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辽差点活捉了孙权,他和徐晃相比如何呢

众妙之门 2023-06-25 00:08:01

张辽差点活捉了孙权,他和徐晃相比如何呢

曹操麾下众将中,如果论武力值,典韦和许褚居第一第二没有悬念,除了他两人外,徐晃,庞德,张辽三人各有千秋,综合能力最强的当属张辽,但是如果单纯论武力,各有各的说法,今天不说庞德,只是单纯分析和比较下张辽和徐晃谁的武力更强一点?(说明一点,以演义为依据)。

我们先看徐晃的单挑记录,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和许褚50多回合战平。关于这场单挑,有的人会说这是曹操有意让许褚放水,这个实在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当时两人是狭路相逢,曹操说“不忍以力并之”也是两人打过之后才起收服之心,这是其一。

其二还有个最重要的理由说明徐晃许褚两人当时是真打,许褚并没有留力和放水。那就是曹操铜雀台箭术比赛时徐晃得了冠军,当时许褚并没有参加比赛(许褚的箭术应该一般),但是他看到徐晃得了锦袍就忿忿不平的从看台上跳下来抢徐晃的锦袍,为什么?不就是当初他和徐晃打平了,心里的疙瘩一直都在,现在看到徐晃这么威风,他忍不下这口气所以跳了出来,如果他当时是放水的,以许褚一根筋的性格他何至于此?

说了徐晃再说张辽的单挑记录:80合平太史慈,50合平凌统(实际上是张辽占上风),50合平张郃,太史慈和凌统这两场没对比性不提,有对比性的是50合平张郃这一场。张郃是个很好的参照物,潼关之战中,马超先败于禁,然后20回合败张郃,也有人可能说这场张郃未尽全力,开玩笑,马超策马而来追杀曹操,众目睽睽之下你张郃不拼全力,事后曹操能放过他?所以张郃20合败于马超之手也是他的真实实力。再看看许褚,他和马超打了两百多回合,演义上说不分胜负,实际上是许褚处于下风,但是无论如何,许褚和马超100合打成平手总没有问题吧,以徐晃和许褚50余合战平的武力来看,如果徐晃和马超打,支持个100合估计问题也不大,绝不至于20合就被马超击败。

这样直观来看,张辽50合平张郃,张郃20合败于马超之手,马超和许褚打100合平手无压力,许褚和徐晃50余合平手是真实实力,这样一对比,一目了然,徐晃武力绝对强过张辽。

第二个理由恰恰就是白马之战颜良20合击败徐晃。很多人会拿这一场来说徐晃武力不行,我们分析下当时的情况:颜良连斩骁将宋宪和魏续,这两人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与张辽齐名,武力肯定不如张辽,但是你说要差很多也不可能!要知道颜良斩宋宪是三合不到,斩魏续是一合,徐晃支撑了20回合,张辽呢?宋宪是三合,魏续是一合,和他们同为八健将的张辽真未必能支撑20回合!这是其一

其二,当时典韦已经死于宛城之战,最厉害的是许褚,但许褚要贴身保护曹操,这种阵前交战没威胁到曹操许褚没必要出战,当时曹操问“今谁敢当之!”颜良气焰嚣张,曹操这边肯定要最强的出马才有可能和颜良一战,许褚不出,当时是谁出战,是徐晃!这就可以说明曹操众将都认可徐晃当时是除了许褚之外的最强者(当时庞德还在西凉)。

从以上两个理由来分析,足可以说明张辽武力确实不如徐晃,这个无可置疑。至于有人会提到关羽曾阻止张飞去追张辽说“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来证明张辽武力可比关羽,这个听听就好,当不得真,夸人嘛总得往好的地方夸,就比如你夸一个女人长相,即使她长得一般,你还能实话实说你长得一般?这个是一样的道理。

威震逍遥津,差点俘虏孙权的张辽为何一生都没能讨伐蜀汉?

张辽作为五子良将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终其一生,为曹魏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从跟随曹操开始,一直南征北战,几乎当时曹操发起的每次大型战役,都没有少了张辽的身影,包括但不限于:官渡之战,长坂坡之战,赤壁之战。

但是终其一生,张辽却也没有和蜀汉这个曹魏大敌对上过一次,一直都兢兢业业的镇守在合肥,死死地盯着东吴。按照常理来说,其实魏国和吴国之间,虽然也偶有战争,但是却远不如魏国和蜀国来得多。张辽这么一位曹魏几乎堪称是第一的大将,不应该被如此浪费。

确实,张辽是曹魏一方唯二入选武庙六十四名将的人之一,而且在唐朝时期,不仅被奉为曹魏第一武将,甚至是三国第一武将。但是其一生都没有对上蜀汉,却并不是浪费,反而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这一点上看,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识人之能。

1.张辽的人生并没有和蜀汉有接轨的地方。张辽原本是吕布旗下的大将,于公元198年,曹操攻破下邳之后,投入曹操的麾下。按理来说,作为降将,张辽得到重用的可能性是相对更小的。但是可能是出于曹操本身的爱才之心,也可能是因为张辽的个人能力实在太过出色,短短几年,就成为了曹操麾下最得力的武将之一。

张辽一生唯一一次和刘备集团对上的时候,还是在吕布麾下,那时候的刘备羽翼还远未丰满,其实力完全无法和之后的蜀汉相提并论。投奔曹操之后,张辽先是跟随曹操大战袁绍,之后北征乌桓,随后南下荆州,赤壁大战。

可是在这一段时间之中,刘备之干嘛呢?别说建立蜀汉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自己的势力了,还在“玩泥巴”呢,四处流离,东躲西藏,求着别人收留。

赤壁大战之后,曹操大败,只能率领残兵败将返回许昌。可当时东吴初胜,必然士气大增,难免会被北方造成什么威胁,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实力足够强的大将留下来,驻守合肥,严防东吴。

那么,如此重任该选谁呢?曹操第一个就想到了张辽。张辽早在白狼山之战的时候,就显露出了强大的统率力和勇武值,且具有不错的大局观,有勇有谋。而曹操手下另外一个更为稳重的大将曹仁,还另有他用,所以张辽就成了最合适的顺位人选。

之后张辽就扎根在了合肥,直到黄初三年(222年),张辽在病中击破吴将吕范之后。同年,因操劳过重,不治身亡,病逝于江都。

而在张辽驻扎在合肥这一段时间,到了黄初元年(220年),刘备才确立了自己的蜀汉政权。可此时的张辽不说难以抽身离开合肥(吴国的威胁),他本身也已经到了晚年,没过两年就身赴黄泉了,又哪里有机会和蜀汉对上呢?他的人生根本没有和蜀汉政权接轨的地方。

2.张辽是对付江东最为适合的人选,威慑力最大。前文已经说了,在曹操赤壁战败,撤军回许昌的时候,张辽就是当时最适合驻守合肥的人选。而且越到后来,张辽就越来越适合抵挡东吴,更加难以被撤走,因为到了之后,曹魏以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顶替张辽的职位了。

合肥之战,也就是逍遥津之战,这是张辽一生最为出彩的一战,也是其名声达到了峰值的一站。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大有趁着曹操率领重兵西征张鲁,后方兵力空虚的时候,一举攻入中原之势。可谁也没想到,本来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孙权,却在合肥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打脸事件。

当时的张辽名气虽然不错,可还远远不如关羽、曹仁之流。可是他却并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竟然以八百人硬生生击垮了孙权的十万大军。虽然是夜袭,毕竟曹操一共也只给他留下了七千人,谁也不可能傻乎乎地以七千人硬憾十万人,可说到底八百击十万是真事,还差点生擒了孙权。

之后张辽对东吴的威慑力简直就是无人可比,所谓张辽止啼,闻张辽名乃止可不是说着玩的,当时的张辽在江东父老的心中,简直就是真真正正的大魔王。哪怕是在张辽病中,孙权依然对张辽忌惮不已,直言:“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如此威势,在对抗东吴之时的buff加成自然不容小觑,简直就是事半功倍。所以曹操和曹丕只要不傻,都不可能在之后再将张辽给换走,在合肥之战前倒是还有可能,可是那时候也没有其他的战场需要张辽的加盟。

3,江东的威胁并不小于蜀汉,甚至犹有过之。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吴国的实力并不如蜀国,对曹魏的威胁不大,所以自然也认为用不着让张辽这位超一流的统帅坐镇合肥。

但是如果你真的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在真正的三国时候,东吴无论是兵力还是人口,又或者是人才和国土,都是大于蜀国的。毕竟江东之地从古至今就是人杰地灵之地,无论是前面的项羽,还是后世的朱元璋,都是依靠江东的力量才得以席卷全国。

当时东吴对曹魏的威胁甚至比蜀汉还犹有过之,只是因为张辽合肥一战大挫其威风,才导致东吴一直以来都未有建树。但如果张辽不在,东吴必然举大军只压曹魏边境,对许昌的威胁将远大于蜀汉。

在曹魏,作为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差点活捉孙权的人是谁?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他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曾经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的领导下,非常尽忠职守,后来归属曹操。张辽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亲自劝降徐州东海太守昌豨,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大败吴军甚至差点活捉孙权。



张辽原本是聂壹的后人,他的家族为了避怨所以改姓张姓。他少年的时候已经成为郡吏,后来因为武力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召为从事,然后命令他带着兵去京都。何进当时面对十常侍之乱,派遣张辽前往河北募兵。

但是当张辽回来的时候,何进已经因为剿灭宦官失败而死,于是他带领的兵都归了董卓。后来吕布杀死董卓,张辽统领的兵就跟随者吕布,他那时候的职位是骑都尉。张辽跟随着吕布一路征讨,后来在下邳吕布被曹操打败,张辽也被带到曹操面前。



张辽素来忠义,痛骂曹操:“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曹操很生气,拔剑就要来杀他,被关羽和刘备拦下来。曹操立刻就扔了剑,说自己只是跟他开个玩笑。于是亲自为张辽解绑,然后请他上座。张辽感受到曹操的诚意,于是愿意投降。曹操拜他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那时候荆州还没有安定下来,曹操命令张辽在长社屯兵。后来军队将要出发的时候,军中忽然有谋反的人找事引起骚动,半夜里军营里乱起来甚至有的地方起火。



张辽就对身边的人说:“不可以乱动,一定不会是全营的人都谋反了,而是一些引起叛乱的人想要借这个机会迷惑他人,制造混乱。”于是他下令到军队中,只要不是叛乱的人就坐在原地不要动,而张辽带着数十个亲兵就守卫在阵地中间。不久情况就稳定下来,谋反的人也被捉到,这一场动乱就这么宣告平息了。

张辽立下过无数次战功,最为出名的还是大战东吴,差点活捉孙权的战役。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215年,曹操去征张鲁,然后让薛悌给张辽送去一封信。让他在有敌人攻打的时候再拆开来看。



没过多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张辽和众将士打开了信。信里面写道:“如果孙权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很多将士都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唯独张辽和李典明白,于是就整军备战。

他先是召集擅长作战的精锐将士,并且杀牛让这些人吃饱。天还没亮的时候,张辽就穿着铠甲,手持戟,带着人先冲进孙权的军队里,然后独自一连斩杀数十人还有两名将领。张辽带着精兵甚至直接杀到了孙权的麾旗之下,孙权大惊失色,东吴的军队也被吓到了,不知所措。



张辽在重围之中几乎所向披靡,江东名将陈武也在这一战中被杀。吴军听见张辽的名号就被吓到了,士气完全散尽。孙权攻打合肥十多天,始终攻打不下来,于是就退军。结果张辽带着人乘势追击,差点活捉孙权。至此,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

《魏略》记载:“(张辽)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江东小儿啼,恐之曰:‘辽来,辽来!’无不止矣。”



建中三年,也就是公元782年,唐朝的礼仪使颜真卿向唐的总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置庙宇享有祭奠,其中就包括“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同时代也就是三国时期,能够被一同列入庙宇享有祭奠的也就只有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徐晃武艺到底什么程度,是否比张辽强?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曹操手下的名将徐晃和张辽谁更厉害?

徐晃和张辽,都是位列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的行列中,两人相比,谁又更胜一筹呢?

都是武将,咱们就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单挑厮杀的武艺,领兵作战的才能。

一、上阵厮杀的武艺

武艺的高低自然是通过战场上的厮杀战绩来做为依据。咱们先来看看徐晃的战绩表:

1.华阴之战,只一个回合,徐晃斧劈郭汜部将崔勇;

2.箕关之战,徐晃一个回合斩杀李乐;

3.许都途中,徐晃与许褚五十余合战平;

4.白马坡之战,徐晃二十合败于颜良;

5.廷津渡之战,徐晃救下落马的张辽,截住文丑大战,文丑援军到来,徐晃退走;

6.乌巢之战,击败袁绍部将韩猛;

7.黎阳之战,徐晃一刀斩杀汪昭(还会使刀) ;

8. 冀州之战,生擒审配

9. 南皮之战,不数合斩杀彭安;

10. 徐州伏击战,张飞遇到徐晃,大杀一阵,乐进到来,张飞突围;

11.土屯之战,徐晃与许禇联手,被关羽奋力击退;

12.赤壁之战,凌统率兵阻截,徐晃拦住凌统大战;

13.乌林遇赵云伏击,徐晃、张郃双战赵云,被击退;

14.葫芦口遇张飞伏击,徐晃、张辽、许禇围攻,被张飞打跑;

15.平定汉中,徐晃与庞德战三五合后诈败;

16.汉中之战,数合击败刘封;

17. 米仓山之战,徐晃和张郃夹攻,黄忠不能突围;

18.米仓山之战,赵云救走黄忠和张著,徐晃、张郃未敢出战;

19. 偃城之战,徐晃与关平交锋,战不三四合,偃城火起,关平退走;

20. 樊城之战,徐晃迎战受伤的关羽,八十余合,关羽落下风;

21.南征东吴,遇丁奉伏击,张辽中箭落马,徐晃击退丁奉,救下张辽;

22.远袭新城,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死于营中。

徐晃的战绩相当不错,经历了22场厮杀,12场获胜,斩杀敌将4名,生擒1人。徐晃对战的强敌特别多,超级猛将有7人:许禇、颜良、文丑、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一流猛将:庞德、凌统、关平、丁奉(准一流)。

再来看看张辽的战绩表:

1.濮阳之战,迎战夏侯惇,算平手;

2.延津渡之战,被文丑箭射盔缨,再射倒战马(防箭能力比较差);

3.官渡之战,与张郃四五十合战平;

4. 乌巢之战,突袭斩杀蒋奇;

5.冀州之战,战不三合击败袁尚;

6.北征乌桓,战不三合击败沮鹄,追击后射死;

7.北征乌桓,乱军中斩杀蹋顿;

8.赤壁之战,混乱中射伤黄盖;

9.葫芦口遇伏,张辽与徐晃、许禇围攻张飞,被张飞打跑;

10.合淝之战,与太史慈七八十回合战平;

11.逍遥津之战,与凌统五十回合战平;

12.南征东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许昌后伤重而死。

张辽参加的12场战斗,4次取胜,斩敌3名,重伤1人,4场平局。张辽遇到的超级猛将有2人:张飞、文丑;一流猛将4名:夏侯惇、张郃、太史慈、凌统。

张辽和徐晃合作过3次,其中两次都是被徐晃救下。张辽与徐晃相比,无论战斗次数、战斗质量、斩杀率,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以此分析,张辽的武艺要低于徐晃。

二、领兵作战的才能

如果比领兵作战的指挥水平,徐晃肯定不如张辽。

徐晃的长处在于治军,他擅长训练军队,军法森严,奖惩分明,部下的将士们训练刻苦,执行力强,奋勇敢战。徐晃是个将才。

张辽的长处在于用兵,守如金汤泰山,攻如疾风雷霆,能以寡击众,以少胜多,战术头脑机敏,战略格局远大。张辽是个帅才。

若论综合能力,张辽远胜于徐晃。上阵厮杀,张辽的武艺能和徐晃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如果率兵打仗,徐晃肯定抵挡不住神出鬼没、奇计百出的张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7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