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中国历史剧那么多,有关于元朝的电视剧为什么那么少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5 14:18:53

中国历史剧那么多,有关于元朝的电视剧为什么那么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元朝电视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写下的唱词。中华上下五千年,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清小说,文化荟萃浩瀚如烟。元代的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奇怪的是,在电视剧电影行业的题材中,却极少出现元代的历史剧,这是为什么呢?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在清王朝接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有很多重大事件都被拍成了影视作品,或正剧、或戏说、或纯娱乐。由此成为普罗大众熟悉的一个封建王朝。与清王朝相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却极少出现自己的影视作品。然而中国历史剧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元朝剧却极少看见呢?导演也很无奈,主要还是不知道该咋拍。

▲元朝古画

01

其实,研究过元朝的历史后,我们会发现原因还是十分明晰的。第一,元朝留下的史料非常少。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元世祖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与成吉思汗铁木真一样勇猛,他在马背上带领着援军南征北战,通过了无数的战争才建立起了元朝。

蒙古人不但善战,而且好战,所到之处无不披靡,他们以四处征服扩大疆域为莫大的成就,所以元朝时期,是帝国疆域最大的时代之一。但是与元朝的疆域之大相对而言,元朝的历史却非常短暂,不到百年,这个时间仅仅只有清王朝的三分之一。

▲元朝军队剧照

而且元朝不但在建国之时南征北战,即便是在建国之后,仍然四处攻城略地。所以当时元朝的疆域虽然辽阔,但是在征服之后,并未对这些地方加以管理统治。所以元朝时期社会并不安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常常在各地爆发。这种动荡不安的大环境,对很多历史性的遗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元朝的统治者常常忙于镇压起义和四处扩张,并不注重记载史书,所以当时的元朝虽然看起来十分强大,但是并没有脚踏实地的基础作为支撑。

▲元朝疆域图

02

元代历史资料的缺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元朝统治者的埋葬方式采取的是秘葬。直到如今,考古学家们也很少发现元代皇家坟墓的踪迹,目前出土的元代墓葬极其稀少。这种情况也令现在的历史学家们对元代的资料知之甚少。

第二,元朝的“四等人制”。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元朝统治者将治下人口分为四等,一等当然是蒙古人,享有诸多特权;二等人是色目人,大多数是西域人;三等是汉人,这里的汉人是指原来被辽和金统治的汉人;四等人被称为南人,就是被南宋朝廷所统治的汉人。

▲元朝贵族画像

这种分类完全可以看出当时汉人的地位之低下,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元朝统治者将南方汉族人民视为奴隶而并非国民,汉人的生命、财富、自由和尊严通通不被元朝统治者放在眼里。汉人也将元朝统治者视若蛇蝎。但是正如《吕氏春秋·博志》中所言:“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蒙汉矛盾日益加深。

在如今这个开明时代里,以元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势必会涉及到这一段历史,如何处理这段历史矛盾便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元朝将领剧照

03

第三,元朝时期重武轻文。在元朝统治时期,文人地位不高。对于统治者来说,更关心的是征战四方,扩张疆域,而不是快速将国家稳定下来,以图长治久安。所以对最高统治者来说能征善战的武将比摇笔杆子的文臣更为重要。

再加上元朝的等级制度,儒家学者的地位急剧下降,在元朝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没有举办过科举考试。所以尽管元朝战功卓著,但是为之歌功颂德的文章却流传甚少。相对于其他注重文化传承的王朝来说,元朝的文化和史料相对缺失,这对于拍摄历史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元世祖忽必烈剧照

结语

元朝对外扩张征服,对内却不安抚治理。其发起的扩张战争,对于很多古老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与战争随之而来的瘟疫饥荒等自然灾害,更是令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这些题材如果照实拍摄为影视作品,可能也会令观众的观看体验非常糟糕。

参考资料:

《吕氏春秋·博志》

《窦娥冤》

《元史》

为什么国内的元朝、明朝的历史剧很少?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关于元朝的历史剧真的不多,倒是能想到两个:《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不过真心没什么影响力,跟《大秦帝国》、《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之类没法比。什么原因?【尔朱少帅】给您分解:

元朝历史普及太少。元朝的历史剧上,其实不是人们不愿碰。人们还是需要新鲜的题材的,但是大众于元朝的历史,实在是生疏。元朝的历史资料太少,二十四史里的《元史》,是一年就仓促搞出来了的半成品。现在人学元史,还得参考《马可波罗行记》、波斯的《世界征服史》和《史籍》。导演也相当不了解元朝,你让他哪来的信心去拍。

举个例子,明清皇帝中大部分人,不管对错,大部分人都能侃一侃,给排个座次高低。元朝皇帝除了建国的忽必烈,有几个你能叫上名来?看看元朝皇帝的名字:“铁穆耳”、“也孙铁木儿”、“宗图贴睦尔”“妥欢贴睦尔”……一个个看着tie mu er是不是眼晕?比较重要的《蒙古秘史》用的是畏兀儿字的蒙古文,隔着种族习惯、隔着语言障碍,翻译出来元朝大白话,比古文都难懂,简直没法看。

关于元朝的文学作品更少。没有相关的文学作品,人们没有素材呀,就是编剧也不是自己赤膊上阵,亲自去编吧。比如说,先有个小说,再改编就方便了。看看人家《三国演义》,就带火了三国,唱戏的、说评书的、拍剧的,三国都是热门。(实际上,三国时期真没那么重要,能跟元朝比吗?)。

明朝的历史剧其实不少。不怎么看电视的我,也能随口说出几个:《大明王朝1566》《朱元璋》《郑和下西洋》《传奇皇帝朱元璋》、《大明天子》、《万历首辅张居正》、《大明王朝1449》。

元朝、明朝毕竟比清朝年代久远,皇帝大臣们奇闻异事,留下来的就少了。更重要的是,满清有很多遗老遗少,祖传宝贝卖出去几件就是有钱人,有这些人的推波助澜,满清辫子戏不多也不行。

如今清宫剧泛滥,为何元朝的历史剧却很少?

首先,二者的拍摄成本不同。由于清朝距离我们的时间比较近,所以在一些服装道具上,都不是太昂贵。并且,清宫剧的场景大多都在室内,可以找一些现成的地方,不用费心劳力地去搭建场景,同时也减少了户外拍摄的必要。所以,大家在看清宫剧的时候,都能发现很多的场景都是在几个相同的房间里拍摄而成的。

而元朝的电视剧就不一样了,大家对于元朝的印象,大多都是策马奔腾,一大群骑着战马飞驰的蒙古骑兵。在加上元朝的战争场景非常多,要进行拍摄,就需要极大的场地,以及非常多的马匹。而这些人员、道具、场地、马匹的费用计算下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往往都会选择去拍清宫剧,而不是去拍价格更加高昂的元朝历史剧。

其次,就是元朝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可以这么说,大家对于元朝的印象,几乎就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人身上。而且,成吉思汗的故事虽然精彩,但严格意义上来看,他并不属于元朝的历史里,元朝是由忽必烈建立的。所以,在拍摄元朝历史剧的时候,往往都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不知道该拍些什么内容。

而同样类似的清朝就不一样了,清朝时期有着非常多有名的人物和事迹,例如康熙、乾隆、和珅、纪晓岚、以及《还珠格格》系列。所以,在考虑到用户的喜爱程度以及传播度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大家更为熟悉的清宫剧。

最后,就是元朝和清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同。在满族人建立清朝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认可、尊重中原文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还算是有一些作为,创造过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在结合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身份,大家对它的看法往往会更高一些。而在元朝时期,当时的蒙古族人在对待中原文化,以及汉族人的时候,都不太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文化进行了一些破坏。所以,大家对元朝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也没有想要观看这段时期的故事的意愿。

总得来说,并不是人们不拍元朝时期的影视剧作品,而是不能拍,也无法拍。因为拍摄元朝的影视剧,往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且得到的回报还不大,所以从经济角度来看,人们都不太愿意拍摄,也不太情愿去观看元朝的历史剧。

我们看的清宫剧这么多,为什么很少见元朝的影视剧?

1.存在感低

元朝从建立到消失有将近一百年,可以说是相当短命了,料太少。类似的朝代我们历史上也不只元朝一个,比如五代十国这种,没好好上历史课的人估计都没听说过,存在感都非常低。再者元朝时期也没出现过什么像康乾雍那样适合拍剧的皇帝,一般人对元朝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顶多出来一部《成吉思汗》。

2.资料太少

元朝留下的史料是很稀少的,因为武力被过分推崇,几乎没有人关心文学。一味地开拓和征服让那段历史充满了血腥和暴力。除了版图大,没有什么值得拍出来看的东西。

3.影响团结

直到现在,还有人觉得元朝不算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还没从“被统治的耻辱”中走出来。只要提起元朝,必然有人恨得牙直痒痒,不愿意提起这段所谓的“屈辱史”。如果真有影视剧拍出来,可能会像抗倭寇剧一样引发出各民族之间的仇恨。毕竟蒙古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太不利于人民内部团结了。除非有朝一日我们把北方这位邻居国也给征服了,否则我们是看不到这种影视剧的。

?4.人名难记

要说元朝的剧嘛,名字肯定不会像我们现在这么简洁,什么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到时肯定满屏幕的:阿拉坦乌拉、哈丹巴特尔、阿尔斯楞、蒙根其其格、阿拉坦胡雅克……就说这名谁能记住?整部剧看完了也不知道演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55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