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奕誴是什么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一提到慈禧,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女人从辛酉政变开始,三度垂帘,实际掌控清朝长达近半个世纪(48年),可以说是真正的无冕女皇。就这样一个视权力如同生命一般的女人,一生几乎难逢对手,但有一个人却令她十分头疼,这个人便是道光第五子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民间称为小五爷。
奕誴生于道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只比咸丰(道光第四子)小六天,生母是祥妃钮祜禄氏。
祥妃钮祜禄氏是道光二年被选入宫廷的妃子,道光初年颇为得宠,并与孝全皇后形成竞争关系。关于奕誴的降生还有一个说法,称当时全贵妃与祥妃都怀有身孕,由于道光帝前三子全部早逝,谁先生下儿子便是皇帝实际上的长子,因此,全贵妃与祥妃对此事都非常重视,后来全贵妃搞了一点手段,利用催生药提前生下了皇子,为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咸丰皇帝。
话说,在奕誴七岁那一年,母亲祥妃不知何故被降为贵人,失去了皇帝的宠爱,或许受此事影响,道光对奕誴也不太重视,由此使得奕誴从小赋性粗荒,也不好好读书,在他十六岁那一年,父亲道光便将其过继给了三叔惇恪亲王绵恺为嗣子,也就是说,奕誴失去了皇位继承权。
不过,奕誴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其他皇子,还不如安心做个富贵王爷,岂不美哉?
咸丰继位后,奕誴在内廷行走,但却多次犯错,引起了皇兄咸丰的不满,被降为贝勒,免去一切职务,不过,后来咸丰还是恢复了奕誴郡王的爵位。同治继位后,奕誴的地位开始上升,被任命为宗人府宗令,开始掌管爱新觉罗宗族事务,更是被免去了在皇帝面前叩拜的礼节。
虽然奕誴有了较高的地位,但他却不喜欢摆架子,夏天穿一件短褂子,在什刹海纳凉,冬天便裹一件羊皮袄,跑到正阳楼去吃烤羊肉,甚至在“大酒缸”跟那些轿夫一起喝二锅头,身为天潢贵胄的奕誴却最了解民间百姓疾苦,被称为给最亲民的王爷。
同时,奕誴也是慈禧太后唯一忌惮的人。
话说,慈禧非常不喜欢儿媳妇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一直想要废了她,谁知奕誴却说道:“想要废从大清门抬进来的,必须也要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才行。”这句话直接戳到了慈禧的痛处,对此她却又无可奈何。
还有一次,慈禧生了一场大病,大病初愈后,慈禧非常想听戏,内务府便在搞来了几个姑娘,在长春宫演唱“八角楼”为慈禧解闷,此事被奕誴知道后大为不满,于是奕誴便利用一次被召见的机会,喝醉了酒,哼起了民间小调,徜徉入殿。李莲英见到后,大惊失色,连忙招呼太监将奕誴扶了出去,此事也让慈禧无可奈何,只得从此不再“听人演说蔡中郎”了。
值得一提的是,奕誴第二子名叫载漪,载漪后来过继给了嘉庆第四子瑞亲王绵忻之子瑞郡王奕志,载漪之子溥儁曾被慈禧立为大阿哥,险些成为大清皇帝,不过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一、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皇子列表:
1、皇子:承瑞,2岁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2、皇子:承祜,2岁殇,未序齿,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3、皇子:承庆,1岁殇,未序齿,生母惠妃叶赫那拉氏。
4、皇子:赛音察浑,2岁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5、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生母惠妃叶赫那拉氏。
6、皇子:长华,旋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7、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谥曰密,为理密亲王,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8、皇子:长生,2岁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9、皇子:万黼,4岁殇,未序齿,生母贵人那拉氏。
10、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生母荣妃马佳氏。
11、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12、皇子:胤禶,1岁殇,未序齿,生母贵人那拉氏。
13、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14、皇六子:胤祚,幼殇,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15、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生母成妃戴佳氏。
16、皇八子:胤禩,廉亲王,生母良妃卫氏。
17、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18、皇十子:胤?,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19、皇子:胤?,1岁殇,未序齿,生母贵人郭络罗氏。
20、皇十一子:胤禌,11岁殇,无谥号,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21、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生母定妃万琉哈氏。
22、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23、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24、皇子:胤禨,2个月殇,未序齿,生母平妃赫舍里氏。
25、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生母顺懿密妃王氏。
26、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生母顺懿密妃王氏。
27、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生母纯裕勤妃陈氏。
28、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生母顺懿密妃王氏。
29、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生母襄嫔高氏。
30、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生母襄嫔高氏。
31、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生母熙嫔陈氏。
32、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生母谨嫔色赫图氏。
33、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生母静嫔石氏。
34、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生母穆嫔陈氏。
35、皇子:胤禐,出生当日殇,未序齿,贵人陈氏。
二、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皇子列表:
1、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1704年),追封端亲王,生母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2、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弘昐(1697—1699年),生母齐妃李氏。
3、次子:爱新觉罗·弘昀(1700—1710年),生母齐妃李氏。
4、三子:爱新觉罗·弘时(1704—1727年),生母齐妃李氏。
5、四子: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帝,初封宝亲王,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6、五子: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和恭亲王,生母纯懿皇贵妃耿氏。
7、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宜(1720—1721年),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8、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惠(1721—1728年),追封怀亲王,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9、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沛(1723年),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10、六子:爱新觉罗·弘曕(1733—1765年),果恭郡王,生母谦妃刘氏。
三、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皇子列表:
1、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四、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皇子列表:
1、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未命名,幼殇。
2、皇二子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不予赘述;
3、皇三子惇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八年(1838年)卒。
4、皇四子瑞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八年七月。
5、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同治三年十二月薨。
五、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皇子列表:
1、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1808—1831年), 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
2、皇次子 爱新觉罗·奕纲(1826—1827年) ,顺和郡王,幼殇。
3、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1829—1829年),慧质郡王,幼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咸丰帝,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不予赘述。
5、皇五子 爱新觉罗·奕誴(1831—1889年),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
6、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1833—1898年),恭忠亲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7、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醇贤亲王,光绪帝生父,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8、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1844—1868年),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9、·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1845—1877年),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六、皇太极皇子列表:
1、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2、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幼殇。
3、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5、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镇国悫厚公。
7、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8、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9、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10、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七、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皇子列表:
1、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2、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生母为宁悫妃董鄂氏,封裕亲王。
3、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即康熙帝。
4、皇四子荣亲王,生母为孝献皇后董鄂氏。
5、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生母为陈图塞尔福晋,封恭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生母为唐璟福晋。
7、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生母为钮祜禄福晋,封纯亲王。
八、咸丰帝
1、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母孝钦显皇后,即同治帝。
2、次子悯郡王,母玫贵妃,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同日夭折,未命名。
九、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无子)
十、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无子)
十一、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无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颙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有子八人,五人有爵位:载濂、载漪、载澜、载瀛、载津。
载濂,第一子。初封一等辅国将军,累进辅国公,袭贝勒,加郡王衔。二十五年,赐头品顶带。二十六年,因庇护义和团而夺爵,弟载瀛袭爵位。
子:?溥偁、溥修
孙:?毓嵒、毓菊英、毓嶙
曾孙: 恒镇、恒铠、恒钧
载漪,第二子。承继嘉庆帝第四子瑞亲王绵忻之子瑞郡王奕志(原名奕约)为嗣,袭贝勒,后晋封为端郡王。
子:?溥儁
孙:?毓巍、毓岭
曾孙: 恒禄、恒玉、恒均
载澜,第三子。初封三等辅国将军,再进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因庇护义和团而夺爵,戍新疆。
载瀛,第四子。初封二等镇国将军,加不入八分辅国公衔,袭贝勒。
子:?溥伒、溥僩、溥佺、溥佐
孙: 毓岚、毓山月、毓峨、毓峦、毓山林、毓崧、毓仑、毓峖、毓嵉、毓嵀、毓震峰、毓峋、毓岳、毓崌
曾孙: 恒镪、恒钛
载津,第五子。封二等镇国将军,加不入八分辅国公衔。
载泩,第六子,幼殇。
载浵,第七子,幼殇。
载灏,第八子,幼殇
先天据说不足 相传咸丰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当时还是全贵妃)怀上他的时候,预产期在祥妃(皇五子奕誴母)之后。由于皇长子奕纬早逝,谁先生下孩子,只要是男丁,就会是事实上的庶长子。这样,不仅儿子多了一份问鼎皇位的筹码,连母亲也可以在争宠大战中占得先机。所以,全贵妃威逼利诱某太医为她下药,使她终于比祥妃提前几天生下儿子,就是未来的咸丰帝。但由于非正常手段,咸丰帝事实上是个早产儿,这就导致他终身身体不好。
由于后宫妃嫔管理之严格,再加上全贵妃之已然得势,这一说法可信度实在不怎么高。但咸丰帝终其一生体弱多病,乃是不争的事实。 后天四大恶习 咸丰皇帝有四大不良癖好:
其一,贪美色。在避暑山庄,他依旧不问窗外风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自己逍遥快活。据书中记载:奕詝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野史记载,山西籍孀妇曹氏,风流姝丽,脚甚纤小,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咸丰帝诏入宫中,最为眷爱。国难当头,他却依然沉浸于美色,不思进取。
其二,贪丝竹。他把一个戏班挪到承德,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每天乐不思蜀。咸丰逃往热河避祸时,还不忘在行宫召集戏班为他演唱。有一次,他在演出中当众训诫演员称有一字读错。当演员表示旧的戏谱子上就是如此标注时,他答:“旧谱错了!”
其三,贪美酒。咸丰贪杯,一饮即醉,而且大耍酒疯。野史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者,及醒而悔,必宠爱有加,多有赏赐,以偿其苦痛。然未几而醉,则故态复萌矣。”
其四,贪鸦片。咸丰即位不久,违背祖训,吸上鸦片,并美其名曰“益寿如意膏”。而且咸丰在热河期间常常吸食鸦片来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咸丰如此折腾自己,自然离死不远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北京时,咸丰帝就因为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面黄肌瘦,时常咳嗽不止。后来医生开出药方,说鹿血是纯阳之物,可以长期饮用,滋阴壮阳。于是咸丰帝就养了百余只鹿,每天取血饮用。后来到了热河,鹿群留在北京,而他又不知休养生息,成天沉溺声色之中。
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老毛病终于又犯了。这次没有鹿血滋补,咸丰帝终于走向了死亡的边缘。十五日,咸丰帝病重,临死前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八名心腹重臣为顾命大臣。两天后,31岁的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一命呜呼。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乐籍雍正为何会同意取消乐籍