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异常活跃。为了促进国家统一,为了消弭战争威胁,为了有利于社会和平稳定,有了帮助老百姓脱离苦难,有非常多的思想家,都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这个时期里,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不过,随着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随着秦朝对民间学说的禁锢,对发声者的强力打压,对书籍的焚烧,因此一时之间,秦朝进入了万马齐喑的暗黑时刻。
后来,随着农民起义军及六国后人的造反,秦朝被推翻,新的朝代汉朝建立。
汉朝建立初年,由于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因此汉朝初年的统治者实施无为而治。在这种情况下,“黄老思想”就兴盛起来。
这里的“黄老思想”,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黄帝”思想,一种是“老庄”思想。
这时候兴盛“老庄”思想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还会兴盛“黄帝”思想呢?
“黄帝”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寻根意识,也就是当时作为从民间普通百姓成为天子的汉朝统治者(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历史传承关系,从而证明自己当皇位是天命所归。因此,才根据“五德”理论,往上推到黄帝时代。越过战国、春秋、西周、商、夏这些贵族统治者们,直接把祖先往上延续到黄帝。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国家已经不再那么贫困孱弱。国家的富强,也让各种思想得到复苏。不过,这时候毕竟已不是春秋战国那样的分裂时期,不需要寻求国家的统一。而是到了封建集权时代。既然是集权时代,因此就包括了思想的集权。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百家争鸣的情况,就不可能出现。那么,这时候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呢?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董仲舒等大儒的倡导,最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择儒家为汉朝的正统思想。而汉武帝的这种选择,后世都没有再改变过,没有进行过重新选择,这样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封建帝制时代结束。
那么,儒家这一种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信徒很广,但是被各国统治者纷纷拒绝的学说,为什么最终却获得了这么大的尊荣呢?儒学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封建时代是一个集权统治的时代。说起来,作为集权统治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最适合采用的,应该是法家。因为法家所讲的,就是如何进行集权统治。法家有“法术势”这样的思想,这些思想,给统治者规划了一整套非常好的统治办法,完全是在操作层面上的。统治者只需要拿来用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费脑筋。而且,当年秦国也正是利用法家思想,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
那么,为什么汉朝统治者却不再继续使用法家呢?
这是因为,虽然法家帮助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但是法家给造成了秦朝的短命灭亡。
法家太过于直白。法家的观点仿佛就是直截了当地说,老百姓们,你们必须服从我,归顺我的统治。你们谁要是不服从,不归顺,那我就会判你们的刑,抓你们去坐牢,砍你们的手足,杀你们的头。
这个话,实际上就是把统治者放在老百姓的对立面,老百姓心里怎么会服气呢?当统治者的统治力量下降的时候,老百姓肯定就会反抗了。
儒家的做法不是这样的。我们说了,法家是维护统治者统治的,但实际上儒家也是维护统治者统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维护周礼。维护周礼,就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你处在哪个阶层,就要永远呆在这个阶层,决不能越轨。看看,儒家的这种说法,难道还不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集权统治吗?难道统治者会羡慕老百姓的生活,努力想成为一个穷光蛋吗?
尽管也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但是儒家非常高明的地方,就是他不讲“法术势”等统治手段,他讲的,反而是要君王“仁爱”,要君王“礼让”,让君王关心爱护老百姓,“民贵君轻”。
正因为儒家反复宣扬“民贵君轻”的思想,因此老百姓听起来,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了,自己是“中心”了,因而特别高兴。也因此特别拥护儒家的学说。
也就是说,儒家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当然了,儒家也不完全就是欺骗。因为在儒家的反复宣扬之下,老百姓确实能够多多少少得到一些关心(虽然权力以及社会财富的绝大多数,都被统治者所拥有),这就使得老百姓非常维护儒家,儒家就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首先,孔子的地位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刻意树造的结果,孔子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史,除秦朝外,所有的朝代都大树特树孔子,其皇帝所赐封号之多,是中国历史所仅见。而其它学说则没有儒家学说这么幸运了,很多学说不受统治者喜欢,被百般打压,自然而然的慢慢的就消亡了,比如古代王朝的更替,新皇帝掌权后为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黄老”学说,一旦政权稳固,在“儒道”之争中 ,“道”必定会败下阵来。再者,儒家学说,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阻碍历史世步的,尤其是宋朝朱熹把孔孟之道固化系统化后,其阻碍历史世步的作用更加明显。但总体来说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相当正面的作用,用现代话说,有一定的正能量。尤其是其教育理念影响了中国社会整整两千多年,学而优则仕思想深入人心,到今日似乎更甚。
因为儒家和道家经过改造之后最符合统治者的需要。谈及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文化名人,当然就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了。这两位先贤的学说,至今还在以不同的方式深切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生活。
当年春秋列国?百家争鸣?,思想界是何等之繁荣。经过了千年以来的发展和演变,好像?显学?只剩下了儒家和道家。另外的学说,都湮灭无踪。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首先我们要说明的一点是:法家并没有消亡。尽管秦国沿用法家,后来?人人得而诛之?,但是法家的政治传统并没有因此而消亡。相反的是,靠诛灭暴秦起家的汉代,反而?汉承秦制?,把秦国的制度从头到尾复制了一遍。
之后的历朝历代,也一直沿用法家的政治内核来管理社会。我国著名伟人,是这样说的?百代皆行秦政治?,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儒法斗争?的过程,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儒家在法家面前,都是节节败退,苟延残喘。
儒家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他可以为黑暗残酷的法家,套上一层冠冕堂皇的外衣。所谓?儒表法里?,就是这个意思。而道家长盛不衰,很大原因上,也是因为它可以充当法家高压统治下的?润滑剂?。
后世将其称之为?儒表法里,济之以道?。统治者教导臣下忠君爱国,教导百姓逆来顺受,而自己则应用法家的?国强民弱?,奴役天下,操纵群臣。
明代大儒王夫之也曾经总结出了这个规律。他悲哀的发现,原来中国千百年来,都是?其上以申韩,其下必佛老?。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说都在产生与发展,他们的发展与产生就是为了给春秋时期的乱世,找出原因,开出药方,来解决当时的社会产生与发展的问题。
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离不开儒家跟法家的,而中国的道家从来就没没成为过主流思想。
在汉朝初,采用了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是当时的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得到了长时间的恢复,综合国力不断升高,但是,后期道家的思想就逐渐不合主流,反而是儒家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春秋战国时期,500多年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各家的学说竞争中,最终法家学派成为胜出者,代表人物就是商鞅变法,至此,两千多年的我们,依旧遵循秦朝的制度,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这一体系,这一体系最终贯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
至于一些其他的学派学说,都至少遭受到了两次历史性的灾难,一次是焚书坑儒,一次是罢黜百家,这两次灾难使许多学派一本书都没有留下,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出现都有自己的不同观点以及自己的学术。诸子百家当中有不少的人在逐渐的消失,他们的学说也慢慢的随着这些人的消失而消失,但是有些优秀的学说还是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但是有的网友就开始提出自己的疑问,诸子百家为何在后来只剩下了儒家和道家这两个学派。笔者个人认为,它也是适合于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优者生存。
诸子百家的意思
所谓的诸子百家就是一个学派或者是它的开创者所有人集成,这是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一些流派的总称。在当时,诸子百家肯定是有很多的学术流派,但是一些学术流派的特征和他的说法是不被人所认同,而且它们的流传也不是被所有的人都能所继承,像儒家的思想以及墨家的思想,是非常受人欢迎,而且受人推崇的一种学术流派和思想。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孔子所创造的一种推崇仁义礼智信的一种思想,他希望人们能够用一种博大的心怀去爱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心中爱所能够传给每一个人,让世间的人所能感觉到世间的美好,也希望人们能过上大同社会。道家的思想就是一些民间的法术,他们是汲取儒家墨家,医学家等等学术,形成了早期的道家思想后来就一直被流传,也是一种能够希望得道升天的一种思想。
能够生存的原因
儒家和道家能够被人们所广为流传,推崇了一种思想,是因为它们符合人们心中所思所想的一种学术流派。儒家思想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一种社会生活,而道家也是人们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长寿百命的一种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2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