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汉后期真的连一个年轻的将领都没有了吗

以史为鉴 2023-06-24 10:20:05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汉后期真的连一个年轻的将领都没有了吗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廖化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原义是蜀国连个年轻的将领都没了,廖化那样的老将居然要去做先锋。现多比喻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这句话在三国时期传出来之后经常被人们误解他的意思。廖化作为蜀国老将,兢兢业业几十年。在战场上也是取得过很多的胜利,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在贬低廖化的能力,但其实相反,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说明蜀国的将领空虚,人才凋零

在鼎盛时期的蜀汉战斗力可谓是十分强盛了,在刘备占领了天府之国之后,人口,军力,财力,粮食都有了很大的补给,手中握着重兵,人才济济,并且蜀国地处深远,山路崎岖,就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一样,易守难攻。

文有诸葛亮,武有蜀国五虎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以及魏延,王平,姜维。每一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在关羽死后,刘备报仇心机,在加上三弟张飞也意外离世,刘备露出破绽被一把火烧掉了百万大军,蜀国势力惨遭重创。

刘备死后,蜀国大将也相继离世,诸葛亮作为一名军师,手无缚鸡之力也挂帅亲征,这时蜀国的人才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好在诸葛亮力挽狂澜才勉强控制住蜀国的局势。

在诸葛亮死后,蜀国就可谓濒临灭亡,后主刘禅不理朝政,国力空虚,出战时竟然没有一个可以上得了阵的将领,迫不得已,七十多岁的老将廖化只能披挂上阵,才流传出了这个梗。

同时期对比这个时期的魏国,人才济济,齐聚一堂,国力及其强盛。这也就是最后在司马氏所率领的魏国能够统一三国的根本所在。

曹操时代的许诸,张辽,徐晃,张郃,郭嘉程煜以及司马懿,在至曹丕时代的陈群,贾诩。都是曹操所留给曹丕的宝贵财富。蜀国由于人才的凋零以及诸葛亮的太过于强势,给别人造成的感觉就相当于蜀国,只有一个谋士诸葛亮在撑着场面。而这个时期的吴国陆逊周瑜鲁肃张昭陆逊等人辅佐。

曹操对人才的渴望程度

说起求贤,人们第一个可能会想起的是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确如此,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但是换一个层次来说,刘皇叔在当时武将,有关羽张飞,都有着万夫不当之勇,而刘皇叔缺的就是一个善于谋略,出谋划策的军师。

在这种生死关头面前,刘皇叔不得不低头,放下自己的架子,去请这位军师出山。但是,曹操对人才的渴望程度远远大于刘皇叔。曹操不管自己缺还是不缺他都会来追求你,只要他认定你有才能,他就会放下自己所有的身价,来追求你让你加入他。

曹操对关羽的赏识在三国里面可以排名前列。自从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后,就非常受到曹操的赏识。当关羽失守下邳后,关羽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是。三日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招待他,并且送了他十位美女,赠送给关羽合身的战袍。专门播了一个府邸,给关羽居住,看到关羽的鞋带开了,曹操不顾自身的高贵,亲自躬身为关羽系上。

看到关羽的马瘦的时候,亲自牵来当初吕布的战马赤兔马,毫不犹豫地赠送给关羽。在日后关羽追寻刘备的路上,即使过五关斩六将,令曹操失惨重,曹操也没有半分怒气,还是依旧对关俞特别赏识。

在那个时期,曹操的武将方面不乏人才,许诸张辽徐晃,都正值壮年。但是曹操还是选择放下身段去招募关羽,即使。没有成功但他还是心平气和地去放走他,在关羽死后,曹操也是痛心疾首,悲痛得不能自已,用了上好的棺木去厚葬他。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在三国中露脸延续时间最长的男人是谁?说起这个问题,很多人会猜孔明、孟德或者刘备之类,甚至有人猜赵云。不过,就象娱乐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我要嬉皮笑脸的说:错!
然后神秘西西的给个答案:
廖化,廖元俭。
从第二十七回露脸一直到一一九回死掉,一共九十三回有他的名字。那是大约公元200年到公元263年,一共63年时间。

廖化第一次出场是老罗苦心安排的伏笔。关羽带在桥头很酷的和曹操告别了——人曹操都差点哭了,关羽还一副酷样受不了——一转头,嫂子不见了。这事细想是TMD真有喜剧效果。关羽到处哭着喊着找嫂子,忽然,一彪人马出现,廖化派人来把嫂子送上了。只见:
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
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关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现在山中。”关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时,百余人簇拥车仗前来。关公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曰:“二嫂受惊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所辱。”关公问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远劫上山去,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杜远不从,已被廖化杀了。”

这一段文字首先我们必须怀疑其真实性:这小子是做贼的,武艺也不是十分了得,居然还能盘踞在离许昌三十里地的地方,显得曹操的治安保卫工作搞的很不好嘛——你能想象现在有一伙武装匪徒盘踞在中南海十五公里处吗?——其次,假使是真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想象:廖化那年应该是十五六岁——否则他很难在六十二年后还随姜维出征——刘备俩老婆至少三张了,廖化又不是谢停疯,看不上两个老女人是应该的。然后为了揽交情或是为了避免兄弟们看老太婆反胃所以送下山来,顺带还请关羽带他走。不过关羽似乎洞悉了他的阴谋,没收他。廖化的第一次出场至此结束。
然后,一直迂回到了大约四十多回后,也就是在六十回上下,廖化在刘备兴兵入川之际出现了。被安排为副将,助关羽守荆州。
然后,定成都,破汉中,都没他的戏,连关羽这里难得的好戏单刀赴会和水淹七军都没他什么事。一直到关羽走了麦城,廖化单骑出去要救兵被孟达弹掉,廖化“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也挺丑的。

然而,一直到诸葛亮出师北伐,我们看见了廖化的名字: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

飞卫将军属于杂号将军。
顺便提一下汉将军制。我个人的认识来看:
大将军为最上
其下:车骑,骠骑,卫,三将军并列
再下:前后左右四将军
再下:四征(东南西北)、四平、四镇、四安。
再下是杂号将军:什么定远拉,讨逆拉,什么什么的。
蜀汉:大将军那时是诸葛亮,骠骑马超已死。车骑是刘琰(捎带说一下,车骑夫人与刘阿斗有一腿)。

扯远了。廖化那时是个小将领。算一下他那年已经年过四十了。显然未立过什么大功劳。

六次北伐,廖化的功劳一次次的递增,老将领一次次的死掉,终于在六出祁山时,廖化在木牛流马一战中,追击司马老儿到树林,取的头盔一个。虽然魏延“口出怨言”,廖化还是取得了头功。
我想那夜,廖化一定睡不着。二十多年的从军生涯,他终于得了个头功。大家如果读了二十多年书一共才得了一次全班第一,一定也很兴奋是不是?

然后,星落秋风五丈原,蜀汉龟缩十年后,249年——那年廖化至少过了六十了——他作为蜀汉年轻一代将领——也四十九岁了——姜维出师。他的地位在军中仅次于姜维和夏侯霸。可以想象他当时的感觉。
这也就是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在姜维手下,他未必很得志。姜维为人很好,但是有一点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而最大的问题是,他不是孔明。孔明的威信是数十年积累而起,姜维却是凭借自己的自信。
我想,廖化在旁看着姜维发号施令时,会否恍惚想起三十年前的孔明,五十年前的关羽?在传奇的将军身边做过事的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记忆。

然后蜀汉亡了。廖化“忧愤而死。”
结束了。
捎带说一句,他死时已是车骑将军。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魏延死后,蜀国为何会变成这样?

其实在蜀汉后期,蜀汉的人才是非常少的,在魏延死了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太多的将帅之才了,这才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其实蜀汉后期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1个就是因为当年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当中死了很多的人才。第2个原因就是因为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事必亲躬,所以导致了后期蜀汉并没有多少能够独挡一面的将帅之才。

其实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人觉得刘备当年发动夷陵之战确实是有些过于草率,当然,如果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他自己发动这场战役也是有一些想法的。我觉得刘备是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做到统一整个三国,但是很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先不说实力比较强悍的曹魏集团了,就单单是东吴刘备也不一定能够吃得下。

后来事实证明,刘备的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在夷陵之战当中刘备的损失相当的大,不但损失了很多老一辈的人才,就连很多新生代的人才也损失殆尽。所以说夷陵之战几乎是断送了蜀汉政权的一切了,即使刘备死了以后,诸葛亮也是休养生息了好几年,但是依旧没有恢复到最巅峰的状态。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刘备死了以后,蜀汉集团的所有军政要务全部都是由诸葛亮一个人来处理的,由于当时的后主刘禅能力确实是比较的低,所以诸葛亮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是由自己来决断。这样子做其实对蜀国并不是特别的好,因为时间长了以后,其他的人就会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任何的事物都会先禀报丞相,而自己则不需要去进行思考,所以在诸葛亮死了以后,整个蜀汉几乎没有可用之才。

廖化作先锋的上一句是什么?

廖化作先锋的上一句是:蜀中无大将。

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原义是蜀国连个年轻的将领都没了,廖化那样的老将居然要去做先锋。现多比喻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是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并非出自正史记载。

原意是蜀中大将先后亡故,由廖化担任先锋。但‘蜀中大将’并没有明确指明是谁,一般来说不论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读者,坊间都多认为以下数人:

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约160年-220年)。

右将军西乡侯张飞(168年-221年)。

左将军前都亭侯马超(176年-222年)。

后将军关内侯黄忠(年-220年)。

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赵云(年-229年)。

征西大将军南郑侯魏延(年-234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18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