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说说燕国和赵国之间的恩怨,长平之战后燕国为什么迫不及待进攻赵国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5 09:49:05

说说燕国和赵国之间的恩怨,长平之战后燕国为什么迫不及待进攻赵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国和燕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长平之战后,赵国被秦国打得伤了元气。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

其中燕国更是蠢蠢欲动,公元前251年,燕王听闻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于是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为什么燕国这么急不可耐的要攻打赵国?

战国中后期,秦昭襄王在相国范雎的建言下,使用远交近攻的国策。自此之后,不知何时起,诸侯国纷纷效仿,将远交近攻定为基本国策。

赵国的西面是秦国,东北面是燕国,这秦、燕两国互不接壤,于是便成了远交近攻的盟国,共同对付夹在中间的赵国。

燕国国力远不如赵国,于是燕国就屡屡乘赵国与秦国大战之际,发兵从赵国背后进行偷袭。

赵国与燕国,本来像两个和睦的邻居,自公元前313年燕昭王即位起,一直到公元前265年,半个世纪没有交兵。

在这半个世纪里面,赵国与燕国大多数时候都是盟友,五国伐齐的主将乐毅兼任赵、燕两国的相国,因此赵、燕两军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处于一种相互合作攻打齐国、抑制秦国的态势。

赵、燕这对好兄弟,反目为仇是因为一个齐国人。

公元前265年,赵、齐两国结盟之时,赵国曾用齐国人田单为将,攻克了燕国四座城池。

虽然这一事件田单的个人色彩比较隆重,并非赵燕两国交恶的表现,至少赵国人认为自己没有继续向东北攻打燕国的设想。

但赵国这一次不太慎重的出兵,给燕国造成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破坏了半个世纪的赵、燕盟约,燕国上下产生南下攻赵报复之心。

可是赵国太强大,燕武成王不敢动手,燕国逐渐就靠向了秦国一边。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

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刺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

此时赵国的情况确实如栗腹向燕王报告的那样,青壮年皆死于外,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面对压境的燕国军队,赵孝成王下令国中男子年满十五岁者全部参军,并从驻守在北方的名将李牧那里调集部分军队,加上长平之战时剩下的军队,总共凑够了25万人。赵军统帅由廉颇担任,廉颇分析了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上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应当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廉颇遂命令部将乐乘率5万军队坚守代,吸引攻代的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20万主力部队迎击燕军主力于鄗。年轻的赵军将士在廉颇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大败燕军于鄗,栗腹也被赵军斩杀于阵前。攻代的燕军听说主力被击溃,主将被斩杀,军心大动,乐乘趁机率军反击,迅速击败燕军,活捉燕将卿秦。赵军追击500里,包围燕都,燕王只好割让五城求和,赵军始解围而还。

赵国军队大败燕军有着很大的意义,它使其他诸侯国不敢轻视赵国的实力,避免了被群雄分割的危险,同时也使赵国军队从长平之战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另外,这批用燕军刷了经验的赵国年轻士兵们,在日后的抗秦战争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燕国为什么会背后捅刀子?

长平之战后,赵国被秦国打得伤了元气。此后,不仅受到秦国军队的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侵赵获利。

其中燕国更是蠢蠢欲动,公元前251年,燕王听闻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于是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为什么燕国这么急不可耐的要攻打赵国?

战国中后期,秦昭襄王在相国范雎的建言下,使用远交近攻的国策。自此之后,不知何时起,诸侯国纷纷效仿,将远交近攻定为基本国策。

赵国的西面是秦国,东北面是燕国,这秦、燕两国互不接壤,于是便成了远交近攻的盟国,共同对付夹在中间的赵国。

燕国国力远不如赵国,于是燕国就屡屡乘赵国与秦国大战之际,发兵从赵国背后进行偷袭。

赵国与燕国,本来像两个和睦的邻居,自公元前313年燕昭王即位起,一直到公元前265年,半个世纪没有交兵。

在这半个世纪里面,赵国与燕国大多数时候都是盟友,五国伐齐的主将乐毅兼任赵、燕两国的相国,因此赵、燕两军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处于一种相互合作攻打齐国、抑制秦国的态势。

赵、燕这对好兄弟,反目为仇是因为一个齐国人。

公元前265年,赵、齐两国结盟之时,赵国曾用齐国人田单为将,攻克了燕国四座城池。

虽然这一事件田单的个人色彩比较隆重,并非赵燕两国交恶的表现,至少赵国人认为自己没有继续向东北攻打燕国的设想。

但赵国这一次不太慎重的出兵,给燕国造成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破坏了半个世纪的赵、燕盟约,燕国上下产生南下攻赵报复之心。

可是赵国太强大,燕武成王不敢动手,燕国逐渐就靠向了秦国一边。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赵国实力及其地位一落千丈。

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刺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2000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

此时赵国的情况确实如栗腹向燕王报告的那样,青壮年皆死于外,国内只剩下老弱病残。面对压境的燕国军队,赵孝成王下令国中男子年满十五岁者全部参军,并从驻守在北方的名将李牧那里调集部分军队,加上长平之战时剩下的军队,总共凑够了25万人。赵军统帅由廉颇担任,廉颇分析了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上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应当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廉颇遂命令部将乐乘率5万军队坚守代,吸引攻代的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20万主力部队迎击燕军主力于?。年轻的赵军将士在廉颇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大败燕军于?,栗腹也被赵军斩杀于阵前。攻代的燕军听说主力被击溃,主将被斩杀,军心大动,乐乘趁机率军反击,迅速击败燕军,活捉燕将卿秦。赵军追击500里,包围燕都,燕王只好割让五城求和,赵军始解围而还。

赵国军队大败燕军有着很大的意义,它使其他诸侯国不敢轻视赵国的实力,避免了被群雄分割的危险,同时也使赵国军队从长平之战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另外,这批用燕军刷了经验的赵国年轻士兵们,在日后的抗秦战争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经历长平之战后赵国可谓是元气大伤,但是赵国的实力还并未全损,在加上燕国当时实力极为弱小,国力的羸弱让赵国可以轻松将其击败。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国力强大,虽然长平惨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付一个小小的燕国还是绰绰有余,基于此燕国始终不是赵国的对手。

燕国与赵国相邻较劲,两个国家时常发生战争,当燕国看到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后,认为赵国无法再次承受较大的战争,于是在燕国宰相的建议下,燕王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这场战争谁都没想到,元气大伤的赵国依旧可以抵抗燕国的进攻,依旧将燕国打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赵国随败,赵国还有廉颇、庞援这样的名将镇守,那时候廉颇还没有被排挤走赵国,擅长保卫战的廉颇昔日面对虎狼秦军都毫无畏惧,这小小的燕军对于廉颇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另外燕军的这场战争,是在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的第十年所发动的,十年的时间让赵国得以逐渐恢复,随没有了昔日的强大但是实力已经恢复不少。十年的时间赵国休养生息,养精蓄锐,面对燕军的来临,正好拿来练练手脚,试试深浅。

燕国到了战国后期,国力已经极为弱小,偏安于东北一角的燕国,没有了出色的领导人,也没有苏秦、乐毅那样匡扶社稷的人才,这让燕国开始一天天的走下坡路。本身实力就不如赵国,还想着能够趁赵国体弱之时,捞到一些好处,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被赵国胖揍了一顿。

长平之战中差点灭亡的赵国,为何转手把燕国打残?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何等的惨烈,这使得赵国的国力进一步的亏损。但就算是国力亏损的赵国也能把燕国打败,因为燕国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而且在长平之战还没有发生前,燕国与赵国签订了和平协议,保证不再进攻赵国,与赵国友好相处。但在长平之战打完后却反悔了,打算进攻赵国。这也是赵国为什么会打赢燕国的直接原因。

其一,燕国并没有出色的军事将领,他并不像赵国拥有蔺相如和廉颇这样的名臣和名将。在那时,赵国是除秦国和楚国外的四个国的最强国,秦国攻打赵国时都要废了好大的功夫才能把他给攻克。区区一个燕国随随便便就能把它攻克了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燕国肯定不能攻克赵国。

其二,因为燕国与赵国之前签订了和平协议,而在长平之战后,却突然发动了针对赵国的战争。这会让赵国的士兵们心中不满,并因此激发战胜燕国的士气。而且燕国与赵国相比,它就是一个弹丸之地,弹丸小国。你想,正值悲伤的时候,这时候突然说好的盟军却反悔了,心里必定会十分的愤怒。赵国士兵就是如此。

其三,燕国的国力相比赵国的国力还是差了不少的。虽然赵国在长平之战输了,但也不是燕国这个没有上六国排行榜上的小国相提并论的。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赵国再怎么惨,也比你们燕国好得多。由此看来,燕国是注定打不赢和赵国对抗的这场战争的。

综上所述,这种种原因都导致了燕国打不赢赵国,不仅仅是因为燕国的实力太弱,而且还与它签订的协议有关。作为一个不讲诚信的国家,必定没有什么好的下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9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