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末的两位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他们两人通常被拿来相互比较。虽然最后李自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均要好于张献忠,但是在两人刚刚参加农民起义的时候,张献忠的地位是要高于李自成的。
当张献忠已经是一支独立部队的领军人物、且号称"西营八大王"的时候,李自成还只是"闯王"高迎祥手下的一员将领,当高迎祥被明军俘获并处死之后,李自成才接管了高迎祥残余的部队,并接受了"闯王"的称呼,这才正式成为一支独立部队的领袖,才和张献忠平起平坐。
之后两人的命运起起伏伏,他们的实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明末的那些猛人们是否将重点对准他们,如果重点在李自成身上,李自成就会堕入深渊。而张献忠也一样。
不过,到崇祯十五年之后,他们二人都渐渐走出了起起伏伏的状态,整个农民起义形势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通道,这一年开始,李自成和张献忠不断攻取襄阳、开封、西安等大城市,而且两人还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政权,设置地方官员。
而在崇祯十七年时,李自成更是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这一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称帝,建立了大顺朝,三月李自成又杀入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
这还得从几个月之前说起,1643年下半年,张献忠攻克了武昌等湖广地区,但是此时的李自成也把眼光投向了湖广地区,而此时的李自成要比张献忠更加强大,为了不与李自成发生正面冲突,张献忠将目光投向了偏远的四川地区。
崇祯十六年年底,张献忠放弃刚刚到手几个月的湖广,率领军队向四川进军。1644年正月,张献忠攻克夔州,初战告捷,之后张献忠继续向四川腹地进军,而与此同时,李自成正集结大军向北京进军。但是,三个月后,双方的成就却天壤之别。
李自成在这三个月内势如破竹,沿途明军除了宁武关之外大多投降,所以李自成得以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顺利推进到北京城下,将北京城团团围住。而此时崇祯皇帝外无勤王之兵,内有投降之内奸,所以北京城很快被攻克。
而张献忠在李自成取得重大进展的这三个月内却困在四川,毫无进展,只不过张献忠并不是受困于军事,而是受困于天气,"至万县,水涨,留屯三月"。从正月到四月,张献忠的部队因为万县发大水,导致军队无法行军,所以在万县驻留了三个月,而在这三个月内,李自成完成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先攻破了北京城,走上人生巅峰,很快又在山海关兵败,此后走上了下坡路。
明朝末年,李自成和张献忠起兵造反后,曾先后多次遭到明朝军队的围剿,张献忠数次被明军打得走投无路,不得不举兵投降,李自成更是一度被洪承畴、孙传庭等人打得只剩下17个人,只能狼狈躲到山中度日。
但是,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张献忠和李自成又重新走出来,并很快聚集几十万大军,最终将崇祯皇帝逼得上吊自杀。那么,为什么李自成和张献忠会这样顽强呢?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军队大多是来自底层农民。而从崇祯初年开始,明帝国就陆续出现严重的饥荒,当时整个帝国一片赤字,社会一片贫困。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明帝国真的没有钱,而是社会上的绝大部分财富,被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官僚集团、乡绅地主阶层、皇族外戚给垄断和搜刮干净。
所以,当时的明帝国,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一方面官僚地主过着腐烂奢华、纸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明朝政府因为缺钱,连基本的军饷都快发放不出,广大老百姓更是连吃的食物都快没有,随时面临饿死的可能。
偏偏这时候,明帝国又出现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广大老百姓更是没有活路,只能起来造反。当时,地方叛乱的主要基础就是饥民、难民、逃卒、溃卒;因为这种基础存在,各种不安份的人才能如鱼得水、兴风作浪。失去这种基础,哪个人敢公然挑战政府呢?
换句话说,流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天灾人祸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造成的。那如何去解决它呢?是人祸,主管官员需要去清除它;是天灾,主管官员应筹集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它。
但问题是,所谓的人祸,无非就是当地官员的贪污、腐败,无非就是土豪缙绅的扩张,逼得老百姓没有活路,这些问题,哪个官员能够解决?至于筹集各种社会力量去应对天灾,无非就是国家拿钱出来赈灾,或者有钱人们共同出钱出力救济灾民。
然而,当时明朝政府的国库已经亏空,又那里能够拿出钱来赈灾,即便政府能够筹出钱来,恐怕还没发放到灾民手中,就被各级官员一层一层盘剥干净。至于让那些当官的主动把钱拿出来救济灾民,那恐怕就更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明朝军队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张献忠和李自成打得溃不成军,但朝廷因为要筹集军饷而对老百姓所增加的赋税也是越来越严重,于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越来越多,这样跟随李自成和张献忠造反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这种情形下,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不断被剿灭,不断失败,但他们的规模却是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所以给人感觉他们的生命力实在太顽强,就好像打不死小强一样。
但是,等到满清入关后,深深困扰明帝国的财政危机,已经不再困挠满清政府。因为,朱氏的龙子龙孙们,在满清统治范围内,已无立足之地,所以他们原先占有的社会财富,自然都会归满清政府支配。
同时,明帝国旧的太监集团、官僚集团、缙绅集团,更是在李自成残酷的打击下元气大伤;他们曾占据的社会财富,现在自然也都普遍归满清政府支配。
想当初,崇祯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面对这些社会的蛀虫、害虫,却是不知从何处下手。现在,在叛乱、敌国力量接连打击下,这些利益集团都已被打得支离破碎,自然无力与满清政府玩那套官僚把戏。
因为,你和崇祯皇帝玩官僚把戏,崇祯皇帝估计拿你没办法;因为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把整个官场都打通,崇祯想让你拿钱出来赈灾,让你不要贪污救灾款,你自然可以装穷、可以不理。但问题是,你要敢跟新兴的满清统治者玩这种把戏,恐怕当场就会让你全家人头落地。
也正因为此,满清政府可以支配的社会财富远远要超过崇祯皇帝,在这样背景下,满清政府不管是剿灭流寇,还是拿钱出来招抚流寇,又或者是进行大面积赈灾,相对而言都比较游刃有余。而当广大老百姓都有饭吃,都可以活下去时,又有谁还会去跟着造反。
于是,追随李自成和张献忠造反的人自然变得越来越少,这个时候等到他们再次被打败后,就很难再聚集新的力量,因为社会已经没有流寇存在基础,最后等待他们的结局就只能是被满清所剿灭,或者被自己人杀死。
人类的历史传动齿轮在旋转,年代在更替。中国古代有过多少个朝代的更替呢?想必大家都知道清朝灭亡的时间吧!那样明朝的灭亡时间呢?明朝是在公年1644年亡国的。众所周知明朝之后是清代,但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明朝是灭在闯王李自成手里的。要不是闯王李自成竖着的催化剂作用,即便是明朝军队并不是满清八旗的对手,明代都不会亡国的如此之快。
我们一起返回崇祯十七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是明末的农民起义的管理者。闯王李自成领着了自己的部队占领了荆州市和承天等位置,哪怕是关键的地方大同市也占领了,他的部队直追北京市要地。崇祯帝得知了兵败这一消息,就开始焦虑不安。但是身边人也纷纷开始避开。如同贡士李建泰没做一丁点的抵御,还投靠了闯王李自成。崇祯帝在这样的情况下,赶忙传旨让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回到京都来援助,但是两个地方相差太大,并不是来说就可的。那时候吴三桂在边关抵御清朝的部队都那么是吃力了,假如吴三桂舍弃山海关,那不良影响都是无法预料的。但是闯王李自成速度真的是太太快,不上大半个月京都就被包围着了。
假如在他人的阵营较为强劲,中国军队阵营很弱的情形下,假如说全朝左右可以万众一心,那样是可以抵御一阵子的。但是,这种重臣在这时候,那类可恶的丑恶嘴脸纷纷开始展现了出去。崇祯帝看着这明朝的河山,感觉已经没有面部来面对历代祖先,就准备了几位心腹护卫把皇太子藏起来了。王后跟其他嫔妃们也都自杀了。崇祯帝最后也吊死而亡。
那第二种很有可能呢?闯王李自成用崇祯皇帝地威协吴三桂,来击败明军。那样闯王李自成就能尽享坐收渔利,既能把清线拿到,又能福享成效。那样或许清朝的创立还要几年的时间吧!
最终一种很有可能,便是闯王李自成心甘情愿做一个诸侯王,给出一些标准,自身头领一片地区。但是,据历史资料所记述,闯王李自成好像没有即位的念头,他就以前派人与崇祯帝进行谈判,所提出的前提条件是:要想割占大西北一带,而且为他一部分部队这些标准。
可是,崇祯帝终究还是并没有同意闯王李自成的前提条件。这是什么原因啊!我就就不得而知了。闯王李自成真实身份发生变化,即位做上皇上,可心理状态不变,内心深处还是那套贼寇玩法,抚慰人心、尊重后朝不是他关注的,这也是他尽管出生、所在形势和汉高祖、朱元章类似,可做不了汉高祖、朱元章。
在崇祯皇帝自杀之后,很多大臣都要求李自成厚葬崇祯皇帝,但是李自成并没有厚葬他,而且在看到崇祯皇帝的尸体之后,李自成只是让他的手下把崇祯皇帝的尸体放在一个木板上面带回皇宫了,而且安置尸体的棺材也非常的简陋,所以百姓都非常的愤怒,因此失了民心。
在崇祯皇帝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崇祯皇帝也是一心为民的,而且在崇祯皇帝自杀的时候,他身边还放了一封信,写的就是他其实一直都想要做出一些功绩的,但是当时的明朝已经到了末路,所以不管他怎么努力也是没有办法改变当时的局面。
而且信里还写了当时也有非常多的天灾,所以老百姓都过的非常的苦,因此他是理解会有人造反的,在看了这封信之后,老百姓还是非常认可崇祯这个皇帝的,而且在他死后,也有一些官员跟随崇祯皇帝自尽了,老百姓也都非常的难过。
但是李自成并没有想到这一点,而且还下令以王侯的规模下葬崇祯皇帝,并且还不让把崇祯皇帝葬在皇陵里面,只是把他葬在了一个贵妃的陵墓里面,下葬的钱也是一个官员出的,李自成一分钱也没出,所以虽然李自成手握重兵,但是他不得民心。
而且李自成在当时直接抢走当地富绅的钱财,并不是选择拉拢他们,所以在清军起兵的时候才会那么的顺利,而且在清军打败了李自成之后,还重新安葬了崇祯皇帝,并且在打仗途中,也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所以有很多的百姓支持清军,而且清军之后还有非常严厉的纪律,让富绅和普通百姓都生活的非常的安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2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