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部军师联盟非常的火,里面的荀彧是一位非常有胆识与谋略的人才,而在历史中荀彧却是是这样,还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在历史中他更是曹操为数不多的几位心腹之一,然而对于荀彧来说,他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因为他是曹操的众多谋士之一,他在面对曹操的时候,也是尽职尽责,而且默认了曹操将自己比作子房,他也是一直在尽力辅佐曹操的,但是在荀彧的心中,曹操上面还有一个汉献帝,即便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是荀彧依旧是一位汉朝的老臣,所以在他的眼中,汉献帝依旧是高于曹操的。
荀彧的出生就是汉朝的家族中,在他成年以后被举荐,开始进入属于自己的仕途,当时他还是东汉末年非常有名的一位青年才俊,但是由于当时战乱不断,荀彧心中一直都有匡扶汉室的想法,所以他跟随汉献帝投奔过袁绍与曹操,曾想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匡扶汉室,但是这个想法后来还是破灭掉了。
曹操虽然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汉臣,一直都以这种姿态行事,算得上是保护了汉献帝的安全,在乱世中,荀彧对于曹操的忠心本来与汉献帝的忠心是一样的,但是随着曹操势力不断的扩张,曹操逾越汉献帝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导致了荀彧跟曹操之间产生了嫌隙。
曾有一年,曹操本想将自己封为爵国公,但是在征求荀彧意见的时候却遭到了反对,因为在他看来,曹操本来是应该匡扶汉室的,不应该做出这种事情。
后来衣带诏泄露以后,伏皇后曾给自己的父亲伏寿写过密信,想要寻求外援,荀彧也看过这封密信,但是他并没有告诉曹操,也没有站在伏皇后这一边,但是后来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于是曹操开始防备荀彧。
后来荀彧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连忙找曹操去补救这件事情,还建议废除伏皇后,然后建议将曹操的女儿许配给汉献帝,但是曹操并没有理他,相反曹操的心中反而开始厌恶荀彧,但是表面依旧装作没事的样子,荀彧也因为这件事开始警惕起来,他心中一直都非常忐忑。
后来在历史中关于荀彧死亡的可能性共有四个版本,但是最有可能是曹操并未逼迫他,而是荀彧是自己病逝。
但是曹操与荀彧两人因为荀彧对汉朝的忠诚早已产生了裂痕,随着两人矛盾慢慢升级,荀彧得病以后还忧国忧民病逝也是最为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他刚开始帮助曹操的时候,曹操当时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个时候荀彧帮助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刚刚刺杀完董卓,在当时那个人人恨董卓的时期,可以说是占了大义。所以当时曹操举义旗兴兵,自然打的也是匡扶汉室的旗号。荀彧帮曹操那么就是忠于大汉。
等到后来曹操兵强马壮占了兖州之后,曹操这才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但是在当时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各个诸侯占地为王基本上没有人会尊敬汉朝,唯有曹操对汉朝表面上显得特别忠心,这也是荀彧为什么要仍然帮助曹操的原因之一。
在当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时候荀彧早已经看出来其野心,但是为什么还要接着帮曹操呢?其实曹操的表面工夫做得特别足,他并没有像董卓那样直接欺压天子霍乱宫廷。相反他表面对天子特别的尊敬,对他本人也很好,只不过实质上却是独揽汉朝大权。
也就是说皇帝的权力完全被曹操给剥夺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一种特别聪明的篡汉。但是这个时候荀彧人跟曹操没有太多的矛盾,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荀彧这个人他是个腐儒,认为曹操把礼仪表面的功夫坐尽了做全了就算是忠于汉室。并且在当时天下纷争诸侯分歧的时代,如果他不制止曹操,他也没有办法来扫平其他的诸侯统一天下巩固汉权。
还有一点就是曹操这个人特别具有个人魅力。他对荀彧一直都颇为尊重和尊敬,这也让荀彧感觉到自己的才华有所施展遇到了一个明主。所以综合以上几个原因荀彧继续帮曹操是有理可寻的。
到最后曹操真正懂得了篡汉并且自封的想法之后,荀彧这才跟他分道扬镳,荀彧其实很有气节,否则以他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凭借着他自己的能力和权势完全可以逢迎曹操自立。
历史上荀彧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人。他是一个汉室的忠实拥趸。但又不得不效力于曹操。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上,那些世家大族生存的不二法则。东汉末年那个乱世时期,作为颖川士族集团中的一员。荀氏家族自然也会遵循这一规律。再东汉末年的乱世时期,颍川荀氏家族同样也是效力于多个诸侯。荀彧的哥哥荀谌效力于袁绍,而荀彧却效力于曹操。按照荀氏家族的计划,只要荀氏家族如此这般的安排,那么日后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称霸中原。荀氏家族都会是其中的功臣。
荀彧之所以会投奔曹操,一方面是家族的安排。另一方就是荀彧自己的选择。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荀彧的哥哥荀谌是早于荀彧投靠袁绍的。而且袁绍的能拿下冀州,荀谌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显然后来荀彧如果再效力于袁绍就有些资源浪费了。再加上荀彧本身虽然得顾着家族利益。但他内心还是尊于汉室的。而袁绍的狼子野心也让荀彧不愿苟同。所以荀彧就离开了袁绍,转头了曹操。之所以会这么做,一方面是荀彧认为曹操又能力有手段,或许会是将来的一霸。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当时的曹操还是一副汉室死忠粉的样子。毕竟之前号召大家铲除董卓,勤王保驾的就是曹操。因此荀彧认为曹操是一个志同道合之人。所以荀彧才会选择投奔曹操。
我们从荀彧的职业生涯可以看出荀彧对于汉室的忠贞和对于篡汉者的不屑为伍。事实上,在永和年间,荀彧就已经举孝廉入朝为官了。虽然荀彧当上没有做什么大官,但他绝对是皇帝的近臣。毕竟守宫令这个职位和皇帝的秘书没什么两样。荀彧原本以为可以为汉室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终生了。但谁知道好景不长。董卓进京后,废少帝刘辩,立了汉献帝刘协。自己更是开始霍乱汉朝。董卓的做法让荀彧十分的不满,因此荀彧就推出朝堂不替董卓效力。董卓碍于荀彧的名气也不敢轻易杀荀彧,就这样荀彧又成了一个平民。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天下大乱后,荀彧带着全家避祸冀州,但他看到袁绍也是一个野心家后,荀彧就选择投奔了曹操。可以说曹操之所以霸业能成,荀彧是首位功臣。没有荀彧也就没有曹操的曹魏政权。荀彧本以为曹操是一个忠臣。但后来荀彧发现曹操也变成了篡汉者中的一员。即使如此荀彧也没有放弃曹操。因为荀彧认为曹操还有可能回心转意。除了曹操之外,其他军阀更是一群豺狼。但最终荀彧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曹操的雄心。这也是为何荀彧最终心情抑郁积劳成疾而亡的原因。
荀彧是曹操账下的五大谋臣之首,在曹魏集团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荀彧是一个全能型谋士,他精通谋略,曾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献计,从而帮助曹操打败了袁绍;他也很有战略眼光,曾提醒曹操重视兖州之地,后来曹操以兖州为根基逐渐统一了北方;除此以外,荀彧还有识人之能,程昱、郭嘉、陈群等一流谋士都是由他推荐给曹操的,他为曹操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志士,壮大了曹魏的实力。
正因为荀彧是一个能干且忠诚的人,所以曹操十分器重他,也极为信任他,还夸他有张良之才。可无论曹操多么欣赏荀彧,荀彧的内心依然忠于汉室,这也造成了后来他与曹操关系的破裂,甚而在曹操的打压之下,荀彧最后忧郁而死。
不少人在为荀彧感到可惜的同时,也不禁会产生一个疑惑:荀彧明知曹操有篡汉之心,却仍旧一心一意辅佐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总结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荀彧欣赏曹操的本事。曹操欣赏荀彧,荀彧同样欣赏曹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英雄惜英雄吧。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荀彧素有报国之心,他想在这乱世心中干出一番事业,所以他需要投靠一位真正有抱负的明主。荀彧看人很准,尽管他身边的不少人都选择实力雄厚的袁绍为效忠对象,但荀彧却选择了当时看起来有些落魄的曹操。
说起来,那时的曹操还是一个英雄,他不仅为朝廷打败了黄巾军,而且还刺杀过汉贼董卓,也因此博得了个好名声。荀彧看到了曹操的英雄特质,故而才投到他麾下效力。在荀彧看来,曹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投靠曹操,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还能在这乱世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将来居庙堂之高,拜官封爵,青史留名,这不正是荀彧的人生追求吗?在这样的考虑下,荀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暂时落魄但却有英雄特质的曹操为效忠对象。
第二,荀彧没有把握住曹操的初心。虽然荀彧看人很准,但谁又能保证一个人的初心始终不变呢?我们常说的不忘初心,仅仅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当一个人有权有势以后,初心往往会随之而改变,恰恰曹操就是一个因为实力壮大而改变初心的人。虽然当时曹操独揽朝政,但采用的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方针。面对这个“奉”字,荀彧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现在的曹操,依然是臣子。
但当曹操提出“加九锡”的想法之后,荀彧这才知道曹操的野心。“加九锡”是王莽曾经用过的手段,其实就是帝王之礼,曹操显然是要走王莽的老路。而这时的曹操已经成了气候,对此荀彧无能为力,他只能一面忠于汉室,一面效忠曹操,尽力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但荀彧终究是没有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那以后,他跟曹操的关系正式破裂,曾经互为知音,彼此欣赏,无话不谈的两个人,如今却各怀心事,各有打算。
第三,荀彧还要为整个家族的未来考虑。荀彧来自颍川的名门望族荀氏,自他和侄子荀攸投靠曹操以后,荀氏家族的命运自然就跟曹魏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虽然荀彧无法接受曹操的篡汉之心,但他不得不为整个家族考虑,他实在不能因为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而把整个家族都赔进去,所以荀彧只得继续为曹操效力。
曹操终究是没有篡汉,但他却想称魏公。在荀彧看来,这无疑是离篡汉又近了一步,所以他竭力反对曹操称魏公。后来,荀彧被曹操排挤出曹魏的核心集团,最后在寿春忧郁而亡。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给荀彧安排了一个自尽的结局,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荀彧矛盾而又痛苦的内心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