意想不到的方式

众妙之门 2023-06-26 16:06:46

楚国是怎么入主中原的以意想不到的方式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与周王室抗衡数百年,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入主中原,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个诸侯国:它的封爵位仅仅是子爵,却自僭为王;它是周分封的诸侯,却以蛮夷之居。这就是楚国。

在战国后期,楚国屡屡受欺于秦国,让我们以为楚国很弱。然而,如果你知道西周和春秋早年的楚国敢于抗衡周王、连齐桓晋文也如临大敌,就不会这样觉得了。楚武王的那句“我蛮夷也”,不仅仅是一句自嘲的话,更是对中原的挑战。楚的野心,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传说周文王有百子,这是周的自我美化和后人的美好揣测。实际情况应当是,姬昌暗怀代殷的野心,暗地里培植党羽。为了维系他们的忠诚,得到他们的帮助,姬昌以子视之,就如同后世皇帝和枭雄们的义子。

鬻熊是其中的一个,但运气不好的是,鬻熊早死(鬻熊子事文王,蚤卒)。鬻熊的军功并不十分显著,从《鬻子》(汉书·艺文志)来看,鬻熊的主要功劳是在“教化”“刑德”等内政方面。因此,周建国之初,鬻熊及其后代未得封为诸侯。

鬻熊的先祖是南方火神祝融的后代,本是“祝融八姓”之一,虽在商周时衰弱,但在南方并不是毫无根基。周成王初年,“三监”及东夷叛乱。叛乱平定后,周成王在岐阳召开会盟。熊绎不仅没有参加此次叛乱,还在会盟之上对周十分恭敬。因此,这次会盟后,周王将熊绎封为诸侯,承认了他在南方的地位。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记·楚世家》

实际上,这并不算是特别恩典。关于周的封国,《史记》记载达数百之多,荀子说有71个,《左传》也多有记载,到了春秋初年可考证的有140余国(《春秋史》顾德融、朱顺龙著)。分封最多的是姬姓,其次是姜姓,而江汉间的封国有谷(嬴姓)、邓(曼姓)、卢(妫姓)、权(子姓)等。从姓氏来看,江汉间的诸侯全是异姓,还有一个是殷的后代-子姓。从爵位来看,子爵在公、侯、伯之下,并不算特别显贵。鬻熊家族在周王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这次会盟上还发生了一件事,楚国被作为荆蛮对待,连参加盟誓的资格都没有(《国语·晋语八》:楚为荆蛮···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周王对楚的态度,为后来楚国后来叛周埋下了伏笔。

周王朝在武王、成王时期完成了对中原大地的征服。周王分封了很多诸侯国,设置了“周礼”,这些共同构成了周的中原秩序。周王室希望通过这一秩序,建立他们在华夏大地上至高无上的权威。

而同时在南方的楚国,虽然爵低位偏,却并不妨碍楚国的先祖们“筚路蓝缕”。从此,楚国开启了它的野蛮生长模式。

楚国的反抗

楚国是周的诸侯中最独特的一个:虽然名以上,楚是周分封的诸侯国,但是随着楚的强大,越来越不满于做周的诸侯国。这引起了周的警觉,周王和楚发生了多次大战,楚时叛时服,但总体来说,楚与周始终处于一种抗衡的局面。

周昭王晚年,曾多次亲率大军伐楚。最后一次伐楚之时,楚军避其锋芒,昭王无功而返。当昭王回军到达汉水时,楚军捣毁了汉水上的浮桥,并对周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周军全军覆没,昭王溺于汉水而死。

周昭王亲将征荆···还返,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陨)于汉中。-《吕氏春秋·音初》

昭王伐楚,败死汉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楚与中原的融合,此事变得越来越讳莫如深。但是从周昭王起,楚不甘于做一个周的子爵诸侯这件事已经公开化了。

周昭王损失了天子六军,周王的力量被削弱。周夷王时,诸侯们已经不是百分之百的受控了。楚君熊渠发出了“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口号,在江汉间征讨庸、杨越、鄂等国,扩大领地,“甚得江汉间民和”。熊渠为了表示对周王室的反抗,还在江汉楚蛮之地封三子为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熊渠自称蛮夷,却还是靠讨伐蛮夷扩大领地,并不敢动周分封的诸侯国。

周厉王时,楚畏周伐,取消王号。周宣王动用3000乘大军伐楚,才取得了对楚的再一次压制(《诗经·小雅·采芑》)。

周的分封,本意是要让诸侯们融入中原文化、抵御戎狄入侵、教化四周蛮夷,让更多人的土地和人口服从周建立的中原秩序。

然而,楚不仅没有融入和传播周的中原秩序,还建立了自己的荆楚文化-南方的另外一种不同于周的秩序。这一点在《诗经》和《楚辞》中也可以得到证明:《诗经》不仅是文学作品,周时代的许多军政大事在诗经中也有所体现,大多中原诸侯都收录其中,却没有楚的篇章。与此同时,楚地却衍生出了独立的《楚辞》。

周宣王以后,周王室日益衰落,然而楚在历代楚君的带领下,更加强大起来。强大起来的楚国,逐渐有了代周的野心。楚想要替代周的中原秩序,建立自己的荆楚秩序。

公元前706年,周桓王14年,楚君熊通35年,熊通率军伐随,引发了一件大事。

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我有敝甲,欲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加以尊号。···王室不听···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室不加位,我自尊耳。”-《史记·楚世家》

周王不愿加尊,熊通自僭为王。这件事并不简单是一个王号的问题。在战国之前,仅仅是周王室可以加王号,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室的王号代表的是周的中原秩序,是周王室至高权威的象征。

熊通怒而称王,并且在死后谥号为“武王”。口上说着“我蛮夷也”,却行着“中原之号谥”。“蛮夷”二字实际上是对周的中原秩序的不满和不遵循。这可以看出楚国的野心,不仅仅是想要半独立于周之外,更是想要建立一套自己的“荆楚秩序”,与周的中原体系相抗衡,像周代殷一样,成为中原和华夏的主宰。

楚武王和楚文王为了实现这一野心,在江汉间再次掀起了腥风血雨。楚武王“开濮地而有之”,楚文王伐申、伐蔡、伐邓,开启了对周在江汉间诸侯的讨伐和征服。这些充分说明,楚与周已经完全决裂,并试图在江汉间逐渐推广自己的“荆楚秩序”(臣服江汉间的小国)。

 

经过武王和文王的整合,到了文王之子楚成王熊恽即位的时候,楚国开始了对中原秩序发起了挑战,但是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中,有些东西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楚国整合江汉的时候,周王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郑国正在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因此,周王室没有精力来管控楚国的扩张。

当楚武王和文王初步完成对江汉整合的时候,中原的乱象也逐渐告一段落。齐桓公尊王攘夷,合法从周王手里接过了权杖,成为中原诸侯的保护者。楚国暂时无隙可趁。

因此,初即位的楚成王“使人献天子”,此时的周王已经权威黯然,当然乐于这个台阶,于是“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看起来,好像是楚服了软,周王再次臣服了楚,而实际上,周王的要求“无侵中国”,已经从要求楚臣服于周王的中原秩序变成了互不侵扰。虽然周王的要求降低了,但楚国还是耐不住寂寞,数年后,屡次侵略郑国,这引起了齐桓公的重视。召陵之盟中,齐桓公并不敢深入楚国与之作战,也不敢说周昭王之事,只是代表中原诸侯签订了和平条约,要求入贡包茅而已。

这样不痛不痒的盟约说明,楚国已经实际上独立于中原体系,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召陵之盟同样说明,楚国的挑战对手从周王室变成了周王室的代理人-霸主。

周王室的衰弱,让楚国意识到这是入主中原的绝佳机会。因此楚国在齐桓公之后,数次挑战中原秩序,其中离成功最近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楚成王晚年(约前647年-633年):

齐桓公晚年,已经无力阻止楚国的北进。前645年,楚国成功打败徐国。前643年,齐桓公死。中原混乱,楚国趁机扩大它的影响力。楚成王先后灭黄、江、英等国。

前642年,经过多次的挨打,眼看齐国已经指望不上,郑文公朝见楚国。前638年,郑国劳军,楚成王除了在郑夫人面前耀武扬威以外,还带走郑二侍妾,郑国不敢有丝毫不满。

前639年,楚成王在盂地会盟之上拘捕宋襄公,又在第二年败宋军于泓水。宋襄公伤重羞愤而死,即位的宋成公朝见楚王。

这样阻隔在楚国北部的宋、郑都已臣服,北向的大门已经敞开,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晋文公的出现挫败了楚国的第一次对中原秩序的挑战。公元前633-632年,楚国在城濮之战中败北,中原在晋文公的主导下建立了新的中原秩序,楚国第一次对中原秩序的挑战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是楚庄王时期:

楚庄王时期,经过晋国的衰败和楚国的发展,此时的楚国在江淮地区的势力已经极其稳固,庄王便积极的要北向挑战中原秩序。楚庄王灭庸,不久又败晋于北林,服郑。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陈兵周境。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军。楚庄王十分不敬的问周王九鼎的轻重。九鼎是传说大禹定九州时所铸,鼎为神圣的祭祀礼器。因此,此问和楚武王“欲观中国之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见王孙满回答道:

“呜呼!君王其忘之乎?···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史记·楚世家》

楚庄王听了之后,便退兵回国了。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没有军事力量与之抗衡,那么这番话为何能让楚庄王黯然退兵呢?

王孙满贼提出了“天命”“德”两个概念,来证明周王室虽然衰弱了,但是“天命”还在。不管是谁,还没有到能够“问鼎”的时候。

这是周的自我辩白,但也从一方面说明了周能在春秋战国存在数百年的原因:周所建立的中原秩序虽然千疮百孔,但在大家都没有找到更好的秩序以前,这个中原秩序还可以也必须维持下去。周王“天子”的身份和公侯们诸侯的身份虽然实际上已经不具备约束力,但是一旦有人要挑战这个名义上的君臣地位,还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话,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

大约楚庄王意识到了这一点。楚国与周王争斗了数百年,周王倒下了,代理人霸主又出来阻拦楚国,这条路始终走不通。

然而,在楚国的历史记载中,这是最后一次楚国对周的中原秩序语出不敬。庄王以后的楚国,显示出了不一样的一面。

公元前598年,楚灭陈。申叔时说:大王因为陈的混乱而率领诸侯以道义讨伐陈国,现在却要贪图陈国的土地而设为楚国的县,以后如何号令天下呢(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楚庄王听从了建议,遂立陈灵公之子立陈成公。这件事受到中原诸侯的普遍称赞。

公元前594年,庄王围宋,城中粮尽,易子而食。宋华元告以实情,庄王曰:“君子哉”。而后退兵。

这几件事都被后世如孔子等的赞誉。从楚庄王起,楚国讨伐别国时已经不像原来“我蛮夷也”那样的策略,开始注重“道义”“君子”等让诸侯服从的策略。

庄王以士宴为太子傅。士宴推辞,楚王强烈要求,士宴说,“善在太子”。士宴还说,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向来不顺服,中原也不能让他们顺从(其不宾也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国语·楚语上》)。庄王还是用士宴为太子傅。这里的太子即是楚庄王之子楚共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庄王君臣已经以“中原”自居,还以中原的伦理来教导太子,可见庄王是要大力吸收和效仿中原。

这说明庄王已经从一个中原秩序的挑战者变成了一个中原秩序的仰慕者。

那么,中原秩序的挑战者,何时转变了策略,成了中原秩序的拥护者呢?

实际上,早在楚成王时期,楚国就显示出逐渐融入中原的迹象。楚成王“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重耳过境,楚成王“以诸侯客礼飨”。

陈国复国后,楚国得到了中原诸侯的认同。或许中原诸侯的服从让楚国尝到了甜头,也或许是对中原秩序数百年的挑战让庄王看到了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总之,从楚庄王开始,楚国身上的“蛮夷”标签逐渐淡化,楚国从文化、官制等各方面全面向中原靠拢,最终与中原诸侯无异。

而那个在周强盛时敢于挑战中原秩序、擅自称王分庭抗礼的楚国,逐渐成为了与中原无异、与诸侯争夺霸主的楚国。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打败晋军,成为诸侯公认的中原霸主。楚国与周抗争了几百年之后,终于以另外一种想不到的方式主宰了中原。

楚国当初对外征战都是放在中原,为何不向南扩张?

因为楚国对南方并不熟悉,当时的南方算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地方,同时对这个地方也不怎么熟悉,因此即便当时楚国想要占领的话,那么征战也是很困难的。而且在西周刚刚建立的时候,楚国只是一个小国,因此会很容易就被人看扁,因此当时的楚国便一直希望提高自己的地位。再加上当时的楚国一心想要取代周天子,所以才会在战争中将很多的国家都吞并了,而这也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承任。

对于南方的百越之地来说,这个地方在当时的周朝时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因此当时的楚国并不看重这个地方,再加上对这个地方不怎么熟悉,所以楚国并没有想要占领这个地方。再加上百越之地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被称作是野蛮之地,在没有什么好东西出产的同时还有很多昆虫,有些还带有剧毒。

因此,这个地方便一直都不被人喜欢,这种情况也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如果某个官员要流放的话,那么便会来到这个地方,不过通常都是有去无回的。在末年的时候,当时的蒙古兵曾经一度想要攻下南廷,但是因为在路过这个地方时,发现有很多的毒虫,因此最后退了兵。

而在西周刚刚成立的时候,即便作为后人,当时的楚国也是不被承认的。因此,楚国为了让大国承任自己,便一直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在楚国落败后,楚国的首领当时带着全族人投靠了西周。

虽然在灭商的大业中,楚国也出了不少的力,但是因为国土面积狭小,所以当时的西周并未看上楚国。而楚国因此对周王朝非常的不满,后来便选择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岭土。等到楚国的面积越来越大后,楚国便不再听从周王朝的命令了。

为什么楚国不能统一中原

楚国是长江流域的一个国家,从西周开始一直和周王室对峙。其主要发展的地区是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和河南北部等。楚成王和楚庄王时楚国逐渐达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通过讨伐陆浑之戎第一次和中原周天子相见,并有问鼎中原的想法。王孙满通过机智的回答打消了楚王称霸中原的念头,其实王孙满的话只是告诉楚王你的德不足以称霸中原。楚成王开始寻求向北扩,但是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崛起抑制了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在诸侯的强大势力面前与齐会盟,这就是有名“召陵会盟”。楚国在近百年的征伐中先后灭掉了众多小国实力有所增加。在与晋的征战中互有胜负。而且春秋晚期楚国内乱不断先是王室纷争,接着吴败楚使楚国实力大大削弱。应该说齐和晋的强大军事实力是挡住楚的北上步伐一个重要原因。而楚国自己的乱政则成为不能入主中原另一重要因素。在整个春秋期间楚只是灭掉汉江流域和随等几个小国,在进取中原的战略问题上毫无大的进展,只是争取了几个附属国。
战国时期早期楚王任用吴起,国家实力迅速发展,疆域扩大到淮河流域,并占有今天的浙江部分地区。但是因为悼王薨变法失败楚国的发展停顿不前。到了中期和晚期楚国几位国王都没有出色表现,最后在与秦的战争中屡次败北终于难逃灭亡的命运。在春秋和战国期间楚国无论从疆域和经济能力上都是当时大国,并几次北上争霸的行动。但他终究为什么不能统一中国入主中原呢?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楚的北面是中原大国晋和齐。这两个大国都是老牌的诸侯,而且夹辅周王室有着征伐名正言顺的号召力。二,楚北上中原首先遇见的蔡,郑,随和其它姬姓小国等。这些小国在楚国强大时或者晋,齐忙于它事的时候,楚可以欺负他们,但是不能灭亡他们。如果灭亡姬姓国家,姬姓诸侯会团结起来一起发难,逼退楚,使被灭的国家复国。这些国家在春秋起了楚与中原的缓冲作用,滞留了楚前进步伐。三。楚在战国中晚期政策错误。先是伐秦,无功后转而连秦。受到侮辱后盲目伐秦,一败再败。晚期秦的战争机器实力大大超过楚,楚应该看清形势连齐互保,以求时间发展自己,等待秦的内乱,寻求时机败秦收复失地,不失为万全之策。四。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差异不被中原诸侯所接受,即便是那些臣服于楚的国家,他们也随时都想翻盘脱离楚的控制。特别是蔡经常在亲楚,还是亲晋的问题上左右摇摆。这说明这些国家自己就不认同楚的文化。与中原不是一个族类。综上所述楚是不管是文化方面,军事方面都不具备统一中原的实力。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怎样兼并数十国“中分天下”的?



虽然楚国人自认为是中原人,是祝融的子孙。但是中原部族并不承认“荆楚”的中原身份。当商王朝的使者在江汉一带发现这个小国时,楚人们嘴里讲的南方话、身上穿的南方蛮式服装、手中使用的蛮族工具,不折不扣地证明了他们就是南方的一个蛮族。《诗经·商颂》证明了商朝人眼中的荆楚形象:“维汝荆夷,居国南乡。”南乡之夷,就是商朝人对“荆楚”这个小国的定位。

中原人对蛮夷,从来都不屑一顾。他们习惯于向打猎一样攻打这些野蛮人,把他们驱向更远的丛林。《诗经·商颂·殷武》记载了商王武丁出兵伐楚的情景:

挞(勇武貌)彼殷武(武丁),奋伐荆楚。罙(深)入其阻,褒(义为俘)荆之旅。有截有所(义为处),汤孙(武丁)之绪。

商王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深入南方的沼泽丛林,驱逐他们认为是蛮夷的楚人。刚刚诞生的小国荆楚当然不是中原王朝的对手。商王朝强大的国势让他们除了俯首之外,别无选择。但是内心深处,他们把被认作蛮夷当成最大的耻辱。他们发誓,早晚有一天,祝融的子孙会向傲慢的中原人证明自己的力量。


楚国图腾

在经历了几世纪的强盛之后,商王朝终于衰落了。新兴的周人率领着十几个对暴虐的商王朝久已心怀不满的小国,一举推翻了商王朝。

在这个过程中,楚人的首领鬻熊表现得特别积极。当听说周文王将要起兵的消息后,他内心抵制不住地激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荆楚摆脱蛮夷身份,雪洗商王朝施加的耻辱,获得中原文明承认的绝好机会。他立刻千里迢迢奔赴周国,为周王出谋划策,被周文王任命为火师。《史记》说:“文王礼贤下士,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这个楚人首领在灭商战争中是周文王的重要谋士之一,他尽心竭力,恪尽职守,并且捐躯在了出征的道路上。

周王朝建立了系统的分封制度,就是将天下土地都分给诸侯,让他们拱卫天子。在第一次分封大会上,周王把最重要的土地都分封给了王室成员。当然,除了自己的亲人之外,周王朝也没有忘了对在战争中出力的部族进行酬劳。伐商联盟的几个部族也被封为诸侯。然而,分封的名单上,周王却落掉了遥远南方的楚人。是荆楚太弱小,还是楚人的“蛮夷”身份让周王有意忽略了他们?我们不得而知。


战国时期的人甲胄

直到周成王时期,天下已经安定,周成王回顾祖先的创业史,想起了那位尽职尽责的火师鬻熊。周成王册封熊鬻之孙熊绎为“子爵”,也就是诸侯之中最低一等的爵位。《史记》记载说:“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虽然只被封以最低的一等爵位,虽然所封的土地只有五十里,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乡那么大,但是这一天还是成了楚人的节日:在流浪几百年之后,祝融的子孙终于被中原文明重新承认,回到炎黄文化的怀抱,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员。在楚人的史册上,这一天被当成了建国之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89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