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对高力士的评价众说纷纭,高力士到底是忠还是奸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21:17:30

历史上对高力士的评价众说纷纭,高力士到底是忠还是奸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宦官高力士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高力士,其实不姓高,他本姓冯,祖籍潘州,他的先祖是北燕昭成帝,曾祖父是左骁卫大将军、荆州大都督冯盎,祖父是恩州刺史冯智戴,父亲是冯君衡,官至潘州刺史。按说,他降生在官位显赫的大家族,应该在祖辈功勋荫庇下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父亲为他铺就的坦途上走出锦绣前程。

然而,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高力士年幼的时候,家庭突然发生了变故,为了保命才不得已阉割入宫,可以说,小小年纪就饱受了人间的疾苦。因为,从小入宫,天资聪慧,非常机灵,便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而且,他的悲惨经历被武则天知道后,觉得非常可怜,所以,有心栽培他。但之后,因为犯错,又被武则天赶出了皇宫。后来,被高延福收养做了养子,改名为高力士。

一年之后,他重新被召回宫中,在司宫台任职。可以说,高力士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臣,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娶妻的宦官。据说,高力士和他妻子在年少流浪时相识,虽然高力士做了宦官,但是,他的妻子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他。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与其它三妻四妾的宦官大为不同,应该算是非常纯真、美好的感情。

据说,当初李白进宫担任虚职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曾经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鞋。当然,人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大文豪,大诗人,但实际上,高力士也是一个能诗善作的才人。

高力士和李隆基,在表面上看,一个帝王,一个宦官,无非就是主仆的情谊。但实际上,高力士在唐朝末年被流放期间,得知李隆基驾崩后便吐血而亡。而李隆基临死之前也曾经下过遗诏:只允许高力士一个人给自己陪葬。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二人之间,不只是主与仆的关系,更有兄弟般的情谊。

高力士在唐玄宗时期非常受宠,而杨玉环也是唐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这场比翼双飞,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最开始牵头的人,正是高力士。可以说,他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大媒人。这就是高力士,一个身世离奇,却可以为明皇,尽忠,尽尊之人。

他一生都忠诚为主,时时刻刻为皇帝着想。为了让皇帝开心,他想尽办法把皇帝心爱的女人杨玉环接到他的身边。而为了保住唐玄宗,他又劝解皇帝处死爱妃保全江山。虽然,在他心中也有不忍,毕竟,他与杨玉环也不是一般的交情,作为媒人怎么忍心让她去送死,但是,为了皇帝他只能这样做。

一个是宠臣,一个是宠妃,他们之间都围绕着唐明皇,用自己的一份心力去辅佐着明皇。而高力士当时劝唐明皇赐死贵妃的时候,心里肯定也是不忍的。但是,为了能保全皇上,他最终还是想尽办法,将其说服了。那一幕也是声泪俱下,心痛和不忍相互夹杂着,这足以看出高力士对皇帝的一片忠心。

历史上,对于高力士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好人,因为,他忠心耿耿对待皇帝。但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善于阿谀奉承的宦官做派,他虽促成了明皇与杨贵妃的不伦之恋,却对李隆基不理朝政,在声色之间纵情的事情全然不顾毫不劝诫。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轰动世人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便是高力士想出来的主意。

当初,唐明皇为了博得美人一笑,满足杨贵妃想吃家乡荔枝的愿望,便派人不远万里,快马加鞭,将新鲜的荔枝送抵京城。这边,杨贵妃吃着香甜的荔枝甚是欢喜,而那边,不知道有多少人马为了这小小的一颗水果,日夜兼程,挥汗如雨,甚至,丢了性命。

当年,李隆基在位的时候,整日不理朝政。所有大臣们的奏折,都是经过高力士的手,转交到李隆基的手里。其中,遇到大事皇帝亲自处理,但遇到一些小事,或者皇帝认为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便会交给高力士代为处理。史料记载:“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李隆基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所以,很多大臣们为了升迁,都争相讨好高力士。

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皆因此而获将相高位,其余职务获得者则不可胜记。由此可见,当时的高力士在朝廷上下的地位和权力。

然而,高力士为人处事谨慎小心,他做事非常仔细、认真,很少出错,更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而这正是他能在宫中安安稳稳度过这么多年,还得到皇帝如此器重的主要原因。

但是,即便这样,高力士依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贤臣。即便他的历史和一些功绩让人觉得有所争议,但总体说来,他做的事情,还是为了拥护皇权。纵观高力士一生,对国忠心耿耿,对君不离不弃,对贤臣举荐护佑,对生母及养父母孝顺赡养,累有功勋,权倾朝野,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也不为过。

高力士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它是唐玄宗泰陵的惟一陪葬墓,但是,由于1999年出土后保存简陋,大风等自然因素将对墓内的文物造成严重伤害,之后,政府花710万元将墓地进行修缮,并成立高力士墓博物馆。如今高力士墓占地2亩,建成后的高力士墓博物馆将占地18亩。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四》、《高力士外传》、《资治通鉴·唐纪》】

唐朝高力士生平简介

高力士简介

高力士,本姓为冯,年幼入宫,因为其聪慧,深的武则天赏识。但是后来犯了错,被武则天赶出宫,之后被高延福收养为养子,改名高力士。一年之后,又受召回到宫中,隶属于司宫台。

高力士剧照

据可靠记载高力士幼年家境突变,免死而被 *** ,小小年纪便饱受生活的艰辛,武则天对此了解之后,便有意栽培他。但是有一次犯错之后便被武则天赶出了宫。之后被高延福收为养子,一年之后又被武则天重新召回进宫了。

高力士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臣,虽然他是一个宦官,但是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娶了妻子的宦官,即使是宦官也会有感情的。据传高力士的妻子是他幼年流浪时认识的,即使高力士是宦官,他的妻子也义无反顾的嫁进门。这与之后一些朝代那些三妻四妾的宦官不同,没有争名夺利,这恐怕算是最纯真,最美好的爱情了。

相传李白进宫担任虚职,得意不知轻重,曾叫高力士为其脱靴。世人都知道李白是个大诗人,但是恐怕很少有人能知道高力士也是善作诗者。

高力士与李隆基,在我们看来,是上下主仆的关系,但是,在唐朝末期,高力士被流放,之后得知李隆基驾崩时,便吐血而亡。李隆基死前曾下过遗诏,只允许高力士一人陪葬。这份遗诏,可以看出,李隆基即使为君王,但是在他死前最相信的还是他的兄弟,高力士。

高力士和杨贵妃

说起高力士和杨贵妃,你心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一代宠妃和一朝奸臣?或者还有野史中所说的,这两人之间,在唐皇眼前,有什么 *** ?依我看,这倒不必然。

杨贵妃剧照

众所周知的,高力士是个太监,我相信太真娘娘眼光再低也不会这样委屈自己吧!想想那“红尘一骑妃子笑”,对食物要求都这么高,何况是男人呢!而高力士,虽然是个权利极大的太监,手都能伸到朝堂上,但是对于皇帝的妃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这两人之间,更有可能是利益关系。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个贵为贵妃,另一个又为宦官之首,不合作一下,达到两者之间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太过意不去了,况且,杨贵妃深居皇宫,自然需要一些消息来源,无论是关于唐明皇还是整个杨氏家族,都是有必要的。

但历史不乏巧合,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明皇忍痛处死杨贵妃,却派了高力士前去下令,这种事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就是不知昔日同伴今日却一个成了另一个的死神,双方心中作何感想了。

不过后来杨贵妃去向成谜,千古未知,倒也成了一则佳话,否则,又怎么会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无数人各种各样的遐想呢?想必和高力士的执令也多多少少有点关系吧。一方面高力士极了解明皇心思,另一方面两人也是故人,手下留情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高力士脱靴

都说唯小人和女人难养也,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但从侧面来看,高力士脱靴又让我们看到了唯小人和女人难防也,才人李白命权高位重的高力士脱靴,得罪了势利小人才遭到报复,导致李白贬谪。

高力士脱靴

高力士脱靴这个典故凡是知道的人都会觉得大快人心。高力士只不过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深得皇帝的欢心,便自恃自己权高位重盛气凌人,欺压那些被他踩在脚下的小官小臣们,但是即使被他欺压,因为势力单薄,只好忍气吞声,任其摆布,只能让他作威作福了,但是风流才子李白一向放荡不羁,自由洒脱,更是看不惯狗仗人势的势利小人,因为李白才华横溢,也深得唐玄宗皇帝的喜爱。

李白爱饮酒,常称自己为酒中仙,一天李白喝的酩酊大醉,恰巧皇帝召见他去草拟诏书,高力士对李白的狂傲心里早就不满,对于皇帝对李白的喜爱也心生嫉妒,自然对李白的态度也不怎么友好,而李白也早就看不惯高力士那个欺软怕硬的德行了,于是借着酒劲戏弄高力士,李白借自己靴子太紧草拟诏书不舒服为由想换个靴子穿,得到皇帝允许,便命令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只好敢怒不敢言的为李白脱了靴,这也让被高力士欺负的人看了大快人心,但是李白却因此被高力士怀恨在心。

高力士脱靴一事虽然过去了,但是高力士却借贵妃之手,最终导致李白的贬谪。在我看来李白被贬谪也是他的好归宿,李白一生自由洒脱,与其被仕途牵绊,不如饮酒作诗,风流洒脱。高力士脱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不畏权贵,一身傲骨,倘若我身在唐朝,也要做李白,命力士为我脱靴!

剑三高力士

高力士一生可谓坎坷,出身凄苦,年幼便受了极刑成了阉儿,力士若没有过人之处便不会被武则天赏识两次被则天召入宫中。高力士身高好比诸葛亮,长得也算不错,而且善文善武,有勇有谋,后被唐玄宗重用,步步高升,变得位高权重,在历史的宦官里无人能比,连皇宫贵族都惧怕他三分,也因为高力士武功深不可测,又称其为剑三高力士。

高力士剧照

剑三高力士能够深得唐玄宗厚爱,并非凭着他一味的阿谀奉承,他能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一面说明他为人比较圆滑,说话比较谨慎得体,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个有能力的将士之才。他若不是阉人,必定是风度翩翩的男人,他善于骑射,能够一发而中,将士无不心服口服的,确实有大将风范。因此,剑三高力士也常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能直接向皇帝谏言。

剑三高力士曾被加封右监门卫大将军、力士骠骑大将军等有地位的名号,想来也立下不少军功,深受唐玄宗的重用,风光非王侯能比。

安史之乱后,因格局变化,力士被诬流放巫州,待唐代宗即位后遇到大赦,归朗州后,玄宗驾崩,剑三高力士哀痛至极,绝食七天,呕血而死,官复原职,并赐封扬州大都督,陪葬唐玄宗。在那个时代,剑三高力士,就是宦官里的传奇,忠心好比二郎神的哮天犬,让我们不得不为他与唐玄宗的情谊感动涕零啊!

高力士墓志铭

高力士墓志铭在一九九九年的七月份被考古专家发掘的,这块青石墓志铭为当时著名书法家张少悌所书写,庆幸的是高力士墓志铭保存完好,这块青石墓志铭清楚的记载了宦官高力士的一生。但即使如此也有人对高力士一名的来历众说纷纭。

高力士石像

在唐代宗登基后,被流放的高力士遇到大赦天下,唐玄宗死后,唯有让忠心耿耿的高力士陪葬,唐代宗念其对先帝的忠心将其官复原职并加封扬州大都督。大唐高力士墓志铭便是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上柱国,齐国公,赠扬州大都督高公墓志铭并序。其中碑文显示,高力士的来历如下:公本性冯,初为元一。则天圣后赐姓高,改名力士。但是他的亲爹冯君衡的墓志铭中却指出:少子力士,右监门卫大将军。以将军少养於高氏,故举家从其姓焉。同样的力士干爹高延福的墓志铭也提到高力士的身世,说明了力士与他之间只是养子与养父的关系,并没有提及武则天赐名改姓一说,可见高力士的一名来历的确有些疑点,在我看来,若不是赐名应该是张少悌对高力士也是敬重有加故意写的,更加显示高力士的高贵吧!

无论怎么说高力士虽说是宦官,但是在当时影响力也是很大,又是正面的具有历史影响力的人物。他和唐玄宗的君臣情谊深重也是值得人们缅怀的。同时高力士墓志铭也更加的让人深思。

如何评价高力士 历史上对高力士的评价

个人见解
高力士算是忠监
其一:他对唐玄宗忠心耿耿
其二:他虽然提拔一些祸害,但也提拔一些忠臣(李适之、安思顺、高仙芝)
其三:安史之乱他不是罪魁祸首,是唐玄宗太昏庸了
……
……
END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401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