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康熙去祭拜前朝皇帝朱元璋,康熙为什么要行三跪九叩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1 22:05:52

康熙去祭拜前朝皇帝朱元璋,康熙为什么要行三跪九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祭拜朱元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朝,一个中国历史上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统一王朝。虽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是朱元璋的皇陵是葬在了南京紫金山的。

朱元璋的葬在南京市的紫金山下,是为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在朱元璋的墓前树立着一块石碑,刻着:“治隆唐宋”四个字。

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朱元璋担任大明皇帝时期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两朝那些皇帝的。不过吧,这说的好像有点太过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几个字是谁写的呢?赶在太祖陵上留字?

不是别人,正是大清的康熙皇帝。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南方的局势一直不稳定,平定三藩之乱后,从康熙二十三年开始,康熙帝进行了六次南巡。而每次路过南京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前往明孝陵祭拜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礼。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次前朝被灭亡后都会遭到后一个王朝统治者的极力抹黑,但是到清朝却变了样,不仅不贬低前朝皇帝,还对朱元璋如此赞誉有加。而“治隆唐宋”这四个很高赞誉的字,正是康熙有感而发写下的。这是为何?

其实这是康熙不得已而为之,作为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名副其实的是一个征服者。然而清朝的统治者,需要让广大的汉人俯首称臣,甘心为满清服务。

满清入关之时人口不过百万,却要面对亿万的汉族人,可以说只要汉人团结一心,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们逐出北京城。清朝的统治者是十分的担忧的,比如吴三桂起兵反叛,其势力达到鼎盛时期的时候动摇了整个南中国,清朝甚至打算重新撤回东北。

康熙皇帝亲自前往祭拜朱元璋,为朱元璋扫墓,主要是为了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为了表示满汉一家亲,以稳定社会。

康熙以大清皇帝的身份前往祭拜明孝陵,以九五之尊为朱元璋扫墓,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其实背后图谋甚大。

天下人也都尽知康熙的目的,这么做就是为了收买广大汉人之心。这一点确实达到了,第一次祭拜的时候,南京的百姓 “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明亡清兴之际,朱元璋的明孝陵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康熙的祭拜表明大清是作为正统继承明朝的天下的,意义是非常特殊的。

而这也是清朝在总结前车之鉴。当年北宋被金人灭亡,宋朝皇帝的陵寝全部被挖掘金人毁坏。

有一次南宋使臣方庭硕出使金国,路过北宋皇陵,本打算去祭拜,不料却发现宋哲宗竟然被挖掘开来,尸骨暴晒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金国无情的羞辱。于是在金国统治期间国内汉人起义不断,而南宋的人民始终不能忘记家国仇恨。

于是满清为了收买人心,安定社会,前往祭拜,虽然是表面文章,但却足以让百姓热泪盈眶。

在祭拜朱元璋的祭文中,康熙把明朝灭亡的责任归于李自成,强调了明朝国运已尽,清朝只不过是顺应天意而为之。康熙把遗民的亡国之恨引到李自成之身,

让汉臣和广大的汉人百姓看到了满清的友善,瓦解了汉人的抵抗意志,争取了汉臣的忠心,缓解了满汉矛盾。可以说康熙此举相当成功,自此广大的汉人臣服在满清治下,甘心俯首听命。

康熙为什么要拜朱元章

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年二月、三十八年四月、四十二年二月、四十四年四月、四十六年三月,六次去为朱元璋扫墓。
康熙帝的六祭明孝陵是出于政治上目的,客观上大大地减轻民怨,增强汉满民族的统一,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康熙皇帝似乎对这位白手起家的汉人皇帝情有独钟,在康熙的南巡历程之中,他曾经六次派遣官员前去拜祭,更是五次亲自前往祭拜。甚至为朱元璋题下“治隆唐宋”四字以显示他的成就,那么,朱元璋是否担得起这四个字?
长期以来,朱元璋和明朝都承受着很多误解,我们要评价朱元璋更应该对这段历史加以客观的看法。朱元璋为农民出身,但是他却能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在短短十几年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统一中国,其个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康熙6次南巡,每次经过南京,明孝陵是必到的地方。清朝的皇帝,到明朝皇帝的陵园里,已经有点匪夷所思。更令人惊讶的是,康熙每次到明孝陵,必定会对朱元璋的陵墓,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而这4个字,正是康熙有感而发写下的。

康熙六扫朱元璋之墓,一方面说明,朱元璋确实对明朝两百多年的江山,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对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显示了康熙不凡的胸怀、过人的气度以及谋略。康熙时,满汉的矛盾依旧突出。通过为汉人皇帝扫墓,表示满汉一家,拉拢汉人,这也是康熙稳定统治的一个方法。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为何康熙要给朱元璋下跪?

康熙皇帝一生六下江南,五次亲自拜谒明孝陵,唯有一次是派遣大学士马齐代劳祭拜。每一次拜谒,康熙都极尽虔诚,行三跪九叩大礼。康熙作为清朝皇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西征噶尔丹,文治武功都非常卓越,被称为盛世明君。为什么他会对明太祖朱元璋如此崇拜呢?

我们看看康熙第一次祭拜明孝陵的情况。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主要目的就是祭拜明孝陵。史书详细记载了这一盛况: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从中可以看出,康熙谒陵态度之恭敬、举止之谦卑、礼数之周到、气氛之隆重,足可感天动地。这次谒陵也确实达到了康熙想要的效果: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康熙作为盛世明君,为何对前朝皇帝如此尊崇呢?五次亲自谒陵,到底深藏着康熙什么样的动机呢?这里面当然有着复杂而又深奥的政治意图。

其一:向天下宣示大清国祚承袭明朝正统,不是非法的外来政权。

满清靠武力夺取了天下,但天下人并不认可满清的正统地位。清军入关后打败了李自成,多尔衮为崇祯皇帝发丧,厚葬崇祯帝于思陵,并派人修缮和保护明皇陵。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大明遗臣遗民的好感。这也说明,清朝的统治者一开始就有宣示正统、寻求认可的意识。

然而一系列屠杀事件,如扬州三日、嘉定十屠,深深地伤害了汉人的心,特别是江南一带汉人的心。紧接着,清廷又不遗余力地剿杀南明政权,还推出极度侮辱汉族人格和尊严的?剃发令?。老百姓认准了清朝就是野蛮政权、外来政权、非法政权。因此,汉人对满清的反抗和反感从来没有停止过。

尽管清廷一直宣称大明是李闯所灭,大清承袭天命,是明朝的合法继承者。可是,谁信呢?康熙亲政后,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抚平汉人心里的创伤,满清朝廷就永远得不到合法的承认。同时他了解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不仅把元朝奉为正朔,还恭敬地将元世祖的画像请进历代帝王庙,跟唐宗宋祖一样接受明朝的祭拜。朱元璋的这一做法也启发了康熙。

于是,康熙用三跪九叩之礼祭拜朱元璋,来证明大清国祚承袭明朝,大清政权是正统合法的。

其二:向天下表达江山一统、满汉一家的理念。

顺治在位期间,大清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江山一统。特别是康熙平定三藩后,国家的领土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完整。但康熙深刻地知道,江山一统可以靠武力实现,但文化和人心的统一,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满洲八旗虽是国之命脉,但已经开始出现腐败堕落、战斗力低下的现象。享受特权的满洲八旗不仅故步自封、顽固守旧,还歧视汉族、欺压汉人,更是让康熙忧心如焚。

康熙亲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了满汉融合的步伐。康熙十六年(1677年),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康熙十八年,开始举办博学鸿儒科,擢拔了一大批汉族饱学之士。同年,康熙设立南书房,让汉人为他讲学,让汉人为皇亲贵族授课。他还下令满洲八旗必须学会说汉语、写汉字、读汉文,朝堂奏事一律说汉语,只有重要公文才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包括后期他亲赴曲阜祭孔、编撰《康熙字典》、《康熙永年历法》等,都是全面向汉文化学习靠拢的重要举措。

虽然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满汉融合。但是受益的多数只是汉人中的达官贵人和儒生仕子,普通老百姓没有太明显的获得感。要让天下百姓接受大清江山一统、满汉一家的理念,来得最快的方式就是祭拜明孝陵。他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一跪,全天下人都知道了。

其三:向天下传递要学习朱元璋做一个盛世明君的决心。

在第一次祭拜明孝陵时,康熙已经正好年满30岁,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年龄,更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年岁。康熙心中也有一个梦想和目标,他要做一个盛世明君,他要做一个功载千秋史册的皇帝,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朱元璋都可以当得起他的偶像,都可以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

朱元璋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从参军到登上帝位仅用了15年,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再加上朱元璋还有着坚强的内心、旺盛的精力、超强的手腕、雷厉的作风、杰出的政绩,这一切都是值得康熙学习的。事实也证明,清朝所实行的政策制度,绝大多数都承袭明朝。

在康熙心中,朱元璋就是一座丰碑,?治隆唐宋?是实至名归的。他极尽虔诚、隆重热烈地祭拜明孝陵,就是向天下昭示要学习朱元璋做一个盛世明君的强大决心。

康熙身为清朝皇帝,为何祭扫明朝皇帝朱元璋之墓时,还三叩九拜?

康熙在位六十年,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准葛尔叛乱,反靠沙俄侵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认的功绩伟大的皇帝。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从穷小子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最大的功绩就是结束了百姓动荡不安的生活。一个是明朝的皇帝,另一个是清朝的皇帝,两者相比较而言,对于朱元璋,人们似乎是众说纷纭、毁誉交加,争议更大,那么为何康熙在祭扫朱元璋墓的时候,九五之尊的他竟然三叩九拜呢?

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曾经六次南巡,每到南京都要祭扫明孝陵,并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可见对朱元璋的尊重。而明孝陵即为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下,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康熙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南巡时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明太祖,并亲赐祭文:“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朕受眷命绍赞丕基,庶政方亲,前徽是景,明烟大典亟宜肇修,敬遣遄官,代将牲帛爰昭殷遮之忱,聿饮崇之礼,伏惟格歆,尚其鉴享。”意为自古以来的帝王,上承天命,登上帝位,权威至极,但上天给予的权力是要他为民建功立业、治理好国家,继承好历朝历代好的典章,这样才能名垂千史。

此后的五次祭拜,康熙都亲自前往,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其中,现今明孝陵内的"治隆唐宋"碑正是康熙所题,殿前的御碑殿内陈列的五块石碑,正中的一块也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所立。

康熙甚至认为明太祖的功业胜过了唐宗宋祖,大多数人是不赞成这种观点的。朱元璋在位期间,君主专制到达了顶峰,设特务机构,废宰相;康熙时期同样也是设南书房,大兴文字狱。所以,两者的相似之处让我们不难理解这种“英雄惜英雄”的情感。

但是康熙的这种行为仅仅解释为“英雄惜英雄”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在当时,满汉的矛盾依旧突出,依然有不少明朝残余份子在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康熙通过为汉人皇帝扫墓,表示满汉一家,也是稳定统治的一个方法。

不得不说,康熙作为皇帝,确实有不凡的胸怀、过人的气度以及雄韬武略。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百家号作者无风起念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