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袁崇焕曾有机会实现“五年平辽”,为何错过了

以史为鉴 2023-06-25 06:52:51

袁崇焕曾有机会实现“五年平辽”,为何错过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袁崇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袁崇焕是明末大将,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他有雄心壮志,曾向崇祯皇帝放话:“五年平辽”,然而,仅过了一年多,他就被弹劾,且被敌军挑拨离间,最终遭受凌迟处死。老百姓都以为它是内奸,争相抢它的肉吃,死状凄惨,正如金庸所说:“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

很多人说,袁崇焕虽然有很大的抱负,但老天爷并没有给他机会,“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最终也只能是个空话。其实,袁崇焕曾经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实现”平辽“,但是他却错过了,那为什么他没有把握住呢?

这个机会发生在崇祯二年,当时后金统治者皇太极举兵十万,分别进入龙井关、大安口,后攻破遵化、三屯营,明朝多个将领身亡,后金军直逼北京城。

为什么说这个是大好机会呢?大家应该都听过“围魏救赵“的故事,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大将田忌、孙膑率军救助,相比于直接去赵国,孙膑提议应趁魏国都城兵力不足,直攻魏国。后来魏国果然撤兵回都城,齐军早已埋伏,大败魏军。

而此处,与“围魏救赵“情形相似,假如袁崇焕在皇太极围攻北京城时,直接北上,攻打后金都城,说不定也可以大败后金。

一个原因是皇太极并未全力进攻北京城,他更像是试探性地攻打,并非想短时间攻破京城;另一个原因是京城本身防守就极好,京城曾经遭受瓦剌进攻。当时明朝主力军几乎全军覆没,京城失守,但就算无外援,京城仍然坚守了下来,全靠京城上下老百姓同心协力,抵挡敌军。

所以北京城此时是极其安全的,若袁崇焕在后金回程救助都城的路上埋伏,此时后金必定疲惫不堪,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若再乘机进攻后金都城盛京,则完成“平辽“的大业的指日可待了。

然而事实上,袁崇焕在北京城被围时,急忙带兵保护京城,错失良机。

也有人质疑说,在那种特殊情况,袁崇焕身为忠心耿耿的大将,必将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不会冒着京城被攻陷的危险去攻打盛京,而且在局势不透明的情况没有十足把握,贸然攻打太危险了。而孙膑当时的情形并非救自己国家,他可以牺牲赵国的安全而攻打魏国。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但是,率军回去救京城的结局,却是如此的悲惨。就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带着千军万马赶来救援,反而被崇祯皇帝怀疑,而许多大臣更是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勾结,皇太极更是煽风点火,方说袁崇焕和后金有秘密协定。 “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

如果当时袁崇焕把握住这个机会,一举破辽,说不定会被崇祯皇帝加官进爵,赏赐千万。不过当时萎靡的明末朝廷,似乎早已决定了袁崇焕凄惨的下场。

袁崇焕五年可平辽

这个可不一定,不可否认袁崇焕是在辽东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如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满族人在辽东的实力也非常强大,几次遭到重创,但也和袁崇焕僵持了很长时间,若果说袁崇焕在五年内平辽,有些不现实。

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袁崇焕五年收复辽东)

  一次,袁崇焕回京上疏陈述兵事。崇祯帝亲自召见他,询问平复辽东之策。袁崇焕回答:“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帝很高兴,说:“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这就是着名的明史公案“五年平辽袁崇焕”。

  众所周知,从萨尔浒之战后,崛起于辽东白山黑水之间的后金就开始欺负大明王朝了。到崇祯帝即位之际,大明王朝已经丢掉了山海关外绝大部分城池,只剩下锦州、宁远、松山等几个孤零零的据点。

  袁崇焕竟然夸口“五年平辽”?凭什么?大臣们当场不好反驳袁崇焕,背后里就不免犯嘀咕。会间休息时,给事中许誉卿找到袁崇焕,询问“五年平辽”的详细方略。

  没想到袁崇焕回答,是用这种话来安慰皇上,“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许誉卿大惊:“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袁崇焕也自觉不妥。但是,话说出去了,是不可能收回来的。怎么办呢?

  等崇祯帝回来,袁崇焕补充汇报,大意是,五年平辽不容易,不过既然陛下交给我,一定不敢推辞。以后请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在军饷、器械、用人、调兵方面多多配合。

  只要能五年平辽,什么事情都好说。崇祯帝一律照准。

袁崇焕落得悲剧下场的原因是什么?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自统率大军攻明。他遣使告谕已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率兵来会,并以熟悉路径的喀喇沁部为向导,分两路向龙井关、大安口进发。十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两关连克,左右两翼大军会师于遵化城下,明廷始得消息,京师全城戒严。

早在同年九月,袁崇焕即得到后金将要渡辽河西犯的情报,他曾派部将谢尚政领兵一支援蓟,却被蓟州巡抚以消息不确为由遣其回师。十月二十九日,袁崇焕正在宁远与关门之间的中后所,闻敌越关、宁而攻入,心胆俱裂。他立即命赵率教领兵驰援遵化,并于十一月初四日亲率祖大寿、何可纲简精骑入山海关,星驰入卫。路经永平、迁安、丰润、玉田、昌平、密云等处,皆分兵助守。辽军六天疾行五百里,于初十日先敌抵蓟州。不料遵化已于初三日陷落,巡抚王元雅自经、赵率教殒命。十一日,后金自遵化向京师进发,袁崇焕率辽兵与之遭遇于离蓟二十里之马伸桥,一战挫之,颇有斩获。袁崇焕欲与后金在此决战,阻敌于蓟州以东。然而皇太极却不恋战,率军越蓟西进。袁崇焕再督将士追赶,期以先敌于城下,背护神京。部将们担心,军队没有朝廷的命令而直趋京城,会遭到猜忌。袁崇焕说:“皇上有急,还顾得了那么多,如能解难,虽死无憾。”一路上,他严令战士秋毫无犯,有一卒擅进民宅索饼,袁崇焕立斩其首枭示,以安民心。

十七日晚,辽军抵左安门,袁崇焕下令,不许一兵一卒私入民家,连野外树木也不得损伤。崇祯皇帝已将兵部尚书王洽下狱,正为京城防守而焦急,闻袁崇焕率辽军先至,深感欣慰,十八、十九日,先后两次发刍豆粮米,羊、酒、银饷犒师,并命各路勤王之军统归袁崇焕调度。

二十日,后金八旗大军始达京师东、北两面。这时,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率援军列营德胜门,袁崇焕、祖大寿列营广渠门。皇太极驻营于城北土城之东,命大贝勒代善等领右翼军趋德胜门,大贝勒莽古尔泰等领左翼军趋广渠门。两场剑与血的鏖战几乎同时打响了。

袁崇焕在广渠门外布阵,以祖大寿为南面,王承胤列西北,自己率兵扎正西,以品字形队列迎击来自东北的八旗兵。两军交锋,短兵相接,奋力殊死。一敌抡刀险些砍着袁崇焕,幸赖将士袁升高用刀架隔,刀刃相对而折。敌人万箭齐发,袁崇焕两肋中箭,若刺猬然,只因身披重甲才未被刺透。他身先士卒,辽军将士越战越勇。以往军士杀敌论功,每凭首级,而常以争割首级而误战。袁崇焕深以为鉴,战前即令:不许割级,惟尽歼为期。故将士此时一意剿杀。明军三路夹击,八旗锋芒始却。明军乘胜砍杀,追至运河,敌兵淹死无数,自午时至酉时,两军血战六七个钟头,八旗兵被歼数以千计,明军亦伤亡数百。袁崇焕连夜慰劳负伤将士,直至东方欲晓。

而在德胜门战场的明军却告败绩。侯世禄兵先行溃败,满桂孤军搏战,城上守兵发炮配合,但误伤明军甚多,满桂负伤,带残兵避入城中。

思宗闻广渠门报奏,甚喜,二十三日召见袁崇焕、祖大寿、满桂等于平台,赐貂裘、银甲等,并发酒肉、麦饼劳军。袁崇焕千里入卫,只带九千精骑,自是士不传餐、马不再秣已值两旬,想率军入城,稍事休整,待步兵赶到再与敌决战,可是遭到崇祯皇帝的拒绝。

皇太极以左翼军失利于广渠门,处罚了贝勒阿巴泰等七名满、蒙高级将领,并放弃攻城,率军驻南海子。这是后金第三次败在袁崇焕及辽军阵前。皇太极叹息曰:“十五年来未尝有此劲敌也!”攻坚不能克,野战不能胜,皇太极便授计部将鲍承先等,期以智取。鲍承先等故意在被俘明太监前交谈,说:

“今日撤兵是计策。我看见皇上(皇太极)单骑向敌,敌阵中有二人与皇上说了好久才去。意思是袁经略有密约,此事马上就能成功。”愚蠢的太监如《三国演义》中的蒋干,信以为真。他被纵还,将此言传至崇祯耳中。十二月一日,袁崇焕被捕入狱。

敌兵压城,明军失帅,战局急速恶化。奉命代袁崇焕总理各路援军的满桂,与后金大战永定门外。满桂与孙祖寿战殁,黑云龙、麻登云被执。而辽军祖大寿等闻主帅遭难,又惊又恐,遂拥众东溃趋关,势如崩山决河,京师大震。思宗急忙诏起孙承宗料理京师城防,又从大学士成基命之请,讨袁崇焕手札,以招大寿。身陷囹圄的袁崇焕以国家百姓为重,修书一封。祖大寿接到他的手书,下马捧泣,全军皆哭。孙承宗归劝祖大寿立功以赎督师。祖大寿遂率辽军投孙承宗麾下,成了驱八旗出关,收复遵化等四镇的劲旅。

袁崇焕的被捕下狱,皇太极的反间计不过是个导火线,其中更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崇祯皇帝即位后锐意中兴,诛魏阉、定逆案,颇有一番新政。

然而在他面前仍摆着两个最棘手的难题:一个是农民起义。崇祯元年(1628年)十一月,陕西因连年大饥、官吏横暴,王二首举义旗,闯王高迎祥等相继起事。另一个就是辽东问题。而这两者又是互相关联的。辽事不结束,加派不止,民不得不反;民变迭起,官军不能一意东向,辽事更不易了结。思宗皇帝将辽事委于袁崇焕,袁崇焕许以五年平辽,思宗似有摆脱困境的希望。“己巳之变”后金铁骑震撼京师,“五年平辽”已成画饼,预示了“新政”棋局将全盘皆输。加之自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以来,京畿八十年来首罹兵祸,星布于北直隶的中贵庄田被劫掠,黎民百姓三教九流受蹂躏,激起了朝野各界的普遍不满。这一切对崇祯新政的打击是沉重的,对朱由检的威望及心理的打击也是极其巨大的。因此身为蓟辽总督的袁崇焕以及兵部尚书王洽等,是难逃其直接责任的。阉党失败后,其残余分子朝夕思图东山再起,他们抓住“己巳之变”作为颠覆东林内阁的口实,因而全力攻讦被东林倚为长城的袁崇焕“擅主和议”“擅杀大帅”“西部市米”等,交章弹劾,推波助澜,怂恿思宗早日处死袁崇焕。综上所述,造成英雄悲剧的不仅是崇祯皇帝和逆阉党羽,同时也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尖锐得无法克服的腐朽荒唐的明王朝。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绑赴刑场。刑前他口占一绝: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表达了这位足令八旗铁军胆寒的名将最后的遗憾和眷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4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