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实力是什么样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长平之战是赵国经历的一次重大失败,此战之后,秦国坑杀了45万赵军,当然,也有人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但是,大家都同意这一定是中国历史上相当规模的一次歼灭战,此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整个中国的形势基本上开始不可逆转地往秦国那一边倒。
但是,赵国也并没有因为长平一战而彻底一蹶不振,他们在此后还是打出了两次特别漂亮的战役,一次是邯郸之战,一次是赵破匈奴之战。
邯郸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59年,也就是长平之战后3年,秦国想一举灭掉赵国,遂攻击赵国都城邯郸,结果打了一年多,秦国反而遭遇了失败,秦国在此战中损失了30万军队,这给秦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赵破匈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44年,赵国军队在名将李牧的带领下,全歼了匈奴的十万骑兵,匈奴单于带领自己的亲卫仓皇突围,李牧乘胜追击,先灭褴国,又破东胡,降伏林胡,直打得匈奴人此后十年都不敢再惹赵国。
为什么赵国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之后,依旧如此凶猛呢?首先不得不说的是,赵国本身就是一个以强悍著称的国家,尤其是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燕赵之地多侠士,尚武功,自古就不乏慷慨悲歌之士。到了唐朝李白都写“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其次是赵国的策略使用的非常得当,它没有一味的和秦国决死对抗,而是利用外交手段给自己搬来了无数援兵。一开始赵国是打算割地来着的,但是它最后幡然醒悟,自己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贪欲是无限的,割地只会让秦国更强,让赵更弱。于是他们就把要给秦国的土地交给了齐国,又联合了楚国,韩国和燕国,请来了魏国和楚国的援兵。
无论是秦国还是匈奴,都低估了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战斗力。这是他们犯下的战略失误,秦朝以一种不惜代价的架势一味强攻比它们弱小的找,却不考虑当时合纵抗秦的局面已经形成。这属于他们的重大失误。
而在破匈奴之战中,名将李牧发挥了他天才般的指挥能力,诱敌深入,坚壁清野,各兵种协同,钳形攻势,包围歼灭,创造了用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经典战例。李牧不愧是支撑赵国最重要的一根柱子,李牧被赵王迁杀死后,赵国也就气数尽了。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0多万大军,赵国邯郸被围,眼看就要破城里,好在魏国前来救援,再加上范睢对秦邵襄王的谗言,赵国这才没有被灭国,但此时的赵国,俨然已经没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所以接下来的几年时间,赵国都是在防守,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赵国是怎样重新崛起的呢?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让赵国能够短暂崛起,以至于后来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
第一,在长平之战之后,燕国趁火打劫,想要长驱直入,虽然赵国当时缺少士兵,但是他们士气高涨,而且有廉颇这样的大将,在他的带领下,赵国士兵浴血征战,进行了反击,收获了燕国的很多城池,获得了补给。
另外,由于长平之战的战败,赵国短时间内不可能重新补充这么多兵员,因此攻打燕国可以掠夺对方的男子,以充士兵,抢来的财宝可以充当财粮,保证了赵国的发展。
第二,赵国出了一名旷世奇才,李牧。李牧曾经在北方抗击匈奴,而且是用步兵对抗,并取得了胜利,这很不容易。后来长平之战战败,赵国面对秦国,发自内心的害怕,即使是廉颇这样的老将,也是对其敬畏三分,后来李牧的出现,让赵国人看到了复兴的希望,在他的带领之下,赵国不仅战败了秦国,还重挫了东边的齐国,占领了齐国不少的土地。
可惜的是,后来的赵王十分昏庸,赵悼王怀疑廉颇,处处提防,导致廉颇逃到魏国,损失一员大将。后来赵王迁听信谗言,以为李牧想要造反,于是将其杀害,从此赵国再无能征善战之人,最后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67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