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王朝中兴是普通的现象,中兴为何挽救不了亡国的命运

以史为鉴 2023-06-24 20:12:39

古代王朝中兴是普通的现象,中兴为何挽救不了亡国的命运

对王朝中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其实,朝代“中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些君王通过变革,将本已衰败的王朝重新扳回到正轨。

“中兴”一词最早见于《诗·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那么,周朝的“中兴者”是谁呢?

答案是:周宣王姬静。

当时,姬静启用了一批贤臣辅佐朝政,让国力得到了短暂的恢复。其父亲是周厉王,在任上开始“国家垄断”,盘剥百姓,结果,被推翻了。

只是,姬静非常喜欢战争。虽然,在军事上借用诸侯之力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在晚年却是频繁动武,将自己积累的成果消耗殆尽。

所以,周朝“中兴”的时间很是短暂。

大家都认为汉武帝非常厉害,因为,在他执政时期,汉朝出了很多名将,让后人至今都膜拜不已,并将西汉的心腹之患匈奴收拾的元气大伤。不过,只要是战争就会消耗巨大的国力。于是,为了充盈国家财库,汉武帝使用了各种歪招来“敛”百姓的财。

所以,别看外患消停了,但国内的民生却是相当恶化。

于是,汉武帝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颁布了《轮台罪己诏》,决定要修生养息,好好发展一下国内的经济建设。之后,他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后来的汉宣帝刘询都遵循了这个方针,将民生问题放在了第一位,使得国家慢慢得到了发展。

尤其对汉宣帝刘询的评分很高,说他在位时期,政教分明,边境安宁,国家富有,百姓安居乐业,甚至,超过了汉文帝刘恒。

所以,汉宣帝执政时期,历史称之为“昭宣中兴”。

其实,汉朝还有一次“中兴”,那就是刘秀时期的“光武中兴”。他虽然恢复了汉室,国号也依旧为汉,但在历史上,却将其称之为东汉。当时,在常年战乱后,国内的经济凋敝是常态。所以,在他的治理下,国家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复苏。

再来看看唐朝,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很恢弘的时代,却一样没有躲过被取代的下场。当时,唐朝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藩镇割据。要知道,地方的节度使有了自己的兵力,自然就想摆脱朝廷的控制,这和唐朝的兵制有很大的关系。

刚开始的时候,唐朝是府兵制,有个条件,必须自己配备作战装备。在均田制下,府兵制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后来,土地兼并严重,谁还有闲钱去买马匹和铠甲。于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当兵,再加上其它原因,府兵制就被瓦解了。

而藩镇则是募兵制,简单理解是:国家没有了兵力,各地的节度使却养了不少兵。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家能不乱吗?

到了唐德宗时期,他不愿意得罪藩镇势力,估计是怕打不过,便放任他们不管了。而唐宪宗李纯倒是不怕,就来硬的,用武力将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重新纳入了朝廷的管控之下。所以,唐宪宗执政时期被称为“元和中兴”。

之后,唐宪宗的儿子李忱,同样以出色的治理,赢得了很高的美誉,甚至,将他和唐太宗比较。李忱在位期间,社会的腐败现象得到了遏制,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人才得到了重用。不过,史上对李忱执政时期的评价,却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大中暂治”。

李忱虽然让唐朝出现了再次振兴,但唐朝的颓势已是定局,他无法根除藩镇割据的弊端,只是延缓了唐朝的终结。其实,在李忱之前,还有个唐武宗,治理手腕也不错。只是,唐武宗在位时间短,使得“会昌中兴”知道人并不多。

再来说说南宋有个“乾淳之治”,讲的是宋孝宗赵昚。其实,赵昚是一个蛮有想法的君主,不仅为岳飞平反,还认为应该用武力解决当时的问题。只是,他上面有个太上皇赵构,活得长不说,还处处干预朝政。而等赵构驾崩后,赵昚也没有了治理国家的心思。

历史上明朝的中兴有四个,但只有“弘治中兴”值得一提。这次中兴虽然时间不长,但君臣关系却很是融洽,朝政气象一度清明,经济有所发展。至于,嘉靖、万历和崇祯时期,他们也的确拿出过变革的方案,可都是为了解一时之忧。

尤其崇祯皇帝,当时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相当恶化了。其实,崇祯倒是很努力地想扭转国家的衰变之势,但他砍了前朝的宦官魏忠贤,重用了自己的宦官,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再说,那时的明朝已经是千疮万孔,根本无法“救治”了。

那么,清朝有“中兴”吗?

史学家总结出了“同光中兴”,也就是同治和光绪执政时期。其实,同治和光绪非常窝囊,当时的掌权者是慈禧太后。而那时,到底经历了什么呢?分别是:太平天国、二次鸦片战争。于是,朝廷意识到了发展军事和科技的重要性,便有了“洋务运动”。

只是,“洋务运动”被甲午中日战争彻底粉碎了,让号称亚洲第一的舰队惨败。后来,清朝就灭亡了。

参考资料: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新唐书·卷八·本纪第八》、《明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庄烈帝一》、《清史稿·本纪二十三·德宗本纪一》】

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为何100年左右就衰落?为何都过不了300年?

你心中的“那个它”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各王朝死法众多。有的急病猝死;有的被外人殴打致死;还有的腐朽发霉烂死;更有的发神经作死。王朝之死,有人归罪于奸臣乱政;有人说红颜祸国;还有人说主子昏庸;更有人说是天命不在。

去掉那些个猝死的短命王朝,剩下不到十个影响力大的王朝:西汉、东汉、唐、北宋、南宋、元、明、清。再一观察,嘿,大家伙儿都一个尿性,都扛不过三百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是制度的原因了,自从秦始皇建立帝制中央集权,统治者皇族“化国为家”,家国一体之后,王朝和皇族的命运就捆绑在一起了。帝王家事出了问题,国也就毁了;国出了问题,帝王家也要灭门之灾。原因是啥?且看:

其一,开国皇帝创业成功时,那都是功勋赫赫、杀伐果断。这是开国皇帝威信最高的时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国皇帝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减弱,到最后,成为史书里的一个名字而已。一个强人的声望可以影响几代人呢?一般就就是三五代人左右,一百年左右时间。

开国皇帝死后,影响力递减,第二、三代是个砍,到了一百年左右的时候,又是一个坎。子孙里面有出色人物的,可以将这个时期推迟点。不过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而已,之后王朝就改躺在病床上,等着别人改朝换代了,不信吗?

看看以下这些事实。唐朝在活了七八十年的时候,武则天建立武周,按理算是“亡国”了。唐中宗李显后来又复国,算是急救了过来。到一百三十年的时候,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往后的唐朝,你认为他们不是混吃等死吗?

清朝到了乾隆后期盛极而衰,也是一百年左右。明朝从建国到“土木堡之变”几乎亡国,也是一百年上下。东汉汉武帝以后也算是下坡路了,所谓“孝宣中兴”就是回光返照,在拖延个三二十年。

其二,民间有句话叫:“贵不过三代”。为什么是三代?因为第二代还记着先辈创业的艰辛,第三代以后就淡了。也就是说,普遍规律是:三代之后,必出纨绔。古代平均寿命30到40,三四代死完就是100年左右。

正常家族传承100年,只要子嗣兴旺,都不会垮,因为家族那么多子弟,肯定有几个有出息的。皇家不一样,皇家传承到100年左右,上台的皇帝,很大概率是要毁掉祖宗基业的。难道皇帝就不能选能干的子弟吗?不好意思,“选嫡长不选贤能”,选择面太窄,让纨绔上台的概率大幅上升。

就跟人生病一样,王朝生了病也不会当下就死,家业倒蹋它也要有个过程。本来,大部分王朝100多年就该灭亡,可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利益集团总要缝缝补补吊着命,剩下能活多长就看造化了。一百年以后,已经听天由命了,过二百年那是运气,谈论300年那不是奢望么?

如何看待古代王朝的历史周期问题,左右王朝兴衰的到底是什么呢?

古代封建王朝的周期率问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就是历史周期率的描述: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算起,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大一统王朝,平均统治大约在两百到三百年时间。

一个王朝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分裂势力的崛起,而在各地分裂割据势力混战一段时间之后,必然有雄才大略之人崛起,再一次统一全国。

古人把这种现象简单的归纳为天命,这也就是?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历史周期率的来历。

其实学过唯物辩证法的朋友们都知道,透过分分合合的表象,这个历史周期率的本质其实在于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

当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建立,必定是伴随着旧贵族的毁灭和新贵族的崛起。

旧有的贵族地主等势力到毁灭,解放出许多不掌握生产资料的农民、手工业者,这部分被解放者看到了自己打破阶层进行上升的空间,激发出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生产。

而新王朝建立初期,必定进行过极为残酷的战争和动乱,新的王朝吸取了上一任王朝灭亡的教训,在许多税收、劳役、法律等政策上都会显得宽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这也是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盛世,都是在一个朝代的初期或中期的原因。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

而一个新建立的朝代,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新的贵族已经逐渐形成了势力联盟,新的阶层天花板开始固化。普通的农民,手工业者,这样的劳动人民上升通道已经逐渐收窄。

贵族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激化。

这一时期如果遇上开明的皇帝进行变革,惩处弊端将会产生所谓的朝代中兴。但是因为封建王朝本身阶级局限性的限制,这样的改革也往往会只是昙花一现,随后就会面临失败的必然命运。

比如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代的张居正改革,在进行变革初期都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但是随着保守势力的反扑或者主政人的去世,这样的变革也马上就失败了。

又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些贵族官员的阶层已经完全固化,底层百姓根本没有丝毫出头之地。

而且经过200多年的和平发展,社会的相对平稳导致人口的大量爆发增长。而封建王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有没有得到大的爆发性增长。这就导致人口增多,而粮食等生活用品的产量跟不上这一增长趋势。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会导致贵族和百姓的矛盾不可调和,只能兵戎相见。

「谥法中的帝王」谁是大明王朝的中兴之主,从谥号中或能一窥究竟

前言 说起明朝的「 ”中兴之主”,想必很多人都能张口即来:有人会说当然要属明孝宗,因为历史上有「 ”弘治中兴”的说法;还有人会说是明宣宗,毕竟有「 ”仁宣之治”的盛世美名;甚至有人认为是明神宗,因为有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造就了「 ”万历中兴”的局面。 但笔者要说,上面那三位恐怕都不是,单从谥法上讲,真正被明代官方认可的「 ”中兴之主”,应该是明宪宗朱见深。 肯定有朋友会指责笔者这是在哗众取宠,在现有的通俗历史中,明宪宗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尤其在诸多的文史作家笔下,明宪宗常常成为讴歌「 ”弘治中兴”的反面典型存在,「 ”贪恋女色”、「 ”安于享乐”、「 ”荒废朝政”、「 ”昏庸无能”似乎成了明宪宗身上难以撕下的醒目标签。 可事实果就如此吗?但凡史学论断必有出处,在我们大言不惭的为古人做评价时,是否真的有去翻阅各类史籍,认真比对,小心论证?恐怕大多数人只是人云亦云,拿着他人的观点,不加甄别,便奉为圭臬,殊为不智,这并不是对待历史该有的态度。 接下来笔者会从谥法和帝王的历史作为,来逐一登对,试为大家分析,看明宪宗是否当得起大明王朝的中兴令主。 何为中兴 1 对于「 ”中兴”这个词汇,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它特指古代王朝由衰复盛,重新振作。 这在先秦典籍《诗经·大雅·烝民·序》中便有体现,其中有言: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此处讲的是周宣王执政时代,逐渐衰落的西周曾短暂出现过中兴局面。 按照谥法的解释:重光丽日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宣字含有威加四方,重新兴盛之意,倒也符合史书对宣王时「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评价,加之经昭穆两世后,周代盛极而衰,开始步入下坡路,周宣王执政前期遏制了颓势,当得起中兴的称呼。 这么说凡谥号为「 ”宣”的,必定是中兴之主喽? 倒也未必? 就拿大一统的汉王朝来说,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他驾崩后便是被尊谥为宣帝,那么他是否就是汉朝的中兴令主? 2 史学界常有宣帝之世为汉之极盛,因为刘询在位时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真正意义上将广袤的西域纳入了大汉的版图,成了我中华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与大汉争斗百年的匈奴,也俯首称臣,对外形势大好,内政也不差,武帝晚期的民生困顿,得到舒缓,因而纵观整个汉朝,宣帝执政时可圈可点当为盛世。 不过用上「 ”中兴”评语是否恰当?毕竟从文景之治开始,大汉的国力是一直稳步上升的,到了汉武帝在位,远击匈奴,开拓河西,经营西域,一改前朝弱势,使大汉荣光普耀天下,虽说连年用兵,造成海内百业凋敝,可轮台诏之后,汉王朝已经意识到要修养生息,若以此持由盛转衰论,当然有失公允。 所以在汉昭帝之后,登上皇位的宣帝,不能说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只能说宣帝避免了大汉国势下滑,并继续将大汉王朝推向了顶点。 在谥法中宣字还有其他注解,比如:能布令德曰宣;圣善周闻曰宣。 这都是对施政有为的君王称赞,表明其在位时大有建树,但放在整个汉朝的大环境下,用「 ”中兴”形容汉宣帝十分的不妥当。 因为在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汉宗室刘秀重新建立大汉,虽说两汉的帝系传承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高祖刘邦之后,只不过是大宗小宗的法理问题,两者实际还可归为一体,所以刘秀驾崩后被尊谥为「 ”光武”帝,便可看出这一点。 何为「 ”光武”? 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 显而易见,东汉的开国之祖才是汉王朝臣民心中真正的「 ”中兴”之主,他将大汉从亡国的边缘拉回正途,恢复祖宗旧有功业,可不就是「 ”光武”吗? 估计会有朋友问,笔者一会儿说周代的「 ”宣”是中兴的谥号,一会儿又说汉朝的「 ”光武”是中兴谥号,那到底怎样才能从谥号中区分中兴之主呢? 先别急,咱么接着说另一个举世仰慕的大一统王朝大唐,看看谁是有唐一代的中兴令主,或许大家就能从谥法中找到规律。 3 大唐享国289年,历经二十一帝,历代史家毫无争议的将太宗至高宗时期列为治世,玄宗开元年间到天宝初为大唐盛世,盛衰的分界岭当然是「 ”安史之乱”。 那么收复「 ”两京”的唐肃宗,以及终结「 ”安史之乱”的唐代宗是否可为中兴?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唐肃宗在平乱过程多次错失良机,以至于「 ”安史之乱”绵延多年,未竟全功,而他放任宦官插手军权,更是埋下了亡国的祸患,虽说肃宗有挽救社稷的功劳,但绝没有达到复兴王朝的地步,其执政六年自然也就不能称之为「 ”中兴”。 同样的道理,代宗时虽说平定战乱,可正如欧阳修所说:「 ”代宗之时,余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吐蕃的威胁,河朔三镇割据都是代宗朝遗留问题,大唐依旧未见「 ”中兴”之光。 反而到了唐宪宗继位后,以「 ”太宗之创业”、「 ”玄宗之致理”为执政榜样,选贤举能,削平强藩,重振中央权威,使大唐「 ”中外咸理,纪律再张”,旧唐书称之为「 ”唐室中兴”。 这个「 ”中兴”虽然没有恢复玄宗时的全盛,但相对前朝中央黯弱,却是实打实的恢复了,正如谥法中的解释:刑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宪宗施政值得称道,自然算是中兴令主。 还有一点关于谥法的知识跟大家普及一下,宪宗是庙号,不是谥号,而笔者之所以选庙号来解释,是因为,唐代开始每一个皇帝,除了政变被废黜的,都有庙号,这在隋朝之前并不常见,通常是有功德的祖宗才配享有庙号,也就是说皇帝肯定有谥号,但不一定有庙号,这一点反映在后世对皇帝的称呼上便可发现。 隋朝之前多称某位皇帝为某某帝,如汉武帝,隋文帝等,而唐代开始便称呼为某某宗,如唐太宗,宋仁宗等。 这便是庙号普及后,谥法从重视谥号改重庙号的直观体现。 笔者援引周代、汉代、唐代的三位中兴之主的谥号或庙号,加以说明分析,本意是为了说明这几个中兴君主,都是在王朝遭遇大的转折变故后出现的,谥为「 ”宣”也好,「 ”宪”也罢,都是在文治武功上有所恢复的,那便是中兴之君。 再如宪宗之子唐宣宗,史称「 ”小太宗”,其文武可法,国家治理的也不错,颇有国初贞观气象,也可称为中兴。 到了宋朝,宋仁宗之后国势日渐颓废,除了神宗稍有振作外,其他诸帝鲜有可以称道的,等靖康之变后,高宗虽保全宋室,可毕竟偏安一隅,无论如何是没脸称中兴的。 明宪宗 明朝建国后,明英宗正统初年以前绝对是强盛之世,后世称那一时期为「 ”全盛之天下”,可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数十万明军尽丧,英宗皇帝被瓦剌俘虏,明朝也差点滑向亡国边缘,可谓是国运转颓的重要转折事件。 明成祖时,大明武功极盛,疆域也最为辽阔,之后继任的仁宗、宣宗都勤于内政,舒缓了成祖在位透支的民力,保持了国力增长,而明宣宗也颇有些类似汉时的宣帝,都守住了祖宗的基业,做到了四方宾服,国泰民安,用中兴自然不当。 明宣宗驾崩后,幼子英宗接位,早期有三杨辅政倒也政通人和,只是三杨相继故去,又逢瓦剌崛起,边患逐渐严重,久不经阵仗的明军多成花架子,在英宗仓促亲征后,遭遇大败,丧师辱国,彻底终结了成祖以来的基业。 从英宗的庙号中便能看出,当时百官对其在位作为还是有所非议的。 在谥法中: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虽然这也是美谥,但在皇帝只能用美谥的前提下,相对前代帝王差了太多味道,古文理解力强的朋友估计能一眼看出,「 ”英”字的注解多体现在对个人品德、能力的赞美上,却没有一条体现在治国有为上的。 很明显英宗执政前后,确实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朝臣们也只能往往他身上找优点溢美,避而不谈政绩,其意不言自明。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皇帝在谥法多用美谥,可美谥也分了三六九等,至少得和皇帝生前作为能登对上,不然怎么吹嘘? 不论皇室还是士大夫们,基本的脸面还是要的。 自明朝历经土木堡之败后,两次登临皇位的英宗皇帝把国家治理的是一团糟,等明宪宗登基时,内有锦衣卫门达乱政人心惶惶,藤峡民乱骤起荼毒两广,荆襄流民云集大乱将生,而外有鞑靼扰边无虚月,哈密卫丢失西陲不稳,辽东女真又叛服无常。 这光景与明末乱世何其相似? 若果真如一些学者所言,明宪宗昏庸无能,那他如何做到,削平大藤峡之乱安定两广,开设郧阳府抚治百万流民? 明宪宗若懦弱昏聩,如何铁腕清剿女真,犁庭扫闾;如何收复河套、哈密,远击塞外,使边关十余年不闻烽火? 能被尊谥为「 ”宪”的岂是平庸之辈? 谥法有解:博闻多能曰宪;赏善罚恶曰宪;行善可记曰宪;在约纯思曰宪;圣能法天曰宪;圣善周达曰宪;创制垂法曰宪;刑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聪明法天曰宪;表正万邦曰宪;懿行可纪曰宪;仪范永昭曰宪。 这可是在国政上文治武功有建树的皇帝,才能担得起的尊谥,不然一个昏庸之人大可谥为「 ”熹”或者「 ”敬”之类宽泛之号,何必用大有政治深意的「 ”宪”? 文武可法,创制垂法,都意味着可为后世之君效范,一个懦弱之君怎么可能被如此夸耀? 《明宪宗实录》对宪宗朝的文治武功记录的很详细,笔者此处便不再一一引用,单说为何宪宗身上会平白蒙上昏聩之名。 一来,明宪宗执政能力强,对皇权看护的紧,百官更多的是只能受困股掌,被动执行皇帝意志,这一点与文官执政天下的理念冲突,自然不被后世文官所喜。 再者,宪宗任用宦官参政,司礼监和内阁在成化朝时彻底形成内外制衡的局面,成为明代政治惯例,当然也被掌握史书编纂权的文官们所诟病。 《明史》评价:「 ”宪宗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之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顾以任用汪直,西厂横恣,盗窃威柄,稔恶弄兵。夫明断如帝而为所蔽惑,久而后觉,妇寺之祸固可畏哉。” 也就是说史书肯定了宪宗的作为,但对其任用宦官却不以为然,西厂横行为祸明显故意夸大,汪直惩治过的不法官吏、太监,文官们当然不会写出来,而指责宪宗在汪直等人的蛊惑下擅开边衅,更是无稽,难不成面对外敌寇边只能被动挨打?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史书上的很多观点都是有立场的,太监有残暴不堪的,可大臣也未必都是清廉自守的忠臣,今人在引用史学观点时,还是要多翻翻书,多思考,不能说可以发掘历史真相,至少可以减少错误疏漏之处。 呃,这个扯得有些远了,咱们继续谈谥法。 明英宗政治上无作为,亲手铸就了土木之变,将大明拉下神坛,而宪宗继位遏制住了颓势,对外的强硬使大明的武力多有恢复,当然敢对外耀武少不了国力支持,这也从侧面证明宪宗的文治也不错,当得起「 ”文武可法曰宪”。 有意思的,明宪宗执政的成化时期,恰恰就是明代承上启下的转型期,洪武皇帝定下的旧有制度逐渐褪去,商品经济复苏,社会风气由俭入奢;而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大明宝钞,也被正式承认贬值,货币政策的放宽,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历来只征收实物的赋税开始辅之银钱货币折色,这为将来一条鞭法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 冥冥之中倒也暗合「 ”宪”的另一条解释:创制垂法曰宪。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从土木之变后,处于低谷的大明王朝,在明宪宗手中完成了「 ”中兴”,而大明官方尊谥其为「 ”宪”宗也当之无愧。 但有个一问题,既然明宪宗是中兴令主,为何又有明孝宗时「 ”弘治中兴”的说法呢? 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篇再接着说,笔者会从谥法的角度,辅以史料佐证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 ”弘治中兴”,敬请关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32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