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藩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藩王又称蕃王:是介于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相当于古代欧洲的贵族阶级。他们可能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或者由天子册封统治某地区的统治者(该统治者将土地献上,然后天子再将土地册封给他)。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一般为地名或地域名,由天子决定。但当中央王朝崩溃后,部分藩王的藩国(又称藩王国、列国)仍会存在(一般会不再承认藩属)。比如中国明朝时期的燕国,朝鲜国,缅甸国等。
藩府的爵禄有细致规定,等级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未有亲王、郡王品级者多隔世而降,直至六世都为奉国中尉。另外,亲王、郡王之嫡长子、长孙可册封亲王世子、世孙,郡王世子、世孙。经济上,宗藩享有特权,除享受禄米外,凡“册封及宫室、婚姻、丧葬诸费皆给予宫”,④此外还有厨役、校尉等役,皆编于民。
虽然藩王的军事权利受到了限制,但王府内部的公署、官署配备仍齐全。如庆府设长史司、典簿厅、纪善所、典膳所、典宝所、良医所、奉祀所、典仪所、审理所、工正所、仪卫司等公署。设左右长史、典簿、伴读各一员,教授八员,
⑥典宝、纪善、典膳、典仪、奉祀、引礼、典乐各一员,良医、工正、审理正副各一员,仓库大使各一员。仪卫正副各一员。但这些职位的设置都是处理王府内部事务的,并不对地方政治起到作用。此外,藩王对王府署官的行为有自治权,可以依律自行剖断,地方官府并不能干涉。
亲王是一级爵位,通常情况下是宗室爵位系统中的顶点。在绝大多数朝代,除了储君——皇太子之外,亲王是宗室能够获得的最高爵位。实际上,皇太子并不能算作绝对意义上的爵位,因为他是储君、是半个君!而爵位是臣的专属,君根本不需要爵位。
藩王从来都不是一级爵位,它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而已。何谓藩?藩者,封国也!通俗讲,所谓藩王就是指有实打实封地的王。自西楚霸王分封诸侯王开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无论异姓还是同姓诸侯王都是实封,有实打实的封国。西楚霸王时期及汉初,诸侯王不仅拥有实打实的封地,而且拥有行政权、财政权,甚至兵权!称其为藩王,实至名归,但彼时似乎并没有这样的称呼。
经历过“剿灭诸吕”之后,刘姓诸侯王已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汉高祖庶长房的几个孙子竟然有实力发动武装政变、甚至杀掉了“皇帝”(虽然只是傀儡皇帝,但好歹也是皇帝)!这让刚刚即位的汉文帝如芒在背、寝食难安,刘姓诸侯王对皇权、皇位的威胁也越来越为汉王朝的皇帝们所重视。经过文景武三代的不懈努力,汉武帝刘彻最终通过《推恩令》将刘姓诸侯王限制在了可控范围之内。自此,诸侯王虽然拥有实打实的封国,却只食禄、不临民,手里更加没有兵权!成了“富贵闲人”,之后的历代王朝也大多选择了这种方式——只给封地、不给实权。当然,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特例,但宣德之后一切又恢复到了原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王朝的藩王们彻底成了“锦衣囚徒”!
魏晋之后,王逐步虚化,彻底沦为了一级爵位。晋之后,王爵又被细分为了亲王、郡王。当然,诸如元王朝之类还存在国王等等,但大多数朝代以亲王、郡王为主。因为大多数朝代的王爵都是实封,有实打实的封地,所以这些“王爷”们有时也被成为藩王。
明王朝特殊的藩王
藩王被固化并成为官方称呼是在明王朝,在此之前,藩王大多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而已,只要你是王、有实打实的封地,那你就是藩王。但明王朝不同,明王朝只有亲王才有资格被称为藩王!
明太祖朱元璋开元建国之后,秉承“广建屛藩、以卫京师”的理念,将二十多个儿子封为了亲王并给予了实打实的封地。同时,明太祖还规定,亲王成年后不得居留京师、必须之国就藩,这些就藩各地的亲王也被称为藩王。与此同时,明太祖还规定,亲王的儿子除了嫡长子承袭亲王之外,其他儿子皆封郡王。
这样一来就麻烦了,这么多孙子,要么像汉武帝那样,在老爹的封地中划出几块封给他们,要么另外给块地。如果封一个郡王就给一块地,明王朝的亲王子嗣众多,将来把整个明王朝的国土全都封出去恐怕都未必够!可如果从老爹的封地中划出一块,藩王的封地将越来越小,又达不到明太祖“屏藩京师”的战略设想。最终,明太祖下令,郡王虽然有名义上的封地,但只给名义、不裂土,不给实打实的封地。此外,明王朝的亲王可以拥有庄田,郡王同样没有。
不过,在明王朝众多的郡王之中,有一家非常特殊,那就是靖江王!其实,说靖江王是郡王其实并不准确,因为靖江王的待遇要远高于明王朝众多的郡王,只是比亲王低一点而已。从这个层面而言,靖江王应该是介于亲王与郡王之间,但从爵号来看则与郡王无异。更重要的是,靖江王和亲王一样拥有实打实的封地和庄田!这是明王朝所有郡王都没有的待遇。
明太祖为何要对靖江王另眼相看呢?原因很简单,靖江藩才是老朱家事实上的大宗!明太祖成为大宗之后,总归是要给原大宗一些补偿的。明太祖在分封靖江王时规定,靖江藩以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朱兴隆何许人也?这其实是后来明太祖给取的名字,实际上他叫朱重五!明白了吧?这位朱兴隆是朱重八(明太祖)的亲大哥!至于重一到重四,那是明太祖大爷朱五一家四个儿子的名字。换言之,靖江藩的始祖朱兴隆是明仁祖朱世珍(朱五四)的嫡长子,靖将藩才是老朱家的嫡长房、原本的大宗!这就是明太祖对靖江王另眼相待的原因所在。
说实在的,明太祖对长兄这一房并不那么厚道!按照他自己定下的规矩,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承袭亲王。朱重五是朱五四的嫡长子,既然朱五四成了皇帝、成了明仁祖,朱重五自然是皇子,封亲王理所当然。作为朱重五的嫡孙兼继承人,靖江王朱守谦应该封亲王而不是介于亲王与郡王之间的靖江王,不是吗?可见,明太祖给靖江王这样的待遇也就是做做表面文章罢了,谈不上有多优待……
藩王的消亡
清王朝建立之后,鉴于明王朝“裂土封王”失败的教训,没有对“王爷”们进行分封,清王朝所有亲王、郡王,包括铁帽子王和两位摄政王都没有封地,只拥有与爵位相对应的政治、经济待遇。自此,王爵与封地完全脱钩,甚至连爵号也与地名完全脱钩了。自清王朝入关之后,亲王、郡王绝大多数都住在北京,也没有了所谓“之国就藩”。
因为没有封地,也就失去了藩原本的意义,清王朝的亲王、郡王也就不再被称为藩王了。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提清初的“三藩之乱”,既然清王朝已经没有藩王之说了,为何又要将平南王、靖南王和平西王称为三藩呢?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清王朝虽然没有裂土封王的制度,但对从明王朝投降过来的几位异姓王清王朝大体还是参照了明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福建、广东、云南为三藩的封地,但清王朝却给予了三藩世代镇守福建、广东、云南的许可。如此一来,三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三藩没有名分的“封地”。而这,正是所谓三藩的由来。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王爵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袁世凯称帝时也封了一些王爵,但那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在袁世凯死于尿毒症、冯焕章驱逐了紫禁城中的末代皇帝溥仪之后,《清室优待条例》自然终止,王爵自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所谓亲王指的是具体爵位,而所谓藩王则是对拥有实打实封地的王爵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当然,明王朝的藩王除外,那是官方的正式称呼之一,但同样特指有实打实封地的亲王和靖江王。这就是二者的区别,藩王不一定是亲王,有封地的郡王理论上也可以被称为藩王;亲王也不一定是藩王,诸如清王朝那样没有封地的亲王,同样不能称其为藩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2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死在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